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在總署不足一年就得到期待的海外進修機會,於1980年9月至1981年7月被港府送前往英國劍橋大學修讀發展研究深造文憑課程[1][5]。 返港後,他在1981年7月被委派於布政司署銓敍科擔任助理銓敘司,並在一年後至新界民政署任職[5]。 在兩年半內,他在新界民政署歷任新界南、新界北及行動職務的政務主任職位,曾統籌將聯和墟的街邊小販搬遷至小販市場的工作,任內亦同時亦考獲倫敦大學的法學士學位[5][6][7]。 他在1984年9月重返政務總署,並被調派至元朗區出任政務主任,負責社區事務[5]。

同時,憑著觀 塘區的地理和租金優勢,不少開倉批發、創意產 業、非牟利團體和文化團體亦進佔現有工廈單位, 落地生根,並令區內的工廈用途更多元化。 這個鹽場為該地區帶來「官富」一名,亦有居民稱之為「官塘」(官富鹽塘的意思)。

觀塘世貿大樓: 世貿大樓的交通站點

另外,因香港城市擴展,漁護署狩獵隊因而獵殺野豬,惟有組織在2013年尾收集到近千名市民聯署反對,要求黃下令停止行動[116]。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以勵業街、觀塘道、牛頭角道、聯安街、功樂道、康寧道至康寧道公園、協和街至曉光街體育館、翠屏道至雞寮山坡、將軍澳道、觀塘繞道、觀塘明渠為範圍。 2018年12月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的住宅項目凱匯發售,呎價由17000至20000。 然而四周全為唐樓及舊樓包圍,而該等唐樓大多有劏房及中小型商舖,彼此格格不入。

  • 黃上任時獲元朗鄉紳及區議員設宴支持,地區人士均期待他可以促進元朗新市鎮基建發展[9][10],而他及後亦為區內鄉事委員會的就職典禮提字祝賀[12]。
  • 及後,港府因針對強積金而在1999年4月1日成立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取代積金辦,並同亦安排黃出任積金局的行政總監,直至積金局正式委任行政總監為止[28]。
  • 除了監測及信息系統,黃在上任時親自處理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的特別交通安排,而他亦就新渡輪加價申請前往中環碼頭考察以檢視其合理性[43][54][55]。
  • 就此,黃及運輸署員工以香港交通狀況複雜推諉,而曾則嚴厲駁斥早已推行相關系統的東京設有更為複雜的交通系統[50][51]。
  • 同時,身兼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總監的他亦向香港立法會提交法案將果洲羣島、甕缸羣島、橋咀洲、糧船灣及印洲塘等未劃為郊野公園或海岸公園的園區納入為特別地區並獲得通過[99]。
  • 觀塘廣場(Kwun Tong Plaza)係香港九龍觀塘區一個商場,喺開源道68號,有行人天橋通去港鐵觀塘站B1出口,即係對面係79號鱷魚恤中心,同創紀之城五期好近。
  • 力。

及後,他除了為香港地質公園舉辦圓桌會議外[101],更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地質公園國際會議分享香港經驗[102]。 另外,他亦與香港郵政署長丁葉燕薇一同主禮以香港地質公園為題的2014年香港通用郵票的發行儀式[103]。 黃志光離開商界,如願於1979年考獲港英政府政務主任職位,並在11月初入職政務總署[5]。

觀塘世貿大樓: 觀塘工業區的活化和發展研究

然而,黃因特首嚴斥而被大眾取笑後,他漸漸從公眾中消失[46][63],而他的工作表現及後更備受抨擊。 就他曾出任政務專員的元朗區,在錦綉花園大道通行權爭議於2007年開始爆發時因無法作出任何承諾而遭錦綉花園居民喝倒采[68][69],而他及後出席元朗區議會時更表明因涉及全港規劃而難以改善元朗及天水圍的交通狀況[70]。 觀塘世貿大樓2025 東九龍在2005年5月9日因新蒲崗有一棚架倒塌而引致嚴重交通擠塞,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因而將早已不和的運輸署署長霍文撤換,港府逐安排遠在北京的黃志光回港後繼任[27][43][44]。

因為作為工業重鎮的緣故,觀塘工廠區的道路命名都有工業味道,大部分的街道名稱都包括了「業」字,而啟首的都是寄望祝頌語[12]︰例如成業街、偉業街、開源道、鴻圖道等,當中只有巧明街、巧明裏和海濱道沒有採用。 觀塘世貿大樓2025 然而,金融海嘯令非專營巴士經營困難,業界因此亦斥責運輸署檢控非專營巴士欠缺準則及透明度,而署方的內部的聆訊亦被質疑有違法院判決,黃就此回應執法僅為維持秩序而非針對個別公司,及後非專營巴士團體發動慢駛及遊行抗議[84]。 另外,黃亦允許容許駕駛學院的學員以更快捷的時段應考駕駛執照,令私人駕駛教師深表不滿,但他就以「親疏有別」為由堅持政策,而私教團體最終發動二百多名私人駕駛教師慢駛遊行抗議其不公的政策[83]。

