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照顧服務券 社區照顧服務券 (「社區券」),最高可提供超過九成資助,正在輪候院舍的長者提供適切照顧之餘,又能減輕一眾照顧者的財政壓力。 想了解申請資格、申領流程、服務詳情等,以下文章可以解答你的問題

適樂–腎病腹膜透析及骨質疏鬆護理,為合資格使用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的長者,提供家居為本的照顧及支援服務。 除了基本護理、復康運動、個人照顧、家居照顧、到戶照顧者培訓等,我們亦會為需要進行腹膜透析(洗肚)、骨質密度低的人士作特別的護理。 聖保祿醫院頤康天地於2021年3月1日開始,成為第三階段「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的認可服務單位,提供日間護理中心服務。 悉護專業護理服務乃政府社會福利署「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認可服務單位之一,持券人士可運用「社區照顧券」使用悉護的家居照顧服務。

社區照顧服務券: 社區券下有那些服務單位讓我選擇?

除受到業界歡迎外,亦增加了服務穩定性,對服務使用者至為重要。 如上述,「日間護理中心」是由1979/80年度開始作為試驗,隨後逐步增加成為主流服務之一。 而在日後的規劃工作中,在樓面面積容許下,應設立名額較多的日間護理中心。 合資格長者無須預先進行登記或領取醫療券,可於已登記參加計劃的醫療服務提供者首次使用醫療券時,開設個人的醫療券戶口。

由2020年十月開始,社署的居家安老資助項目「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下稱社區券)會踏入第三階段。 確認服務後,我們的護士會為申請人進行一次免費評估,並設立「個人護理計劃」。 社區照顧服務券 社區照顧服務券2025 我們的護理人員將會根據「個人護理計劃」提供相關護理或復康運動。 社區照顧服務券2025 社區照顧服務券 截至2022年3月31日,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有超過2200名員工,透過遍佈香港的逾100個服務單位提供超過50種服務,每年服務人次多達250萬[1]。 在過往40多年,家居照顧服務的設計及政策曾作出多次大幅度的改變,在這裏不作詳細描述,而現屆政府亦作了兩方面的大改變。 一是將「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的資助模式,由合約競投模式,改為恆常的整筆撥款模式。

社區照顧服務券: 服務

與第二階段一樣,要申請第三階段的社區券,家屬需要先到醫務社會服務部、所屬地區的綜閤家庭服務中心或長者服務單位提出申請社區券計劃,並請負責工作員為長者作健康及家居護理評估。 「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 CCSV」是政府「居家安老」政策下一大重點項目,計劃的目的是要透過服務券直接向參與「計劃」的合資格長者發放資助,讓他們自行選擇最切合本身需要的服務,協助長者留在社區安享晚年。 早於2009年,統計處調查已顯示超過95%受訪長者不打算入住老人院,更有81.4%長者表示即使身體狀況變差亦情願居家安老。 然而,這心願需要多方面配合, 包括私家護理支援、居住環境、家居設施等。 這一切無疑為一眾照顧者帶來沈重的經濟負擔,逼於無奈下要送家人到安老院舍。 40多年後的今天,為居住在社區體弱1長者提供的資助社區照顧服務有很多類別,簡單來說有兩類:一是到長者家中提供的家居照顧服務;二是讓長者到設在社區的「日間護理中心」2,或是附設於安老院的「日間護理單位」接受日間的護理服務。

  • 計畫透過「醫社合作」由醫院臨牀部門跟進個案並提供適切治療等,而社區夥伴包括聖雅各福羣會、香港復康會及香港大學則提供身體照顧、心社靈關顧、實務支援及患者離世後的喪親照顧及支援。
  • 全年無休的洗肚程序為照顧者帶來莫大的心理壓力,因此本中心提供短期洗肚服務(到戶及中心),可讓照顧者有喘息的機會。
  • 在過往40多年,家居照顧服務的設計及政策曾作出多次大幅度的改變,在這裏不作詳細描述,而現屆政府亦作了兩方面的大改變。
  • 2022年11月,發布「寄養家長之服務經歷及意見調查」結果,發現香港近兩成的寄養家長將於三年內退出服務,加劇寄養家庭供不應求的問題,呼籲政府及公眾加強支援寄養家庭[17]。
  • 中心由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及社工組成,為長者們進行專業評估,透過不同復康訓練,改善長者們的身體機能,為生活增添快「樂」和「力」量。
  • 講座將分別在港九新界八個地點舉行,方便各區長者參加,費用全免,每位參加長者更可獲得全新推出的預設照顧計劃「個人規劃手冊」乙本。

