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沖繩那霸機場搭乘「沖繩都市單軌電車」約12分鐘可抵「沖繩都市單軌電車 縣廳前站」。 從「沖繩都市單軌電車 識名園 縣廳前站」步行3分鐘可抵達「縣廳北口」巴士站,搭乘「那霸巴士4系統」,前往「識名園前」巴士站。

從外觀來看,房頂是分開的,像是幾個建築聚集在一起,但其實內部是相連的。 外面使用圓柱子,室內使用被加工的菱形柱子,屋頂則使用沖繩特有的紅瓦。 進入室內室走廊鋪著木板,房間裡以榻榻米地板為牀。 用沖繩獨特手法堆砌的琉球石灰岩勾勒出優美的曲線。 也是國家指定天然紀念物「紅索藻(Shimachisujinori)」最具代表性的生長地,非常罕見珍貴。

識名園: 日本の春

因為御茶屋御殿位於首裏城之東,因此也稱為「東苑」;之後建立的識名園,因位於首裏城之南,因此也稱為「南苑」。 我知道你們很開心,但建議出門在外還是低調點,以免造成他人困擾。 擁有15個房間的御殿,總面積約160坪,入內參觀時需要脫鞋。 可以看到琉球王族過去的生活空間、接待貴賓的宴客室、茶室、廚房等。

散步道兩旁是巨大的榕樹和茄冬樹,宛如隧道一般,透過樹梢照射下來的陽光和陰影交織。 散步道特別規劃成S型,茂密的樹叢擋住前方視線,讓人期待還會有什麼美景。 售票處就在識名園的大門旁,還有設有販賣部和洗手間。 識名園2025 由於園區內為古蹟,沒有另外的洗手間,記得入園前先在這邊做好準備再出發。

識名園: 日本の揚げ物 その魅力

建於1799年的識名園,是琉球王室的庭園,主要作於國王的別墅和外國使節等娛樂活動。 儘管園內的大多數建築物都在1945年的沖繩戰爭中被摧毀,但從1970年代後期到1990年代恢復了建築,成為現在的樣貌。 由湖畔步道往上走到勸耕臺,設有稱八角堂的涼亭和一座中國冊封使林鴻年於西元1838年所題之「勸耕臺」石碑,原因是這裡看出去的景觀昔日為廣大的農地,藉此頌讚琉球國王期勉農民努力工作為國家帶來富裕的政策之意。 識名園 一年中,遊客可以欣賞到識名園內的許多季節性植物。

  • 4~9月為9點~18點、10~3月為9點~17點30分。
  • 識名園為迴遊式園林,以池塘為中心,屬於一種傳統的日式格局。
  • 1941年(昭和16年)12月13日被國家指定為「名勝」,卻在1945年(昭和20年)4月,因第2次世界大戰的沖繩戰中遭到破壞。
  • 在識名園中,在拆開的「心」字的池(心字池)為中心,池畔旁小島上的中國風涼亭「六角堂」、大小拱橋、池邊的周圍也堆砌著琉球石灰岩等,隨處可見沖繩獨特的風格。
  • 該建築的總面積為525平方公尺,共有15間房,包括景緻最佳用來迎接冊封使的一番座,及與其相連的二番座,還有三番座、廚房等等。

像是「育德泉」,沖繩獨特的石砌構造,呈現優美的圓弧。 這裡的湧泉因為生長珍貴的紅藻,被指定為國定天然紀念物。 乾淨的泉水,流向識名園的池塘,維持這裡美好的風景。 穿過石橋之後,可以走到池塘上的六角亭,周遭種植著琉球松和柳樹。

識名園: 六角堂 Rokkakudo

坐在緣側上眺望庭園美景悠閒小憩,相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御殿位於園北,是王室和使者留宿的地方,共15個房間。 識名園2025 周圍種著多種熱帶和溫帶植物,形成獨特的園林景觀[1][18][7][8][19]。 識名園2025 識名園在第二尚氏王朝尚穆王在位期間始建,至尚溫王在位的1799年(清嘉慶四年)完工。

識名園距離首裏城約3.8公里,不塞車的話,開車約15分鐘就能到達。 雖然識名園附近沒有單軌電車站,那霸市區有不少公車有到識名園,即使不自駕也能輕鬆前往。 首先,從沖繩那霸機場前往「沖繩都市單軌電車 縣廳前站」。

識名園: 識名園基本信息

混合異國風格的識名園,意外的保持了相互平衡的美感。 心字池池畔的「御殿」是一棟傳統房屋,曾經用來作為迎賓館。 其特徵是琉球特有的紅瓦屋頂,與周圍綠色植物呈現美麗的對比。

識名園: 識名園で結婚式 體験者募集!

