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學校編入「差班」,她容,此班集合全級最頑劣的學生,「擲粉筆,飛鉸剪」是班內平常事。 匯知中學好唔好 在高中選修課方面,可選學科包括物理、生物、化學、企會財-會計、企會財-商業管理、經濟、旅遊與款待、資訊及通訊科技、歷史、中國歷史、視覺藝術,以及地理。 當中,除視覺藝術及中國歷史科外,其他科目均分為中、英文兩組[10],惟修讀英文組必須通過考覈關限。 校長指學校面試聚焦日常生活﹑家人朋友關係﹑日常基本常識,並不會考覈艱深學術問題,但有可能會問及對新聞時事看法,有意報讀的家長學生可多留意這方面的資訊。 為了替「港孩」重新建立自理能力,學校特意在暑假開設一個名為「這個暑假不太夏」的1個月銜接課程,學生需接受步操、攀石、騎馬的訓練,亦需要靠自己買餸煮飯、鋪牀摺被,嘗試學習照顧自己。 涉及與多個機構的協調分工的工作,原來由三名中四級學生負責。

由於原有校舍租約於2003年屆滿[5],此校於2001年以「匯知教育機構」的名義,申請位於調景嶺的新建校舍遷校,並於同年獲得批准[6]。 兩年後,伯裘女子中學連同匯知專業持續教育書院遷入現址,並改名為「匯知中學」[註 1],而原來的學生亦一併遷入新校繼續就讀。 學校規定中一至中三學生需要學習西班牙文、韓文和法文,另外必修茶藝、國畫和書法等中國文化課程。 匯知中學中四班每年都會招收50至60名校外插班生,當中有逾半插班生來自傳統名校。 校長張志文說,部分學生轉校是因為難以忍受原校的學業壓力,或因英文程度追不上而轉校過來。 張校長指他曾見過某些極端例子,學生因壓力大而影響身體機能、與家人關係轉差、甚至出現情緒問題,激進者更會用利器威脅家長轉校。

匯知中學好唔好: 討論區

本年度更於10月開始舉辦「萬鈞匯知小學堂」,讓有意入讀學校的同學提早體驗中學課程。 全校語文政策:為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能力,學校按學生的興趣及能力,開辦初中英文班(以英文為授課語言)及雙語班(以母語為教學語言,輔以英文詞彙及延伸英語活動)。 不少學校都鼓勵學生參與義工服務,將軍澳直資學校、萬鈞匯知中學更將義工服務列為升班必備條件。 「世紀疫症」下學校停課多時,復課後多集中追進度,但匯知中學教學團隊堅持全人發展,期望籍著義工服務讓學生發掘興趣及職業志向,累積籌辦活動經驗。 直接資助計劃,簡稱直資,是1991年開始推行的香港教育資助計劃。 計劃目標是促進優質私立學校的發展,鼓勵提供高教育水平的非官立中學及資助學校,提高私立學校的教育質素。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匯知中學好唔好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 香港有 60 間直資中學,佔整體約 13%;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瞭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匯知中學好唔好 有關學費詳情,請參看教育局提供的 收費證明書。

匯知中學好唔好: 不明罕見病者教掟鏢 學生落力排輪椅舞 匯知中學同樂日滿正能量

首先,香港有3種學校:資助學校,官立學校,以及直資學校。 現時香港約有506間中學,當中約8成為資助,而直資則的只佔約1成。 他自言從小非讀書材料,小學卻入讀地區名校,學業競爭相當大,即使曾試過努力考試,但成績表依然會「見紅」,全級排名年年屬「包尾」之列。 而在申請新校舍的同時,此校原先亦擬同時申請毗鄰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的小學校舍,並與此校結為「一條龍學校」。 然而,該校舍僅供既有半日制小學轉全日制,計劃因而告終[8]。 2000年,同系的匯知專業持續教育書院亦正式在伯裘女子中學成立,並共用校舍,以開辦供在職人士就讀的證書課程。

市場化迫使學校相互競爭,以提升教育質素,吸引生源,家長可以自由選擇最合適自己子女的學校。 學校設有各類型電腦,超過200多臺電腦或平板電腦供學生學習之用。 所謂學無前後,達者為先,我們在乎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是否有樂趣、能否吸收知識、有沒有獲得人生的體會和德行的培養。 時下家長愛與別人比較,認為子女能夠在名校就讀就是「贏在起跑線」。 學校自訂中一收生的程序及申請日期,你須直接向學校查詢。 「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通常於每年九月到十二月接受下學年中一入學申請。

