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謹記,在您眼中,名校 A 與 名校 B 可能有差異,分別排在第一二志願似乎合理不過;但說到底,兩間皆為名校,在其他人眼中可能是同級,過份進取,只會白白浪費機會。 第一志願派位完成後,學校 B 仍有剩餘學額,便會進入「第二輪」,按【第二志願】內的學童排序,順序取錄學童 B。 有很多家長希望子女入到心儀學校,入不了就會極之不開心,我經常對身邊的家長說,其實小朋友入不到哪一間學校,未必與能力有關,而是他根本不適合。
- 當然,你仍可為你的子女申請入讀私立或直資小學,這類學校自行決定小一收生辦法。
- 在處理每個志願時,若某學校的剩餘學位求過於供,就按照學生的隨機編號來決定先後次序。
- 當學校網第一派位組別的學生均獲分配學位後,電腦再按同一程序處理學校網第二派位組別學生的派位,最後是學校網第三派位組別學生的派位。
- 在甲部,電腦先分配學位給全港第一派位組別的學生,隨機編號較小的學生會先獲分配。
- 2019年或之前,無論有否申請自行分配學位,均須交回選校表格,因為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的結果是同一時間公佈,家長事前是不會知道是否已經成功在自行分配程序取得心儀學校的學位。
- 統一派位(英文:Central Allocation,簡稱CA)是香港中學學位分配辦法中其中一種的學位分配方法,另外一種是為自行分配學位。
♥ 組別 1A 統一派位表格2025 代表該中學收生幾乎全部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組別 1B 代表收生絕大部分來自 BAND 1 的學生;組別 1C 代表收生大部分來自 BAND 1,小部分來自 BAND 2的學生。 以同樣的邏輯,理解組別 2A, 2B, 2C 及組別 3A, 3B, 3C 。 相反,無論成績多差,只要運氣好,編碼被抽中排前面,隨時派入名校都不足為奇。
統一派位表格: 統一派位申請表
由於「第一輪」只有 1 位學童選擇學校 B 為第一志願,因此學校 B 只錄取了 1 位。 以上圖為例,學校 A 會先根據【第一志願】內的學童排序,順序取錄學童。 如對派位結果不滿意,家長仍須到被派中的學校進行註冊,然後可到心儀學校「叩門」,即逐家逐戶到學校查詢是否接受入讀申請。 統一派位表格須用原子筆填寫,如有錯誤,因表格過底不宜用塗改帶之類,劃掉錯處在旁改正加簽為宜。
小結論:中學「統一派位乙部」是一場「博奕遊戲」,你不知道你的排隊次序,你也不知道其他人的選校次序。 但你知道每間學校提供給這部分的學位,你也可以計算到同一校網的第一、第二及第三組別學生的大約數量。 派位次序是待所有第一組別學生分配了學位後,纔到第二組別學生,最後是把餘下的學位給第三組別學生分配。 統一派位甲部是全港所有參加統一派位的學生,一起競爭每所學校的 10% 統一派位學額,即實際學位數目不太多,故獲派機會相對乙部較微。 分配次序是首先處理全港第一派位組別學生的選校意願,然後處理全港第二派位組別,最後才處理全港第三派位組別。
統一派位表格: 處理乙部選校
甲部策略二:若你心儀的中學在校網內,甲部第一志願應填上網內的心儀中學,第二志願和第三志願要留空。 之後乙部的第一志願再填寫該校一次,以增加成功率和方便日後「叩門」時表示誠意。 錯估子女所屬派位組別,再加上使用冒險或太進取的選校策略,很可能會導致派了一所志願十分落後的學校。 如果你估計子女介乎第一和第二派位組別,或介乎第二和第三派位組別,你最好使用較為保守或穩陣的選校策略。
填甲乙部有三個原則:第一是配合「三劍合壁」,把最心儀的小學放在甲、乙部的第一格;第二是要準確估計該校網小學的排位;第三是如果可以,一定選最心儀小學。 值得留意的是,第 統一派位表格 5 志願屬於保險線,應以保守至上,即使不情願也應盡量揀選不算太差的冷門學校,確保不會跌入更後的選擇。 由於大部分家長都不想跨區上學,即使借來學額學校名聲好,網內家長都不會排在前面。 不介意上學地點遠少少的話,可將跨網小學排前,提升中獎的機會。 只要看看《選校手冊》內校網學校名單,見到學校編號首兩位數字不是校網編號,這些便是跨網借調的學校。 有些家長以為中一的統一派位跟小一的統一派位一樣,佔總學位50%。
