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員或親友的錢援助,以及在安老按揭計劃(只適用於以自住物業作抵押的安老按揭計劃)及保單逆按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則不包括在內,但款項中未動用而累積為儲蓄/現金的部分,會被視作「資產」計算。 至於年滿65歲、唔需要審查就可以申請的就係「長者咭」,有了長者咭,就可以享用2元搭車優惠,同埋政府部門、商戶都會提供各種優惠票價、折扣同優先服務。 「資產」(4)包括土地和非自住物業(5)、現金、銀行儲蓄、股票及股份的投資(包括債券、基金、獨資、合夥經營的公司/商號或有限公司的權益及累算退休權益(6))、商業/作投資用途的車輛(例如的士及公共小巴)及其營業牌照,以及金條及金幣等。 香港長者生果金2025 自住物業(5)、將來自用的骨灰龕及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則不包括在內。 如果申請前的一年內,曾離港多於56天,申請人必須由申請日起在港住滿超出56天離港寬限的日數,便可符合連續居港一年的規定。

高額高齡津貼的對象為70歲或以上者,申領人不用經過資產及入息審查。 《財政預算案2023》宣佈,向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高齡津貼(生果金)及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 社會福利署今日(20日)公佈,下月一日起將調高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的標準項目金額,以及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和傷殘津貼金額。 香港長者生果金 相關調高幅度為3.7%,共惠及約150萬人,每年涉及額外支出約22億6,200萬元。 「生果金」正式名稱為高齡津貼,是為年滿70歲或以上的長者每月提供現金津貼,每月金額為1,290元,他們毋須申報經濟狀況。

香港長者生果金: 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2023|額外半糧雙糧詳情 申請資格/資產審查/文件一覽

想到這裏我終於明白爲什麼疫情來了,很多香港的平民手停口停,領着津貼,沒有存款,一個衝浪,真的會很大打擊的。 ⑤最最最讓人無語的是,7年在香港飄,他大陸都待不下去了,在香港飄??? ③假如他要移民去香港工作,我是支持的,但是,他要買香港的強積金對吧,那他那學歷,在香港幹嘛呀,這日子就不苦了? 如果沒有,那麼買房子的錢比福建禮金多多了吧,香港可是個寸土尺金的地方啊。 但是鑑於我對廣東人,香港人、澳門人等等的即廣府文化影響下的人的理解,他們極有可能是裝逼,裝窮,裝自己沒錢,因爲這裏的文化就是這樣,對於某福建同事的話,我也保留了幾分質疑,畢竟他才20出頭,就想怎麼移民,也有見識太少,人云亦云,不成熟的嫌疑。 補發的綜援、生果金、長生津等將於今天(24日)以現行付款方式陸續發放,一般是以自動轉帳方式存入受助人或受惠人指定銀行帳戶。

衛生福利局局長楊永強在2000年11月表示,考慮到香港自高齡津貼推出以來已有重大的社經轉變,故會檢討高齡津貼本身[15],不過他否定檢討等同削減金額,而是考慮對較貧窮的長者設立更高金額的補助[16]。 次年完成首階段檢討,並得出最終方案需視乎香港經濟環境而決定的初步結論[17]。 申請人可得的津貼是由本署收到申請的日期(如申請是由其他機構轉介,則為申請日期或轉介日期)或由申請人符合資格領取津貼的日期起計算,但以較後的日期為準。 值得留意的是,如果以夫婦為單位去申請,但申請時只有其中一人年滿65歲,亦需要共同申報入息同資產,如果符合資格的話,滿65歲的那一位可以先拎津貼,而另一人就要等到夠65歲時再一齊申請。 2.生果金,每個月不是3800+,以後會不會調整到這麼多,就很難說,但是我所瞭解到的是一千四百多港幣,數據是2021年年中的,而生果金的額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總會每隔一段時間有所調整。

