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對一些肝病患者而言,即使肝酵素正常,也不能反映另一個問題:肝纖維化的程度。 因此,肝癌的高危人士應定期接受監察,好能及早發現,增加治癒機會。 除甲、乙型肝炎疫苗外,現時亦有甲乙型肝炎混合疫苗,注射方法與乙肝疫苗無異,大家可各按需要,選擇合適的疫苗注射。 最後,叮囑大家,並不是人人皆適宜接受疫苗注射,注射前,應詳細詢問家庭醫生,以免發生「打錯針,喫錯藥」的情況出現。 免費驗肝中心 一般捐血者的驗血結果,可以推算作一般人士患有丙肝的比例:極為罕見,不足0.1%。 免費驗肝中心 與之對比,曾經輸血的人,卻有接近一成患有丙肝,他們染病的原因,可以歸咎過往醫療技術不足,輸血檢查未有包括丙肝病毒,所以容易傳染,但現在在正規醫療機構輸血已十分安全。
香港肝康會於世界肝炎日(28日)舉行「全城無肝炎」,希望透過免費驗肝活動,引起社會大眾對病毒性肝炎的關注。 參加活動的會員如被證實為乙型肝炎帶菌者,可免費參加深度驗血及超聲波、肝纖維掃描。 你可以考慮為自己及家人投保自願醫保,將治療的財政負擔轉移至保險公司。
免費驗肝中心: 卓健醫療 肝功能 / 肝癌檢查
參加者必須為乙型肝炎帶病毒者,並且沒有定期進行驗血及超聲波檢查,便可以以優惠價參加此計劃。 如未確定是否乙型肝炎帶病毒者,本堂可額外提供乙型肝炎測試。 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體、甲型肝炎抗體、丙型肝炎抗體、肝功能、血脂、靜臥心電圖、腎功能、泌尿、血糖。 結果發現,73%的參與者患有脂肪肝,18%的參與者更已出現嚴重肝纖維化或肝硬化。 而47%的脂肪肝患者及33%的嚴重肝纖維化患者,其肝酵素屬正常水平,說明瞭肝酵素並非反映脂肪肝及肝纖維化的良好指標。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是肝癌的主要病因,也可能導致肝硬化及其他危害性命的併發症。
而本行動的社工亦會定期跟進他們的成效和支援他們心理及精神上的需要。 香港中文大學肝臟護理中心(本中心)分析近10,000名乙肝康復者長達十二年的數據,發現他們在康復後出現嚴重肝病併發症的風險會隨時間下降。 但同期,乙肝康復者出現肝癌的風險卻未有呈現隨時間過去而愈來愈低的趨勢。 檢查肝纖維化的重要性
免費驗肝中心: 肝臟超聲波檢查(Liver Ultrasound)
被檢查者會平躺在牀上,檢查人員把探測器放於肋骨之間的皮膚上,探測器會釋出對人體無害的衝擊波至肝臟,並會以超聲波去量度衝擊波的速度。 被檢查者只會感到由探測器末端傳來的輕微震動,完全不會感到任何痛楚。 脂肪肝不僅是因為高脂肪食物引起造成的,通常與體內長期激素變化也有關係。 免費驗肝中心2025 最常見的原因包括:體重增加、腰部肥胖、胰島素阻抗、血液中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過高和飲酒過量,也可能是因為甲狀腺機能低下、服用某類型藥物或多囊性卵巢症候羣引起。 通常由飲食和運動著手,若情況嚴重,可輔以藥物治療,到萬不得已時,才施減肥手術。
- 本中心發表研究,著眼於服藥治療高血壓的脂肪肝患者,發現一種降血壓藥ACEI,有助脂肪肝患者避免肝硬化和肝癌,論文刊登於醫學期刊《Hepatology》。
- 一般捐血者的驗血結果,可以推算作一般人士患有丙肝的比例:極為罕見,不足0.1%。
- 核實。
- 不過,由於藥物選擇較以前多,醫生會先選用抗藥風險較小的。
- 治療早期肝硬化,只要針對病源,便有望阻止它繼續惡化,避免肝癌,甚至可以逆轉肝硬化,纖維組織減少,令肝臟「回春」。
