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墮入這個惡性循環,老師建議各位先從孩子的心理入手。
自控力和主動性不足,源於缺乏奮鬥目標
進入三年級以後,孩子學習壓力、難度增加,導致娛樂的時間被大大壓縮。在長時間的學習中,學生會很容易出現浮躁,學習不踏實,不容易靜下心來等等情況。同時,學生開始出現惰性,不願意完成老師額外佈置的練習。
種種失去學習的動力的跡象源於孩子逐漸有主見,會思考背後原因,不再單單服從父母的指令。但這個過程中,孩子未找到自己為了什麼學習,缺乏奮鬥的目標,容易浮躁、失去學習動力。
恰當訂立目標,能有效避免半途而廢
對此,我們可以適度跟孩子一起建立目標,賦予孩子一個為之奮鬥和前進的動力。建立的目標可以分為兩個方向,短期目標以及長期目標。短期目標可以和大目標扣連,讓有吸引力的大目標變得可期望之餘可達到。
有許多家長跟我反映,目標是訂立好了,可是孩子跟到一半就半途而廢了!我們經常說要訂立目標,可是帶領孩子訂立目標是有一定技巧的,不能把目標具體執行到底,可能在目標訂立上,就沒有捉準以下這兩大關鍵點:
第一個是可以測量的目標,我們可以通過數據去體現小朋友完成目標的情況,比如計算練習題的時間以及正確率。
第二個是可以達到的,小朋友能夠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而不是遠遠超乎他們能力範圍。
到目標兌現或失敗才給反饋就太遲了
當目標的設立沒問題了,我們就要思考執行過程中有沒有做到「關注」與「反饋」。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關注小朋友的完成情況,當他們有進步的時候,我們要肯定他們的付出。當出現表現不佳的情況,我們也要給與適當的批評。
不要看輕讚賞和批評的力量,持續的關注和反饋代表家長在背後有留意孩子的付出,孩子往目標前進的時候就能感受到自己不是孤單的,目標也不是空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