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而本月平均最高氣溫為31.7℃,亦為有紀錄以來的第二高。 而5月下半月平均最高氣溫為34.1℃,打破2016年6月下半月平均最高氣溫33.6℃的舊記錄,創下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所有月份半月平均最高氣溫之最高值。 是次熱浪持續至6月1日,當季風槽開始影響香港後才得以消退。 季風槽在6月8日帶來暴雨,兩度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其中8日更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 是本年開始以來,首次出現持續有雨天氣,年初連續少雨的現象告一段落。 在季風槽影響下,本月共發7次黃雨警告,為紀錄第二多(僅次於2001年6月)。
- 10月21日,颱風海馬吹襲廣東,天文臺發出八號信號,成為繼1995年颱風斯寶後再次在10月發出八號信號;是自1946年有紀錄以來,第15次在10月或以後發出八號信號[131];亦是自1974年10月後42年來最遲發出的八號信號[132][133];更是自1946年以來,第4遲襲港的颱風[134]。
- 受一道廣闊低壓槽影響,5月10日不足四小時內兩度發出暴雨警告。
- 此外,於4月至9月內出現狂風雷暴(但小部分年份的冬季亦曾有出現雷暴,如2016和2022年)為香港帶來惡劣天氣,全年平均有逾40天錄得有雷暴。
- 此外,當日的平均氣溫高達31.4℃,是有紀錄以來5月份最高。
此外,本月亦是繼2017年之後,再次在10月發出的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亦是有紀錄以來第八遲發出該訊號。 8月19日凌晨受颱風海高斯影響,香港需懸掛繼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後首個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 香港天氣預報45天 在海高斯襲港期間,長洲在8月19日早上曾經錄得108公里/小時的十分鐘平均風速,而最高陣風更達129公里/小時,風速是兩年來最高。 颱風海高斯在不足22小時由一號戒備信號至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是1979年超強颱風荷貝以來最短的一次[192]。
香港天氣預報45天: 香港歷史天氣查詢
10月1日,天文臺最高氣溫達34.2℃,不但創下該年新高,也是歷年首次在10月錄得34℃高溫,然而紀錄於11天後再度改寫,10月12日天文臺最高氣溫更升至34.3℃,紀錄至今仍未被打破。 香港天氣預報45天2025 這個月的天氣如此酷熱,讓研究人員相信即使7月還有幾天才結束,也將打破2019年同期的氣溫紀錄,甚至很可能是過去12萬年來最熱的月份。 據官方「中國天氣網」31日(週一)消息,過去兩天,北京中南部、天津、河北等地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已經超過100毫米,多個國家氣象觀測站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河北局地甚至接近1000毫米,兩天下完了接近兩年的雨。 香港天氣預報45天 受熱帶氣旋暹芭影響,7月1日黃昏時分天文臺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是全年第一個襲港的熱帶氣旋即令天文臺發出該信號,亦是自2017年六月熱帶氣旋苗柏襲港以來首次。 香港天氣預報45天 11月6日下午天氣炎熱,上水錄得最高氣溫32.6℃是全港最熱。 昂坪及九龍城分別錄得最高氣溫28.4℃及32.1℃,打破自建站以來11月最高氣溫紀錄。
1972年6月18日因為持續暴雨而導致山泥傾瀉的嚴重災難事故。 當日,在九龍觀塘區翠屏道木屋區及香港島半山區旭龢大廈先後發生的山泥傾瀉及大廈坍塌慘劇,造成共156死、117傷[62],成為香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高的水災、山洪暴發及山泥傾瀉意外。 1972年6月16日至18日期間,香港連日大雨(三日總降雨量達652.3毫米),成為引發此次慘劇的主要成因。 12月中旬(11日至20日)天氣異常溫暖,天文臺於12月15日錄得27.2℃高溫,創下12月中旬最高溫紀錄。 11月上旬(1日至10日)天氣異常溫暖,天文臺於11月10日錄得30.6℃高溫,創下11月上旬最高溫紀錄。 4月11至25日的10天平均最低氣溫只有15.8℃,平均最高氣溫19.7℃,雖然仍不及1925年的水平,但考慮到這段低溫期出現的時間比1925年4月遲。
香港天氣預報45天: 雷雨預警 再 2 則警示
1906年9月18日,一股強烈颱風襲擊香港,釀成約4,000至15,000人罹難、220人受傷、1,349人失蹤[31],成為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天災之一。 1874年9月22日,一個強烈颱風橫過珠江口,先後吹襲香港及澳門,遠至廣州亦受災害。 在香港[21],颱風造成2,000餘人死亡,成為香港有記錄至今第三多人死亡的風災,風暴期間,千間房屋被摧毀,維多利亞港內十多艘遠洋船隻沉沒,數百隻中國帆船沉沒。
