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黃竹坑站到南朗亭的路不是馬路,就是石屎樓級,路面鋪得很好,但之後有段路是泥路及碎石路,而最後攻頂之路又是石屎樓級。 由南朗山道到頂的山徑大部分沒有樹蔭,很多急上山的樓級,所以都要點體力。 黃竹坑行山2025 這段路完全沒有樹蔭,上攀約40米,來到南朗山頂的發射站。 南朗山頂的三角網測站「藏」在發射站後,面向北面,向下望可俯瞰香港仔運動場、海洋公園站、黃竹坑站及車廠;正前方的是班納山及金馬倫山,有趣的是,還可以見到IFC及ICC兩座摩天大廈的頂部。
- 這段上山路樹蔭不多,如果是正午時分上山,相信會更加辛苦。
- 記者強烈建議來回均取有繩索那條,路程短、有麻繩幫助上山耗力較少。
- 大堂內設有中國銀行(香港)及恒生銀行自動櫃員機、唐包點、山崎麵包、東海堂、OK便利店、7-11便利店及鴻福堂[6]。
- 山頂視野非常廣闊,清楚看到山下的連島沙洲與鴨脷排,荒涼孤寂,與身後的市區恍如另一個世界。
- 乘南港島綫至香葉道的黃竹坑站出口A,隨後步行至黃竹坑巴士總站再到南朗山道休憩花園,沿路直上直升機坪。
一行人在港鐵黃竹坑站B出口集合,沿南朗山道前行,經過加拿大國際學校後,再多走約10分鐘便見到南朗山休憩花園路標,跟指示踏上梯級。 黃竹坑行山2025 Johnny指這段路雖然短,但已設有兩個涼亭,第1個較簡陋,沒什麼看頭。 我們沿梯級繼續上斜,景色也愈來愈開揚,從右方已可看到海洋公園,最顯眼的是「動感快車」,Johnny笑言,雖然海洋公園暫時休館,但可在此高位「望梅止渴」。
黃竹坑行山: 玉桂山行山攻略-飽覽黃竹坑、鴨脷洲景色|香港行山路線
黃竹坑一帶早於新石器時代便有人居住,現存的古蹟有黃竹坑石刻。 到了明朝嘉靖年間,有人在該處一帶建立香港圍,成為香港島早期具規模的村落之一。 而當時黃竹坑西部為一個內灣,也吸引了不少漁船停泊。 Johnny自中學時代接觸行山活動,後來進修山藝課程,成為「獲推薦地質公園導賞員」(Recommended Geopark Guide, R2G),至今山齡逾20載。 數年前他以筆名「戴緻賢」出版行山書,細數香港山路。
發展計劃包括在深灣道路口以南的南朗山道南行綫、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對面路旁興建新巴士總站,即前黃竹坑邨巴士總站原址。 就地理位置而言,黃竹坑邨與大多數南區公共屋邨同樣遠離對外主幹道黃竹坑道,巴士公司需要特地增闢路線服務居民,否則安排路線繞經此站相當費時,非必要時都不會出此下策。 由香港仔經南風道往返銅鑼灣的中巴72線,自1975年開辦時便刻意繞經黃竹坑邨。 中巴先後增闢兩條區內線18(後稱78)、48,前者由黃竹坑邨開出,後者雖為海洋公園而設,中途駛經黃竹坑邨,部份班次亦以該邨為總站。 而由於南港島綫(東段)與西段的工程不是同步進行,故兩綫的月臺須分階段興建。 根據港鐵公司在2012年7月發表的修訂建議方案,黃竹坑站在南港島綫(東段)啟用時會設置一組島式月臺[16]。
黃竹坑行山: > 香港好去處搜尋
大家坐南港島綫去海洋公園去得多, 但其背後的南朗山 ,很多人也未踏足過。 黃竹坑行山 南朗山只有 284 米高,又稱海洋公園山,雖然山上沒有郊野公園,但勝在路程短,短短 45 分鐘步程已見盡港島南岸風景,是當年黃竹坑村童的後花園。 離開石塔,折回主徑,繼續上山,很快便見到前方有路口與石屎樓級匯合,轉左上山頂,轉右則往直升機坪。 直升機坪前有小路路口,沿泥路行出一點,可以望到更開揚的景色。 海洋公園的吊車就在腳下運作,面前是深水灣及熨波洲,深水灣後的是紫羅蘭山,還能望到陽明山莊;熨波洲後則是淺水灣及舂坎角,最遠可見舂磡角慈氏護養院。
