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人申請供養父母免稅額須符合的其中之一項條件,是受養人須通常居住於香港。 由於你的母親已移民外國,長期穩定居住於外地及訪港日數不多,縱使她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她不能被視為通常居住於香港。 另外,對於採用先買後賣的換樓人士,可能會有重疊期,同一時間有兩個物業。 夫婦合併報稅免稅額 同時若業主買的物業是樓花,因為不符合居住的要求,有關物業的利息亦不能被扣減。
- 不論是全職、兼職、散工,銀行過數或者以現金出糧,只要你的應課稅收入(例如薪金、工資、佣金、津貼同花紅等),超過基本免稅額(即年薪13.2萬元),都需要如實申報。
- 值得留意的是,根據2023年度財政預算案,政府將會於2022/23年課稅年度為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提供一次性寬減,每宗個案上限為6,000元。
- ACCA(公認會計公會)每年均會提供市民免費稅務諮詢服務,今年香港分會將於6月27日起至30日,一連四日提供免費稅務諮詢,幫助市民解決填寫稅表時遇到的疑難。
- 薪俸稅額是按你在該課稅年度的應課稅入息實額以累進稅率計算;或以入息淨額以標準稅率計算,兩者取較低的稅款額徵收。
- 但如果雙方都已經超過了基本免稅額,分開評稅會比較有利,因為合併評稅的稅階是不會Double的。
- 反之,如你的父母只是間中短暫逗留內地,他們仍在香港居住,以香港作為他們日常生活的地方,並以香港社會一般成員身分在這裏生活,他們是通常居住於香港,你可以就他們申索供養父母免稅額。
收到該表之後,有2個方式報稅︰填寫實體表格報稅及「稅務易」網上報稅。 值得留意的是,利用「稅務易」平臺的報稅期限,可以自動延長1個月,即是由報稅表發出日期起2個月內報稅就可以。 但我們留意到,有些情況稅務局計算最優惠方案並沒有考慮到「額外稅額寬免」因素,正所謂求人不如求已,建議大家都係自行計算,又或請教稅務專家吧。
夫婦合併報稅免稅額: 報稅時間表2022常見問題
一般來說,如果夫婦兩人都有薪俸入息,而其中一人的應評稅入息較他 / 她的免稅額和扣除額的總和為低,則夫婦共同選擇「合併評稅」通常會較為有利 。 如你的受養父親有資格根據香港政府傷殘津貼計劃領取津貼,則你便可就他申索傷殘受養人免稅額。 按該計劃,申索者必須經由衛生署署長或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或在極為特殊情況下由私家醫院的註冊醫生)證明其病患為嚴重殘疾及其嚴重殘疾情況將持續不少於六個月,才符合申領津貼的資格。 此外,申報供養同住父母的納稅人,須提供父母和他在有關年度住在同一地址的證明,例如銀行月結單。 稅務局會核對納稅人提供的資料是否與稅務局的電腦紀錄相符。 此外,稅務局亦會向其他政府部門,包括入境處、社會福利署、房屋署等索取有關資料,以核實納稅人提供的資料是否正確。
- 已婚人士可以選擇與配偶一起「合併評稅」,也可以用個別人士身份「分開評稅」。
- 當你在網上正式提交報稅表前或提交報稅表後,有關系統會自動根據你所填報的資料,估計你在該年度應繳的薪俸稅款,並顯示在扣除已徵收的暫繳稅後,你每期應繳的稅款。
- 申請稅務貸款前除了要考慮月平息此類利息開支,更應該參考實際年利率,後者除了包括利息開支,還包括手續費及其他收費。
- 申索免稅額和申索稅項扣除都不用提供證明文件,但相關文件、收據及紀錄均需要保存6年(由該課稅年度完結起計),以便稅局日後抽查。
- 若納稅人提供的資料與稅務局所有的不符,稅務局會作更深入查詢,並因應個別個案的情況,要求納稅人提供其他資料及證明文件。
DTTL(也稱為“Deloitte 全球”)每一個會員所及其相關實體均為具有獨立法律地位之個別法律實體,彼此之間不對第三方承擔義務或約束。 DTTL每一個會員所及其相關實體僅對其自身的作為和疏失負責,而不對其他的作為承擔責任。 【2023/07/28,臺北訊】在全球化經濟發展趨勢下,營利事業從事跨境投資貿易以賺取境外所得。 毅思會計成立自2013年,為創業者和中小企提供一站式優質服務。 夫婦合併報稅免稅額 多年來服務社羣,累積不同客戶類型經驗,並屢獲獎項。
夫婦合併報稅免稅額: 報稅2022|6個報稅常見中伏位
借款人在此時提早還款,節省的利息未必能彌補提前還款的手續費。 不要以為借稅貸愈長愈好,其實不少稅務貸款並非還款期愈長,利率便愈低,例如近期一間銀行的稅貸還款表中,還款期12個月可享有最低稅貸利率,但如果選擇還款期24個月或以上,實際年利率反而較高。 由於每間銀行的稅貸利率表各有不同,應仔細瞭解稅貸條款。 別以為「樣樣稅貸產品都一樣,求其借一個就得」,其實不同銀行及財務機構的稅貸產品在利率及現金回贈均有差異,部份銀行更會提供限定稅貸優惠,只要在指定時間及指定渠道申請,可獲得額外稅貸獎賞。 而經絡私人貸款比較平臺便能一次過為你提供稅貸比較資訊,簡單又快捷。
網上報稅服務也能幫助你計算你現課稅年度的應繳稅款。 當你在網上正式提交報稅表前或提交報稅表後,有關系統會自動根據你所填報的資料,估計你在該年度應繳的薪俸稅款,並顯示在扣除已徵收的暫繳稅後,你每期應繳的稅款。 因此,如夫婦二人合併評稅所須繳納的薪俸稅比分開評稅為少,夫婦兩人應各自在報稅表中選擇合併評稅。
夫婦合併報稅免稅額: 供養契爺契媽可否申請扣稅?