本中心主任黃煒燊教授及醫療統計學者葉卓風教授出席2023年度歐洲肝臟研究協會年會(EASL Congress 2023),分享研究成果和心得。 專業培訓 我們通過舉辦醫學會議、小組交流活動及培訓計劃,和醫護人員分享最先進的學理和治療技術,來自世界各地的同袍,與我們互相砥礪。 教育公眾 我們書寫講學,接受電視電臺訪問、撰稿在報章雜誌、自資出版小冊子、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資訊於網站和社交媒體,教導公眾如何預防肝病。
免費驗肝中心: 服務範圍
唯有研究顯示,有小部分病人服用蛋白酶抑制劑Kaletra時可能會肝酵素(3.5%)或膽紅素(1-2%)上升。 檢驗COVID19肺炎病毒是用鼻腔及口腔拭子採集鼻液和唾液,再運到實驗室檢驗有沒有病毒,過程中會有多項因素導致測量不準確,出現「假陰性」結果。 昨日香港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寵物狗,唾液樣本對病毒呈「弱陽性」,也估計只是「假陽性」。 COVID19病毒主要仍是感染肺部,但病情嚴重時會擴散至其他器官,或損害身體致令其他器官也一併失能,目前研究,受損的器官除了肺外,還有腦、肝、腎、心臟、腸胃。 動物會患病,不代表會輕易傳染人類,目前未有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會經接觸寵物傳染。 參考SARS,當年在香港爆發時,也有患者的寵物驗出SARS病毒呈弱陽性,但未發現會傳染人類。
- 「樂伐替尼」雖然療效優勝,但藥費高昂,每月約需2至3萬港元。
- 自2022年2月起,香港開始安排兒童接種疫苗,然而,兒童與成人體質畢竟有別,其功效與副作用需要專門說明。
- 一些急性戊肝患者會惡化為嚴重肝衰竭,或多種器官衰竭,更嚴重者甚至會意識模糊。
- 香港肝康會於世界肝炎日(28日)舉行「全城無肝炎」,希望透過免費驗肝活動,引起社會大眾對病毒性肝炎的關注。
- 肝纖維化掃瞄能夠測量肝硬度和檢驗脂肪肝程度,讓我們知道肝臟受損的狀況,其結果也影響乙型肝炎的治療進度。
我倆內心非常喜悅,覺得無論心理和生理都可擺脫捆綁,能夠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去面對將來。 食道靜脈曲張是肝硬化的併發症之一,嚴重時,患者會因血管破裂大量吐血,一旦出血,死亡率介乎1至2成。 聽起來很嚇人,但只要趕及求醫,醫生可使用內鏡緊急止血,8至9成患者因而獲救。 提起近年炙手可熱的「大數據」(big 免費驗肝中心2025 data),你大概會想到它關乎商家們做生意。 然而,除了商界之外,醫學研究也能採用大數據,協助統計分析成千上萬人,林林總總的長期身體狀況。
免費驗肝中心: 脂肪肝恐致罹癌、死亡速度增! 專家曝「5危險徵兆」:瘦子也逃不了
丙型肝炎由丙肝病毒感染引起,在歐美國家是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常見病因,但在亞洲並不常見。 治療肝癌方法看似很多,但最大的困難,始終是肝癌初期沒有症狀,到患者覺得身體不妥而求醫,驗出肝癌時,往往病情已相當嚴重,再好的醫生和技術也無力迴天。 免費驗肝中心2025 須知肝癌多半由慢性肝病漸漸破壞肝功能而併發,若果你本有肝病,必須定期驗肝,即使不幸癌變,在病情尚輕時及早察覺,也能有更多選擇根治病患。
免費驗肝中心: 乙型肝炎檢查
COVID-19的Omicron變種新近爆發,有說法認為它傳染力強,但對人體影響輕微,可以和一般傷風感冒等量齊觀。 「閱肝」蒐集各地一些研究資料,希望一同更瞭解Omicron的殺傷力。 2021年底,有兩款專門針對COVID-19的口服藥物在美國研發完成,分別是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和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 。 香港亦逐步引入,現專文討論兩款藥物的藥效和副作用。 掃描師會根據嚴謹的指引,只會在合適的肝臟部位索取讀數。
