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信息披露也加要加強,如果個別公司股價出現大幅波動,上市公司要及時解釋,無論知不知道原因,也要讓投資者瞭解,而這些都在現存架構之內被執行。 當然投資者教育也要加強,使到他們明白參與細價股買賣存在風險的,而有關風險是要自己承擔。 但交投增加,根據傳統財務學研究顯示,股價的波動亦會增大。
隨着越來越多的內地優質企業來港上市,美方的相關舉動或使美籍投資銀行在IPO中的保薦人地位不保。 麥萃才2025 麥萃才以香港與美國2019年的貿易數字爲例,2019年香港由美國進口的貨值達2129億港元,佔香港總進口額4.8%,美國賺取268億美元貿易順差,香港一直是美國賺取貿易順差的最大來源地。 麥萃才認爲,政策改變或使美國難以找到可替代的更優貿易選擇,於香港消費者而言,則只需不再購買美國商品。 麥萃才博士現為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
麥萃才: 香港首發營商環境報告 學者:具有以正視聽的作用
有些人會把深港通與滬港通比較,問題是在市場反應,深港通會否比滬港通大? 滬港通在去年11月纔開通,但宣告會有滬港通的安排,是在去年4月的。 而兩地交易所在月前已表示會有深港通,借鏡滬港通的情況,相信深港通的準備時間,應該不多於滬港通的情況,相信最遲第三第四季就會開通,亦即市場估計在今年的9月或10月。 通常市建局是以私人協商方式,在重建發展範圍收購物業。
- 如果深港通開通之後,又會否令到這個泡沫增大,最終導致泡沫爆破?
- 如果收購金額足以購買條件相若但樓齡只有七年的物業,理應有足夠誘因讓業主接受收購建議。
- 當兩地股市融合,帶動港股交投,提高流動性,對香港股市發展一定是正面的。
- 她曾就讀妙法寺劉金龍中學,在2012年大學時期於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及紡織學院紡織及製衣系就讀時裝設計。
- 數據顯示,每年在香港本土生產並出口到美國市場銷售的貨物只佔香港本地製造業的2%不到,價值僅有37億港幣,佔香港總出口量不到0.1%。
多名香港學者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認爲,該份報告以數據說話,具有澄清誤解、以正視聽的作用。 雙重衝擊看似對香港經濟頗有震盪,但實際上影響時間不長。 數據顯示,每年在香港本土生產並出口到美國市場銷售的貨物只佔香港本地製造業的2%不到,價值僅有37億港幣,佔香港總出口量不到0.1%。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即便美國單方面取消對港特別關稅待遇,對香港實際影響較小,特區政府早前已對此作出研判,並制定應對方案。 近日深港通的消息令到港股熱烘烘,恒生指數上週五因深港通被傳快將開通而大升500多點。 但本週一復市,市傳發覺並沒有其事,於是恒指又再度回落,反映香港股市愈來愈受到內地消息所影響。
麥萃才: 大學現況
碰巧2001年夏天是售賣2000年波爾多紅酒期貨之年,於是便決心一試,而那時的報道說,2000年屬波爾多紅酒的世紀靚年,似乎是投資波爾多酒的一個良好時機。 2024年QS綜合排名位列世界第130位,澳洲第11位,2023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第175位,2022ARWU 世界大學排名201~300。 麥覺理大學(英語:Macquarie University)位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州雪梨西北郊的萊德市,距離最近的城鎮埃平(Epping)僅五分鐘車程。 校總區距離市中心有18公里,佔地面積達135公頃;創校歷史雖然不足60年,但由於辦學積極進取,現時是雪梨大都會排名第三的澳洲大學[3]。