觀塘世貿大樓: *安居黃小姐*世貿大樓 觀塘工商鋪

店舖行簡約舒適風格,設開放式廚房,旁邊則有Bar枱座位,烹調程序透明~而小店的窗口亦有一字排座位,大家自己獨食都不用怕尷尬。 食物方面,小店的焦糖香蕉雪糕法式多士十分受歡迎,多士蛋味香濃,外脆內軟,為人氣之選。 除此之外亦有意粉繪飯等選擇,例如有煙燻豬豬卡邦尼、慢煮雞胸蕃茄意大利飯等。 觀塘世貿大樓2025 飲品除了有Americano、Ice Drip Coffee等,亦有各式臺灣花草茶,款款食物賣相精美,味道也有水準。 Torio喫茶部Cafe同樣有着復古懷舊情調,木系設計配上植物點綴,溫馨休閑,店內的包廂卡座更是人氣打卡好位置! 觀塘世貿大樓2025 餐廳主打日式料理,例如有青蘋紅茶咖喱飯配牛肋肉、白酒牛油蜆肉意粉、鹹蛋黃醬魷魚惹菌意大利麵等。

  • 另外,他亦就香港經濟急速發展欠缺勞動力,使智力障礙人士就業率增加,而鼓勵更多酒店及快餐店聘用智障人士[20]。
  • 黃志光離開商界,如願於1979年考獲港英政府政務主任職位,並在11月初入職政務總署[5]。
  • 黃志光在1986年4月晉升為高級政務主任,旋即在同年9月1日以署任首長級丙級政務官身份取代韋仁信接任元朗政務專員[5][9][10],而他亦為此率先於8月18日獲港府奉為官守太平紳士[11]。
  • 落地生根,並令區內的工廈用途更多元化。
  • 在2005年至2009年時黃出任運輸署署長,任內曾被行政長官曾蔭權公開斥責而鬧出笑話,連番爭議下被批評表現差強人意。

相反,黃在調查後判斷民政事務局在大埔興建龍尾泳灘的計劃符合環保要求被司法覆核一案,他獲高院判為勝訴[112]。 另外,他亦與路政署合作,將大小磨刀劃為海岸公園以補償港珠澳大橋工程造成的破壞[113][114]。 除了監測及信息系統,黃在上任時親自處理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的特別交通安排,而他亦就新渡輪加價申請前往中環碼頭考察以檢視其合理性[43][54][55]。 另外,他推出自訂車輛登記號碼計劃[54],雖然香港總商會反對計劃可出售商標車牌,但性藥物適趣液(英語:Zestra)的代理商則司法覆核黃以不雅為由拒絕其以商品名字登記自訂號碼的決定[56][57][58]。

觀塘世貿大樓: 咖啡

1925年左右,當局劃曬草灣為傾倒市區垃圾的處所,並且興築海堤以防垃圾復流出海,1947年當局以20萬英鎊代價將該地帶約二百萬平方尺的土地賣給亞細亞火油公司興建油庫,於是遷移垃圾池到官塘灣現今開源道的位置[2]。 及後該公司投資一百萬英鎊將鄰近山地削平以填塞部份官塘灣,而由於連年廢物之傾倒,該區海岸一帶早已成為一片淺灘[3]。 觀塘原來的居民主要是客家人,1949年中國大陸政權易手後,大量潮汕人和海陸豐人士在觀塘定居,目前觀塘區很多居民的祖籍是廣東潮汕和海陸豐。 明朝刊行的《粵大記》,當中的《廣東沿海圖》標示有大小官富,香港史專家例如蕭國鍵教授認為所在地就是今天的觀塘。 直到康熙元年(1662年),清朝政府為防止沿海居民接濟臺灣的鄭成功政權而實行遷界令,逼使沿海居民向內地遷界五十里,鹽場亦因而被廢置。

觀塘世貿大樓: 世貿大樓出售樓盤

黃的官場生涯經歷多場風波,他在1990年出任港府康復專員時曾因在麗港城鄰近開設精神病復康中心而被質疑隱瞞計劃及存有行政失當,而在2001年出任資訊科技署署長時因重組計劃而須削減員工。 在2005年至2009年時黃出任運輸署署長,任內曾被行政長官曾蔭權公開斥責而鬧出笑話,連番爭議下被批評表現差強人意。 最後,他在2009年至2015年出任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期間發生包括大浪灣西灣等土地發展與保育爭議,但他任內亦促成香港地質公園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 黃志光,SBS(英語:Alan Wong Chi-kong,1955年7月25日—),香港公務員,曾出任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運輸署署長、政府資訊科技總監、保險業監理專員及元朗政務專員。 他在1979年離開太古洋行加入香港政府任職政務主任,直至2015年離任公務員,官至首長級甲級政務官。 他除了曾在布政司署、市政總署、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祕書處等多個部門任職外,亦曾被港府借調至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任職,更一度兼任行政總裁。

