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區是香港唯一「一區兩市」(元朗新市鎮及天水圍新市鎮)的區份[a][b],此外發展中的洪水橋新發展區也有大部份範圍位於本區。 元朗區屬香港兩個陸地與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隔河的區之一,另外一個為北區。 新建的6年有60座的新建且規劃完善大型屋苑,外型非常時尚。 所有入契車位都有上蓋,位於未來元朗南發展嘅地區,發展同升值潛力極大。
- 而且係有管理大路邊屋苑,就算出夜街都唔需要擔心治安問題。
- 以往元朗的交通未有高速公路和鐵路時,市區的居民去元朗要兩小時車程,去元朗旅行的最佳手信就是老婆餅,現時元朗都變成市區了,而該餅家在香港各區已設有多家連鎖店。
- 明朝時沿海寇患頻繁,居民為求自保,於房屋周圍建矮石牆,用以抗盜,當時粉嶺龍躍頭的老圍便是香港最早的圍村。
由於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元朗於1898年納入殖民地管治。 當時政府最初期的建設包括屏山警署,及經過元朗的青山公路-元朗段。 20世紀初期,隨着元朗日漸發展,元朗舊墟地方已不敷應用,所以元朗新墟於1915年建成。 今日舊墟的長盛街仍保存不少古建築物,被稱為「滿清一條街」。 元朗大圍村 元朗(英語:Yuen Long)位於香港新界西北部,是香港十八個地方行政區域之中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
元朗大圍村: 元朗大圍村 近期成交
住戶出入有專線小巴,但揸車人士要注意,因為公庵路屬單線雙程行車,路口極容易塞車,令交通稍為不便。 但地下連車位叫價680萬,而全幢則售1700萬,都尚算有一定CP值。 政府現正就元朗區多個地段進行的長遠發展研究,預計公私營房屋供應量總數超過13萬夥,其中元朗南新發展區料提供逾2.6萬個單位,最快2025年入夥。 錦田南和八鄉一帶目前建議發展的14幅地皮,可提供近3.4萬夥住宅,最快2026年入夥。
元朗某餅家做出的老婆餅風味獨特,在香港市場上獨佔鰲頭。 元朗大圍村 以往元朗的交通未有高速公路和鐵路時,市區的居民去元朗要兩小時車程,去元朗旅行的最佳手信就是老婆餅,現時元朗都變成市區了,而該餅家在香港各區已設有多家連鎖店。 近年元朗區發展迅速,人口急劇增長,人口的年齡中位數為全港18區中最年輕的地方。 不過近年區內有不少新來港人士及少數族裔居住,已取代傳統罪案較嚴重的油尖旺區,成為全港罪案最多地區,[12]貧窮率因而上升,《2015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分析該區貧窮率為16%。 由於元朗北部與深圳只是相隔着深圳河,因此在深圳河下游至河口一帶的元朗區東北邊緣(主要包括米埔和落馬洲)是屬於香港邊境禁區,需要向香港警務處申請禁區紙纔可以進入。 在禁區內的落馬洲更是香港連接深圳的一個口岸——福田口岸的所在地。
元朗大圍村: 交通
同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的港鐵屯馬綫於2003年12月20日通車(前稱九廣西鐵及在2007年12月2日前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其車廠八鄉維修中心設於八鄉。 港鐵在元朗區共有4個站,增設1站,分別為洪水橋站、天水圍站、朗屏站、元朗站和錦上路站。 現在,乘搭港鐵往返元朗區和九龍美孚站只需約20分鐘。
- 曾大屋的建築充滿官家氣派,將防禦和抗敵的因素集於一身,與新界的其他圍村迥然不同。
- 新市鎮外圍的地區則有社區設施、公共屋邨及較多中低密度的樓宇。
- 大圍村(Tai Wai Village)位於香港大圍積福街。
地利黃金閣位於朗屏,屬大型屋苑但外觀較舊,而且車位較少。 不過步行範圍內8分鐘就去到朗屏西鐵站,附近有朗屏邨商場及街市,住戶出入亦有K68西鐵接駁巴士可選。 樓盤目前由738萬地下連花園單位,至1250萬下複式單位。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的輕鐵是一條輕軌鐵路,全長31.75公里,自1988年起服務元朗及屯門兩區。
元朗大圍村: 元朗尚悅‧方開放式單位8000元租出 租金回報約2.7釐
不過,自從香港3號幹線於1998年上半年啟用後,元朗區對外交通已大為改善。 元朗大圍村2025 元朗區也是三條主要公路(青朗公路、元朗公路及新田公路)的交匯處。 元朗區最早興建的公共屋邨為元朗邨,位於大橋街市附近,但已經拆卸。 之後香港政府規劃元朗新市鎮後建成的水邊圍邨與朗屏邨。 元朗區東北至落馬洲 、洲頭,與北區的馬草壟相鄰,西南至洪水橋,與屯門區的藍地相接。