香港長者生果金: 津貼2022|生果金、長生津等公共福利金調整後金額

高齡津貼(英語:Old Age Allowance,俗稱生果金),是香港社會福利署為長者永久居民提供的福利金,在1973年4月1日起以「傷殘老弱津貼」的名義跟日後的傷殘津貼一起推行[1][2],當時合資格年齡為75歲,於1977年改為現稱;1978年10月1日起受惠資格改為70歲。 另外,在2013年10月1日及2018年4月1日起分別推出廣東及福建計劃,方便分別長期居住在廣東省及福建省的合資格香港長者,亦可受惠於相等於香港的福利。 2012年12月7日,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議長者生活津貼;政府提交修訂,刪除文件中涉及逾25億港元的追加撥款,及指出將會將其撥入下年度財政預算案中處理。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祕書長謝曼怡解釋,由於撥款遲遲未有通過,令到長者生活津貼最快只能夠在2013年4月、亦即下次財政年度纔能夠推出;因此,政府不需要要求在今年度追加撥款,而是將上述逾25億港元的追加撥款納入下次的《財政預算案》中處理。

  • 「生果金」正式名稱為高齡津貼,是為年滿70歲或以上的長者每月提供現金津貼,每月金額為1,290元,他們毋須申報經濟狀況。
  • 支持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社民連梁國雄認為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實際上是政府阻止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政策。
  • 計劃初推行時,申請人或其代理人需到社會福利署社會保障組辦事處申請,並且居住香港滿5年和沒有住在醫院和療養院,纔可獲發每月55元的津貼[1][5]。
  • 社會福利署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是為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的現金津貼,以應付因年老而引致的特別需要。
  • 2012年12月7日,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議長者生活津貼;政府提交修訂,刪除文件中涉及逾25億港元的追加撥款,及指出將會將其撥入下年度財政預算案中處理。

[1][2]長者生活津貼對象為香港65歲或以上的永久性居民長者,申領人需要簡單入息及資產申報,申請資格與當時的65歲至69歲普通高齡津貼相同。 [3]現時領取高齡津貼(包括廣東及福建計劃)的70歲或以上長者即使超出長者生活津貼的入息及資產上限,仍然可以繼續領取每月HK$1,515的高齡津貼。 政府亦有為65歲或以上人士提供「長者生活津貼」,不過就必須通過入息同資產審查先有得拎。

香港長者生果金: 長者生活津貼、生果金2023|申請資格、資產上限、金額、年齡

隨後社委成員向梁振英遞交早前在全港各區所收集的逾萬個市民簽名,以反映市民的訴求。 2013年2月底,社會福利署率先向29萬名正在領取高齡津貼及通過入息資產申報的長者發出自動過戶通知書。 如果長者仍然合符入息資產限額,則毋須回覆及申請,長者可以自動於同年4月5日開始領取長者生活津貼[26]。 香港長者生果金2025 此外,獲得社會福利署一次過過戶追溯至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的高齡津貼差額,即合共6,640港元[27]。

如申請人經醫生證明身體狀況不適宜親自提出申請,其申請可由社會福利署(社署)署長委任一名受委人代其辦理。 在覈實申請人是否符合上述(b)項連續居港一年的規定時,如申請人在該段時間內在香港以外的地方,從事有薪工作及/或因病就醫,而又能提供足夠文件(及理由)予以證明,有關的離港日數可獲酌情考慮豁免計算。 申請人需注意,非法留港的人士,以及並非以定居原因獲準在香港居留的人士(例如輸入勞工和旅客),均不符合資格申請高齡津貼。

香港長者生果金: 津貼2022|綜援7項補助金調整

政府必須在施政報告回應廣大勞工的訴求,保障打工仔女的權益,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 2012年10月,政府公佈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細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指出,長者生活津貼不同於高齡津貼。 香港長者生果金2025 其設立為加強支援(1)香港65歲或以上,兼(2)自身有需要的長者的生活開支。 [29]香港特區政府強調,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目的不為「敬老」,而是「扶貧」[30]。