提到港島南的人氣聚腳點,位於黃竹坑港鐵站A2出口旁的Sensory Zero應該都會在榜單之上。 空間感十足的Cafe咖啡和食物都不錯,加上沒有限入座時間,與摯友吹水一流。 不過這段的梯級就沒有剛才的石屎樓梯好走,會出現碎沙石,容易滑倒,記者建議大家穿上防滑行山鞋。 沿著圍網回頭看,已經慢慢看到更多景色了,雖然玉桂山不算很高,但攀爬的難度也是不能小看的。 去到一個分岔路看到地下的路牌,有三條路徑,分別為「舒服」、「有繩」和「驚險」。 打算向難度挑戰,我們上山揀了「有繩」的路線,有繩路線的斜度較高,每步之間都較大,要跨出較大腳步,有些更要手腳並用。
黃竹坑行山: 英倫風法定古蹟- 香港仔水塘
記者強烈建議來回均取有繩索那條,路程短、有麻繩幫助上山耗力較少。 手腳並用約 20 分鐘就能登上玉桂山 ,山頂景觀開揚,可看到香港仔、海洋公園及南丫島的 360 度環迴靚景。 來回南朗山的路程約5公里,如果不作停留,相信兩小時可行畢,但如果加上拍照及看日落的時間,慢慢欣賞風景,則約3小時。
- 繼續沿不規則的石級向山頂行,兩邊沒有可以依靠的繩或扶手,因此大家要小心行走,一會兒就會到達平地,繼續沿碎石路行,行至直升機坪。
- 行過一條天橋,馬路右方突然沒有樹蔭,可以望到避風塘及鴨脷洲玉桂山的景色。
- 由黃竹坑站A出口到南朗山登山口大概10分鐘路線,而由登山口行山上南朗山頂的直升機坪,大概30分鐘!
- Johnny指這段路雖然短,但已設有兩個涼亭,第1個較簡陋,沒什麼看頭。
- 一行人在港鐵黃竹坑站B出口集合,沿南朗山道前行,經過加拿大國際學校後,再多走約10分鐘便見到南朗山休憩花園路標,跟指示踏上梯級。
- 正當猶疑應否入公園時,看到公園前的圍欄掛住路牌,指示往南朗山的行山人士繼續沿馬路行。
- 另中巴在5月增設繁忙時間路線72A往返銅鑼灣,但直至92線開辦並繞經黃竹坑邨,72線纔不再繞經。
- 黃竹坑(英語:Wong Chuk Hang),古稱鐵坑,位於香港島南區,位於深水灣之西,香港仔以東。
現場為黃竹坑道向香港仔隧道方向的休憩公園,公園內一截地底水管爆裂,大量淡水湧出,將依山坡而建的梯級沖毀,大量黃泥水流入黃竹坑道。 2010年2月8日早上9時許,黃竹坑道一條地底淡水管突然爆裂,大量食水夾雜泥沙湧出,香港仔隧道來回線一度全線封閉,交通大擠塞,車龍長達2公里,水管經搶修後路面下午重開。 由於該段水管使用只有16年,水管爆裂原因有待水務署進一步調查。 黃竹坑道設有一條跨過南朗山道交界的行車天橋,稱為黃竹坑道天橋。 天橋全長550米,雙程雙線分隔行車,耗資3億580萬港元興建,1998年10月動工,2001年12月通車。
黃竹坑行山: 月臺
正當猶疑應否入公園時,看到公園前的圍欄掛住路牌,指示往南朗山的行山人士繼續沿馬路行。 黃竹坑行山 經過加拿大國際學校及香港青少年培育會的宿舍後,南朗山道再沒有行人路,要行上馬路,小心來往的車輛。 踏入2002年,與黃竹坑邨僅咫尺之遙的深灣雅濤閣落成,在基座設有公共交通總站。 黃竹坑行山 由此時起,深灣和黃竹坑邨兩地居民經常爭奪巴士路線資源。
黃竹坑行山: 車站結構
乘南港島綫至黃竹坑站A出口過行人天橋,前往香港仔水塘。 回程相同,亦可到香港仔巴士總站,有前往中環、銅鑼灣及九龍灣等地區的巴士。 乘南港島綫至香葉道的黃竹坑站出口A,隨後步行至黃竹坑巴士總站再到南朗山道休憩花園,沿路直上直升機坪。 或是到銅鑼灣乘搭72A、75、107 巴士於黃竹坑巴士總站下車,再沿上述路徑上山。
黃竹坑行山: 南港島綫(西段)