庭園中摹擬“心”字草書體的「心字池」周圍,錯落著四季變換的花草,設計成讓人漫步池塘的四周,就能享受到季節更迭之美。 日本傳統的「迴遊式庭園」為基礎,但也巧妙地融入拱橋、六角堂等中國樣式,以及琉球獨特的精心設計。 除了是當時王室的休養之地以外,也曾用來招待中國皇帝所派來的使者「冊封使」,在外交方面扮演著相當重要的地位。 識名園有許多承襲日式與中式建築的設計,就像琉球王國的文化一樣。

識名園: 沖繩的世界遺產「識名園」:景觀富有變化的回遊式庭園

佔地面積約160坪,有15間客房,包括廚房和茶室。 一定要把這個可以近距離欣賞沖繩獨特建築風格的機會喔。 此外,識名園是融合了中式、日式和琉球風格的「廻遊式庭園」。 廻遊式庭園是一種花園風格,旨在為池塘周圍的風景帶來熱愛。 在識名園,池塘周圍,建築物和植物林立,可以欣賞日本隨著季節變化的景觀。

識名園: 識名園のアクセス

識名園為迴遊式園林,以池塘為中心,屬於一種傳統的日式格局。 池塘的水,來自一漥由低矮珊瑚礁石灰岩牆所圍起的育德泉。 泉水旁有兩座紀念碑,上面刻著兩名中國使節留下的記念訊息。 池塘上有座中式的拱橋,還有一座小橋通到一個中式的六角堂。 識名園 在池塘的另一邊,則有著傳統紅磚瓦屋頂的御殿,目的為接待各種達官顯貴。 勸耕臺東北方近處為船揚場,位於池塘西面,池濱緩緩傾斜,上有樹蔭。

識名園: 死ぬまでに一度は見たい 世界の絶景

泉水中長有一種瀕危的淡水紅藻(學名:Thorea gaudichaudii C. Agardh,是紅索藻屬的一種),是當地的天然紀念物[8][17][6][9]。 園林西南方為勸耕臺,代表琉球國王以農富國的政策。 上面立着由尚育王的冊封使林鴻年於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所題的「勸耕臺碑」。 識名園2025 於臺上遠眺,不但可飽覽識名園全景,還看到廣闊的陸地,卻看不到大海,讓冊封使們時覺得琉球幅員廣大,有如大國[1][13][4]。 當池水滿溢時,滿溢的池水會在勸耕臺附近形成一個小瀑布,冰涼的池水潺潺流下,正合在當地炎熱的氣候中消暑[8][12]。

識名園: 識名園周辺のご當地グルメランキング

本網站通過美食介紹,傳遞沖繩的傳統文化,讓外國觀光客更加地喜歡沖繩這個地方,希望能通過這種活動,促進沖繩地區的經濟活躍。 被建於1799年,在1800年用來招待前來冊封尚溫王的使臣。 本部落格是沖繩旅遊聖經《來來琉球》的官方網站,由駐沖10年以上的臺灣採訪記者即時提供您第一手情報,幫助各位讀者充分享受沖繩自由行的樂趣。

識名園: 世界遺産の石標の置かれた券売所

1941年(昭和16年),當時識名園所在地已屬日本沖繩縣,該園亦被日本指定為國之名勝。 識名園2025 至美治時期結束、沖繩返還日本後,1975年(昭和50年)開始動工重建,1976年(昭和51年)再指定為國之名勝,1995年(平成7年)完成重建。 2000年(平成12年)指定為日本特別名勝,同年12月登錄世界文化遺產[2][3][8][9]。 被登錄為世界遺產的沖繩9個遺跡中,有4個位於那霸市。 而其中的3個又位在首裏,剩下的1個在稍微有一段距離的地方,也就是琉球王國最大的庭園,同時是皇室別邸的「識名園」。 1941年(昭和16年),當時識名園所在地已屬日本沖繩縣,該園亦被日本指定為國之名勝。