觀塘世貿大樓: 世貿大樓- 香港九龍觀塘駿業裏8號

在2005年2月1日,港府委任前加拿大國防部資訊科技總監及助理副部長戴啟新出任總監,黃因而卸任總監一職,並在出任新崗位前先往北京大學修讀國情培訓課程[27][42]。 黃志光在1996年7月起於布政司署財經事務科任職,並被安排在同年8月上任保險業監理專員,主管保險業監理處的工作[5]。 另外,他亦在上任數個月內安排與保險業界的會談時段,並掌握業界的語言及文化[26]。 為更有效管理保險業界,他著令監理處設立新電腦系統方便工作及應付2000年問題[23]。 觀塘世貿大樓2025 他在任內渡過香港主權移交,繼續於財經事務局任職專員,更在1998年1月升任首長級乙一級政務官[5][27]。 觀塘世貿大樓 黃在任內與業界人士關係緊張,產生磨擦的業界組織包括貨車、各類的士、專營巴士及非專營巴士司機,甚至漁民及私人駕駛教師。

觀塘世貿大樓: 觀塘廣場

店舖裝修亮麗,天花板以銅啡色的流暢線條作裝飾,落地玻璃採光充足,亦有吊燈增添情調,頗有置身外國的感覺! 店舖提供不同主食,例如有全日早餐、egg benedic、各式多士,亦有焗飯及意粉,主食選擇不時轉換,相當豐富。 咖啡方面則有特色咖啡如Banana Almond Mocha、Hand Drip 觀塘世貿大樓2025 Coffee等等,亦有各式凍熱茶類選擇,輕鬆就可以chill一個下午。

觀塘世貿大樓: 世貿大樓位置

根據《觀塘風物志》的記載,1950年代起,新居民不喜歡「官」字,故改稱「觀塘」。 1979年香港地鐵通車,設有「觀塘站」,使觀塘成為該區的最普遍稱呼[5]。 觀塘是香港首座衛星城市,觀塘道以南由填海得來的地區亦是東九龍最大的工業區,而觀塘道以北則有大量住宅大廈,為工廠工人提供居所。 至七十年代,工業發展一日千里,觀塘

觀塘世貿大樓: 世貿大樓附近配套設施

自2010年代,香港政府為了重新塑造觀塘成為新的核心商業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成立及提出了短期落實措施,包括逐步更換交通標誌,將九龍東一帶26個原有觀塘工業區路牌更改成為觀塘商貿區。 其他措施包括改善街燈照明,完成觀塘海濱長廊第一、二期及設立起動九龍東辦事處臨時寫字樓等[13]。 1954年起香港政府進行大規模填海,開發該區為香港主要工業區,並開始使用「觀塘」一名,1955年垃圾池遷移至醉酒灣以配合發展計劃[4]。

觀塘世貿大樓: 香港大廈搜尋

黃志光在1980年代初與同為香港中文大學校友的廖英芳結婚,兩人在學時曾因同沒租住宿舍而常於大學站候車,繼而認識及發展[122]。 兩人育有一子一女,當中女兒黃可兒於中大畢業後擔任私人日語教師,更曾出版日本文化、旅遊及港日關係近代史書籍[1][122][125]。 他在學期間曾擔任補習老師、工廠管倉及文員等賺取生活費,及後在1977年從中大經濟系畢業並以一級榮譽取得社會科學學士學位[1][3][4]。 雖然尼克森衝擊令香港的經濟狀況在整個1970年代均欠佳,但他仍然成功加入太古集團擔任見習行政員[3]。 然而,由於他的性格欠缺活力,而且又不喜歡酬酢活動,因此決定離開商界,改為投考更多海外進修機會的公務員職位[3][4]。

黃最終在適趣液的案件上敗訴,並在徵詢律政司意見及遵循法庭判決下,決定運輸署對包括商標等自訂車牌申請採取寬鬆尺度[56][59]。 縱使曾蔭權曾經公開斥責黃,但曾對黃在世貿部長級會議的應變及日常公共交通管理的表現仍是讚譽有加[60],故此黃亦能順利於2007年5月晉升為首長級甲級政務官[61][62]。 黃在港府及積金局身兼多職的情況令公眾關注,雖然他的薪酬開支將由積金局補償予港府,但他以較廉價的政務官薪俸條件出任副行政總監及署任行政總監亦為積金局節省每月至少約70萬港元的開支[31]。 他一直在積金局署任行政總監直至首任總監許仕仁於2000年6月1日上任,並一同策劃強積金在2000年12月1日正式實行的工作[32][33][34]。 在強積金正式開始前,黃亦已確立系統性的投訴及豁免申請制度[37][38]。

