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騙受害在虛假投資平臺/下載假軟件進行投資,例如買賣證券、外匯或虛擬資產。 今次騙案的損失是歷來網上情緣騙案最高一宗,同類案件早前亦有發生,一港女戀上自稱是英國導演的馬來西亞籍男子,結果在8年之間被騙走1400萬港元。 交友App的確是個認識新朋友的好方法,但要知道你和他能否產生化學作用,絕對要待正式見面才能得知。 愈早見面愈好,當你們花太多時間在線上聊天,你們的關係就會停留在幻想之中,而非現實。 對於在危急關頭不願借錢的事主,騙徒採用「以退為進法」(door-in-the-face technique),先提出一個預計會被拒絕的要求,然後再向事主提出較容易接受的要求,讓事主答應。 網上情緣騙案2025 例如騙徒向事主借2000英鎊來買機票,事主稱負擔不起,騙徒便說借1000英鎊亦可,他可以問其他人再借1000英鎊。

畢竟較少人會在自己的Facebook專頁肆無忌憚地說謊,因為會被朋友識穿。 一名女士在網上結識了自稱是「哈里王子」的人,深信不疑,和「王子」網上談情。 網上情緣騙案 直至去年某天,該女士看到王子訂婚的報道,愛人卻不是自己,追問為何不與她訂婚。

網上情緣騙案: 疫下騙案上升 網上情緣最高損失逾千萬 裸聊勒索最年輕僅12歲 防騙必學4招

異地交友最難試出對方身份,危機最大,無論如何,在未100%瞭解對方前,一定要死守銀行戶口及銀包。 另外,警方經深入調查相信犯罪集團牽涉最少30網上情緣騙案, 網上情緣騙案2025 案件由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30名騙案受害人包括2名男士及28名女士, 網上情緣騙案 年齡介乎22至64歲, 分別任職文員、專業人士、學生等,全為香港人。 損失金額由1.4萬元至240萬元不等,其中一名64歲女文員墮入網上情緣騙案損失最高達240萬元,詐騙集團花近10個月時間對她行騙。

樓主指,其Whatsapp帳號一直運作正常,故對此短訊存疑,但同時憂慮帳號有機會被註銷,故問網民有否同樣經驗,以決定是否需要驗證。 網上情緣騙案2025 讓你的朋友知道你的交友進展、你跟誰在聊天、你對誰有興趣。 朋友瞭解你,加上旁觀者清,很多時候比你更早發覺警號,能夠及早提醒你。

網上情緣騙案: 網戀騙局偷心又偷金,您會中招嗎?

警方呼籲市民無論在網上結識朋友或選擇投資產品時一定要謹慎小心,保持警惕,切勿盲目相信網友的甜言蜜語,特別當對方不斷遊說進行金錢投資或繳交不同類型的款項如手續費或清關費等,更需要提高警覺,避免誤墮騙局。 如有懷疑,請即致電「防騙易」24小時熱線18222查詢或報警求助。 騙徒在社交平臺找尋目標,認識受害人後向對方展開追求攻勢,以迅速建立網上的戀人關係,繼而用不同藉口去騙取金錢。

  • 有網民就提出求助方案,指香港警方設有反詐騙協調中心,以及「防騙易18222」熱線,提供24小時反詐騙諮詢服務。
  • 警方指,該集團涉嫌與2020年8月起接獲的35宗案件有關,涉案金額共約1,300萬元。
  • 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表示,本港首半年的網上罪行數有上升趨勢,其中網上情緣騙案及裸聊勒索案的數目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5成和逾1倍。

受害人為56歲本港女子,居住沙田區公屋,在一間貿易公司任職會計部主管,2016年2月,她在社交媒體facebook,認識一名馬來西亞的「金融分析師」男子,雙方迅速發展成戀人。 當受害人想套現獲利,「假客服」會以不同藉口拖延,例如戶口被凍結,投資涉及違規操作需交罰款,或者充值到某金額纔可套現等,誘騙受害人再投放資金。 假網站的網址一般不能在搜尋器找到;假app 也不會在官方軟件商店上架,只能透過非官方途徑下載。 假平臺顯示的股票或商品價格、用戶的資產組合等均為偽造。

網上情緣騙案: 戶口優惠

1  滙豐於2020年8月和9月期間進行調查,訪問800名18-55歲的受訪者,按照香港人口普查數據,反映香港人口的年齡和性別結構。 同樣道理,交朋友也是這樣,交朋友自己要小心,也不會個個都是壞朋友,我難以想像早前有一位網友,竟然在我的臉書說她因為交了朋友被騙,而一生都不會交一個朋友,這種人註定一生都不快樂,一生都失敗同樣道理。 只要自己小心,就必然沒有問題,這和坐車有機會發生交通意外而一生不坐車一樣,沒有人一生不坐車的,但真的會有人為了怕危險而一生都不坐車,不出外,但這個人必定是失敗的人。 (龍師傅註:看了這麼多騙案,我們看到一個共通點,就是被騙的,都不會是很年青的女生,這位女生 56 歲,無論如何也不能說她是年輕。 網上情緣騙案2025 識咗唔夠幾日,尚未了解對方家庭背景,佢已經好猴禽honey前honey後稱呼,態度親暱,發展速度超乎預期,中伏機率大大提升。 想深一層,單憑照片或只見一兩次就話愛上你,遇上的分分鐘是player或騙子。

