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位於深圳市範圍的路段外,深圳市亦與鄰近城市共同規劃將深圳地鐵網絡延伸至鄰近城市[158]。 這些市外路段並不納入深圳市的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中,而是屬於他市的軌道交通規劃內容,但實際為深圳地鐵網絡的一部份。 不過,現時未有規劃將深圳地鐵網絡與其他地鐵網絡直通運行。 深圳市陸續就軌道交通規劃中的內容編制建設方案並申報,目前最新獲批的是於2023年獲批的五期建設規劃[41]。 深圳市於1988年即進行了初步的輕軌規劃,並於1994年完成了首份的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隨後定期修訂。
1982年5月10日,荃灣綫(荃灣至太子段)通車,並率先開放荃灣至荔景段沿線車站,其餘車站則在同年5月17日開放[12]。 兩鐵合併前,當時荃灣綫、港島綫和將軍澳綫全綫及觀塘綫大部份用車使用由英國都城嘉慕(已由法國的阿爾斯通收購)所製造的都城嘉慕電動列車,也就是英製列車,最高時速達80公里。 工程期間曾於北角站發生三級火災,北角站、鰂魚湧站及藍田站一度封閉,影響觀塘綫及港島綫的服務[23]。 整個鰂魚湧站轉綫通道紓緩工程於2001年9月27日落成啟用。 荃灣綫通車後,於1982年5月10日取代修正早期系統,經尖沙咀直達中環。 同日起,修正早期系統餘下路段改名為觀塘綫,並需要縮短至油麻地。
地鐵線路圖香港: 地鐵/九鐵/港鐵歷史路綫圖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動工興建,全長15.6公里,將港島中環與九龍的主要住宅及工業區聯接起來。 修正早期系統有12.8公里是在地下建造,其餘的2.8公里則為架空﹔全綫有15個車站,包括12個地下及3個架空車站。 地鐵線路圖香港2025 1998年6月22日,東湧綫通車,成為第一條延伸到大嶼山的鐵路,首兩星期營運時間為7時正至20時正。 1998年7月6日,即香港國際機場啟用當日,機場快綫通車,成為香港第一條來回機場至市區的鐵路,當時由機場往返中環商業區只需23分鐘[15]。 地鐵車廂採用的設計,能有效應付高流量的乘客,除了機場快綫外,其餘皆設有橫向座位安排及額外通風設施,而每個車廂均設有10道車門。
- 7月10日,深圳地鐵集團表示,已經對施工單位予以處罰,對相關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135][136][137]。
- 另一方面,原來於興建東隧時從東隧九龍入口至藍田站的路段亦停止列車進出,目前該路段只供工程車進出及作後備行車線(如2013年12月16日,將軍澳綫電力故障導致全線暫停服務,觀塘綫部分班次通過此隧道以北角為終點站)。
- 另外,為了融資建造鐵路,並從鐵路賺取合理利潤,地鐵公司亦批出沿綫多個地產發展項目。
- 深圳地鐵由深鐵運營與港鐵(深圳)為首的多間公司分別運營不同線路,並在政府指導下統一票價和服務。
- 如「科學館站」站名翻譯為「Ke Xue Guan」而非「Science Museum」。
後來港鐵調查發現故障源於訊號系統發出有問題指令,估計屬軟件運作有問題[100]。 地鐵線路圖香港 同年3月12日,港鐵向政府提交事故調查報告,事件起因乃列車控制系統軟件存在編碼誤差,導致系統發出了「無效訊息」,使控制系統伺服器及所有工作站停止運作[101]。 地鐵線路圖香港2025 機場快綫、東湧綫、將軍澳綫、屯馬綫和尖東站興建時的新建車站均在通車時已裝設了月臺幕門。 由2002年8月起,當時的地鐵開始引入月臺幕門到港島綫、荃灣綫和觀塘綫各個地底月臺,是全世界首條鐵路在營運中鐵路系統加建月臺幕門,所有安裝工程於2005年10月全部完成。 地鐵線路圖香港 迪士尼綫的欣澳站及迪士尼站車站設計以開放式為主,無安裝空氣調節,故此發明月臺閘門。
地鐵線路圖香港: 2000’s 將軍澳綫二期 – 康城站
但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深圳地鐵在2020年至2022年客運量有所減少。 地鐵線路圖香港 地鐵線路圖香港2025 2017年6月26日起,深圳地鐵1、3、4、5號綫首末兩節車廂改為女士優先車廂[96]。 2018年3月8日,有關安排擴展至2、7、9、11號綫,除11號綫設於第1節和第6節(第7、8節為商務車廂)外,其餘路綫的女士優先車廂都設於首末兩節車廂[97]。
- 推行上述設計,預計每年可以總共節省1,980萬度電力,相等於55,000個家庭每年的總用電量[213][214],佔港鐵整體耗電1.4%;預計每年減少14,000噸二氧化碳排放[215][216]。
- 7月10日,深圳地鐵10號線平吉大道李朗站施工期間,工作人員將一條供水主管道(水泥給水管)挖爆,致使南灣街道友信食品城、兆馳集團、上下李朗社區等沿線用戶停水。
