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2023|政府長者提供「公共福利金計劃」,當中包括高齡津貼亦即生果金,以及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 兩項長者福利的申請年齡及申請資格不同,其中一種只需年滿65歲即可申請! 以下為長者整理出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以及高齡津貼(生果金)的申請須知。 [1][2]長者生活津貼對象爲香港65歲或以上的永久性居民長者,申領人需要簡單入息及資產申報,申請資格與當時的65歲至69歲普通高齡津貼相同。 長生津生果金 [3]現時領取高齡津貼(包括廣東及福建計劃)的70歲或以上長者即使超出長者生活津貼的入息及資產上限,仍然可以繼續領取每月HK$1,515的高齡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則為65歲或以上,而入息及資產並沒有超過規定限額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特別津貼。

  • 現時的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爲每月HK$1,515,65歲至69歲長者需要經過入息及資產審查,符合資格纔會獲得,而所有70歲或以上的長者均毋須經過任何審查便可以申請領取。
  • 衛生福利局局長楊永強在2000年11月表示,考慮到香港自高齡津貼推出以來已有重大的社經轉變,故會檢討高齡津貼本身[15],不過他否定檢討等同削減金額,而是考慮對較貧窮的長者設立更高金額的補助[16]。
  • 就此,財務委員會主席張宇人裁定修訂爲新文件,故此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於早前遞交達302項的修訂全部作廢;不過立法會議員仍然可以重新發言或者提出終止動議。
  • 長者生活津貼俗稱「長生津」,是社會福利署為長者而設的公共福利金計劃,旨在為有經濟需要的長者提供每月津貼,援助長者的生活開支。

2012年12月10日,社會福利署批出合約,讓承辦商準備相關表格及信件,並且覈對和轉換社會保障系統資料等事務[24][25]。

長生津生果金: 政府

此外,獲得社會福利署一次過過戶追溯至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的高齡津貼差額,即合共6,640港元[27]。 同年4月2日開始,社會福利署接受長者生活津貼第三階段的新申請,合符資格的長者可以於同年12月31日前申請[28]。 社會福利署今日(20日)公佈,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的標準項目金額,以及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包括「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下的高齡津貼和長者生活津貼)和傷殘津貼金額,由下月1日起調高3.7%。 [6]多年來,一些團體及政黨人士都爭取設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政府銳意推出長者生活津貼作爲過渡期的對應政策[7];但是政府、政黨與社會就應否要設立資產審查,持有不同意見。 申請人可透過社會福利署網站提供的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資格驗算在線服務,就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或長者生活津貼的人士進行初步驗算,以瞭解是否符合申請資格。

此外,在海外居住的香港人只要合乎申領資格,亦可以委託親友或一些機構(例如長者安居協會),遙距申請長者生活津貼,定期發放至海外港人在當地的銀行戶口。 現時的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爲每月HK$1,515,65歲至69歲長者需要經過入息及資產審查,符合資格纔會獲得,而所有70歲或以上的長者均毋須經過任何審查便可以申請領取。 如申請人經醫生證明身體狀況不適宜親自提出申請,其申請可由社會福利署(社署)署長委任一名受委人代其辦理。 如果申請前的一年內,曾離港多於56天,申請人必須由申請日起在港住滿超出56天離港寬限的日數,便可符合連續居港一年的規定。 長生津生果金 舉例說,如果申請人在申請前的一年內,曾離港96天,他/她必須由申請日起,在港住滿40天(96減56天),以符合規定。

長生津生果金: 長生津申請資格及津貼金額

勞福局指,由於上一屆立法會會期在去年10月30日中止,無法按照一貫時間表,就本應2月1日生效的調整金額,呈交予財委會審批。 政府計劃今年2月尋求財委會批准,調整上述津貼金額,如獲得批准,社署會由今年2月1日起計算,盡快安排發放追溯款項。 此計劃在2012年10月諮詢立法會前,不少政黨和立法會議員,如人民力量陳偉業要求取消方案中的資產申報,而社民連認爲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實際上是阻止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政策。 2012年10月,政府公佈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細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指出,長者生活津貼不同於高齡津貼。 長生津生果金2025 其設立為加強支援(1)香港65歲或以上,兼(2)自身有需要的長者的生活開支。

  • [3]現時領取高齡津貼(包括廣東及福建計劃)的70歲或以上長者即使超出長者生活津貼的入息及資產上限,仍然可以繼續領取每月HK$1,515的高齡津貼。
  • 以生果金為例,由每月1,475元,增加40元至每月1,515元;普通長者生活津貼由每月2,845元,增加75元至2,920元。
  • 2013年2月底,社會福利署率先向29萬名正在領取高齡津貼及通過入息資產申報的長者發出自動過戶通知書。
  • 雖然不能同時申領長者生活津貼和高齡津貼,但如果你有一個合適的退休計劃再加上長者生活津貼,應該已經足夠應付你的退休日常開支,一個好的退休計劃不能完全依靠長者生活津貼作退休生活費,長者生活津貼只屬於補貼的形式。
  • 2012年10月,政府公佈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細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指出,長者生活津貼不同於高齡津貼。

