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更快輪候到公屋,可隊排庭申請,平均輪候時間會減至5.8年。 公屋輪候討論區2025 而且原來一人申請時所累積的輪候時間,有一半可轉過家庭申請中,以一年半為上限。 根據2022年9月的最新預測,第一個五年期(即2023/24至2027/28年度)的傳統公營房屋建屋量會增至12,770個單位,同時額外興建約30,000個「簡約公屋」單位。

至於資產限額則增加2.5%,即一人家庭放寬至27.3萬元。 另一方面,有網民認為新田圍邨也有優點,包括「校網超好」、「去大圍方便」、「近獅隧,一出就九龍」。 公屋輪候討論區2025 有居民指初時住會不習慣,但住了一段日子就覺得很好,而且空氣好。

公屋輪候討論區: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當局指,今年初起,有個別公營發展項目的工程進度受疫情影響,導致勞工短缺及建築材料從內地運送到港等問題阻延了項目進度,現時勞工供應及來港運輸安排已大致上恢復正常。 進度受到影響的7,600個單位,並不在以上提及的12,000個單位之內。 政府當局指,政府會與房委會和香港房屋協會緊密合作,全力提量、提速、提效、提質,推高首五年公營房屋供應量,縮短公屋輪候時間。 不過,自從「水泉澳邨」落成後旋即被取替;因為水泉澳邨對外交通只有兩條接駁外界的道路,社區設施不足,大部分居民要到鄰邨購買生活必需品。

  •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房屋署以往已在不同的公開場合(包括房委會及立法會的會議及文件,以及向媒體)重複闡述平均輪候時間的定義及其計算基礎。
  •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政府料於未來10年落成約36萬夥公營房屋,而根據房屋局最新預測,未來5年(2023/24至2027/28年度)的公營房屋總建屋量可達12.77萬夥。
  • 房委會會透過規劃、設計及施工措施,例如盡量安排部分土地提前交付作建築工程,讓公營房屋項目能盡早分階段落成,從而加快公屋申請者上樓。
  • 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公屋輪候津貼,為非居住於公營房屋、非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而輪候公屋超過3年,並符合資格的一般申請住戶提供現金津貼,直至其獲得首次編配公屋為止。

值得留意,項目的行人設施方面,擬議經公營房屋連接祥民道及通往柴灣港鐵站的有蓋行人通道。 網民大多建議港媽博第三派,因為新田圍邨設施不理想,並非好選擇,留言「一定博,千萬不要新田圍」、「新田圍乜都無」、「除咗校網外,乜都唔太好」、「新田圍……當然博三派啦」、「嗰條邨俾人遺棄咁」、「差到不能再差的垃圾邨」。 「公屋申請電子服務」提供24小時網上服務,讓公屋申請者透過「公屋申請填表易」或「公屋申請資料更新快」於網上填寫公屋申請表、查詢目前申請進度和更改申請資料或詳細資格審查面晤日期和時間。 同時,在2022年12月底,約有133,7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2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公屋輪候討論區: 相關內容

申請者可按其喜好及入住公屋的迫切性,重新考慮其公屋申請地區;惟選擇輪候市區(包括香港島及九龍)公屋單位會受以下注意事項第3點所述的限制。 另由於配房的先後次序須視乎申請者於「配額及計分制」下的分數而定,而此分數亦與申請者成功登記輪候公屋時的年齡有關;故若於某一時段內有較多較年長的申請者到達編配階段,可導致某月份某區的已接受配房最低分數較上月不降反升。 一般申請者及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均較2021年12月底分別上升了0.1年。 主要是由於多個大型公共屋邨項目,包括粉嶺皇后山邨、深水埗海達邨和白田邨在2022年第一季陸續入夥,讓為數不少輪候已久的一般申請者獲編配公屋,他們的輪候時間因而反映在最新的平均輪候時間中。 在香港上樓難,公屋輪候時間亦續增,房屋署早前公佈,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1年。 如幸運獲派公屋就要把握機會,有兩孩港媽在社交平臺分享,其4人家庭輪候公屋二派沙田的新田圍邨,苦惱應否博三派。

  • 不過網民取向並非一面倒,有網民認為新田圍邨也有優點,包括:如「背山面海」、「校網超好」、「去大圍方便」、「近獅隧,一出就九龍」等,有居民指初時進區居住會不習慣,但住了一段日子就覺得很好,而且空氣好。
  • 房委會早前公佈,截至2022年6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公屋申請者,平均公屋輪候時間為6.0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公屋輪候時間為4.1年。
  • 她指自己要照顧2個年幼小朋友,該區交通不便,配套設施少,還表示獲派新田圍邨加上2樓「好黑仔」,因此正在困擾並詢問網民應否再次拒絕等待「三派」:「博唔博第三次?真係好頭痛」。
  • 帖文一出,不少網民都紛紛留言批評新田圍邨配套設施差,又指街市規模小得像中學課室一樣大,更人直言:「新田圍應該是沙田區最差的公屋」。
  • 進度受到影響的7,600個單位,並不在以上提及的12,000個單位之內。