免費驗肝中心: 肝癌及肝硬化測試計劃
目前科學界已發現逾五百個功用,涉及過千化學反應,可說是人體的「化工廠」。 不過,若是嚴重的脂肪肝,即踏入「脂肪性肝炎」階段時,便須戒懼病況急轉直下。 非酒精性脂肪肝與代謝綜合症關係密切,若你略有了解代謝綜合症,相信你能猜到,處理此病的方法,離不開減重和改變生活模式。 出現肝硬化,可說病情已「風高浪急」,肝硬化逆轉是一大喜訊,視之為可以稍稍鬆一口氣的「安全島」,也無不妥。
免費驗肝中心: 肝功能檢查 3 – 乙型肝炎檢查
肝炎如此猖獗,世衛的目標顯得不可思議:要在2030年,令乙肝和丙肝在全球新發病例減少九成、致死率減少六成半、九成患者能夠診斷、八成患者獲得治療。 要達成如此宏願,不論是預防、診斷、治療和護理,都缺一不可。 長久以來,肝硬化病人都視蛋白質為禁忌,因為害怕受損 的肝臟無法分解蛋白質中的有害物質,導致肝腦病 。 但近來又有研究發現 ,肝硬化病人攝取足夠蛋白質,能改善生活質素。
免費驗肝中心: 服務內容
香港婦檢.香港駿檢中心是一間專業綜合體檢中心,本中心由專業醫護團隊及嶄新儀器,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綜合體檢服務給不同年齡,性別及特別健康需要的人士。 因此,任何人士,不論是否患有潛在肝臟疾病,或有否其他肝硬化的跡象,都可以接受無創肝臟診斷檢查,使你的肝病管理中得到更全面的掌握。 香港有一項研究指出,於血液化驗(肝功能及肝酵素)水平正常的病人中,有18%的病人其實已發展成嚴重肝纖維化。
免費驗肝中心: 體檢中心資料
屬於安全、無痛、無創傷性及無輻射的檢查,用作評估肝臟脂肪含量和纖維化的程度,有助醫生更準確地評估肝臟健康狀況。 中心的專科服務則由經驗豐富的專科醫生主理,服務範圍包括:內科、風濕科、老人科、心臟科、腎科、腸胃及肝臟科等。 它與食道、胃、腸等組成消化系統,並具新陳代謝功能,既能穩定及儲存物質,又能分解毒素,功能繁多。
免費驗肝中心: 乙型肝炎疫苗
疫苗從研發到普及,絕非一朝一夕,要通過動物實驗,人體實驗,大規模臨牀試驗,得到國際及國內醫療衛生機構許可等程序。 免費驗肝中心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首批疫苗可能在18個月內取得。 香港醫院管理局在2018年11月公佈2017年癌症數據,全年共有1552人因肝癌離世,僅次於肺癌和大腸癌,發病數字則為1834宗。 研究證實,少量飲酒也會傷身,患有肝病就更不宜沾酒。
為加強市民對身體健康的重視,東華三院於廣華醫院成立了綜合診斷及醫療中心。 中心配備先進的醫療儀器和檢查設備及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致力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身體檢查服務,並為有需要人士提供跟進和治療,以及專科診治服務。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於2008年至2010年間隨機邀請922人量度肝脂肪量,當中 658 參加者檢測結果顯示無脂肪肝。 3年後,這批無脂肪肝人士有565人接受跟進研究,發現有76人 (13.5%) 免費驗肝中心2025 出現脂肪肝。 由此推斷,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三至五年的平均發病率為13.5%。
免費驗肝中心: 肝病難察覺,健康人士也宜定期驗肝!