- 深圳市的六大交通樞紐[51]——深圳北站、前海灣、福田、機場、布吉(深圳東站)和深圳坪山均有地鐵通達。
- 聽證會現場辯論激烈,大部分消費者代表認為方案價格偏高。
- 2019年10月6日,港鐵關閉48個車站,其中馬鞍山綫全綫暫停,重開45個車站。
[144]直至翌年3月,港鐵方公開調查報告,但仍拒絕就此事而道歉。 2019年10月11日或以後日子,港鐵所有重鐵車站正常開放,並預告晚上10點後全綫提早暫停服務以便搶修。 2015年3月21日,港鐵東鐵綫紅磡站附近的沙中綫地盤發生混凝土漿灌入行車路軌事件。 當天下午三時半,工人正為隔音屏障工程灌漿,疑其間部份圍板破裂,大量混凝土漿由地盤溢出,一直湧入東鐵綫路軌範圍內,部份混凝土漿蓋着路軌,約80名工人接報到場清理。 工人先用鐵鏟將路軌上的混凝土漿鏟走,並開水喉沖走混凝土漿,然後由其他工人用布袋盛載石屎,再一袋袋運走。
地鐵線路圖香港: 建設模式
2018年12月28日,深圳地鐵集團在部分車站推出銀聯閃付過閘服務,之後於2019年3月1日全線支持[94][95]。 同時,帶有交通聯合標誌的全國交通一卡通亦可在深圳地鐵使用(但無法享受任何乘車優惠,計價與普通單程票相同)。 乘客也可以使用銀聯IC卡閃付,或是Apple Pay等綁定了銀聯卡的手機,通過印有「銀聯閃付」字樣的紅色閘機直接過閘。 使用銀聯閃付和交通聯合卡的乘客暫時無法乘坐11號線商務車廂,必須另行購票。
可是東鐵綫的本地客運大幅擴張,使直通車不論增加班次或縮短行車時間上都遇上困難,可能要等待廣深港高速鐵路通車方有改善。 地鐵線路圖香港 地鐵線路圖香港2025 目前共有三條直通車路綫,在香港境內都沿東鐵綫的路綫行走,分別是每日9班的粵港直通車(廣東綫),和每兩日一班的京九直通車(北京綫)及滬九直通車(上海綫)。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總站設於香港西九龍站,實施一地兩檢的安排,並於2018年9月23日通車,與中國內地高鐵接軌。
地鐵線路圖香港: s 荃灣綫
觀塘綫延綫將原有觀塘綫向東南延伸,共設2個車站:何文田站及黃埔站。 項目於2011年7月25日動工,何文田站及黃埔站於2016年10月23日啟用。 其中黃埔站由於月臺限制,部分觀塘綫列車以何文田站為總站。 2007年6月8日,《兩鐵合併條例草案》獲香港立法會三讀通過,為兩鐵合併提供了法律基礎[9][10]。 地鐵線路圖香港 10月9日,地鐵公司股東在特別股東大會以八成支持率,投票通過兩鐵合併方案。
地鐵線路圖香港: 2000’s 將軍澳綫
首次提出建造地下鐵路系統的建議是在一九六七,由政府任命的費爾文霍士及施偉拔顧問工程公司研究後提交。 香港人口的不斷增加及市民對公共交通工具的需要,是促使香港政府從事這項研究工作的兩個主要因素。 近日有港女在內地社交平臺小紅書以「香港地鐵,大媽無理取鬧」為題,表示自己在7月22日時正在尖沙咀出閘閘口,正前往學院面試的路上。 當時閘機前站著了多位內地旅客,分別是3位大人、2-3位小孩,看似因為「唔識用八達通,直接企咗喺閘口嗰度」。
地鐵線路圖香港: 香港地鐵線路圖
1998年7月,深圳市地鐵有限公司經註冊成立[14]。 地鐵線路圖香港2025 1999年4月,地鐵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國家批准[15]。 列車司機職工會於1980年5月成立,當時有會員110餘人,有90%列車司機參加。 地鐵線路圖香港 由於當年地鐵設高度規範的作業制度,及管理層的傲慢作風。 在一次試車時,列車司機拒絶服從英國行政總裁的命令,為來賓奉上飲料,認為這不是工作範圍,行政總裁不滿地說:「由現在起,所有列車司機不獲升遷」,激發了本地基層員工感覺有成立工會的需要。
地鐵線路圖香港: 車站標誌
[28]機場快綫穿梭巴士則在乘客持有承認乘搭機場快綫的有效憑證下免費乘車。 南港島綫為《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的十大基礎設施之一,它由金鐘站起連接南區,除擴建金鐘站外,共興建4個新車站:海洋公園站、黃竹坑站、利東站和海怡半島站,解決南區的交通擠塞問題。 鐵路為中型鐵路系統,每列列車有三節車卡,並採用全自動化列車服務,為香港第二條以全自動列車營運的市區通勤鐵路。 項目於2011年動工,耗資152億港元,2016年12月28日投入服務[16]。
地鐵線路圖香港: 機場鐵路及迪士尼綫列車
深圳地鐵一期工程僅有會展中心站作為1號線及4號線的換乘站。 在1號線月臺層裝有兩對扶梯,連接4號線的兩個側式月臺,而十字型的會展中心站更是國內首個通車的一體式十字換乘車站。 2022年8月,深圳市發布了第五期城市軌道工程計劃,總計13個工程項目,全長226.8km[40]。 按照規劃,五期工程預計於2028年全部建成通車[41]。 新建線路總長度為169.5公里,新增車站95座[31],總投資約1256億元[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