輪候時間由2018年的高峯期18個月,大幅減低至最近的平均5個月。 雖然仍與「零輪候」時間有一段距離,但亦應是近八年以來,體弱長者輪候家居服務時間最短的了。 這個減幅的部分原因亦是由於「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數目的大幅度增加。 在社署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下,被評定為身體機能中度或嚴重缺損,並正在資助長期護理服務中央輪候冊輪候資助社區照顧服務及 / 或院舍照顧服務,而尚未接受任何院舍照顧服務或資助社區照顧服務的長者。

社區照顧服務券: 個人護理

日間照顧服務的樽頸是地方和處所,而家居照顧服務的主要樽頸是人手。 就算我們可以成功爭取到資源增加服務,仍要解決兩大樽頸問題。 社區照顧服務券2025 現屆政府採取的策略便是按部就班增加資源,運用服務需求帶動服務供應。

另一方面,政府透過整筆撥款資助制度,參照相關職位的中點薪級,自 社區照顧服務券2025 年度開始將嚴重短缺的職位的資助額提高兩個薪級點,以一名家務助理員為例,其中點薪金現時為每月17,675元,在整筆撥款資助下提升至20,035元。 然而,由於服務需求在幾年內大幅度增加,人手要求亦相應大幅度增加,雖然政府增加了資助,而機構亦提高了薪酬,人手短缺依然嚴重,空缺仍然高企。 以家務助理員為例,過往幾年的空缺率仍然維持在18%至21%之間。

社區照顧服務券: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家務助理負責一切大大小小的家居清潔,讓您可以安坐家中,輕鬆舒適地享受潔淨的家居環境。 事件源於有母親於網絡羣組表示,懷疑自己的3歲幼女就讀該校學前班期間遭到不當的身體對待[32]。 於4月21日,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就事件發聲明稱,校方已於4月19日知道事件後即時展開調查,翻查閉路電視後,未有發現教職人員有任何可疑行為,並已即時聯絡警方及家長,全面配合相關部門的調查[33]。 同日晚上,有傳媒引述消息指,警方經調查後認為事件不涉及虐兒,並有初步證據顯示相關傷痕由女童自行造成[34]。 2023年,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網開新一面」網絡沉溺輔導中心中心主任鄧震宇獲選為「優秀社工」[28]。

社區照顧服務券: 被評估為中度或嚴重缺陷的長者,會收到政府的邀請信參與「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 CCSV」。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賽馬會「智歷奇境」學習計劃獲得卓越社會服務獎、服務模式獎(創新意念)及服務模式獎(服務使用者參與)[24]。 從1977年的《安老服務綠皮書》及1979年的《社會福利白皮書》開始,已清楚表明「居家安老」應是安老服務的主體,亦是日後每次檢視安老服務政策及規劃時都會重新強調的重點。 當然,在1979/80年度全港亦只有55名家務助理,而首兩間試驗性質「日間護理中心」亦是1979/80年度才開始運作。 在楊伯伯病況已到晚期時,腎科團隊知悉其與太太難處後,於2020年將他轉介到安寧頌計畫,由腎科護士向復康會護士及社工講解護理注意事項,亦有義工上門照顧楊伯伯,減輕太太的照顧壓力。 因得到更多支援及關顧,楊伯伯的性格也由原本脾氣大、固執,變得越來越隨和,與家人相處更融洽。 「居家安老」是香港政府一大安老政策之一,亦是大部分長者的心願。

社區照顧服務券: 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 (CCSV)

合資格長者得到邀請信後,可聯絡負責人員或社區主任取得進一步資訊申請社區券。 長者可按其需要,選擇最高及最低社區券面值之間的任何面值購買服務組合( 年度社區券價值的最高及最低面值分別為每月10,070元及4,210元)。 長者須支付的共同付款金額為社區券服務組合價值的5%、8%、12%、16%、25% 或40%,政府會負責支付社區券服務組合價值的餘額。 社區券持有人選擇認可服務單位後,服務供應商會協助客人選取服務類別、服務組合及確定服務組合價值與應付的共同付款金額。 長者可以每月檢定及調整服務模式、服務組合,及服務服務組合價值與應付共同付款金額。