而觀塘不少住宅大廈亦日趨老化,其中牛頭角邨、藍田邨(因貪污問題造成的鹹水樓而緊急清拆)及秀茂坪邨等公共屋邨全部重建。 部分私人住宅亦是一樣,故此在1998年年初,土地發展公司(即今市區重建局)提出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 而房屋委員會亦發表,希望於油塘社區發展類似太古城的綜合發展區,以配合居民的生活需要。 隨著觀塘的人口越來越多,不少公共屋邨都在觀塘區落成,包括牛頭角邨(上邨廉租屋邨及下邨徙置區改建)、第一代藍田邨及秀茂坪邨等等,其後秀茂坪北面興建順利邨等一眾屋邨,稱為四順區(前稱五順區)。 觀塘世貿大樓2025 1970年代隨著工業的發展而帶來大量車流,香港政府興建地下鐵路修正早期系統(即現今的港鐵觀塘綫)於1979年通車,以觀塘站為東面總站。

觀塘世貿大樓: 世貿大樓附近的大廈

雖然遷界令於康熙八年(1669年)取消,但由於遷來的居民不熟煮鹽,鹽場無法恢復昔日的規模,最終亦被廢置。 觀塘廣場(Kwun Tong Plaza)係香港九龍觀塘區一個商場,喺開源道68號,有行人天橋通去港鐵觀塘站B1出口,即係對面係79號鱷魚恤中心,同創紀之城五期好近。 觀塘廣場入面有商場、停車場、十幾間時裝店、手機鋪、小食店、財務公司、旅行社、大快活、兩間酒樓、1間香港賽馬會場外投注站咁。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鄧國威在黃卸任前特意到漁護署探望,而鄧亦讚揚黃在多年的政府服務上一直勇於承擔[117][118]。 港府亦因黃多年的服務而於2015年7月1日在香港2015年度授勳及嘉獎名單上向他頒發銀紫荊星章[119]。

在元朗任職政務主任的同時,他在香港大學修畢城市研究社會科學碩士學位,而在1985年呈交的畢業論文則以香港壓力團體在都市發展的政治角色為題[8]。 黃志光離開衞生福利科後改於文康廣播科任職,在1991年1月起出任負責發展及娛樂的首席助理文康廣播司,亦在1992年中短暫署任副文康廣播司[5]。 不久後,他在1992年11月被調派至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祕書處任職副祕書長,他同亦在1993年中短暫署任祕書長一職[5]。 然而,因公務員本地化而頻繁轉職的他在1994年10月被躍升為工商科副工商司,與同為副工商司的葉劉淑儀一同成為工商司周德熙的副手[5][22]。 他在任內協助港府將公共服務電子化,為工商科管轄的貿易及海關文件設立電子資料處理聯網[23]。

黃志光在1955年7月25日於英屬香港新界粉嶺出生,他從基層家庭出身及自稱粉嶺人[1][2]。 他自述小時候學業成績普通,在新界喇沙中學完成香港中學會考課程後,轉至王肇枝中學升讀預科課程,並在1973年入讀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於理學院修讀生物學[3]。 因中大推行博雅教育的關係,他在大學首年選讀經濟學導論而被經濟學說所吸引,最終決定於1974年轉學至當年新成立的社會科學院修讀經濟學[3]。 這間同樣鄰近觀塘海濱的咖啡店「If coffee and more」,採用落地大玻璃,餐廳光線明亮充足,裝潢簡約時尚,適合放lunch或想食tea的朋友。 店內除了一般Americano、Latte、Espresso Tonic等咖啡選擇,亦有生啤、罐裝啤酒等飲料。

觀塘世貿大樓: 觀塘美食

黃志光在1988年12月起出任布政司署衞生福利科的康復專員,亦在1989年4月確任首長級丙級政務官[5]。 他在上任後改變前任專員何宣威的政策,改為支持豁免殘障人士的駕車汽油稅,並引入按月用油量上限以杜絕濫用,使到殘障人士得以享有更大的出行自由度[19]。 另外,他亦就香港經濟急速發展欠缺勞動力,使智力障礙人士就業率增加,而鼓勵更多酒店及快餐店聘用智障人士[20]。 不過,黃接手的精神病復康中心計劃在1990年遭鄰近屋苑麗港城的居民強烈反對,事件最終形成民眾質疑港府隱瞞計劃及存有行政失當的爭議[3][21]。 雖然相關投訴及後在1993年被行政事務申訴專員賈施雅駁回,但黃因事件早於1991年1月就已經匆匆離任[5][2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