自2019年4月起,「自願醫保扣稅計劃 ( VHIS ) 」開始實施。 報稅表已新增自願醫保項目(個別人士報稅表第8部),納稅人可填寫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間,自己及指明親屬繳付的合資格保費,每名受保人的保費扣除額最高8,000元,受保人的人數不限。 香港稅務學會由即日開始至24日及6月27日至30日,每日中午12時至下午6時,提供義務稅務諮詢熱線,學會的特許稅務師屆時會解答各位有關填寫個別人士報稅表的疑問。
已婚人士選擇與配偶分開以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寬減上限亦以每個個人計算;若納稅人與配偶共同選擇個人入息課稅,寬減上限是二人合共10,000元。 根據上述例子,如甲先生和甲太太二人合併評稅的話,二人總入息淨額為696,000元,扣減已婚人士免稅額、子女免稅額,以及獲稅務寬減75%後,應繳稅款為15,040元,較分開評稅節省約17%。 不過,大家都不用擔心錯誤選擇合併評稅,會出現不利的情況。 因為如果稅務局發現合併評稅對納稅人不利時,將暫停處理有關申請;按沒有作出合併評稅申請的情況對納稅人及其配偶進行評稅;以及在評稅通知書內評稅主任附註一欄通知他們選擇合併評稅對他們不利。 如果你於該課稅年度,入息高於13.2萬元(即月薪平均達1.1萬元),稅局將在指定日期向你發出報稅表,你需要在1個月內交回報稅表。
夫婦合併報稅免稅額: 已婚人士及配偶分開評稅或合併評稅
至於240萬張需要由僱員填寫的個別人士報稅表,將於5月2日寄出。 夫婦合併報稅免稅額2025 一般來說,納稅人需於一個月內遞交報稅表,經營獨資業務人士的交表限期為3個月。 在薪俸稅下,已婚人士及其配偶是作為獨立的個別人士分開評稅。
夫婦合併報稅免稅額: 子女免稅額可以夫婦平分嗎?
可是,由於你已與你的配偶離婚,因此,他的父母並不屬於你已故配偶的父母。 夫婦合併報稅免稅額2025 法例容許納稅人申索他們的領養父母、領養祖父母或領養外袓父母的免稅額。 《稅務條例》內“領養”指以香港法律所承認的任何方式而領養。
夫婦合併報稅免稅額: 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
已婚人士及配偶分開評稅在2017/18或之前的課稅年度並不適用於個人入息課稅。 夫婦合併報稅免稅額2025 此項免稅額是在你就該傷殘人士可享有的已婚人士免稅額、子女免稅額、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長者住宿照顧開支扣除或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等之外,可另行享有的免稅額。 就考慮納稅人是否有資格申請供養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而言,「通常在香港居住」的受養人,是指該受養人必須慣常地在香港生活。 如閣下只有薪俸入息,在薪俸稅下已可享有免稅額和其他扣稅項目,因此毋須申請「個人入息課稅」。 但如果閣下有租金收入(要繳交物業稅)或經營業務利潤,則需考慮申請「個人入息課稅」是否有利。
夫婦合併報稅免稅額: 報稅2022|香港稅務學會免費報稅教學
在2018/19年度,舉例甲先生和甲太太的月薪分別為5萬元及1萬元,他們育有一名3歲兒子,並協議由甲先生申索子女免稅額。 在分開評稅的情況下,由於陳太太的月薪低於基本免稅額,因為不用繳交稅款,只須由陳先生繳交,在扣減基本免稅額、子女免稅額及稅款寬減後,他應繳17,900元稅款。 但在合併報稅的情況下,在扣減已婚人士免稅額、子女免稅額及稅款寬減後,只需繳交14,840元。 在分開評稅的情況下,已婚人士及其配偶是作為獨立的個別人士分開評稅。 夫婦合併報稅免稅額2025 如你及配偶均有應課薪俸稅入息,你們須各自填寫報稅表以申報入息,申索開支和扣除額。 評稅主任將分別向你們發出評稅通知書,而你所須繳交的稅款與配偶的入息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