香港長者生果金: 普通長者生活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本身有分普通額度同高額,不過由2022年9月1日開始,社署會將兩者合併,採用現時普通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並按高額津貼的金額發放,而每月入息限額則維持不變,合併後會劃一發放每月3,915元津貼。 申請人可以根據婚姻狀況來決定用個人定係夫婦為單位來申請,每月總入息同資產上限要求會有唔同。 長者生活津貼簡稱長生津或長津,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作為《全民退休保障計劃》過渡期設立的一項福利金,支援生活上有經濟需要的長者。 此項津貼計劃於2013年4月開始發放,津貼金額則追溯至2012年12月。 政府預料會有40萬長者獲得資助,涉及每年額外62億港元公帑開支。 另外,在2020年1月1日起推出廣東及福建計劃,方便分別長期居住在廣東省及福建省的合資格香港長者,亦可受惠於相等於香港的福利。

香港長者生果金: 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2023

根據政府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全港共有363,400名65至69歲的長者,但合資格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人只有126,522人,即是約有24萬名長者或因未能通過審查而不能領取長者生活津貼,但他們同時又未到70歲之齡,不能領取生果金。 有見及此,因應未來人口老化問題加劇,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社委主任郭偉強認為政府有必要考慮將免審查領取生果金的長者年齡限制由70歲下調至65歲,又或者免去長者生活津貼的資產審查,令到65歲至69歲這組羣的長者都能及早受惠。 普通高齡津貼的對象為65至69歲者,申領人需要經過資產及入息審查(英語:Means test)(Means test)(現已由長者生活津貼取代)。

香港長者生果金: 申請條件

同年4月2日開始,社會福利署接受長者生活津貼第三階段的新申請,合符資格的長者可以於同年12月31日前申請[28]。 社會福利署公佈,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的標準項目金額、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包括「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長者生活津貼,包括「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下的長生津,以及傷殘津貼金額將按年調高2.6%。 長者生活津貼則為65歲或以上,而入息及資產並沒有超過規定限額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特別津貼。 申請人可透過社會福利署網站提供的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資格驗算在線服務,就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或長者生活津貼的人士進行初步驗算,以瞭解是否符合申請資格。 因此工聯會建議政府應大幅提高長者生活津貼和生果金的金額,如至少增加一千元,以保障長者生活。

香港長者生果金: 長者生活津貼2023申請方法

領取的唯一要求是你是香港永久居民,且年過70週歲就可以申請到了,這就很符合我親戚告訴我的一千多塊錢。 香港長者生果金2025 根據既定機制,政府會因應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中私人房屋租金指數的按年變動,考慮調整綜援計劃租金津貼最高金額。 社署發言人指,根據相關機制,租金津貼最高金額應由今年二月一日起相應下調,但當局注意到疫情變化、具挑戰的經濟狀況及不確定的外圍環境,均會影響香港短期內的經濟增長,綜援受助人將繼續是最需要經濟援助的其中一羣,因此,政府會把租金津貼最高金額維持在現行水平。 「入息」包括工資、手工業或生意上的入息等(包括薪金、工資、每月收到的佣金或獎金,以及從自僱所得的每月入息)、退休金/長俸、從收租所得的淨收益,以及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3)。

香港長者生果金: 長者生活津貼2023|社會福利署線上資格驗算

此計劃在2012年10月諮詢立法會前,不少政黨和立法會議員,如人民力量陳偉業要求取消方案中的資產申報,而社民連認為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實際上是阻止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政策。 現時的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為每月HK$1,515,65歲至69歲長者需要經過入息及資產審查,符合資格才會獲得,而所有70歲或以上的長者均毋須經過任何審查便可以申請領取。 《財政預算案2023》宣佈,向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齡津貼(生果金)(措施同時涵蓋至綜援、或傷殘津貼)。

香港長者生果金: 高齡津貼(即俗稱生果金)/ 長者生活津貼的申請手續及津貼發放的安排是怎樣?