(三)截至二○一五年九月底,為非長者一人申請者而設的配額及計分制約有 宗申請。 由於申請公屋時不須填報教育程度,房屋署沒有備存申請者教育程度的資料。 根據二○○七至二○一五年的調查結果,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教育程度分佈詳見表四。 (註1)(四)(i)房屋署以往曾就二○○六/○七至二○一四/一五年度透過配額及計分制獲安置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年齡分佈作分析,結果詳見表五。 (ii)及(iii)由於公屋申請者會否透過體恤安置或「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獲安置與其年齡沒有直接關係,房屋署沒有就此作分析,故此未能提供任何數據。 (五)房委會於過往五年曾就約80個公營房屋項目(包括公屋和資助出售項目)諮詢區議會,詳情已載於二○一五年十一月提交予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的討論文件(編號CB(1)63/15-16(05))中。

公屋輪候討論區: 申請公屋加快上樓祕技3:申請「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此外,我們亦收到關注事項例如發展項目對交通、通風、景觀或對鄰近地區樓價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和關注「插針式」或高樓大廈發展。 我們必須強調,我們一直透過各項社區參與活動和居民大會努力回應地區人士的訴求及尋求他們的支持,務使每一個公營房屋項目得以順利進行。 通過政府和區議會的溝通和合作,附件所列的公營房屋項目中大部分最終均得到所屬區議會支持或原則上不反對。 現階段,我們難以預測或揣測有關地區和區議會對未來五個財政年度內啟動的公營房屋項目的反應。 我們會繼續與各區議會及地區人士保持聯繫,並會與其他相關政策局和部門檢討,務求以審慎、全面而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提供公營房屋,並在可行及資源許可下滿足社區對公共設施的需求。

當局續指,2022年《施政報告》中提出落實「公屋提前上樓計劃」。 房委會會透過規劃、設計及施工措施,例如盡量安排部分土地提前交付作建築工程,讓公營房屋項目能盡早分階段落成,從而加快公屋申請者上樓。 公屋輪候討論區 現階段已確定12,000個單位可於2023/24至2027/28年度提早落成。 由於一人非長者申請行計分制,要儲夠分數排隊等上公屋,一要等起碼3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上樓。

公屋輪候討論區: 網民批:「沙田最差公屋」 支持博第三派!

帖文一出,不少網民都紛紛留言批評新田圍邨配套設施差,又指街市規模小得像中學課室一樣大,更人直言:「新田圍應該是沙田區最差的公屋」。 例如,政府於2022年2月15日宣佈徵用粉嶺皇后山邨第一座和第七座,以及葵涌荔景邨恆景樓作社區隔離設施。 相關公屋單位的實際入夥日期需要延後數月到2022年5月至6月,以致有關單位的編配未能反映在本年的數字內。 房屋署早於2020年計劃在柴灣祥民道綠化地興建850夥公屋,預計容納2,380人,後因鐵路噪音問題擱置,未有定案。 現時的公屋興建計劃比當年減少120夥及約410人,但擬建的住宅樓宇就增至2幢,用以遮擋噪音,或研究於建築時加入減音露臺的元素來處理近路軌處的聲音。

公屋輪候討論區: 房屋供應|預計於2023/24年度落成的公營房屋項目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公屋輪候討論區2025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房委會發言人表示,有關估算數字並非上限,若有任何新公共屋邨提前竣工,將會盡快將相關公屋單位編配予申請者。

公屋輪候討論區: 房屋供應|預計於未來財政年度落成的房協資助出售房屋項目

近日,有位港媽於facebook羣組「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中發帖文,分享了自己輪候公屋的經歷。 拒絕「一派」後4個月,幸而獲得「二派」,可惜二派單位非常偏僻,是位於沙田新田圍邨富圍樓2樓。 她指自己要照顧2個年幼小朋友,該區交通不便,配套設施少,還表示獲派新田圍邨加上2樓「好黑仔」,因此正在困擾並詢問網民應否再次拒絕等待「三派」:「博唔博第三次?真係好頭痛」。 公屋2023|香港房屋供應問題持續,樓價高企,有住屋需要的人不是個個有辦法負擔得起買樓上車的開支,公屋申請也年年爆滿。 據區議會文件顯示,政府擬於柴灣祥民道發展公屋項目,《香港財經時報》報道該計劃資料,以及未來5個年度的公屋落成地區和單位數量。 由於輪候各申請地區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數目有異,區內公屋供應量也各有不同,故各區已接受配房的最低分數也會有所差異。