然而,美國賓夕法尼亞洲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有在老鼠身上的研究顯示,代謝疾病和飲食時間有關。 在病理學上,醫生會為肝硬化分不同程度,以錨定病人的有多嚴重。 其中,肝硬化的前身:肝纖維化會分為四等,而肝硬化本身也分為三等,最嚴重的,稱作「失代償肝硬化」,表示肝臟已經不能正常運作了。 脂肪肝和血脂、血糖、血壓高,以及糖尿病同屬代謝疾病,而三高糖尿的患者,同時也是脂肪肝的高危族羣。 要改善脂肪肝,離不開飲食和運動,本中心主任黃煒燊教授特別指出,高糖份的汽水應是首要減少的目標。
不要輕看小小的香煙,它包含的化學物質,有四千多種,其中有害的,約二百種。 香煙的部份化學物,會於燃燒過程中,撒播於空氣;亦有部份,較為人熟悉的,如焦油、尼古丁等,會直接吸入肺部,經消化系統,由肝臟分解,排出體外。 肝臟最後為了分解更多有毒物,增加負擔,使負荷過重,影響肝臟健康。 當捐肝者把部份肝臟捐出,其只需保留原有肝臟約三份之一的大小,肝臟就會「再生」,半年內可回復與過往相若的體積,受肝者亦是。 進行肝臟移植時,捐肝者必須把其中一條血管一併捐出,剩下的一條血管就繼續工作。
免費驗肝中心: 血液檢查
從前,市民須自費購買丙肝新口抗病毒口服藥,費用約為一個療程 $100,000至$400,000,頗為昂貴。 但在2020年起,丙肝新藥已獲政府資助,成為常規一線藥物。 但瞭解各種疾病病癥的微妙分別,可以免卻一些提心吊膽,例如流鼻涕打噴嚏,由COVID19引致的機會相對較微,相對,如果咳嗽發燒,就得加倍留神了。 前日(2020年4月1日),香港有一名出生40日的嬰兒確診COVID19肺炎,「閱肝」特整理有關如何防止家中BB感染COVID19肺炎的資訊。 例如所謂「五成保護率」,是指一個人染病的機會「一半一半」,還是打了針之後有一半人有效? 本中心主任黃煒燊教授和副主任黃麗虹教授解釋,事情並不是這樣。
免費驗肝中心: 身體檢查費用
核實。 新的登記方法可在申請過程中同時完成身分核實,而無需隨後進行電話核實。 選擇不使用「智方便」登記或不提供香港身份證進行身分核實的申請人,可繼續以原有的登記方法,包括網上提交申請、郵寄 免費驗肝中心 免費驗肝中心2025 或親身提交申請,申請在中央名冊登記,並隨後以電話核實身分。 不管使用哪一種申請方法,成功登記的申請人都會在提交 申請的14日內收到登記結果通知。
免費驗肝中心: 體檢項目
患上急性甲肝的小童一般無明顯症狀,需要驗血才能發現染病。 免費驗肝中心2025 而成年人在發病初期則會較易疲倦及胃口變差,隨著病情惡化,患者可能會出現黃疸、尿液變深、嘔心嘔吐、上消化道不適及疲倦等症狀,亦有些患者在發病期間會發燒。 結果發現,在這922位市民當中,有264位(28.6%)是脂肪肝患者。 若減去因酗酒而患脂肪肝的人士,患病比率仍高達27.3%;最令人意外的是,3.7%脂肪肝患者已出現嚴重肝纖維化或肝硬化。 由此推算,約有百萬名港人已患脂肪肝,當中超過四萬人的肝臟已出現嚴重纖維化或肝硬化,最終20-30%患者可能會死於肝癌或其他與肝臟有關之併發症,情況令人憂慮。 肝癌為第四大最常見之癌症,其致命率在各種癌症中排行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