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名叫水獺的小可愛,目前已經進入到人們的視線中了,而且有一些選擇了飼養。 水獺多穴居,白天休息,夜間出來活動,除交配期以外,平時都單獨生活。 一組拍攝於日本南部大分非洲野生動物園的動物可愛照片被分享到「推特」上,引來熱議。 畫面中的一對幼虎幼獅出生於今年年初,如今已長成天真爛漫模樣。 照片中,老虎、獅子幼崽以及其他小動物親密無間,互動熱烈。 它們或心生好奇,或害羞閃躲、或撒嬌賣萌,親暱乖巧,好不歡樂。

由於水獺很難在人工飼養環境中繁殖,許多保育者因此推測,作為寵物出售的水獺大多數都是從野外捕獲,而近年來也確實有許多日本公民被抓獲走私水獺。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在2006年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北美水獺[5]屬無危級別,而歐亞水獺[6]和亞洲小爪水獺[7]則屬近危,但如海獺[8]、巨獺[9]等物種則已處於瀕危級別。 除被列入附錄Ⅰ的所有種,均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的物種,被限制出口及貿易。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主人離家五天歸來,小水獺們哭鳴抱緊緊:想死你了啦

此外,溪流附近的森林消失,也會導致過多泥土進入河流,進一步威脅牠們。 而由於人類過度捕撈小爪水獺的獵物,牠們的食物供應亦因此減少。 據維基資料:水獺身長70~75釐米,尾巴細長,頭扁、耳小、腳短,趾間有蹼,最特殊的是牠有別的生物少有的特殊設計——牠的絨毛異常細軟,因為牠有十層非常短而密(密度達到1000根/平方毫米)的皮毛組織結構,用來保持身體的乾燥和溫暖。

為瞭解水獺在中國的種羣歷史和現況,自 2012 年,嘉道理中國保育部 (KCC) 通過野外考察、紅外相機調查、翻查文獻和標本、查閱政府野生動物貿易記錄和採訪學者和當地居民等方式收集資料。 結果表明,1980年代以前,水獺在多個省份仍然常見,但近年的分佈點已經減少至19個。 這些殘存種羣位於管理良好的自然保護區、人口稀少的青藏高原、偏遠的邊境地區以及人口稠密的河口濕地。 另一方面,由於棲息地長期遭到破壞和對水獺皮毛的市場需求,亞洲小爪水獺、江獺這兩個主要的寵物水獺品種數量已經在過去三十年間數量減少至少30%,屬於《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下的保護物種。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保育狀況

水獺在野外會花費大量的精力與時間捕獵覓食,但生活於人類飼養環境時,難以符合需要探索、捕獵等行為,環境空間也過於單調缺乏刺激,若與人類長期互動更可能造成身心壓力,這些種種因素都可能會引發水獺咬尾巴等自殘異常行為。 在日本,無論是民眾私養、水獺咖啡廳、寵物店內展示的水獺都屬於私養野生動物範疇,被人類圈養的水獺看似幸福,生活卻不盡然滿足牠們所需。 喺2006年嘅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北美水獺屬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撇除走私問題,可愛窩心的寵物照背後,要照顧這些野生異寵絕不容易,寵物主人照顧不善或無心飼養,就會衍生棄養或寵物死亡等後果。

  • 這是臺北動物園首度成功繁殖小爪水獺,而在花蓮海洋公園出生的Nina也是頭一次當媽媽。
  • 而海洋公園響2003年由外地引入兩隻小爪水獺,後嚟改喺「亞洲動物天地」長期養。
  • 水獺咖啡廳老闆隨後報警,並假裝與嫌犯訂購兩隻水獺要求送到店內。
  • 水獺和海獺不僅中文讓人很困惑,英文中的Otter和Sea Otter也讓人疑惑,基本上這兩種獺都是非常萌的動物。
  • 為了保護它們,多數東南亞國家已經立法禁止捕捉、銷售、持有與運輸水獺。

內媒報道,事件發生於10月7日,上海野生動物園內的小爪水獺區正進行表演,水獺「油條」在水池轉圈時,有名女遊客在池邊觀看,不慎將手機掉入水池。 這時油條竟然主動游去潛水把手機撿起,並將手機遞給飼養員。 因為手機當時開着拍攝模式,正好拍下有趣一幕,該名女遊客開心得說要向油條送錦旗。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成為水獺守護者