匯知中學好唔好: 中學分區名單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加上,在設施上亦有所配合,該校在二樓特設一間小劇場的課室,整間課室的地面、牆身和天花板都是黑色,營造一個黑盒的氣氛,讓學生進行綵排和上課之用。 匯知中學創校於二○○三年,是一間直資男女中學,以「匯知創藝」作校訓。

  • 首先,香港有3種學校:資助學校,官立學校,以及直資學校。
  • 學校好與壞,每個家長心目中有自己的定義,甚至坊間也有不同的排名;學生好與壞,對於匯知中學校長張志文來說,卻是人人都可以教。
  • 校長指學校面試聚焦日常生活﹑家人朋友關係﹑日常基本常識,並不會考覈艱深學術問題,但有可能會問及對新聞時事看法,有意報讀的家長學生可多留意這方面的資訊。
  • 張志文校長推動「活的教育」(ACTIVE education)方案,強化師生互動,讓學生進行自主、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確保他們樹立「真.善.美」的價值觀念,為社會培育未來棟樑。
  • 2009年12月起,匯知中學與另外兩間關連中學,統一收歸「萬鈞教育機構」;然而,此校直到2020年9月,才相應冠名為「萬鈞匯知中學」。
  • 與浩然就讀同一間中小學的何昕童,更形容小學生活猶如「地獄」。

匯知中學現時中一收生約130人左右,每年申請入學人數皆有300至400份申請表,競爭十分激烈。 校長揚言學校分組分班教學,能夠開設更多不同科目讓學生選擇,成為學校其中一項吸引之處。 另一方面,有人認為統一派位是不公平的制度,而市場化的自由收生纔是最符合「公平」的原則。 學生以自身的學業成績和特長吸引學校收生,而學校則以師資,設施,教學素質等吸引學生,才能產生良性的競爭,提升香港教育水平。 匯知中學好唔好 萬鈞匯知中學屬於直資中學,需要繳付學費,中一級學費$10300,中二級學費$10300,中三級學費$10300,中四級學費$10300,中五級學費$10300,中六級學費$10300 。

匯知中學好唔好: 資助(

匯知中學(QualiEd College)是香港一間由政府直接資助的男女子中學,位於西貢區調景嶺勤學裏2號,由萬鈞教育機構(前稱匯知教育機構)於2003年創立,校長是張志文,而校監是譚萬鈞教授。 該校是全港首獲CITA 美國國際及地區學校質素評審委員會認證為模範學校資格。 本校其實是將軍澳國內的一個小型自治城邦國,仍然遵守香港基本法。

匯知中學好唔好: 香港有什麼直資中學?

6月起,林智樂成為無綫電視音樂節目《Music Break》主持之一。 2009年12月起,匯知中學與另外兩間關連中學,統一收歸「萬鈞教育機構」;然而,此校直到2020年9月,才相應冠名為「萬鈞匯知中學」。

匯知中學好唔好: 教學情況

於中四轉校到匯知中學,現時就讀中五的高朗然,本身有讀寫障礙問題,於舊校學業成績追不上。 轉校之後成績不但大躍進,更因參與戲劇活動而提升自信,亦發掘出自己的美術設計的興趣,更重燃讀大學的自信心。 校長認為,每位學生皆有獨特天賦,在乎校方如何裁培。 該校開設了一系列的校本課程,讓學生擴大知識層面,掌握不同生活所需的知識,發揮潛能。 首先,在創校初期已將戲劇融入正規課程之內,開設戲劇科,還規定初中至高中的學生必須修讀。 課程內容主要教授學生有關舞臺的知識,例如:燈光、佈景、服裝、形體動作、肢體語言、寫劇本,甚至即興劇等,從而發展學生的多元能力。

匯知中學好唔好: 教育王國

抱負:培育擁有豐富知識和創意,能夠立足於未來社會的時代精英。 培育擁有高尚品格和品味,並且具備國際視野的香港新一代。 萬鈞匯知中學獲太古地產贊助逾十萬元,本週六下午舉行同樂日,合辦機構包括太古地產愛心大使、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香港遊樂場協會非常學堂、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及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合作。