離開南朗山頂,沿原路的樓級落去,風景開揚,可以見到直升機坪以及海洋公園高峯樂園,是個拍照的好地方。 上到南朗亭,亭的旁邊尚有長凳,行山人士可以在此休息。 休息過後,繼續上山,路口雖有幾級石屎樓級,但穿過樹叢,之後的路幾乎全是泥路或石路。 黃竹坑行山2025 黃竹坑行山 離開小園地,繼續行樓級上山,右方的是海洋公園高峯樂園。 在路上,甚至可以清楚聽到海洋公園的廣播以及遊客在機動遊戲上的尖叫聲,可算是最能夠感受海洋公園氣氛的行山路線。 這段上山路樹蔭不多,如果是正午時分上山,相信會更加辛苦。
黃竹坑行山: 香港警察學院
【明報專訊】香港四處都是山,多區居民均可足不出「區」享受行山樂,即使是市區也有不少特色山徑。 今次邀來生態旅遊導賞員黃智仁(Johnny)帶我們由黃竹坑出發,走上南朗山,俯瞰海洋公園,遠眺香港仔避風塘,全程輕鬆易行。 黃竹坑道(英語:Wong Chuk Hang Road)是一條位於香港島南區黃竹坑的主要幹道,大部份路段為香港1號幹線的一部份。 幹線部份西接香港仔海旁道,東接香港仔隧道收費廣場及南風道的交匯處,為三線雙程分隔道路。 黃竹坑行山 黃竹坑行山2025 至於交匯處以東,黃竹坑道在壽山村道交界接駁香島道前往淺水灣及赤柱區。 南朗山出名睇日落,所以不妨先歎個Brunch再出發。
黃竹坑行山: 交通
1973年南風道通車後,香港仔一帶的車輛可經黃竹坑道、南風道及黃泥涌峽道來住港島其他地區,成為繼薄扶林道後香港仔一帶第二條往港島其他地區的通道。 黃竹坑行山2025 隨著1950年代至70年代黃竹坑發展成工業區、鴨脷洲大橋來回方向天橋分別在1980年和1994年建設完成以及香港仔隧道在1982年落成通車,黃竹坑道更見繁忙。 直至2001年黃竹坑道天橋落成通車,讓車輛行經天橋而毋須途經地面的交通燈位,全線繁忙程度才略為舒緩。 天橋早期只有東行有巴士行駛,2018年開始西行亦有巴士行駛。
黃竹坑行山: 車站藝術
行山初哥或以為石屎路較山路好行,但Johnny認為剛好相反,若行長程路線如5至6小時的路程,全走石屎路有可能增加腳傷風險。 「因為石屎路的反作用力較大,易令雙腳勞累。但泥路沙路較軟身有吸震作用,相比起石屎路,走起來更舒適。」不過,他提醒泥路沙路每每多碎石,行走時要小心避免失平衡跌倒,如穿著保護度不足的鞋,更易受傷。 1939年,香港政府於南朗山南部修建「南朗山高射炮臺」(近現今香港海洋公園「太平洋海岸」位置),裝配兩門3吋高射炮,並開闢軍用道路由香島道(今黃竹坑道)直達,該道路即為南朗山道的前身。 戰後,炮臺週邊範圍改建為「市政事務署訓練學校」,當時道路英文名為Occupational Road,學校至約1973年因為政府撥地興建海洋公園而遷走。 繼續沿不規則的石級向山頂行,兩邊沒有可以依靠的繩或扶手,因此大家要小心行走,一會兒就會到達平地,繼續沿碎石路行,行至直升機坪。 這裏亦可以從高處俯瞰海洋公園,如果海洋公園有營業,應該會不時聽到玩機動遊戲的人尖叫。
黃竹坑行山: 車站啟用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為配合黃竹坑車廠上蓋項目發展,車站正興建2個出入口連接車站旁的商場The Southside,預計將於2023年第四季隨商場開業而啟用。 項目於2017年內推出市場招標,預計於2022-2024年左右落成。
行過一條天橋,馬路右方突然沒有樹蔭,可以望到避風塘及鴨脷洲玉桂山的景色。 不久,會見到馬路的左方有石屎樓級登山,山徑旁有木欄杆,還有人放了個雪糕筒在路口,並在雪糕筒上寫上南朗亭,為行山人士引路。 港鐵黃竹坑站B出口出發,港鐵站內有廁所及便利店,可作補給。 經B出口過天橋,到南朗山道熟食市場,搭旁邊的升降機到地下,或者行樓梯。 橫過惠福道及深灣道,行至新加坡國際學校前的路口,轉右續沿南朗山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