近些年寵物貿易火熱,使得這兩種水獺的生存威脅急速升級,並在2019年被正式列入最高級保護物種名單,跨境交易隨之遭禁止。 但由於各國在本土法律法規和執法力度上標準不一,盜獵、走私、交易禁之不絕。 由於珍貴的皮毛、有藥用價值的肝臟和骨,和喫魚的天性(曾被視為水產養殖業的害獸),水獺在過去被大量獵殺,加上棲息地不斷喪失,全國的水獺數量在過去幾十年間急劇下降,分佈範圍也大大縮小。 儘管這三個物種都被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並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瀕危物種,但少有針對性的保育措施或研究。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2018年時,國際野生物貿易調查委員會日本分會(TRAFFIC Japan)進行了一項線上調查,發現有85隻水獺在日本各地販售,近一半的賣家聲稱水獺是在日本人工繁殖出生,但卻沒有相關證明可證實。

  • 如果有年輕人向她打招呼的話,就會拿下傘,露出它原本的臉孔,趁著年輕人喫驚的間隙襲擊並咬死他[17]。
  • ]
  • 猴子,是第三種類人猿靈長類的動物,它們大腦發達,眼眶向前,寬間距窄,手和腳趾分開。
  • 至於從泰國、印尼走私至日本的水獺,其售價更可高達9,000美元(約合70,000港元)一隻。

然而,儘管動物保護組織不斷發聲,呼籲大家不要飼養水獺這樣的野生動物,收效卻微乎其微。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儘管Up主們在社交網絡上發佈可愛的照片時並不沒有惡意,但帶來的影響卻是無法估量的。 除了走私,日本國內也衍生水獺繁殖交易,據TRAFFIC截至2018年的調查,寵物水獺多來自國內繁殖,不僅有繁殖業者,還有九間動物園曾私繁水獺後偷偷販售。 2019年底日本開始限制國內貿易,國內繁殖或之前合法進口的水獺須先登記才能販售與轉讓,雖然減少走私或私下交易亂象,但因飼養與交易仍無違法,無法有效遏止寵物水獺飼養風氣。 2020 年,我們在香港開展了大規模的水獺研究,旨在揭示水獺在近一個世紀的變化,瞭解其目前的分佈和種羣數量,並分析牠正面臨的主要威脅。 我們還與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合作,對米埔自然保護區內的水獺進行長期監測和研究。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中國大陸

「不幸的是,這些可愛之處恰恰是吸引(買賣)的地方。這些動物非常、非常受歡迎。」來自TRAFFIC的東南亞分部的Kanitha Krishnasamy對《國家地理》雜誌這樣表示。 2018年,監察全球野生生物貿易的非盈利組織TRAFFIC研究發現,大眾媒體和社交媒體極大的推動了這些來自異域的野生動物的寵物化,並引起寵物貿易的大幅增長。 為了保護它們,多數東南亞國家已經立法禁止捕捉、銷售、持有與運輸水獺。 小爪水獺、江獺與毛鼻水獺也已納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二中(唯有當來源政府認為從野外獵取一隻水獺不會危及該物種生存時,才會授權許可出口)。 近年來,東南亞、日本掀起養水獺當寵物的熱潮,龐大的市場需求之下,也讓非法水獺貿易日益嚴重,對野外的水獺族羣造成威脅。 為此,《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在今年提升了兩種水獺的保護等級,禁止在國際間交易,新規將在本(11)月26日生效,不過日本水獺專家近日受訪時指出,此禁令存在著不小的漏洞,亟需搭配其他制度填補。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水獺寶寶小模樣真可愛

水獺這項謎樣的行為,直至如今依舊讓許多動物行為分析學家爭論。 網民看完影片大呼油條真可愛,「喫魚好可愛,兩隻手手抱着」,但笑言不理解為何向水獺送錦旗,「多來點喫的,錦旗不能喫」、「不僅不能喫,也看不懂漢字」、「送錦旗,不如送一桶魚實恵」。 雖然飼養員說明為何不能胡亂加食物,但網民見到真的有「加碼」時,紛紛要求多獎勵幾條魚。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水獺Chiitan☆