另外,租金指數12 個月移動平均數, 較截至2020 年10 月底的平均數累積下跌1.2%,按照既定機制, 租金津貼最高金額須被相應下調。 不過,當局指,儘管本地經濟和勞工市場近月已開始復蘇, 綜援受助人仍然是疫情下最需要經濟援助的其中一羣,建議會由2 月1 日起, 把租金津貼最高金額維持在現行水平。 以1人合資家庭為例,每月租金津貼最高金額將維持2,515元;4人家庭可維持6,005元。

長生津生果金: 長者生活津貼2023|申請所須文件

2012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之一的唐英年在其政綱宣稱:如其當選,會將香港老人每月津貼增至港幣3000元;另一候選人梁振英則宣稱會推出“特惠生果金”,將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增加一倍[8]。 長生津生果金2025 2012年12月10日,社會福利署批出合約,讓承辦商準備相關表格及信件,並且核對和轉換社會保障系統資料等事務[24][25]。 此外,在海外居住的香港人只要合乎申領資格,亦可以委託親友或一些機構(例如長者安居協會),遙距申請長者生活津貼,定期發放至海外港人在當地的銀行戶口。 補發的綜援、生果金、長生津等將於今天(24日)以現行付款方式陸續發放,一般是以自動轉帳方式存入受助人或受惠人指定銀行帳戶。

2012年10月,政府公佈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細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指出,長者生活津貼不同於高齡津貼。 長生津生果金 其設立爲加強支援(1)香港65歲或以上,兼(2)自身有需要的長者的生活開支。 [29]香港特區政府強調,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目的不爲“敬老”,而是“扶貧”[30]。 2013年2月底,社會福利署率先向29萬名正在領取高齡津貼及通過入息資產申報的長者發出自動過戶通知書。 如果長者仍然合符入息資產限額,則毋須回覆及申請,長者可以自動於同年4月5日開始領取長者生活津貼[26]。 此外,獲得社會福利署一次過過戶追溯至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的高齡津貼差額,即合共6,640港元[27]。

長生津生果金: 長生津2023|9. 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申請資格

2012年12月7日,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議長者生活津貼;政府提交修訂,刪除文件中涉及逾25億港元的追加撥款,及指出將會將其撥入下年度財政預算案中處理。 而由於處理準備事務的人手聘請需要盡快進行,因此開設職位的2千多萬撥款必須盡快處理,以避免進一步影響長者生活津貼的推行時間。 長生津生果金 就此,財務委員會主席張宇人裁定修訂為新文件,故此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於早前遞交達302項的修訂全部作廢;不過立法會議員仍然可以重新發言或者提出終止動議。 經過兩個多小時會議後,再無議員發言或者動議,張宇人於兩度詢問有否新發言後亦都再無議員發言,最終宣佈表決。

長生津生果金: 高齡津貼

根據立法會文件顯示,截至去年10月底的社援指數12 個月移動平均數, 較截至2020 長生津生果金 年10 月底的平均數累積上升2.6%。 勞福局指,反映綜援標準項目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和傷殘津貼有上調空間。 支持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社民連梁國雄認爲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實際上是政府阻止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政策。

長生津生果金: 生果金2023|7. 高齡津貼(生果金)金額

另外,在2013年10月1日及2018年4月1日起分別推出廣東及福建計劃,方便分別長期居住在廣東省及福建省的合資格香港長者,亦可受惠於相等於香港的福利。 近年港府推出交通、醫療、長者生活津貼(簡稱「長生津」)等多項長者福利,亦透過按證公司推出「退休3寶」,即安老按揭、香港年金及保單逆按,讓退休人士自製長糧。 想一方面買入銀債及退休三寶,同時取得政府長生津,並非不可能,只要符合長生津要求的資產或收入上限,就可兩者兼得。 2013年2月底,社會福利署率先向29萬名正在領取高齡津貼及通過入息資產申報的長者發出自動過戶通知書。 如果長者仍然合符入息資產限額,則毋須回覆及申請,長者可以自動於同年4月5日開始領取長者生活津貼[26]。

