培養這5大習慣 絕對讓你孩子受益一生!
好的學習成績離不開學習習慣。學習的過程其實是資訊不斷輸入 - 轉化 - 輸出 - 留存的過程。學而思會有五大學習習慣,包括口述習慣、閱讀習慣、筆記習慣、反思習慣及複習習慣。閱讀習慣負責輸入,口述習慣負責輸出,筆記習慣、反思習慣及複習習慣負責轉化和留存。今天,Lawson Sir就帶大家認識一下學而思的五大學習習慣。
目錄:學而思五大習慣 |
作者 : Lawson Sir
第一:知識的輸入 – 閱讀習慣
- 為什麼要培養閱讀習慣?
每位小朋友出生時的智商其實都差不多,隨著小朋友的成長,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就會發生變化,而令到差距拉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資訊輸入量上有差距。資訊輸入方式中很重要的一種就是閱讀。一本優秀的書本能夠提升小朋友對相關知識的認知,開拓小朋友的眼界,對小朋友的創造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喜愛閱讀並且認真閱讀的小朋友,往往對文字更敏感,在閱讀文章時候能留意到隱藏的資訊、在讀題的時候能留意到容易錯的地方。因此,培養小朋友的閱讀習慣是十分重要的。
- 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閱讀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深入地閱讀一本好的書本而且寫下感想,比閱讀十本書本會更為有效果。當然,作為家長每次都監督小朋友寫感想的確不太現實,但是可以在小朋友閱讀完一本書之後問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幫助小朋友開拓思維和創造力。例如:這本書最吸引的地方?你最喜歡裡面哪一位人物?為什麼會喜歡這人物?
閱讀氛圍很重要,家長和小朋友可以閱讀同一本書,然後互相交流書中的內容,說說自己的感想,這有助小朋友廣泛閱讀,開闊眼界,拓展廣度。
第二:知識的輸出 – 口述習慣
- 什麼是口述習慣?
將一條題目完整地講述給別人聽叫做口述,小朋友講得越明白則證明對口述的題目越熟悉。口述時,如果小朋友令別人聽明白了,說明小朋友對這條題已經理解透徹了。
- 為什麼要培養口述習慣?
學而思通過多年研究發現,主動學習的學習內容平均留存率遠遠大於被動學習,其中「教授他人」的學習內容平均留存率高達90%,所以學而思一直主張「會講題比會做題更重要」。
口述即是「教授他人」,可以令小朋友及時整合所學知識,將自己所接收的資訊轉化為有條理的語言,清晰地傳遞給他人,提升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它還能提升小朋友條理表達的能力,培養孩子及時傾聽、肯定他人的意識,最重要的是能夠提升小朋友的自信心。
- 學而思的課堂如何培養口述習慣?
(1)給小朋友口述題目,小朋友通過課堂上所學,先充分理解口述題所表達的要求,理解題意;
(2)為講述清楚,學生要做一定的準備,梳理思路,確定講法與節奏,有的小朋友甚至會寫稿,以整理好自己的思路;
(3)錄製之前提前演練,梳理清楚語言,語言最好簡潔精煉,而且要注意要有給他人講授的交流感。模仿是講述流暢的第一步,上課的時候可以多觀察、學習老師講課時的用語及互動方式;
(4)最後,開啟視頻錄製,提交視頻。
第三:知識的轉化及留存 – 筆記習慣
- 為什麼「筆記習慣」非常重要?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就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筆記習慣的重要性。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的一組實驗,在聽完一堂課的20分鐘後,大部分人都會忘記課程內容的47%,75天之後會忘掉大約75%的內容。
同時,對比去記筆記與不去記筆記的學生,在上課後的一段時間內,做筆記並且回顧筆記的學生,對課程內容的遺忘率遠遠低於不做筆記的學生。所以可以看得出,筆記的記錄對所學內容的記憶吸收是非常重要的。
- 如何去寫筆記 ?