園方解釋,油條去撿手機和園方平日的訓練有關,飼養員會訓練牠們入水池撿假的垃圾,以向遊客傳播頊保理念,故油條當時的舉動,是將女遊客的手機當成垃圾,才會馬上衝過去撿。 2019年1月17日,須崎市政府終止了水獺Chiitan☆擔任觀光大使一職,更否認了與吉祥物Chiitan☆的合作,並要求經紀公司停止Chiitan☆的一切活動。 國內媒體上水獺的內容也變得越來越多,在照片或視頻中,水獺和人類在一起,顯得幸福又快樂。 2017年,日本36家動物園聯名舉辦了第一屆「水獺選美大賽」。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日本不少家養水獺成為網紅:

想不到引來熱烈的迴響,網友紛紛留言,「這可愛的身體裡面住著大叔的靈魂?」「好像看到假日的我自己。」短短17秒的影片,引來189.9萬觀看、 11.9萬喜歡的高人氣。 雖然Nina是頭一次當媽媽,但母性強烈,與水獺寶寶幾乎寸步不離,即使肚子餓了,也會將魚叼回包裹寶寶的毛巾旁,喫完後,就馬上鑽回毛巾內照顧小水獺,連鍾嘉能都給新手媽媽Nina的表現打上99.9的高分。 動物友善網(Animal Friendly)於2019年初建立,網羅全球動物新聞,涵蓋動物知識、生存狀況、動保事件、溫馨趣聞、法規更新等,期盼能引起關心並促進瞭解。 加上主人很照顧這兩孩子,偶爾會帶牠們出去放風、玩玩水,可說是呵護備至,所以小水獺黏主人也可以說是理所當然的事。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水獺出道前,不為人知的祕密!

據說第一次就有84隻水獺選手參加,並收到了超過50萬張選票。 下班回到家,Nana看著桌上水杯以及貓飼料,想起自己原來許久沒有穿梭在水中游泳、盡興地喫著鮮甜的魚肉了,眼角不知不覺落下一道眼淚,當年與家人分別、來到日本的種種辛酸事漸漸也湧上心頭,原來離開螢光幕,Nana的現實生活並不快樂。 分佈範圍單喺中國就有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北部、河南、山西、陝西、雲南、廣西、廣東、海南島、香港呢啲地方。 水獺(粵拼:seoi2 caat3)係一種水陸兩棲、肉食性嘅哺乳動物,響動物分類學中歸亞科級別,叫做水獺亞科(Lutrinae),而家有 5 個屬同 13 個物種。 2019年9月20日,高知縣須崎市於2月初向東京地方法院提出「要求停止使用吉祥物Chiitan☆」 的申請被駁回,Chiitan☆的外觀設計並沒有侵權[18]。 2018年1月水獺Chiitan☆開始擔任高知縣須崎市觀光大使,吉祥物Chiitan☆則是以水獺Chiitan☆為原型而設計出的吉祥物[1],吉祥物Chiitan☆便以「觀光大使」的身分開始進行活動[2]。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其實很愛面子!可以自嘲「但不能被吐槽」的星座TOP3 獅子還會當場反嗆

當然,如果你足夠幸運到可以近距離觀察水獺,那麼可以重點看看牠的鼻子,因為鼻頭的形狀被認為是識別水獺最可靠的特徵之一。 水獺科物種有著難以言狀的鼻型多樣性,中國三種水獺識別重點是:歐亞水獺的鼻頭無毛區域比較方,且上下凸起很明顯。 而江獺與亞洲小爪水獺的鼻頭無毛區域扁平,上下凸出不明顯。 咖啡廳長時間營運,展示水獺不僅需長時間與遊客互動,更因沒有休息時間產生身心壓力,然而,展示動物的目的應是瞭解牠們的自然行為,並非為了取悅遊客而亮相。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水獺進駐動植物公園 游水曬太陽巡新居【短片】 (09:

Marcell當初在朋友介紹下對養水獺產生興趣,卻沒想到是如此費時費力:「要經常清理籠子保持乾淨,提供泳池或者能讓它游泳的箱子」。 飼養異類動物非當代動物愛好者們的獨特嗜好,歷史上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飼養異國珍禽——尤其是那些愛用奇珍異獸彰顯身份地位的權貴之士。 但近些年,異寵市場出現爆炸式增長,韓國、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都有越來越多人加入這一潮流,那些不能把動物領回家的,就隔着屏幕「雲吸寵」,或者去線下的寵物cafe與動物直接接觸。 為了防止走私的水獺寶寶在日本被「假登記」成本地人工繁殖個體,TRAFFIC呼籲日本政府的登記制度,應要求持有者提出DNA檢測結果以及獸醫開立的動物出生證明,以證明年幼水獺與繁殖機構中父母的親子關係。