麥博士的研究興趣包括股票市場、財務策劃及香港房地產市場,曾撰寫多本有關證券市場及投資的作品,及發表投資領域的論文,亦是新城財經臺《財雄勢大》節目客席主持。 麥大的經濟系在全澳的經濟系所中排行前六大,並且名列全球前二十五大;商學院在2009年西班牙世界大學網路排名的商學院排名中,全國第一(Executive Program)[5]。 (另外的主角包括有談善言、胡卓希、李任燊、方家進)。 《法國波爾多紅酒品鑑與投資》將帶您走進波爾多紅酒世界,全面瞭解波爾多八大酒莊、波爾多精選年份紅酒和各名酒防僞特徵,以及紅酒投資基本法門,幫助您更好地品鑑或投資波爾多紅酒。 2001年的春天,在一些期刊中看到有關紅酒投資的報道,原來在衆多另類投資當中,紅酒是其中一種投資回報最高的投資物品! 作爲教授投資學的我,自然對紅酒投資產生了興趣。
麥萃才: 麥萃才:深港通有利港股關鍵在監管
香港股市本身已對外開放,遊資很容易隨時流進流出,投資者也習以爲常,如果加上內地資金的進出,理應不會有很大影響。 麥萃才 但無論滬港通或深港通,相信會維持每天買賣最高限制,防止資金出面大量單邊進出,讓市場能作有秩序調整。 程實認爲,在全球貿易博弈加劇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正在主動調整貿易結構,香港作爲“一帶一路”的超級聯繫人,也將因此獲得新的貿易增量,用以彌補與美國貿易的下滑。
- 但交投增加,根據傳統財務學研究顯示,股價的波動亦會增大。
- ”麥萃才相信,是次特區政府主動出擊發佈的報告具有以正視聽的效用,將成爲國際智庫或第三方機構今後撰寫香港相關報告的基礎參考之一,而那些基於偏見而試圖抹黑香港的報告的可信度將會變低。
- 滬港通開通之後,全國擁有資產50萬人民幣或以上的投資者,已可直接投資港股,除非這50萬人民幣的限制取消或下調,否則不會帶來更多的內地投資者。
- 而深港通的開通,讓外國及香港的投資者,更易投資深圳的中小版及創業版股份,對於外國及香港投資者而言,選擇多了,反而有利深圳股市,而初期直接對港股的影響未必很大。
現時A股的PE(市盈率)大約22倍左右,看起來不算很貴,但剔除了石油類股份及銀行股,A股的PE的中位數已升至45倍左右,不算便宜。 而內地創業版的股份就更誇張,升至110倍左右,有不少分析員認爲,可能存在泡沫。 如果深港通開通之後,又會否令到這個泡沫增大,最終導致泡沫爆破? 而香港及海外的投資者又會有多少興趣投資過百倍市盈率的股份? 麥萃才,英國華威大學經濟學碩士、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會計和金融學博士。 現爲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試卷評審員及香港投資者學會榮譽顧問。
麥萃才: 麥萃才:七年樓齡「假設重置單位尺價」的計算(刊登於《信報》)
被收購的物業通常是那些50年以上,殘破而缺乏基本設施如升降機的舊樓。 如果收購金額足以購買條件相若但樓齡只有七年的物業,理應有足夠誘因讓業主接受收購建議。 如果A股化是指細價股股價大幅波動,部分股份出現暴升暴跌現象,又是否對香港投資者不利? 按照滬港通規定,內地合資格投資者,只能買賣恒生大型股及中型股指數的成分股,這些都是市值較大,流通量較高的股份。
麥萃才: 美國放話“制裁” 爲何無礙香港經濟發展前景?
“做好自己,就算有人專門唱衰,影響都不會很大,時間會證明一切。 另一名聯署學者、珠海學院商學院院長何濼生認爲,本港土地供應正處於瓶頸位,需多管齊下增加供應,填海造地不但可創造新土地,更有助政府開發其他土地時,增加談判本錢。 而近日香港那些暴升暴跌的股份,都不在滬港通容許買賣股票名單之內。 那些出現股價大幅波動的股份,又會否是內地資金炒作? 如果有人造市,無論資金的來源是本地、外國還是內地,行爲上已違反法規,要由監管機構執法。 近日有些股價大幅波動的股份已被調查,而這些情況,每逢港股出現大的升浪,也會出現。
麥萃才: 美國放話“制裁” 爲何無礙香港經濟發展前景?