好多人以為到了65歲就可以申請「生果金」,但其實係要70歲或以上先申請得,「生果金」個真名係「高齡津貼」,唔需要入息同資產審查,只要符合年齡就可以申請,每月拎1,475元。 香港長者生果金 此外,在海外居住的香港人只要合乎申領資格,亦可以委託親友或一些機構(例如長者安居協會),遙距申請長者生活津貼,定期發放至海外港人在當地的銀行戶口。 兩種津貼都叫長者津貼,它與生果金是兩碼事,而且有資產和入息的要求,申請者必須年滿65週歲。 香港長者生果金2025 資產和入息標準是分兩種情況,一是你是單身人士,有一套標準,二是你有配偶,夫婦也有一套標準,超過就不可以申請了。 最近聽某福建同事說他要求就職的企業不要給他買社保,原因是他要移民到香港,但是遭到老闆連連拒絕,我就很納悶爲啥他這麼做呢? 他接着告訴我說,他看到他們村裏的某些家庭移民去了香港,在福建家鄉居住養老,每個月都可以領取到高額的長者津貼,每人高達3800+,說是比我們這裏的退休社保還要多,他說得很激動,還說要找個港女結婚,還便宜,才十萬啥啥啥禮金的,就可以計劃申請到香港居民身份證。

香港長者生果金: 長者生活津貼的入息資產及限額

廣東計劃 及 福建計劃 。 社會福利署由2022年9月1日起合併「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合併後的「長者生活津貼」採用普通長者生活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並按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發放,而每月入息限額則維持不變。 香港正進入人口急速老化年代,長者人口比例會在20年後開始持續高達三成以上,如何令社會老有所依將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議題。 另一方面,隨著本港生活指數及物價越來越高,政府現時卻沒有完善的制度保障長者的晚年生活。 因此,工聯會社會事務委員會(下稱社委)1月17日在行政會議前,向行政長官梁振英遞交請願信,要求政府完善退休保障制度,考慮將免審查領取生果金的長者年齡限制由70歲下調至65歲,又或者將長者生活津貼免去資產審查,同時提高長者生活津貼和生果金的金額,如至少增加一千元,以改善長者生活。

舉例說,如果申請人在申請前的一年內,曾離港96天,他/她必須由申請日起,在港住滿40天(96減56天),以符合規定。 2012年12月10日,社會福利署批出合約,讓承辦商準備相關表格及信件,並且核對和轉換社會保障系統資料等事務[24][25]。 香港長者生果金 2012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之一的唐英年在其政綱宣稱:如其當選,會將香港老人每月津貼增至港幣3000元;另一候選人梁振英則宣稱會推出「特惠生果金」,將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增加一倍[8]。 4.生果金、長者津貼、傷殘津貼、綜援,這四種社會福利是只可以四者選一,換言之就是你選了1400+的生果金,你就沒有3800+的津貼,全部都是互相排斥,不能疊加的。

而長者生活津貼,則是為年齡在65歲或以上、入息及資產均合乎資格的長者,提供每月2,495元的現金津貼。 支持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社民連梁國雄認為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實際上是政府阻止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政策。 長者生活津貼則爲65歲或以上,而入息及資產並沒有超過規定限額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特別津貼。 社會福利署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是爲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的現金津貼,以應付因年老而引致的特別需要。 除了要求下調申領取生果金的長者年齡限制外,工聯會認為如要完善退休保障制度,政府必須取消強積金對沖。 郭偉強認為趁政府準備換屆,商界的反對聲音相對較少,現在是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的最好時機。

傷殘津貼/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申請人可親自或由親友代其前往其住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網上表格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亦可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另外,申請人可在本網頁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填妥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詳情請參閱「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指引」)。 社會福利署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是為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的現金津貼,以應付因年老而引致的特別需要。 有關審查的提議引起在場的兩名社民連議員陳偉業及黃毓民表示入息及資產審查違反生果金孝敬長者原意,先後表達不滿,並打斷了特首宣讀《施政報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