這名男子2018年夏天透過電話向東京一間水獺咖啡廳「Kotsumeito」表示,自己手上有朋友送的水獺,願意以低價賣給對方。 該水獺咖啡廳店內的水獺皆是老闆在印尼政府許可下,透過正規管道進口,因此接到該通電話的老闆直覺有異,進一步問對方,是否有打過疫苗,沒想到對方卻岔開話題,繼續推銷。 小爪水獺是所有水獺中體型最小的一種,完全長大也僅有3.5公斤重。

社交媒體上,「網紅水獺」層出不窮,線下也有水獺主題cafe。 日本甚至舉辦過「水獺大選」,讓民眾在來自36間動物園和水族館的79隻水獺之中,票選最可愛水獺。 水獺通常以「家庭」的形式生活,因此可能因獨居所引發的壓力出現消化不良、激動威嚇等情況,再加上牠們需要較為大型的水池、籠舍等來提供足夠的活動空間,簡言之,水獺的飼養成本高,並不適合日本狹窄的居住空間。 另外,寵物業界未將水獺視為家庭寵物,而能替牠們看診的獸醫也非常稀少,甚至連專用的飼料也沒有。 雖說國外曾有收容受傷水獺的案例,但像日本當成寵物飼養的情形,以全球來說皆極為罕見。 泰國動物保護組織「野生動物好朋友」,最近救助了一隻3個月大的小爪水獺寶寶。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我們一起學水獺叫,一起嚶嚶 嚶嚶嚶 欲養水獺須知

包括亞洲小爪水獺在內的四種水獺品種,現在已經成為東南亞地區寵物貿易的新星。 水獺的保護和研究團隊相信,這些在當地兜售和遠銷日本或其他國家當成寵物的水獺,實際上都是從野外盜獵而來的。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2025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生境方面,歐亞水獺適應力最強,無論高原或低地的河流湖泊、溪流沼澤以及海岸地帶,只要魚多的濕地基本都有可能見到它的身影。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水獺成風靡日本的寵物,卻不知道在加速其滅絕

作為寵物,水獺的需求越來越大,在日本國內的售價更是水漲船高。 根據國際野生動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小爪水獺在海外僅需幾千日幣即可購入,但在日本有時甚至能賣到150萬日幣以上,十分驚人。 動物走私對物種與生態系統可能造成嚴重影響,甚至有可能因此帶入傳染病與寄生蟲風險。 帖文介紹,亞洲小爪水獺是世界上最細的水獺品種,身上的毛呈暗棕色,四肢短小,主要食各種貝類、蟹類及魚類,習慣生活在淡水溪、河流及沿海地區的淺水區。 亞洲小爪水獺雖然外表可愛,其實是具攻擊性的野生動物,不適合做寵物。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野生象夜闖民宅偷香蕉 閒晃1小時調皮搞破壞!

這兩隻水獺屬於亞洲小爪水獺,是半水棲動物,性格溫和,與男主人感情極為要好,經常黏著主人撒嬌。 瞭解物種的分佈與生境偏好,也是降低物種識別難度的有效手段。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2025 中國大部分地區只有歐亞水獺的分佈,根本不會有什麼物種識別上的煩惱,但在中國南部,情況就會複雜一些,我們尚不清楚小爪水獺在中國分佈的界限,更不知道江獺目前在中國的狀況。 在中國雲南省邊陲的部分跨國流域,曾經同域分佈以上三種水獺,但由於缺乏深入調查,現在是否還有這樣的盛況尚待考證。 早幾年,亞洲及歐美興起養小刺蝟,如今,水獺可謂是異寵界的「新寵」,在泰國、印尼、日本和馬來西亞等國家都有高人氣。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2025 憨態可掬的臉上掛着一雙圓溜溜的眼睛,小巧的耳朵、還有胖乎乎的腿,讓生性活潑的水獺「好感度」倍增。

