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看心形湖 柴灣行山徑2025 ,不用去日本北海道了,行去古洞水塘都一樣可以在「港版心形湖」前打卡影靚相。 古洞水塘一程路只需60分鐘,輕鬆行山呼吸下新鮮空氣,即使你是行山新手都一樣沒有問題,輕鬆行山又不會覺辛苦。 轉右經馬路行,很快就會行到巴士站,可以等巴士去西灣河或者等小巴去柴灣。 離開恐龍石,行程輕鬆,路徑明顯,上落不多,約行半小時後,見到左方陡峭的小徑上山。
回程:昂坪乘搭新大嶼山巴士23,前往東湧市中心。 要到鳳凰山觀雲海,可以在伯公坳起步,走鳳凰徑第三段,抵達半路涼亭休息,待約清晨5點才攻頂。 在攻頂途中,行走在暗黑的雲海裏,記得一定要準備頭燈或電筒,而且每步也要小心,並記得留意天氣變化帶上風褸和食物,多飲水。
柴灣行山徑: 香港區山徑
東壩位置偏遠而且揸車進入要事先申請,從北潭湧步行最少要 2.5 小時;大家可選擇乘的士或9A 專線小巴來往西貢北潭湧與萬宜水庫東壩。 虎吼石河、一線生機以至鳳凰山都需要手腳並用,而且部分地段都幾了險要,對於行山新手有一定的難度,而且要有足夠的行山裝備,建議新手最好找到有經驗的行山人士陪同才來挑戰。 由昂平高原上走至大金鐘的路程不長,20分鐘即可到山頂。
在秀峯樓側樓梯上走,先右轉接梯級,接引水道後左走。 在路口對面破屋旁的梯級上走,先右轉踏梯級再左拐,接走山徑緩升。 在分岔口右走數步(左方寬闊山徑可通往港島林道-美景路段),再左接清晰山徑(右方另有引水道)上攀至大風坳。 沿柏架山道下走,在分岔路先右轉,再按右方指示行走,康柏郊遊徑,沿山腹而走,再下降接衛奕信徑第二段走至基利路。 柴灣行山徑2025 由荃灣西站經大涌路可抵達元荃古道郊遊徑,路徑是從前新界村民往返荃灣及元朗的必經之路,沿路走個多小時便可到石龍拱涼亭休息,期間更可觀賞荃灣海濱景色。
柴灣行山徑: 建議行山路線:
見到公廁後,再向前走大概2分鐘,就是到達分叉路,右邊是走上配水庫,左邊是直達古洞水塘。 輕鬆行1小時打卡路線的話,建議大家走左邊的路,直去水塘。 簡易版的路線會由飛鵝道的馬路出發,上山沿途的景色比另外一條在井欄樹起步中級難度行山路線較為遜色一點,不過如果你只是為看芒草而行,上到山頂一樣有美麗定芒草影相。
- 在攻頂途中,行走在暗黑的雲海裏,記得一定要準備頭燈或電筒,而且每步也要小心,並記得留意天氣變化帶上風褸和食物,多飲水。
- 由於沿途樹蔭不多,建議行山人士如由紅香爐峯再前行去其他山峯,就要準備更多行山時間和裝備,比如帶備足夠的飲用水及防曬用品。
- 至於原有狹窄彎曲的舊柴灣道,隨著柴灣平房區第一段(興華村)、第二段(愛華村)及第三段(興民村)清拆並重建成為數個屋苑(樂翠臺、康翠臺、高威閣)及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而完全消失。
- 望向前方,能看到大金鐘,大家可以在此打卡和休息。
行小路落山的話,初時路徑算是明顯,但漸漸行入叢林,在林中穿梭,間中會見到引路帶。 行至一個位置,見到前方及右方皆有絲帶,不得不用電話的GPS看位置,見到地圖上的路是向右行,故轉右落山。 相信是受颱風山竹影響,路上多塌樹,左傾右倒,樹藤樹枝攔路。
柴灣行山徑: 港島南六山
上山樓級不斷,對少運動的朋友來說,幾費氣力,不久又有個美侖美奐的涼亭,供遊人休息。 經過這個涼亭後,再上多段樓級,上山路段暫告一段落,山徑變得平緩。 由高樓大廈夾道的馬路,轉入兩旁綠樹成蔭的行人路,開始有種遠離繁囂的感覺。 寬敞平坦的石屎路漸窄,開始上山的樓級,拾級而上,進入大潭郊野公園的範圍。
- 其實,紅香爐峯附近還有畢拿山、小馬山、渣甸山等美麗的山峯。
- 龍脊風景美,由石澳半島的觀景站至終點的大浪灣,全程:約8.5公里,大家可以預多點時間去打卡及欣賞風景,大概可以預3至4小時。
- 上山樓級不斷,對少運動的朋友來說,幾費氣力,不久又有個美侖美奐的涼亭,供遊人休息。
- 想郊遊又怕體力透支,不妨考慮約一小時的西高山快閃路線吧!
