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理浩徑第七段登山初段所經過一個個開採過的山谷,正正是昔日採礦活動的蹤跡。 在往黃石碼頭方向的巴士站下車後,後方數步豎立著麥理浩徑標誌。 循地圖資料牌旁的石級登山,首段山路頗為費勁,須一直急攀至牛耳石山。 途中既可眺望赤徑口,亦能觀摩西貢海,以及在遠方聳峙的蚺蛇尖。 自此是一段頗長而蜿蜒的路段,時而上時而落,沿途多是水庫景色,變化不大。 但如遇上天朗氣清的日子,則可遠眺西貢東的高峯蚺蛇尖,而右方的糧船灣的海外風景則被山勢所阻。

  • 難度方面,麥理浩徑第二段路程不短,當中上登西灣山難度會較高一段亦較為陡斜,整體屬中上難度。
  • 同時間,「麥理浩徑第九段」全段亦係越野單車徑,行山人士要小心單車往來。
  • 沿沙石山徑上攀,接近針山時坡度驟增,而山徑也安裝木板,以便遊人攀上山峯。
  • 與麥理浩徑第三、四段的羣山絕色,以及第五、六段遊走在市區附近相比,麥理浩徑第七段穿梭在離市區不遠卻又居高臨下的天際線上,別具一番特色。

「麥理浩徑第十段」係麥理浩徑之中最長嘅一段,全長15.5公里,因此行完成段路程都需要一定體力。 沿途都可以近距離觀看大欖湧水塘嘅千島湖美景及尖削嘅青山。 而由於起點位於田夫仔露營場,附近冇交通工具,最快只可以徒步由清快塘行3公里山上起點,因此唔少人都會一次過行埋麥徑第九、第十段。 麥理浩徑第七段2025 如果行山經驗豐富,又鍾意挑戰高難度嘅話,就要試下麥理浩徑當中最難行嘅第四段啦!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七段 (城門水塘 – 鉛礦坳) 遊記按此

隨著麥理浩徑沿另一邊密麻麻的梯級下山至林務車路的直升機登草山的路途比起登針山可謂大相徑庭:草山山體廣闊、沒有梯級、山坡相對平緩、山腰當風但山頂較為焗促。 然而,要在登山斜路中一直步行2.5公里,也絕非容易,依然講求耐力。 幸而,縱此路非坦途,沿路一直有明媚的風光相伴,無論是市區風光例如沙田、荃灣全景,以至是郊野公園舉目針山、遙望草山、還有禾秧山和大帽山的景色,都一覽無遺。 與麥理浩徑第三、四段的羣山絕色,以及第五、六段遊走在市區附近相比,麥理浩徑第七段穿梭在離市區不遠卻又居高臨下的天際線上,別具一番特色。

走過青年旅舍施樂園的路口後,再下行一段,便見右方車道旁的休息點。 此處是麥理浩徑第八段改道後的新路段,而舊有的路段是沿大帽山道一直下走至荃錦坳。 在接近山頂的位置,經常有大量黃牛和水牛聚集。 無邊際的青草是牛隻進食、乘涼而方便出入的好地方。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12.5公里 時間:約5.5小時

在針山之顛,從高處俯瞰城門水塘蜿蜒的塘畔曲線,別有一番韻味。 麥理浩徑第七段2025 兩番遇上支路都應靠右走,續依循馬路直抵草山。 走上標高柱,遠方的八仙山嶺、大埔市區、馬鞍山,以至獅子山亦盡皆入目。 每年11月的第3個週末,樂施會均於麥理浩徑舉辦毅行者。 麥理浩徑第七段2025 起點是大網仔路北潭湧閘口,終點原為於掃管軍營,自2009年起更改為元朗保良局賽馬會大棠渡假村。

相信大家只要做足準備便可挑戰成功,途中仲可眺望塔門、蚺蛇尖、馬鞍山等景色,風景一流。 由針山山頂來到草山山頂,雖不太難走,但路途遙遠,得花上個多小時。 然草山地勢甚高(647米),有時雲霧深鎖,甚麼也看不見。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七段

走過一段林蔭小徑後,便會到達香港回歸紀念亭。 此地有三個分支,分別可攀登獅子山、下降天馬苑及續走麥理浩徑。 這裡沒有交通工具,可花大約一小時左右,沿衛徑第七段下走往大埔去。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八段的主要線路攀越香港的最高峯大帽山。 在涼亭旁沿著麥理浩徑牌樓後的石級路上走,登上一大段較費力的石級後,山徑轉趨平緩,林蔭道也漸轉為開揚。 兩旁綠草欣欣,後方亦可回望第八段所經過的草山。

  • 景色方面,麥理浩徑第九段全程置身林蔭之下,沒有太多景色可言。
  • 麥理浩徑第七段登山初段所經過一個個開採過的山谷,正正是昔日採礦活動的蹤跡。
  • 此地有三個分支,分別可攀登獅子山、下降天馬苑及續走麥理浩徑。
  • 麥理浩徑第五段的起點沒有公共車輛可到達,如非乘搭的士前往,必須由第四段續走或循飛鵝山道走抵。