亞洲小爪水獺在中國只記錄於山區溪流,但在東南亞也可生活在平原地區,甚至農田附近。 食性水獺總是將糞便排泄在顯而易見的地方,十分便於研究人員尋找並對其進行分析,所以,在很多國家(不含中國),水獺的食性也算是被研究得比較透徹。 歐亞水獺和江獺主要捕食底棲性魚類,江獺捉的魚體型上比起歐亞水獺捉的一般會大一些。 如果想快速判斷調查區域裡隱祕的水獺種類,不妨多看一下牠們的糞便,觀察糞便中到底是富含魚骨還是細碎的螃蟹殼。 2019年8月前,小爪水獺、江獺在國際交易並無受到限制,可以做商業買賣,但近30年來受到寵物水獺飼養風潮影響,野外數量下降了至少30%。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會員國決議將小爪水獺、江獺列入《華盛頓公約》的「附錄一」中,意即該物種受到滅絕威脅而禁止國際間交易,目前已知的13種世界水獺都在這個公約中受到保護。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亞洲小爪水獺

除了電視與社羣媒體充斥著水獺畫面,許多日本水獺咖啡廳也如雨後春筍般開幕,讓民眾及觀光客一瞥或觸摸水獺、提供遊客體驗餵食水獺的樂趣;然而,這些水獺咖啡廳看似有著光鮮亮麗的外觀,業者對水獺照護方式卻未符合牠們的天性與動物福利。 都卜雷(Nicole Duplaix)說,長大後的水獺根本就是破壞狂,除了牠有吵人的響亮哨聲之外,牠們還會逞兇鬥狠。 另外,寵物業界未將水獺視為家庭寵物,因此缺乏替牠們看診的專業獸醫,更不用說專用的飼料了。 推特網友Takaya分享家中有趣的水獺,影片中一隻水獺寶寶仰躺著,飼主把牠照顧得無微不至,把食物盆放在牠伸手可及的地方,牠伸出小手隨意的抓一抓,然後往嘴巴一塞,為了供應嘴巴不停地咀嚼,手就勤快地一把、一把的抓。 飼養員解釋水獺要定食定量飼養,但見到網民不停要求獎勵油條多點食物,故會在牠身體狀況容許下「加餐」。 最後在頒獎模式上,他們特別準備了多1條新鮮的小魚給油條享用。

日復一日勤奮工作下,聚光燈之下的Nana耀眼十足,但下了舞臺後,牠長期睡不好、喫不好,十分疲勞,經常感覺身體虛弱無力、難以站起與肚子痛等。 在日本的生活與職業傷害,讓牠身心狀態每況愈下,健康亮起紅燈。

戴着聖誕帽、圍着頸巾,這隻名叫Degen的水獺在視頻中眨了眨右邊的眼睛,彷彿在拋媚眼。 Degen的主人、來自印尼的內容創作者Marcell在這條Instagram視頻附上聖誕快樂的配文——這樣一條簡單的視頻,點讚可輕易過萬。 由於水獺的可愛外貌,讓日本的水獺市場供需失衡,更有不良商人趁此機會走私水獺,引發生態問題。 隨著國際貿易的禁令,日本環境省也將限制國內貿易,要求在禁令實施前進口的水獺,以及在日本繁殖的水獺,必須先註冊才能在日本販售或轉讓,但是一些人對於禁令及登記制度的有效性提出了懷疑,表示它們可能存在漏洞。 例如,懶猴自2007年起在日本就受到類似貿易禁令的保護,但至今仍有民眾使用未經政府認證的註冊證書,將動物偽裝成合法來源販賣。 另外,亞洲小爪水獺是《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易危物種,亦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內,受香港法例第586章的《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規管,禁止商業買賣。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陸熊熊雙腳站立 遊客以為人扮的

但真實的水獺根本就是破壞狂,還會逞兇鬥狠,被水獺咬上一口,就像被縫紉機針刺穿一樣。 甚至可以不用水池,喫喝也很簡單,野生的也很容易和人類相處。 但不論是在哪個類羣,總有一些長相極為相似的物種讓你痛恨分類學的存在。 然而,當你耐下心來學習與觀察,往往又能體會到相似之中的差異,識別這些疑難類羣變成了興奮的挑戰。 飼養水獺難尋專業獸醫,若水獺不幸生病,治療風險也隨之提升。 此外飼主照養知識不足而延遲就醫更恐讓水獺命懸一線,據岡元友實子表示,曾有飼主因混養水獺,母獺遭公獺攻擊而皮開肉綻,因飼主延遲就醫,導致水獺皮膚潰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