長生津生果金: 申請條件

同年4月2日開始,社會福利署接受長者生活津貼第三階段的新申請,合符資格的長者可以於同年12月31日前申請[28]。 「入息」包括工資、手工業或生意上的入息等(包括薪金、工資、每月收到的佣金或獎金,以及從自僱所得的每月入息)、退休金/長俸、從收租所得的淨收益,以及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3)。 家庭成員或親友的金錢援助,以及在安老按揭計劃(只適用於以自住物業作抵押的安老按揭計劃)及保單逆按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則不包括在內,但款項中未動用而累積為儲蓄/現金的部分,會被視作「資產」計算。 在覈實申請人是否符合上述(b)項連續居港一年的規定時,如申請人在該段時間內在香港以外的地方,從事有薪工作及/或因病就醫,而又能提供足夠文件(及理由)予以證明,有關的離港日數可獲酌情考慮豁免計算。 申請人需注意,非法留港的人士,以及並非以定居原因獲準在香港居留的人士(例如輸入勞工和旅客),均不符合資格申請高齡津貼。 衛生福利局局長楊永強在2000年11月表示,考慮到香港自高齡津貼推出以來已有重大的社經轉變,故會檢討高齡津貼本身[15],不過他否定檢討等同削減金額,而是考慮對較貧窮的長者設立更高金額的補助[16]。

長生津生果金: 申請生果金所須文件

楊永強在2002年4月提到,政府研究把高齡津貼跟長者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合併,而高齡津貼則有機會取消[18]。 不過同年7月,楊永強則反表示政府不會取消高齡津貼,而綜援因跟高齡津貼性質不同,故兩者難以合併[19]。 2004年,高齡津貼的申請人需在港居住滿7年,並在申請時過去一年離港不超過56天,才符合資格申請[21]。 2005年,領取高齡津貼者的離港寬限從180天增至240天[22]。 計劃初推行時,申請人或其代理人需到社會福利署社會保障組辦事處申請,並且居住香港滿5年和沒有住在醫院和療養院,纔可獲發每月55元的津貼[1][5]。 而申請成功的人士將收到兌款單據,讓之能到郵政局和庫務司署辦事處兌款[5]。

長生津生果金: 入息及資產限額

[29]香港特區政府強調,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目的不為「敬老」,而是「扶貧」[30]。 一般市民慣常俗稱的「生果金」是指社會福利署的高齡津貼,屬於公共福利金計劃的一部份。 普通高齡津貼的對象為65至69歲者,申領人需要經過資產及入息審查(英語:Means test)(Means test)(現已由長者生活津貼取代)。 支持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社民連梁國雄認為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實際上是政府阻止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政策。 當中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金額由每月1,515元,增至1,570元;長者生活津貼由3,915元,增至4,060元。 長生津生果金 社署指出是次調整共惠及約150萬人,每年涉及額外支出約22億6,200萬元。

長生津生果金: 長者生活津貼

有關審查的提議引起在場的兩名社民連議員陳偉業及黃毓民表示入息及資產審查違反生果金孝敬長者原意,先後表達不滿,並打斷了特首宣讀《施政報告》。 其後兩位被要求離場時,黃毓民突然向曾蔭權站立的主席枱前投擲三隻香蕉以示憤怒。 這是香港有史以來在立法會的首宗議會肢體抗爭事件,事件成為香港新聞焦點,引起各界及市民熱烈討論。 但約一週後,特首曾蔭權宣佈取消入息及資產審查,事後引發了多個後續事件,包括有長者模仿黃毓民的擲蕉行為,亦有不少長者對社民連能成功爭取不須入息審查取生果金與黃毓民等合照表支持[來源請求]。

長生津生果金: 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金額

社會福利署由2022年9月1日起合併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合併後的「長者生活津貼」採用普通長者生活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並按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發放,而每月入息限額則維持不變。 長生津生果金2025 社會福利署由2022年9月1日起合併「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合併後的「長者生活津貼」採用普通長者生活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並按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發放,而每月入息限額則維持不變。 《財政預算案2023》宣佈,向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齡津貼(生果金)(措施同時涵蓋至綜援、或傷殘津貼)。 上述例子,逆按揭一間價值600萬元的自住物業、認購133萬元香港年金,逆按價值200萬元身故賠償額的人壽保單,認購10手銀色債券,並手持5萬元現金,仍符合資格申請政府的高額長生津,每月製造超過3萬元的現金流,應付退休所需。

長生津生果金: 生果金長生津2023|2. 長者生活津貼計劃

而普通及高額傷殘津貼,則可由每月1,885元及3,770元,分別增加至1,935元及3,870元。 至於綜援標準金額,單身健全人士,可由每月領取2,915元,增加至2,990元。 2012年12月7日,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議長者生活津貼;政府提交修訂,刪除文件中涉及逾25億港元的追加撥款,及指出將會將其撥入下年度財政預算案中處理。 長生津生果金2025 而由於處理準備事務的人手聘請需要儘快進行,因此開設職位的2千多萬撥款必須儘快處理,以避免進一步影響長者生活津貼的推行時間。 就此,財務委員會主席張宇人裁定修訂爲新文件,故此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於早前遞交達302項的修訂全部作廢;不過立法會議員仍然可以重新發言或者提出終止動議。 經過兩個多小時會議後,再無議員發言或者動議,張宇人於兩度詢問有否新發言後亦都再無議員發言,最終宣佈表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