- 如果想登鳳凰山的朋友,要再經過一線生機及閻王壁,登上斬柴坳,接鳳凰徑落昂坪或再上鳳凰山落伯公坳。
- 由打爛埕頂山至雲枕山的一段山徑如騰飛的龍背般高低起伏,「龍脊」的名字由此而來。
- 影相時要注意安全,別走得太近崖邊,避免樂極生悲。
由於通往歌連臣角碉堡的入口非常隱蔽,向前行至看到欄杆,欄杆後有條隱蔽小徑,越過欄杆,從小徑入便石通往炮臺碉堡。 通常行山人士會由引水道路入澗,沿中狗牙坑上溯,途中需要攀爬石壁,這段路都需要手腳並用。 因為石河頂端左右有崖壁高起,好似有兩隻老虎對峙,因此有「虎吼石河」之稱。
柴灣行山徑: 香港之心(TimHiking版v (修路)
經過南豐新邨的行人天橋底,再經過小巴站,不久便見到分岔路及路牌,沿指示牌方向,行鰂魚湧樹木研習徑。 柴灣行山徑 路線起點位於石澳道近土地灣村的港島徑第八段,走過一段林蔭小徑後,眼前就是一大片藍塘海峽的美景。 在這裡你可以眺望山下的石澳泳灘,還有石澳半島外的兩個小島五分洲和大頭洲,藍天碧水景緻非常迷人。
柴灣行山徑: 山頂 西高山
白崖其實只佔地貌面積大約10分之1,大家想拍攝更美的景色可能需要用高空拍攝,才知景色有多漂亮。 如果你是行山新手又沒有裝備的話,可以先遊覽東龍島,選擇環島行,大約需時3小時,但路程較為輕鬆易行。 登上大金鐘山峯後可盡覽西貢及馬鞍山景色,景色都比昂平高原看更加壯觀。 下山時治路走,再接上麥理浩徑,選擇往馬鞍山方向,或返回昂平再原路折返。 看到昂平高原的指示牌後走大約40至50分鐘,就到達昂平高原。 望向前方,能看到大金鐘,大家可以在此打卡和休息。
柴灣行山徑: 港島徑第3段
不一會兒,上到一處平地,跨過欄杆,或可在亭中遮蔭歇息,或可在觀景臺遠眺維港兩岸景色。 離開涼亭,沿明顯的山徑行,先落一段,再上一段,就來到柏架山道。 柴灣港鐵站集合,向峯華邨進發,進村前右方橋下會有樓梯上後山,會出現多個分支,都是選擇向右邊,直至去到引水道選擇行左邊,再行15分鐘會到達猛鬼橋。 除了猛鬼橋外,柴灣至筲箕灣之間尚有一道依山而建的鐵橋。 原本計劃走一趟,但後來得知水務署把鐵橋兩端的閘門鎖上,防止遊人進入(當然也有郊遊人士對此毫不理會,跨閘內進)。
柴灣行山徑: 行山好去處2023|7.西貢破邊洲一日遊
由於之後登鳳凰山仍然有一大段路,如果攀爬虎吼石河後,已有疲倦的可以選擇不登頂,可東狗牙或中狗牙落山,但落山過程亦一樣花體力,大家要衡量能力。 如果想登鳳凰山的朋友,要再經過一線生機及閻王壁,登上斬柴坳,接鳳凰徑落昂坪或再上鳳凰山落伯公坳。 拍完十字星石室後,可以原路折返龍鼓灘,這是最後一個打卡位! 在黃昏時,和另一半在龍鼓灘日落景色下打卡,金黃色的背景下,襯託著兩個人的剪影,影出來的效果十分浪漫。 在西貢市中心天后廟下車後,可沿西貢公路的方向行,過馬路到對面,看到往新景臺的樓梯,隨即開始上山,往黃竹山新村方向走。
柴灣行山徑: 巴士站
位於沙田的馬鞍山郊野公園,鄰近港鐵馬鞍山站,可由此出發沿著馬鞍山路及良友路上山,可抵達郊野公園內,該處設有燒烤場地。 如繼續上山,可走到吊手巖欣賞馬鞍山及沙田海一帶的景緻,整個行程約須1.5小時。 攀山專家鍾建民指,前往吊手巖的山徑較多碎石,故不建議帶同小朋友前往。 針山位於新界中部,以前又叫「尖山」,因客家話「尖」與「針」讀音相似。 海拔532米的針山屬於中級難度的行山路線,只有在上山時,路線較為陡峭,而且不斷上斜才較為辛苦。