統一派位表格: 分配準則
在第一階段「自行分配學位」,你可以不受學校網限制,為你的子女向任何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申請入學。 這個階段主要講求「關係」及「世襲」,大約有一半學童會在這階段獲學校取錄,而不獲取錄的要進入第二階段申請入學。 統一派位表格2025 香港總共有五百多間小學,接近九成為官立及資助小學,他們全部要使用「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收生。 統一派位表格2025 簡單來說,現行的機制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如有學生未獲分配甲部所選擇的學校,電腦便會處理他們乙部的學校選擇。 梁指出,假如家長在甲二、甲三填上次選的學校,又恰巧獲派學位,便會自動喪失乙部所有派位機會。 因此建議家長先漏空甲部第二、三志願,讓子女有機會在乙部派位時獲發首選學校的學位。 另外,梁建議乙部第二、三志願應以保守為原則,選擇成功率較大的次選學校。
統一派位表格: 以下為我統一派位填「甲,乙」部填表的策略:
電腦會重覆以上程序分派第二組別學生,最後才分派第三組別學生。 中學「統一派位」每年五月初由學生填寫選校志願表,申請表分為甲部和乙部,甲部可填全港任何三所中學,乙部可填三十所校網內中學。 教育局會根據學生的選校志願、派位組別、及隨機編號,從而編配學生升讀一所中學,派位結果在每年七月公佈。 2019年或之前,無論有否申請自行分配學位,均須交回選校表格,因為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的結果是同一時間公佈,家長事前是不會知道是否已經成功在自行分配程序取得心儀學校的學位。
統一派位表格: 結果公佈
因為統一派位是按志願的順序處理,若所有已填的志願都已處理,仍未獲派學位的話,電腦便會隨機編配學生到尚有剩餘學位的中學,所以應盡用自己的選擇權。 統一派位表格 雖然較後的志願或未如理想,但總比聽「電腦」由命好,留空志願並不會增加已填志願的機會。 統一派位表格 雖然甲部最多可填寫三個志願,但有些情況下把志願留空不填更好。
統一派位表格: 統一派位中心資料
很多家長都聽過「111」的說法,即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統一派位階段甲部及乙部均填同一學校為首志願。 田校長表示「111」很緊要,如未能獲派心儀學校,就可以持「111」去心儀學校叩門,以表達誠意。 他提及即使去其他學校叩門,學校也會留意小朋友首五志願的選擇,因此要審慎決定出乙部首五志願。 至於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學生,包括新來港兒童及就讀於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小學的學生,可直接向心儀學校申請入學。
統一派位表格: 技巧 3:選校要平衡 第 5 志願保守至上
在甲部,電腦先分配學位給全港第一派位組別的學生,隨機編號較小的學生會先獲分配。 電腦先審閱第一個學校選擇,再依程序審閱未獲派學生的第二個選擇,最後是審閱未獲派位學生的第三個選擇。 完成處理全港第一派位組別學生所有選擇後,電腦會以相同的程序,處理全港第二派位組別,最後才處理全港第三派位組別。 參加派位的學生將於四月尾收到統一派位申請表、統一派位申請須知以及所屬學校網中學一覽表,家長須於五月頭將統一派位申請表經子女交回子女就讀小學再呈上教育局。 跨校網選校 擬定叩門策略如家長有意跨校網選校,梁建議甲一應選擇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報考的區外學校,並應填滿甲部三個志願。 至於乙一應填選區內最心儀學校,乙二、三同樣以保守為原則,選擇成功率較大的次選學校。