(1)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筆記用來記什麼
a. 記知識提綱,用作理解課程重點,幫助建立知識體系。
b. 記錄課堂中補充拓展的內容,一般比較難的題目都需要慢慢消化,記錄之後才能作多次回顧。
c. 記錄解題思路及重要數學思想方法。
(2) 其次,正確處理聽和記的關係
有些同學過分依賴筆記而忽視思考,上課只記不聽,以為沒聽懂不要緊,下課看筆記就行。這樣會導致對知識只有表面的理解,學習效率反而降低。所以一定要「聽為主,記為輔」,聽懂比記錄更重要。我們要做到邊記邊思考,在聽課中記錄重點,並且在整理筆記的過程中讓自己對學到的知識產生更深的理解。
- 學而思如何幫助小朋友們養成良好的「筆記習慣」?
每次上課的時候,我們都會給予時間提醒小朋友們記筆記,整理課上所學到的知識、方法、思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筆記使用的關鍵不止於記錄,更在於課後要使用筆記回顧所學內容,進一步加深記憶,也就是複習習慣。
如果你想更了解如何去寫筆記,可以參考這篇:狀元如何寫筆記
第四:知識的轉化及留存 – 反思習慣
- 什麼是反思習慣?
前幾個習慣都比較簡單易懂,可以顧名思義,但大家會比較難理解反思習慣。究竟什麼是反思習慣呢?反思習慣,可以理解為學生對於錯題的反思。反思習慣分為三個過程:
第一步:發現並分析錯誤的原因;
第二步:改正錯題;
第三步:記錄錯題。
大部分小朋友會只做第二步,把錯誤改正了就不管,但往往第一步和第三步對小朋友的提升才是最有幫助的。
首先,小朋友需要認真再看一次題目及過程,然後思考其中哪一個步驟是出現了錯誤、自己掌握不扎實的,最後通過對知識的再次理解重溫,做出正確答案。每做一次題目,對於小朋友的學習來說都是一次全面的提升,日積月累,也能鍛煉小朋友靈敏的觀察能力、較高的知識熟練度及細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勇於挑戰、堅持不懈的精神。
而記錄錯題更多的是有助小朋友陶冶性情。一般願意記錄錯題的小朋友寫字會比較整齊,處理事情也有條不紊及更有耐心,相對較少由於粗心而犯錯。
因此,反思習慣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方面,都能為小朋友帶來很多幫助,所以建議家長多幫助小朋友培養反思習慣。
- 如何培養反思習慣?
(1) 家長需要重視反思習慣,需要和小朋友說清楚反思習慣的好處。
(2) 家長需要讓小朋友獨自完成功課並獨立檢查。
(3) 看到小朋友做錯了,家長不要立刻指出,而是提醒他再次檢查;如果實在檢查不出錯誤,再帶著他一起檢查。
第五:知識的轉化及留存 – 複習習慣
- 為什麼要培養複習習慣?
根據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提出的遺忘曲線,在資訊輸入的一天後,人們就只能記得內容的三分之一了,一週後能記得四分之一,一個月後只剩五分之一。假如小朋友在上課之後不進行複習,大部分知識就會被遺忘,也就會產生這樣一系列對話:
家長:「不是上次才教過你嗎?怎麼又不會做?你怎麼這麼蠢!」
小朋友:「我也不知道,就是不會做。」
這其實是正常的現象,家長應該幫助小朋友進行複習,而不是懷疑他的智商。所以,學而思總結出這樣一句話:沒有重複就沒有效果,我們有最頂級的老師為小朋友上最精彩的課堂,但是如果沒有複習,老師講得更精彩,學習效果也不會好。
- 如何培養複習習慣?
家長應該幫助小朋友建立複習規劃。家長可以根據遺忘曲線的規律,為小朋友在學習的不同時段設立複習時間並進行監督。剛開始的時候,家長需要經常提醒與監督。在小朋友意識到複習的重要性,並發現複習的確能夠提升學習成績後,小朋友就會由於獲得了成就感而自己自覺進行複習。
學而思的教育理念是「激發興趣、培養習慣、塑造品格」,我們不但傳授知識,更致力培養小朋友良好的五大學習習慣:閱讀習慣、口述習慣、筆記習慣、反思習慣及複習習慣。
數學恆常班現正招生:立即報名入學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