匯知中學好唔好: 校長

中一至中三各班別:表現和其他學校一樣,A班英文能力比B班強一些,B班中文強班,C班普通班D班IT班…. 浩然在戲劇找到人生坐標,但事實上父親甚為反對,覺得做戲無前途,演藝界好黑暗云云。 直至中三,楊父才願意首次觀看浩然公開演出,首次稱許兒子的表現,一句「做得幾好」,令浩然暖在心頭。 該校將於本週六(23日)下午2時至5時舉行同樂日,屆時除了有輪椅舞表演及攤位遊戲,亦有經專業教練訓練的輪椅人士擔任飛鏢導師,教市民擲飛鏢。 林智樂甚喜歡香港作曲家澤日生的作品[註 1],遂向公司提出請澤日生為自己的個人單曲作曲,獲澤日生答允[3][註 2]並自任監製。 2023年6月8日,歌曲正式發行,名為《忘記趁早》[17],是為林智樂的出道單曲[18][2],推出時其創作班底被視為是《聲夢》出身歌手單曲中的最強班底(指創作者資歷及過往獲獎情況)[19]。

匯知中學好唔好: 樹立「真.善.美」品德價值 人人可教 皆可成材

張志文校長解釋,匯知一方面是校名,另一方面指匯聚各方面,包括生活上和學術上的知識;創藝是指開創和發展學生各方面的才藝,所以該校是一間知識和才藝並重的學校。 第三,直資中學享有一筆按學校合資格學生人數計算的政府津貼,但仍可收取學費。 相較官立中學和資助中學,直資中學有相對高的自主權,可自訂課程和入學要求。 大部分直資中學會自行決定中一收生辦法,但有部分仍會參加政府安排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萬鈞匯知中學副校長鄭偉勁表示,該校自創校以來均著重義工活動,希望學生擴闊眼界,有機會接觸不同階層及社會羣組,發掘興趣,思考未來路向,而每學年最少10小時服務時數,已列為升班必備要求。

匯知中學好唔好: 1. 教育素質

香港有3種學校:資助學校,官立學校及直資學校,而直接資助計劃,簡稱「直資」,是1991年開始推行的香港教育資助計劃,計劃目標是…更多。 總言來說,直資中學提供優質的教育,普遍良好的師資與完善的學校設備,越來越多傳統名校轉為直資,可見其素質有保證。 最後,政府對官立和津補學校的控制過多,未能令學校達到其教學理念。 相反,直資學校相對擁有更高的自由度,可以自行決定收生標準,教授課程等。 政府後來提出的「一條龍」辦學模式,規定「結龍」的中小學必須使用相同資助模式,亦令部份學校轉為直資,例如深水埗區的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

學校設有校園電臺及影視廣播中心,並推行e-library網上中英文閱讀計劃。 此外,學校增設成真館(DreamLaboratory),方便老師推行STEM教育,將同學的夢想,由不可能變成可能,將創意變為事實。 匯知中學好唔好2025 萬鈞匯知中學(Man Kwan QualiEd College)是位於西貢區的一間直資中學,學校面積約 8000平方米,屬於男女校,該校辦學宗旨是人人可教,皆可成材。 萬鈞匯知中學我們著重建立愛與關懷的校風,融洽的師生關係,為學生提供不同的積極輔導及支援計劃,如「摘星獎勵計劃」、「小導師計劃」等。 開設學生必修的中國文化美藝課程,學習茶藝,修心養性。

匯知中學好唔好: 現時校舍

受此計劃資助的學校稱為直資學校,有相對高的自主權,可自訂課程、收費及入學要求,接近私立學校。 同時,直資學校可得到政府按合資格學生人數提供的資助。 位於將軍澳的萬鈞匯知中學,本着「人人可教,皆可成材」的教育宗旨,協助學生在不同範疇盡展潛質,發揮所長。

匯知中學好唔好: 學校設施

最後教育統籌委員會於1988年因應各種需求,發表了直接資助計劃的建議,利用私校提升香港的教育質素。 萬鈞匯知中學是全港首獲CITA美國國際及地區學校質素評審委員會認證為模範學校資格,本着「人人可教,皆可成材」的教育理念,相信每位學生皆擁有獨特的潛能。 張志文校長推動「活的教育」(ACTIVE 匯知中學好唔好 education)方案,強化師生互動,讓學生進行自主、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確保他們樹立「真.善.美」的價值觀念,為社會培育未來棟樑。 活的教育 豐富學習經歷 學校致力建構「全人教育」的框…