麥理浩徑第一段除經過色彩亮麗的萬宜水庫外,亦可遠賞地貌名勝破邊洲及一睹優美的浪茄灣,開啟了麥理浩徑精彩之門。 右側是水壩緩衝區,其外海一邊堆疊著巨大的錨形石。 視線再往外移,則見如被利刃削開的名勝破邊洲。 金山及孖指徑一帶是二次大戰期間英軍為防禦日軍入侵香港而建的醉酒灣防線中的軍事據點之一。

麥理浩徑第七段: 難度:★★★★☆ 距離:約10公里 時間:約4小時

景色方面,麥理浩徑第九段全程置身林蔭之下,沒有太多景色可言。 由馬路左轉入林,在林蔭中行走,往後續走一大段上坡路,抬頭便見大老山。 沿徑續走,便會接回沙田坳道的涼亭,在此可以觀賞飛鵝山的景色。 沿著沙田坳道緩緩下走,左方放眼盡是九龍市區的石屎森林。 麥理浩徑第七段 如此一直行走,便可到達位於慈沙古道的沙田坳。 此處是個多道路徑的交匯點,設有士多可供休息,而衛奕信徑亦由此分離。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七段 (城門水塘 – 鉛礦坳)

路線沿著山徑下降,後段轉入林蔭下的山徑,最後下走至水浪窩完成麥理浩徑第三段的行程。 路線先繞行巖頭山至嶂上營地,飽覽羣巒蔥木後,再登上畫眉山。 麥理浩徑第七段2025 及後下降至榕北走廊的十字路口,左方及右方山徑分別可下降至北潭與榕樹澳。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十段 (田夫仔 – 屯門何福堂) 遊記按此

由於地勢高,在春夏兩季,這裡都被雲霧濃罩,甚麼也看不見;在秋冬兩季,卻天朗氣清,可看到荃灣、河背水塘及錦田的景色。 行了不久,發覺沿路都是向上,心裡可能懷疑資料的準確性,其實麥理浩徑第九段的初段,是沿著山脊而行,上山下山在所難免。 如天氣不太熱,自問體力經驗足夠的話,其實最好一次過走完麥徑第九、十段,為什麼呢? 原因是第九、十段的交匯點在田夫仔營地,既沒有交通工具,甚至要走出去也得大花時間。

麥理浩徑第七段: 難度:★★★☆☆ 距離:約7公里 時間:約3小時

由此便要下降深谷,繼而急升陡峭艱辛的山徑至雞公山。 麥理浩徑第八段的路線跨越香港的最高峯大帽山,路線的升降幅度大。 前段的路徑由艱辛漸轉平緩;後段則由車道轉至泥徑,更能貼近大自然。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12.5公里 時間:約5.5小時

麥理浩徑第五段的起點沒有公共車輛可到達,如非乘搭的士前往,必須由第四段續走或循飛鵝山道走抵。 沿徑往筆架山進發,稍作上落後便要隨徑急升,到達筆架山的發射站。 麥理浩徑第七段 及後在涼亭右走林蔭山徑至大埔公路,完成麥理浩徑第五段。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七段

沿著麥理浩徑的指示牌行走,會遇上多條支線,可分別通往白石橋、蓮花山、柴灣角、河背及青龍頭等地。 潤楠的果梗鮮紅,醬果紫黑,在這較單調的路段上甚是搶眼。 麥理浩徑第七段2025 其後也多見白揪、山棯、地稔及毛稔等郊野常見植物。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十段 (田夫仔 – 屯門何福堂) 遊記按此

只是牛隻一般比較害羞,通常牛隻聚集的場面只能在平日見到,在假日牛隻通通都躲到樹林裡去了。 雖然牛隻可愛,但其近年過度繁殖的情況,對於牛隻自身的居住環境還是郊野環境都帶來了隱憂。 香港漁護署為了管理牛隻,則使用了編號系統去管理郊野公園的牛隻,並安排水牛及黃牛進行絕育手術。

由此繼續沿急斜的水泥徑上走,便可抵達香港的最高峯大帽山。 由城門道的燒烤場起行,走過水塘主壩,先欣賞城門水塘之風光。 及後在主壩盡頭的梯級上走數步,橫過馬路,便開始漫長的上坡路段。 這段路徑由梯級轉為山徑,帶點上落,隨後斜度漸增,景觀亦漸變開揚,而首個目標針山亦已聳立在前。 沿沙石山徑上攀,接近針山時坡度驟增,而山徑也安裝木板,以便遊人攀上山峯。 麥理浩徑第六段是麥理浩徑中距離最短及需時最少的路段。

麥理浩徑第七段: 難度:★★★★☆ 距離:約10公里 時間:約4小時

過了東邊主壩後,便得離開馬路,拾級而上,登上約533米高的針山,景觀漸變開揚,沙田及城門水塘漸可見到,然斜度頗大,走起來很是費力。 乘搭小巴於城門水塘西面主壩(菠蘿壩)總站下車,沿林務車路步行至東邊主壩,路途平垣,走起來甚為舒服。 望著水塘在自己的左邊,塘水清澈,四周環山,城市大廈全看不見,似已進入了大自然的懷抱,卻又見到人羣聚集燒烤的熱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