統一派位表格: 中學「統一派位」重點分析
教育局會按高低,平均劃分為Band 1、Band 2及Band 3 共三個組別。 除考慮目標中學外,勿忘自己位置,學生Banding所屬,跟選校策略息息相關。 家長宜向班主任老師查詢,徵求其意見,瞭解一下去年跟孩子成績相若師兄姊的派位結果等,均甚具參考價值。 通常班主任經驗豐富,又熟悉學生,乃最佳人選,其餘亦可徵詢較相熟的別科老師,或是校長。 田校長提醒家長填表要留意「四不」,包括只選一間學校;沒填滿資料漏空;全部選最熱門學校;選錯學生性別學校。
統一派位表格: STEP 2:第一階段「自行分配學位」收生開始,到心儀學校遞表
首個選擇可以較進取,選擇學位較多的 BAND 2 中學,其餘要選擇校風良好、著重學生發展的 BAND 統一派位表格 3 中學。 派位組別分為「全港派位組別」和「校網派位組別」,前者,每個派位組別各佔全港學生的三分之一;後者,每個派位組別各佔該區學生的三分之一。 不過,在每所小學裡,派位組別的分佈就不一定是各佔三分之一,有些水準較高的小學(因他們的畢業生在中一入學前測驗的成績較優秀)會有較多的第一組別學生;相反,有些小學會有較多第二或第三組別學生。 因此,要評估子女的派位組別,最好詢問學校有沒有相關的資料。 教育局會根據三次小學呈報的學生成績名次(俗稱呈分試,通常是五年級下學期及六年級上、下學期),加上用每所小學過往畢業生中一入學前測驗的成績作為調整,給予全港的小六學生一個分數。
統一派位表格: 申請程序及填表方法
TOPick請來升學專家、面試班導師鄭曉瀠(Miss Sherry)提供最後衝刺錦囊,協助家長們做好準備。 在乙部,電腦先處理校網第一組別學生的選校意願,依次審閱每一個選擇,直至分派完第一組別學生。 統一派位表格2025 在處理每個志願時,若某學校的剩餘學位求過於供,就按照學生的隨機編號來決定先後次序。
這做法跟一個為了安全很早就選擇一間 BAND 2 學校同一結果,分別在於第幾志願中纖。 然而,為了避免這最壞情況發生,宜採取「先進取,後保險」的策略,首兩個選擇最心儀的、或競爭較激烈的 BAND 1 中學,第三至第五選擇則要較穩陣,宜選擇學位較多、競爭較小的 BAND 1 中學。 統一派位乙部是同一校網(而尚未獲分配學位)的學生,一起競爭網內每所學校的剩餘學額。
2020年起,會在4月公佈自行分配學位結果,如果子女已取得學位亦接受入讀該校,便不需要交統一派位表格。 應屆升中的小六學生,將於五月初(往常約四月中旬),收到經由所讀小學派發的統一派位升中選校表格(正式名稱為「中一派位選擇學校表格」),家長須於五月底(往常約五月初)填妥,經小學交回教育局。 當學校網第一派位組別的學生均獲分配學位後,電腦再按同一程序處理學校網第二派位組別學生的派位,最後是學校網第三派位組別學生的派位。 小一統一派位階段即將展開,家長可透過「小一入學電子平臺」於1月30日至2月5日期間遞交選校表格,或以紙本形式於2月4日至5日前往指定統一派位中心交表。 有家長為子女升小選校而感到苦惱,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田少斌校長分享填表策略,如何做到穩中求勝,爭取機會入讀心儀學校。
教育局便於天水圍區借調學位,家長於 74 校網名單上,會見到「7201」、「7202」編號的學校,即指這些學校本身屬 72 校網,但有借學額予 74 校網。 假使家長太過進取,首幾個志願都放叮噹馬頭的名校,萬一隨機編號排序較後,子女便被名校「直接跳過」,去到超後志願才獲抽中。 同樣地,學校 B 於「第一輪」會先根據【第一志願】內的學童排序,順序取錄學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