柴灣行山徑: 港島徑 全走
柴灣道(英語:Chai Wan Road),是香港東區一條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筲箕灣至柴灣,西接筲箕灣道,東接小西灣道。 柴灣道筲箕灣至柴灣的一段依山而建,把柴灣與香港島其他地區連接起來,亦連接大潭道,是香港島南區石澳及赤柱往返筲箕灣、太古城及東區海底隧道的必經之路。 從港鐵筲箕灣站A3出口的筲箕灣巴士總站搭乘9號巴士,或於巴士總站旁邊搭乘前往石澳的紅色小巴,在石澳道土地灣下車。
柴灣行山徑: 路線資料
不過,登山後可以見到城門水塘景色,大帽山、草山等山峯美景。 在香港島的大潭郊野公園中,有座小山名為「野豬徑」,是香港少有以豬來命名的地方。 由太古港鐵站出發,沿康柏郊遊徑登山,途經恐龍石,其後轉上柏架山道到大風坳,沿山徑林道,登上海拔260米高的野豬徑,俯瞰大潭灣景色。 值得注意的是,由野豬徑落港島徑第6段的小路隱密難行,如果行山經驗或體力不足,建議沿上山的路落山。 (7)炮臺靠近鯉魚門公園,基本上圍繞而走,不過山頂處有數碼電視訊號轉發站,即電視發射站,高電壓範圍禁止遊人進入,謹記唔好闖入,免生危險。 (8)連接炮臺嘅西灣炮臺晨運徑原為車路,不過現時因鯉魚門公園及渡假村封閉,就未有車輛行駛,平時就需要留意車輛出入啦。
柴灣行山徑: 鳳凰山之路:觀日出路線建議
對自己來說,其實也沒甚麼非遊不可之地,再者也不大喜歡硬闖強進,因此也只是短遊猛鬼橋。 至於原有狹窄彎曲的舊柴灣道,隨著柴灣平房區第一段(興華村)、第二段(愛華村)及第三段(興民村)清拆並重建成為數個屋苑(樂翠臺、康翠臺、高威閣)及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而完全消失。 不過,市民要留意,吊手巖山路崎嶇險要,斜坡陡峭,石階巨大,且多碎石。 3月21日有行山人士在該處被困,消防總隊目邱少明參與拯救時墮下6至10米的山坡,頭部重傷當場昏迷去世。 沿途景觀都十分開揚,隱約可以見到無敵海景,整個過程一點都不喫力。
大約行了40分鐘後,來到一處5路交匯的分岔口,你會見到附近有4條路,從左到右數,首先是引水道旁的石屎路,之後是落大潭道的捷徑,其後是往林道的大路,最右邊的是往林道的小路。 今次的路線是行往林道的大路,就是正前方最闊的那條路。 行了一會兒上斜後,接上馬路,那就是港島林道的美景路段。 是次路線由港島市區的太古出發,從太古港鐵站B出口開始,轉左沿英皇道行,見到基利路休憩處後轉左,沿基利路上斜。 見到行人過路處,可以先過馬路,因為山徑的入口將在基利路的右方。
出發去紅香爐峯,大家可以在天后搭小巴上山,去到寶馬山總站下車。 由小巴站開始步行到紅香爐峯標高處,最多隻是需時30分鐘左右,真是十分適合行山超新手人士。 東洋山位於西貢區,東洋山高533米,每年一到11月都是芒草季節,整個山頭就會開滿芒草,場面壯觀又美麗。 今次介紹2大東洋山芒草行山路線,適合行山新手,以及想觀看更多美景,同時又想挑戰行山難度的朋友。
柴灣行山徑: 前往起點:
相傳紅香爐峯是因為銅鑼灣天后廟本以紅香爐命名,而紅香爐峯就位於銅鑼灣天后廟的後方,因此有了紅香爐峯的名字。 歡迎以 Payme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 「港島徑第四段」由灣仔峽出發,經林蔭的金夫人馳馬徑,轉入中峽道上山,再沿金馬倫山山腰的布力徑行,最後去到黃泥涌峽完結。 去程:東湧市中心乘搭新大嶼山巴士3M,於伯公坳站下車
登上龍脊遠眺遼闊壯觀的海景,腳下盡是渺小的島嶼,再以水清沙幼的大浪灣作終點,此趟旅程必定能讓你心馳神往。 柴灣行山徑2025 倘若從柴灣起步,建議先穿過柴灣公園,經祥民道休憩花園,沿祥民道而走,右邊係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左邊係樂民道休憩處,直行到盡頭可達柴灣道,再步行2分鐘即到達柴灣北配水庫遊樂場。 而祥民道休憩花園並非一個普通公園,秋冬季節時,園內亦有楓香樹,相對人頭湧湧嘅元朗大棠楓香林,可以暫且安靜地欣賞楓葉。 前往東龍島的白崖,先由碼頭行去鹿頸灣方向,再經過無線電站後再爬落去。 要注意前往白崖的路徑全程行近5.5公里,當中沒有樹蔭位,建議大家要做足防曬,連拍照時間,需要花了3小時左右。
該處較多斜坡路段,鍾建民認為不算難行,但運動量需求較大。 目前軍營已被列入法定古蹟,部份建築物更被評為一、二、三級歷史建築,每一處都充滿英殖時代感覺。 郊野公園內亦設有燒烤區及自然教育徑,適合一家大細前往活動一天。 歌連臣角位於香港島東區,大家可以從小西灣出發,到達小西灣海濱花園往右邊行直到見到梯級,就是龍躍徑的起點。 再行上斜路,往樓梯行就會到達「歌連臣角道」,之後就向下斜方向繼續行。 在古洞街市落車後,過去對面馬路「古洞南路」的村口石屎小路前進。
柴灣行山徑: 灣仔自然徑 香港仔水塘
(9)西灣炮臺山上同西灣炮臺晨運徑都不時會見到有禁區牌,寫住「嚴禁進入本告示後面的地區」,屆時需要自行選擇行邊一條路。 (10)始終係舊軍事之地,謹記於山上唔好隨便執起任何可疑物件,確保個人安全。 柴灣行山徑2025 欣賞此等美景只需步行約1.5小時,由港鐵柴灣站出發,沿環翠道及翡翠道,轉入石澳道及港島徑第八段,即可抵達龍脊。
不久,行至一個明顯的分岔口,有地圖及指示牌,左右兩邊的路皆可往大風坳,但是次路線轉左,沿康柏郊遊徑行。 香港很多地名都有動物元素,例如狗牙嶺、黃牛山、蚺蛇尖、馬鞍山等,以豬為名的地方則不多,名氣最大的相信是港島的野豬徑。 野豬徑不是山徑,其實是一座山的名字,其特別之處是擁有一個葡萄牙文名Boa Vista,意思為好風景;附近的一段林道也以此為名,叫美景段。 猛鬼橋盡頭轉右,再行5分鐘會到達祕景柏柴石澗,這裏十分多蝴蝶。 拍攝完,然後回程,沿柏架山下引水道旁山徑行30分鐘,會到達山翠苑,然後有巴士回家。
柴灣行山徑: 鳳凰山之路:記得帶備登山手套
這段路幾考落山技巧,兩邊密林多,有時路徑不明顯,故不建議平時少行山的朋友去試,較安全的方法是沿上山的路折返,回到林道,最快落山的方法是回到5路交匯的分岔口,經大潭道離開。 經過幾段的上山樓級,便會見到一座涼亭在樓級的盡頭。 柴灣行山徑2025 休息一會,沿涼亭右方的山徑繼續行,途中經過一個晨運樂園,有觀景望遠的大石平臺,也有個由樹枝搭建圍成的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