這些新型及半新大型屋苑相繼落成入夥,漸漸改變元朗的地區面貌和人口結構。 天水圍新市鎮的樓宇幾乎全屬住宅,除沒有工業區外,商業用地也十分少,主要是住宅區中的商場及2間酒店。 住宅主要是公共屋邨、居屋屋苑及大型私人屋苑嘉湖山莊、慧景軒和柏慧豪園等由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發展項目,樓宇一般樓齡不高。 中央的天水圍公園及西面的河道為大部分住宅提供寧靜優美的環境。 大路邊且有規劃的24小時管理屋苑,路邊有數間餐廳及士多,生活方便。
元朗大圍村: 宜家置業有限公司 – 元朗村屋專家
另外研究中的橫洲會有4,000夥,錦田北亦可以新增4,000夥,朗邊的公共房屋項目預計可提供7,500夥,若再加上剛展開檢討的南生圍土地用途,未來的住宅供應量將會更多。 元朗大圍村 巴士服務方面,元朗區有多條巴士線往來香港各區。 區內的服務主要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接駁巴士提供,連接區外的巴士線則由九龍巴士、城巴和新大嶼山巴士營運。
元朗大圍村: 巴士
曾氏建宅的起源有二:一、曾氏在西灣河經營石礦場,並在筲箕灣開設三利石廠,後來致了富,便在沙田興建圍村供族人居住。 二、曾貫萬是五品官,相傳有一班海盜把漁穫交予他保管,他在漁穫下面發現大量銀幣,而海盜又一去不回,遂用之興建建宅。 元朗大圍村2025 元朗大圍村2025 曾大屋,又稱「曾氏大屋」、舊稱「山下圍」或「山廈圍」,位於沙田博康邨旁邊,鄰近獅子山隧道,是區內保存得最好的圍村之一,亦是僅存的最大客家式大宅。 時至今日,吉慶圍仍被18英尺厚的城牆包圍,但隨著城市發展,已大為失色。
元朗大圍村: 元朗區
大樹下天后廟曾在清朝鹹豐、光緒年間和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後各大修一次。 康熙八年,朝廷放寬遷海令,原居民遷回之餘,錦田進士鄧文蔚獲封地設墟;遂將原來的大橋墩墟,遷到西邊圍與南邊圍之間的地方,今稱元朗舊墟。 根據香港考古學會的資料,元朗區內的七星崗在3500年前(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商代)已經有居民,此外在石崗機場曾出土過唐代骨灰鐔。 元朗區的元朗東南@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6,645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31,854人。 主要街道包括鳳翔路(元朗東南段)、元朗瓦窰頭、元朗東頭村、元朗大圍村。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尚悅,蝶翠峯,朗晴居,RESIDENCE 譽88,朗怡居。
元朗大圍村: 元朗老婆餅
12條路線中有8條途徑元朗區,其中705、706服務天水圍新市鎮,761P行走元朗至天水圍新市鎮,610、614及615行走元朗新市鎮至屯門區,751行走天水圍新市鎮至屯門區。 1條只在部分時間服務的短途路線(751P)則在天水圍新市鎮服務。 元朗區共有25個輕鐵站,其中天水圍站及元朗站可讓乘客轉乘港鐵。 元朗大圍村 隨着經濟發展,流浮山的蠔田已成為香港歷史,因為嚴重的海水污染和天水圍市區在1991至94年間之發展已導致流浮山不能再產蠔,現時在附近一帶海鮮酒家喫到的蠔都是由國內出產的。
元朗大圍村: 同區新盤效應 元朗區單日錄6宗二手買賣 尚悅2房戶減價約21萬元 553.8萬元獲承接
此外,大圍村與東頭村、蔡屋村、英龍圍及黃屋村,合稱「五和」;現有之「五和路」、已結束之「五和公立學校」,乃因此命名。 蔡屋村亦曾有名為「五和車」的鄉村車服務(約於二十年紀90年代中停辦),接載五村村民往返元朗泰衡街。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元朗大圍村: 香港圍村
要注意,可能因為樓齡較舊,導致估價不足而影響按揭。 真係要挑剔嘅話,就係屋苑車位較少,但交通配套尚算完善,有專線小巴、紅色小巴及巴士可選,數分鐘即到西鐵及大纜轉車站。 目前盤源由780萬三樓連天台至2100萬全幢購入。 吉慶圍是香港一個著名的圍頭圍村,位於元朗錦田錦田公路側,與永隆圍、泰康圍、南圍、北圍和新圍合稱「錦田六圍」。 香港的圍村(英語:Walled Villages)多設在新界,主要分為兩大類:「本地圍」與「客家圍」。
元朗大圍村: 區議會
粉嶺圍位於粉嶺,由彭氏家族興建,至今已逾700年歷史。 粉嶺圍以別緻的池塘和特別的佈局聞名,大砲、城樓和風水魚塘也別具特色,是香港少數能夠保留古色古香的圍村。 元朗大圍村2025 宋朝末年(1120年至1280年期間),彭氏家族從潮州揭陽縣遷居[1] 元朗大圍村 扺港,並在此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