公屋輪候討論區: 房屋供應|「公屋提前上樓計劃」將提早建成1.2萬夥

再者,由於拒絕接受首次或第二次編配的申請者已排在輪候冊的最前端部分,只要有合適的單位,房屋署便會盡快編配予這些申請者,並不會因為申請者拒絕首次或第二次編配而改變其輪候次序。 然而,何時再有合適的單位可供編配予他們,則取決於各區新建和回收單位的供應,以及其他同時獲編配的申請者會否拒絕編配因而騰出單位等各種因素。 因此,個別申請者之間的情況會有很大差異,而計算首次至第二次編配及第二次至第三次編配的平均輪候時間,對個別申請者的參考價值有限。

公屋輪候討論區: 7 分享今日公屋見主任的準備資料&經過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公屋輪候討論區2025 。 在房委會的政策下,若申請家庭的成員中有長者,可在輪候及配屋方面均獲得若干程度的優先,而市民一般可按一般家庭或非長者1人的資格申請。 在2022年3月底,約有147,5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7,7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公屋輪候討論區: 公屋預派2023-2024 最新即將落成公屋一覽

【公屋輪候|房屋供應】香港房屋供應問題持續,輪候時間及人數高居不下。 公屋輪候討論區2025 公屋輪候討論區2025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政府料於未來10年落成約36萬夥公營房屋,而根據房屋局最新預測,未來5年(2023/24至2027/28年度)的公營房屋總建屋量可達12.77萬夥。 在香港不少人都面對著住屋問題,地方小、樓價貴,莫說置業難。 房屋署早前公佈,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1年;不過即使畀你等到,獲派的公屋未必是心中所想。 近日有兩孩港媽在社交平臺分享,其4人家庭輪候公屋「二派」沙田新田圍邨,大呻區內配套設施少,位置偏僻,因而詢問網民應否再博「三派」。

公屋輪候討論區: 申請公屋加快上樓祕技1:一人非長者申請轉家庭申請

文件指出,當局將會進行詳細的環境技術評估,包括微氣候硏究和環境評估硏究,以確保有關計劃符合環境及噪音等各方面的要求。 但房委會規定,新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只可選3個非市區的地區,只有合資格的長者申請及「天倫樂」申請,可選的區域不受限制,可選擇市區。 此外,2013年9月30日或之前登記的申請者,現時亦可將所選地區改為市區。 公屋輪候討論區 房委會最新檢討「2022/23公屋申請入息和資產限額」,公屋入息限額凍結在現行水平,即一人家庭維持在12,940元。

公屋輪候討論區: 公營出租房屋-其他 (今日:

因應公眾對一般公屋申請者輪候時間的關注,房屋署每年會對一般公屋申請者的安置情況進行特別分析。 請按以下連結瀏覽最近一次的分析:截至2022年6月底一般公屋申請者安置情況的特別分析以上特別分析中所述的申請者輪候時間僅顯示某個時間的特定情況,過往的趨勢並不代表將來的情況。 分析結果只用作一般參考用途,不應視為反映整體申請者輪候時間或個別申請者用以估算其輪候時間的依據。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幸好政府近年推出公屋輪候現金津貼計劃,出公屋輪候逾3年的合資格人士可申請,最高每月攞3,900元。 房委會早前公佈,截至2022年6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公屋申請者,平均公屋輪候時間為6.0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公屋輪候時間為4.1年。 如不符合優先配屋計劃,輪候中的申請人亦可參與「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令上樓速度加快。 申請人可自選單位,而可供揀選的單位大部分是受歡迎程度較低的公屋單位,如凶宅、單位曾有蟲患、鉛水等問題、處於偏遠地區等。

在2022年第一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6 0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520宗。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420宗。 房委會發言人表示,因政府在疫情下徵用公屋單位作社區隔離設施,以致有關公屋單位編配未能反映在本年的數字內,疫情嚴峻亦影響了公屋編配進度。 行政長官近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目標在4年內(即 年度)將輪候時間「封頂」,由6年降至約4年半。 不過網民取向並非一面倒,有網民認為新田圍邨也有優點,包括:如「背山面海」、「校網超好」、「去大圍方便」、「近獅隧,一出就九龍」等,有居民指初時進區居住會不習慣,但住了一段日子就覺得很好,而且空氣好。 網民留言:「一定博,千萬不要新田圍」、「新田圍乜都無」、「除咗校網外,乜都唔太好」、「新田圍……當然博三派啦」、「嗰條邨俾人遺棄咁」、「差到不能再差的垃圾邨」。

公屋輪候討論區: 房屋供應|預計於2022/23年度落成的公營房屋項目

此外,根據審計署署長於二○一三年十月公佈的第六十一號報告書,房屋署計算公屋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的方法欠缺透明度,房屋署所指的平均輪候時間與申請者理解的實際輪候時間有所不同。 審計署署長亦建議房屋署公佈平均輪候時間的定義及其計算基礎。 另一方面,政府表示有部分公屋項目遭地區人士或關注團體反對,以及青年人申請公屋的數目增加,以致公屋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延長。 答覆:主席:  公屋輪候討論區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宗旨,是為沒有能力租住私人樓宇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公屋,並以一般申請者(即家庭和長者一人申請者)平均約三年獲首次編配單位為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