警方亦留意到騙徒會利用最新的金融科技,例如虛擬銀行服務,以增加警方的調查難度。 同時,騙徒亦會用一些虛假的投資應用軟件掩人耳目,詐騙受害人。 警方藉此呼籲各位僱主應多加留意身邊的傭工,並提醒他們切勿受人指使去開設銀行戶口。

網上情緣騙案: 警方設計4個騙徒角色詼諧提醒市民防騙

當中內容講到希望提升帳戶安全性,並要求用戶開啟雙重認證。 不過,近年Whatsapp垃圾訊息氾濫,不少用戶也懷疑訊息真偽在網上求教。 網上情緣騙案 警方人員經情報分析及調查後,2月23至24日展開代號「獵星」行動,在港九各區以涉嫌「串謀詐騙」及「串謀洗黑錢」,拘捕4名本地男子及5名本地女子,各人年齡介乎15至69歲,分別為集團主腦、集團成員及傀儡戶囗持有人。

網上情緣騙案: 瞭解更多相關內容

(龍師傅註:不要因為一個「情」字而讓自己迷失,這樣是很危險的;不過話說回來,也並不是說因為常有網上騙案而不要在網絡上認識人,有些人執著,以偏概全就對號入座,結果成功讓自己不網上交友,但現實生活之中也沒有方法交到男朋友,結果一生都是自己一個人。 疫情持續,市民逗留家中避疫及上網解悶的時間變得更多。 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表示,本港首半年的網上罪行數有上升趨勢,其中網上情緣騙案及裸聊勒索案的數目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5成和逾1倍。 網上情緣騙案、飯託事件都是近期人氣熱搜新聞,其實這種種事件都源自社交媒體和交友App。 其實網上情緣亦有不少成功例子,而交友App並不一定是壞的選擇。 網上情緣騙案 重點是你要醒目兼有智慧地上網交友,避免誤墮交友陷阱。

網上情緣騙案: 玩交友App講技巧!小心網上情緣6大危機 不要做下個受害人!

中年婦人於社交平臺結識了一名男子,對方聲稱有禮物及現金從外地寄往香港,但遭海關扣查,向女事主借錢解決「問題」。 婦人共9次匯款約23萬港元至對方指定的一個外地戶口,最後家人懷疑其受騙而報警求助。 42歲女事主於8年前網上結織一名自稱「英國導演」,雙方只透過電話及電郵聯絡來談情。 兩人交往3個月後,男方多次以財困、被執法人員扣留等不同理由,要求事主匯款救助,女事主共被騙去近1400萬港元。 警方上月公佈,今年首半年跟進了272宗涉及網上情緣的騙案,較去年同期多出近兩倍半,當事人損失金額高達1.37億港元。

網上情緣騙案: 騙徒設計虛假投資app 實時顯示戶口結餘

騙徒利用社交平臺及交友App認識受害人,於建立信任後,便遊說受害人參與投資,並聲稱是低風險、高回報,又指只需投入資金就可在短期內獲可觀回報。 詐騙集團更設計虛假投資App以增添真實感,而App內亦可實時顯示受害人的投資結餘。 在騙案初期,騙徒會發還部份投資回報,讓受害人誤以為有進帳,繼而說服他們投資更多。 警方調查相信犯罪集團以數百至數千元報酬 招攬大量外傭開設本地戶口,再指使外傭交出銀行卡及密碼,之後集團成員 會利用戶口收取網上情願 騙得款項,當受害人存入款項後,騙徒會以現金提取方式轉出款項交予主腦及骨幹成員。

網上情緣騙案: 網上投資騙案

新界南總區在今年5月,接獲一宗「網戀投資騙案」,受害人A女士指收到一名自稱新加坡籍室內設計師的訊息,問她是否有興趣養貓,又會向她發放養貓相片,不時會主動關心,令A女士無意中「愛上咗佢」。 行動中,警方拘9男13女,年齡介乎19至70歲,當中11名本地人及11名外籍人士,他們報稱是文員、銷售員、家庭主婦、家傭及無業。 現時所有被捕男女已獲準保釋候查,須於1月下旬向警方報到。 事件中有5女1男受害人,年齡介乎29至36歲,共損失400萬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