同時,香港有望進一步融入內地的發展,發揮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功能定位,金融中心和服務業中心的地位不會動搖。 程實表示,貿易及物流業是香港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美國則是香港的第二大出口市場。 如果香港失去獨立關稅區的地位,通過香港出口至美國的關稅成本將上升,通過香港轉口至內地的貨量也會減少,需求下降對香港的貿易及相關專業服務將構成一定影響。 “尤其是考慮到在疫情拖累下,香港經濟已出現負增長,這一衝擊將導致市場信心進一步承壓。
麥萃才: 香港首發營商環境報告 學者:具有以正視聽的作用
在滬港通開通之時,容許內地投資者,購買香港恒生大型股指數及中型股指數的成分股。 深港通開通,除了容許海外投資者買賣深交所[微博]上市的股份,對等的開放,又會否容許內地投資者買賣恒生小型股指數的成分股? 相比之下,香港的股份便宜得多,而且這些股份的特點,是市值較小,股價較容易受到供求改變而出現股價波動。
麥萃才: 大學現況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纔對中新社記者表示,香港作爲獨立關稅區,對全球而言都是優質的進出口及轉口選擇。 日前,美國政要多次公開表示將通過單方面改變對港貿易政策等方式施行所謂“制裁”。 在香港經濟專家看來,方案如能落地,非但不會影響香港的長期經濟發展前景,反而美方需掂量會否“自損八百”。 何濼生認爲,本港住宅、商業樓宇及社區設施用地都短缺,土地供應處於瓶頸位置,需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但填海需時很長,不能待所有棕地都發展後才研究填海,否則會造成土地供應長時間真空。
麥萃才: 麥萃才:深港通有利港股關鍵在監管
相信市民聽得最多,就是市建局收購自住業主單位之時,會開出「七年樓齡」的收購價。 對於那些自置居所的自住業主而言,市建局的收購建議會分爲三部分:(1)被收購單位的市值,亦即相關物業市場價值;(2)以特惠津貼方式發放的「自置居所津貼」;及(3)以特惠津貼方式發放的「相關費用津貼」。 麥萃才 麥萃才 對於物業被收購的業主而言,收購價最好愈高愈好,但對於市建局而言,運用公帑也要合情合理。
麥萃才: 麥萃才:七年樓齡「假設重置單位尺價」的計算(刊登於《信報》)
只不過是,加入了內地資金,情況又會否加劇而已。 其實滬港通對港股的影響,差不多要4個月才顯現,相信深港通對港股成交影響,不會大於滬港通。 原因是滬港通是由無到有,而深港通只是滬港通的翻版或加強版。 滬港通開通之後,全國擁有資產50萬人民幣或以上的投資者,已可直接投資港股,除非這50萬人民幣的限制取消或下調,否則不會帶來更多的內地投資者。 而深港通的開通,讓外國及香港的投資者,更易投資深圳的中小版及創業版股份,對於外國及香港投資者而言,選擇多了,反而有利深圳股市,而初期直接對港股的影響未必很大。 「自置居所津貼」是指被收購單位市值與「假設重置單位」價值的差價。
而部分業主對於收購建議不滿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對於同區一個七年樓齡的「假設重置單位尺價」的瞭解不同。 美國首腦當地時間5月29日放話將“制裁”香港,其後首個交易日6月1日香港股市止跌反升771點,升幅3.36%,同時香港未見到明顯的資金外流,港元匯率一直接近強方兌換保證區。 陳茂波認爲,香港“市場十分冷靜”,資本充足、銀行系統穩健、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變。 麥萃才 “香港是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加世界貿易組織,在全球貿易體系中被看做獨立的經濟體。
故此,市建局評估「假設重置單位」的估值指引,是參考上述所提的地政總署收地補償指引而制定。 他引述政府資料估計,填海1700公頃需要約2000億元,佔政府儲備四分之一,而且填海不會一次過完成,將成本攤分十多年,每年只需數百億元,甚至可按財政狀況決定填海進度。 他又表示,如果在填海土地興建私人住宅、商業樓宇和酒店等,“明日大嶼”在財務估算上“無可能輸”,只要做好規劃,政府不會背上龐大而無法負擔的債務。