識名園: 識名園中的特別活動「識名園友遊會」

曾是國王家族的保養地與款待從中國來的使節–冊封使的場所。 在琉球式與中國式共存的建築物中,可以同時享受豐富的大自然景色。 識名園在沖繩戰役中遭到戰火的破壞,自1975年起整整花了20年的時間重建,現已重現昔日的風采。 當您悠遊於識名園時,看着大門屋頂上裝飾着貴賓王族專用瓦片的「正門」,心中瞭解此種建築款式是具有一定地位的建築物纔可被允建的,一定會感觸到藏在建築物中的歷史軌跡。 另外還有設計成S字形的石板道,是為了防止只能直走的Majimun(妖怪)進入到園內,以及模仿中國太湖石的奇巖與泛舟時,方便小舟登岸時所使用的曳船道(上岸坡道)等的設計,更能享受遊玩識名園的另一番樂趣。 識名園現已登錄為世界遺產,有很多伴侶在此舉行仿古的結婚典禮,留下永恆的美好回憶。

識名園: 識名園の基本情報

最推薦的是坐在簷廊邊,靜靜眺望草地和池水相映而成的漸層綠意,還有遠處風格優雅的六角堂,就像一幅橫長的畫作一般。 「育德泉」是流經識名園的水源之一,直到今天仍有湧水不斷湧出,是非常貴重的地方。 另外,作為天然紀念物、一種名為「Shimachisujinori」的藻類之發源地,育德泉本身也被指定為日本國家天然紀念物。 識名園以其美麗的自然景觀聞名,例如,圍繞於「心字池」周邊的建築物和植物。 正門位於園林西北方,為「屋門」樣式,古代只有上層社會人士的住宅可以採用[7],也是王族、使節和達官貴人專用的出入口。 左側的橋全部由用加工過的石頭砌成直線式的感覺,右側的橋非使用加工石,因此能看出是利用自然的石灰岩打造而成。

識名園: 琉球的な庭園

庭園以心字池為中心,四周錯落木建築、拱橋、涼亭及樹林[10][1][2][3][4][6]。 當地雖然四季如夏,但園內不同位置種植不同季節綻放的花卉,使人能感受到四時更迭。 池東植有梅林,春季梅花盛開;小島與泉邊種有藤花,夏日涼風拂過時可見藤花輕顫如水落;池畔的種植桔梗於金秋盛放。 遊人在不同季節來到都可以感受不同的美景[5][7]。 識名園的造園風格是,漫步在池塘的四周,能享受到季節更迭之美的「廻遊式庭園」。 識名園為一座建於18世紀末的迴遊式庭園,位於沖繩縣那霸市識名,在首裏城南方約1.6公里,又稱南苑,是昔日琉球王國的王室離宮和接待外國使臣(含中國派遣冊封使)的場所。

以前中國把沖繩縣想像成是一片和九州一樣廣大的陸地,因此根據15世紀的「中山傳信錄」,把琉球的版圖畫的很大。 為了維持中國對沖繩錯誤的觀念,尚王家的別邸「識名園」所設的瞭望臺「勸耕臺」,便刻意設計的由勸耕臺完全看不到海,以強調沖繩是如此廣大。 識名園 為了能在四季如夏的沖繩,也能享受到四季流轉之美,園裡隨著季節的更迭,綻放不同花卉。 春季池子東邊的梅林盛開,四周洋溢著一陣又一陣梅花的香味;夏天中島和泉水旁繁盛的藤花,涼風拂過時,藤花輕顫如水落;秋天則輪到池畔的桔梗盛開。 本網站是年間向超過50萬人的外國觀光客,介紹​​沖繩信息的地域第一的,面向外國人的提供沖繩信息的門戶網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