社區照顧服務券: 醫療券新手指南 開設戶口及使用方法、餘額查詢

在社工安排下,伍伯伯亦簽署了預設醫療指示,以決定到生命末段而不能自決時,在特定情況下拒絕那些維生治療。 透過支援醫療支援熱線,伍伯伯可與個案經理緊密聯繫,減少覆診及家居探訪時間,甚至是氣喘和憂慮。 社會福利署(社署)於2013年9月,推出第一階段「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以「錢跟人走」的模式,讓合資格長者因應個人需要,使用社區照顧服務券(社區券)選擇合適的社區照顧服務。 試驗計劃於2020年10月踏入第三階段,社區券數目最高可達8,000張。

社區照顧服務券: 相關文章:

同月,香港電訊推出智慧電話亭先導計劃,電話亭內置由職業訓練局學生為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設計的應用程式,提供社福資訊[14]。 社區照顧服務券2025 2009年,營辦「融匯-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為當時政府撥款資助非政府機構營辦的四個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之一[11]。 鍾東錦說,秀水社區的巧思,讓原本樣版式的揭牌儀式,變得更有趣而好玩,也藉此凝聚了社區向心力,讓大家看了非常感動。 對於社區活動中心的音響老舊,音質不佳,訴求汰舊換新裝備,他也當場指示社會處積極協助,以鼓勵社區長輩踴躍走出戶外參與據點活動,促進自己健康,延緩老化速度。

社區照顧服務券: 護理支援服務

重劃之後,各隊的服務範圍縮細了,舉例來說,南區原有兩支「綜閤家居照顧服務」隊同時服務整個南區,現將南區分為兩個小區4,各一支「綜閤家居照顧服務」隊。 一個體弱長者在同一服務範圍內還有另外一個選擇,便是「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提供同樣的服務。 現屆政府任期開始時,由於日間護理服務短缺,需求仍急速增加,因此輪候時間於2018年底升至12個月。 由於在短期內難以即時興建日間護理中心,所以便將上述檢討的「一招」延伸至私營安老院及自負盈虧安老院,透過「長者日間護理單位買位計劃」在這些符合資格的安老院設立「日間護理單位」,至今已設立7間「日間護理單位」。 最近幾個月的日間護理服務的平均輪候時間已稍為紓緩,截至2021年11月底,更縮短至8個月。 長者在獲發社區券證明書後,社署只會將其在中央輪候冊上長期護理服務的申請更改為「非活躍個案」處理,並不會把他從輪候冊上剔除。

社區照顧服務券: 護理人員資格

如果服務組合的價值為 $4,290,而其共同付款級別為5%,長者只需支付$215就能得到一個月的悉護服務。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由管理委員會帶領,成員主要來自香港基督教協進會。 2022年5月,發布「護老者疫下困境與壓力調查」結果,發現逾八成護老者在疫情期間出現抑鬱症狀,曾有一成人曾想自殘或尋死,因而建議政府強化地區支援網絡及完善基層醫療系統[16]。

社區照顧服務券: 社區券

自計畫開展以來,已經為985位病人服務,現時平均每年有200位病人加入計畫。 計畫團隊亦獲得2023年度傑出團隊獎,東區醫院內科顧問醫生繆佩玲指,計畫目前處於第三階段,至2025年結束,而其後會否繼續計畫要視乎政府或其他機構會否撥款而定。 一線通管家易®服務希望透過針對性的復康訓練,幫助長者延緩身體機 能的衰退及改善病情,讓長者可以逐漸重拾生活技能及重建自我照顧能力;同時為護老者提供適切的支援,舒緩其照顧壓力,以實踐「居家安老」的理念。 長者照顧服務為有需要的長者及家庭,提供長者日常生活起居照顧。 確保長者能適切地得到服務需要,用戶可按長者情況選擇「在家看顧」、「起居照顧」及「保健員」三種服務。 因爲每名患者的需要均不盡相同,專責的社工會為患者訂立長遠而且全面的個人照顧計劃,作持續性的個案跟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