麥萃才: 麥萃才:深港通有利港股關鍵在監管
麥博士在《蘋果日報》投資理財版撰寫專欄,同時擔任新城財經臺《財雄勢大》節目客座主持。 麥萃才博士深諳紅酒之道,在《信報財經月刊》撰寫《品紅》專欄。 出版《股市全攻略》、《期貨與期權》等多本暢銷投資書籍。 市建局的收購建議及「假設重置單位」的計算機制,因爲牽涉公帑,所以要小心估算,亦應與政府其他收回市區土地及補償的機制相若,以達致公平及一致性。
”香港經濟學會顧問劉佩瓊表示,政府層面對於營商環境的作用主要在於法律、治安保障以及保護正常經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等。 從這個角度判斷,香港的確擁有最有秩序、最自由的營商環境。 對於美方可能限制進口的高端敏感技術產品,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表示,香港本身進口該類產品的數量有限,且美國早已開始限制香港進口到最先進的技術,非最頂尖的技術香港很容易從其他國家找到替代品。 亦有出席節目的何濼生認爲,“倒錢落海”的說法經不起考驗,因爲土地供應增加,可降低地價。 再者,“明日大嶼”可提供土地儲備,即使不用,政府亦可在開發其他土地時,更有本錢與業主討價還價。
所謂同區,意思是「在特點及交通方便程度方面屬類似地區」,而不是指區議會選區劃界。 麥萃才 至於有關假設重置單位估算,是測量師行提供專業服務的範疇,市建局不會也不應干預,測量師行會按行業專業及相關指引而作出估算。 第二,測量師行的估價完全是專業服務,情況就如會計師、律師的服務,顧客不能也不應干預有關專業人士的評估和判斷。
如果波幅增大,就是港股A股化的負面因素的話,這是很難避免。 因爲資金流入,港股上升;資金流出,港股下跌,這就是資金市。 資金流進流出如果出現不確定性,那麼股價升跌就較難預測。
換句話說,上述提及的被收購單位的市值再加上「自置居所津貼」,就會等於「假設重置單位」的價值。 這種計算機制和「自置居所津貼」的評估乃參考地政總署的「收回市區土地及補償安排–供業主,佔用人及測量師參考的指引」而制定。 原意是自住的物業被收購後,市民能收到合理金額購買另外一個物業。 而這個「假設重置單位」是基於一些特定要求而做出假設。 「假設重置單位」將假定位於質素與收回樓宇可資比較的假設樓宇內,在特點及交通方便程度方面屬類似地區。 假設重置單位位於假設樓宇中層,座向一般(即並非向南或向西,無海景)。
而因爲港股的交投多了,股票套現也相對容易,這樣便會提升股票估值。 特別是一些過去被市場忽略、遺忘的股份,其估值一般較低。 因爲它們交投較少,低估值的原因是流動性低的問題(illiquidity premium),正應爲有新的資金進來,股份流動性被提升,股價也會上升,對於股市發展來說是正面的。
對於有關注“明日大嶼”的環境影響,他認爲,經濟發展得好,就可有更多資源做好環境保育。 當兩地股市融合,帶動港股交投,提高流動性,對香港股市發展一定是正面的。 所謂水漲船高,當香港股市有新資金進來,追逐供應有限的股份,股價自然上升。
2015年10月25日,電影於香港舉行首映禮,多位參演演員及知名演藝人(如溫碧霞、余文樂、邵音音、王宗堯、張建聲、蔡潔等)等均有出席[8]。 在2015年6月,麥芷誼以報名形式,透過公開選拔,被選中參演香港電影《同班同學》[6]。 她曾就讀妙法寺劉金龍中學,在2012年大學時期於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及紡織學院紡織及製衣系就讀時裝設計。 麥萃才 “特別聲明:以上作品內容(包括在內的視頻、圖片或音頻)爲鳳凰網旗下自媒體平臺“大風號”用戶上傳併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麥萃才昨日出席電臺節目時直斥填海是“倒錢落海”的說法有偏見,形容填海創造出來的土地是“萬能麪粉”,可建不同類型設施樓宇,“做什麼麪包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