設立社會服務部推行全校義工計劃,鍛鍊領導才能,更規定學生每年須參與最少10小時的校外社會服務,培養自信心。 萬鈞匯知中學的中一入學資訊,要注意是學校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 中一級收生準則及比重:學業成績:30%; 品德操行:30%; 課外活動:20%; 面試表現:20%。

張志文校長深明英文的重要性,以「活的教育」(ACTIVE Education)配合「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帶領教學團隊訂下三大方向推動英語學習,打造全英文語境。 全面改革課程規劃 推動電子學習 在本學年,學校着眼於提升英語學習效能及改良教學方法,教學團隊設計跨學科課程。 萬鈞匯知中學自創校起堅守「人人可教,皆可成材」的教育理念,保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初心,積極豐富校內教育資源,同時推動全方位服務學習,致力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建立友愛文化,成就樂觀助人精神。 張志文校長帶領教學團隊革新教學特色,包括推動全英語教學、開闊跨學科教學等,建立高效活潑的學習氛圍。

萬鈞匯知中學多年來致力實行「人人可教」的教學理念,推動以學生為本的全人教育,照顧學習多樣性。 作為直資學校,學校有更高自主性決定教學語言,得以按學生的興趣及能力開設3班初中英文班,以英文作為授課語言;另推行適異教學,細緻地關顧不同能力及特性的學生。 學校重視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需要,升中前開辦體驗及暑期銜接課程,高中時根據數據安排拔尖補底,同時配合跨學科協作及電子學習工具,提升學生英語及自主學習。

擅長設計及構思的勞皓朗負責設計海報、構思活動名稱;有司儀經驗的袁穎恩則教小學生做不同活動的小司儀。 至於熱愛跳舞的袁穎恩更有份參與「輪椅舞」的設計及排練。 為裝備學生的多元才能,不少學校都開創具生活化的校本課程,當中靈活生動的學習模式,能令學生投入學習,發揮所長。

近年學校亦與時並進,投放大量資源深化科創教育,讓學生提早體驗新型應用科技,探知和研究背後的原理。 萬鈞匯知中學以「真.善.美」為校訓,致力活化校內教學,透過多元化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術水平,冀望培育具知識與創意,又能立足未來社會的時代精英。 張志文校長帶領學校積極推行兩文三語訓練,力主閱讀學習、歷境學習與深度學習週等體驗教學,引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建立自主好學的校園學習風氣。 「活的教育」(ACTIVE Education):多元化歷境學習 Authentic Learning、關愛校園…

匯知中學好唔好: 香港有哪些直接資助中學?

學校好與壞,每個家長心目中有自己的定義,甚至坊間也有不同的排名;學生好與壞,對於匯知中學校長張志文來說,卻是人人都可以教。 2001年,政府再修訂直資計劃的條款,容許直資學校大幅增加學費,學費限制更改為不能多於資助額的二又三分之一倍,進一步吸引更多學校轉為直資。 近年直資學校經常調整學費,家長要留意心儀直資學校學費的改變,決定是否能夠負擔。 「世界學堂計劃」是惠僑課外活動計劃的重點,早於2001年,惠僑配合教育改革建議開展該計劃,冀盼學生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侷限,擴闊眼界,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 與浩然就讀同一間中小學的何昕童,更形容小學生活猶如「地獄」。 昕童不愛讀書,故小學時成績十分差,全級百幾人,排名徘徊「尾十」位置。

萬鈞匯知中學前身為「伯裘女子中學」,更前身為伯裘書院的分校,於1981年在大埔創立,並於1991年遷入位於美孚新邨的校舍,並改為只收女生。 至1999年,此校由政府買位的私立中學[3],轉營為受直接資助計劃津貼的中學,並一直維持至今[4]。 要打破這些傳統想法,張校長認為政府可提高VTC或IVE等大專學院的認受性,亦可投放更多資源到學校,例如與商界合作,讓學生能夠有機會到企業實習,令他們知道考入8大並非唯一出路。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萬鈞匯知中學的資訊。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