4月上旬寒潮(1/4-5/4):該寒潮於4月1日南下影響香港,天文臺氣溫由26℃降至15.8℃,第二天更降至12.3℃,隨後一天香港受雨帶影響,天文臺在雨中一度降至10.9℃,是歷年4月份的第4低溫紀錄,同日最高氣溫也只有12.9℃,更是4月份的第2低[33]。 2月上旬(1日至10日)天氣異常溫暖,該十天平均最高氣溫高達23.1℃,天文臺於2月4日錄得26.7℃高溫,創下2月上旬最高溫紀錄(已被2021年2月2日的27.6度打破)及最暖的立春。 溫黛是二戰後兩次風災中造成過百人死亡的風災之一,共引致183死388傷,另108人失蹤,為50年一遇正面吹襲香港的超強颱風。
香港天氣預報45天: 雷雨天不能做哪些事情 雷雨天氣在什麼地方躲避
受東北季候風影響,4月2日錄得最低氣溫13.7℃,為2007,2010年以來最低4月及其上旬,是自前年以來再次出現4月絕對最低氣溫低於3月的情況,亦是有紀錄以來第11次出現。 數天後受乾燥的大陸氣流影響,4月8日天文臺總部錄得的相對濕度一度下降至22%,是自天文臺有紀錄以來4月份最低相對濕度,平了1922年4月17日的紀錄[197]。 天文臺於4月29日發出酷熱天氣警告,為該警告運作以來最早的紀錄,打破2018年5月3日之紀錄。 然而,天文臺當日高溫只升至32.0℃,為不達標之酷熱天氣警告,以4月來說則是有紀錄絕對最高氣溫的第五高。 整體來說,由於本月上旬持續受乾燥大陸氣流所支配,下旬則持續受高空反氣旋影響,導致輸送到華南沿岸的水汽較少,整月異常晴朗及乾旱,2022年4月是自天文臺1884年有紀錄以來雨量最低的4月份,整月只有3.5毫米雨量,而本月相對濕度亦只有73%,同為有紀錄以來的最低。
7月25日天文臺錄得最低溫為29.9℃,為有紀錄以來7月份日最低氣溫之最高紀錄,亦為歷來第3高。 此外,7月24及25日錄得平均氣溫均為32.0℃,皆為7月份最高日平均氣溫。 (打破了2017年7月30日錄得31.8℃的舊紀錄。)7月9日至29日的21個熱夜為1884年以來最長連續熱夜日數紀錄,直至活躍西南氣流30日影響香港,熱夜才終止,酷熱天氣警告取消並需發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整月分別共錄得21天酷熱天氣日數及25天熱夜,兩者皆打破了2020年7月20天及21天的舊紀錄,為單月最高紀錄。
香港天氣預報45天: 熱帶氣旋
總日照則達191.1小時,較正常值113.2小時多約69%,是有記錄以來4月份第五高。 降雨日數更達26天,是有紀錄以來9月份最多,打破1960年24天的舊紀錄。 此外,受微弱東北季候風相關冷空氣於9月30日晚抵達所致,迎月夜晚上大雨滂沱,天文臺更需發出年內第二個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為有紀錄以來第三晚發出(僅次於2016年10月19日及2021年10月8日),亦是2014年以來發出最多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的一年。 1月下旬及2月上、中旬寒潮(1月22日-1月27日、1月31日-2月8日、2月15日-2月18日):為2014年後再出現單位數的市區最高氣溫,氣溫由1月22日早上16℃下降至晚上10℃;於1月23日清晨錄得9℃左右的溫度,至午後氣溫斷崖式暴跌,其中市區氣溫不足8℃,新界北部低見6℃或以下。
香港天氣預報45天: 暴雨!大暴雨!東北地區“接棒”強降雨,局地需警惕極端降雨+強對流!
活躍西南季候風帶來連場大雨,6月及8月錄得的雨量均遠較正常數值高,分別為第五和第二最多雨的6月(893.9毫米)和8月(971.3毫米),全年總雨量3214.5毫米,較正常高出45.2%,是歷來第三多雨年份。 香港天氣預報45天2025 5月9日中午的雷雨引發部分地區出現時速達135公里強烈陣風,葵涌貨櫃碼頭有大量貨櫃倒塌,壓毀多輛貨櫃車,造成1死2傷。 全月共發出7次黃色暴雨警告,是暴雨警告系統自1998年修訂以來5月份的新紀錄;5月總日照時間只有87.6小時,為第三低。
香港天氣預報45天: 香港
2010年2月有接近3分1時間受西南氣流(西南季候風)影響, 期間有多日最低氣溫達到22℃或以上,其中2月11日最低氣溫竟高達23.9℃,創下2月份的單日新高,此外2月25日至3月6日的10天平均氣溫超過24℃,比同期平均值偏高近8℃[26]。 當月沒有寒冷日(最低氣溫低於12℃),紀錄上只有1901年1月和2017年1月出現過兩次同樣情況。 7月的香港正值炎夏,極少受冷空氣影響,可是1989年7月29日卻有冷空氣南下,使天文臺氣溫降至22.2℃,翌日清晨5時進一步降至21.7℃,創下有紀錄以來七月份最低溫紀錄[33][80]。 受強冷空氣南下影響,4月4日氣溫從最高24.1℃下降至4月5日(清明節)早上9時30分只有9.9℃,前後未及24小時氣溫相差超過14℃,更創下自1885年有紀錄以來4月份最低溫紀錄,新界高地更跌至接近零度[59][60][61]。 5月中旬(11日至20日)天氣異常酷熱,天文臺於5月9日錄得33.3℃高溫,創下5月中旬最高溫紀錄。
香港天氣預報45天: 香港氣候資料
3月初香港持續受寒潮籠罩,3月上旬(1日至10日)平均氣溫及平均最低氣溫分別衹有10.2℃及8.6℃,天文臺3月首11天最低氣溫均在12℃以下,其中3月5日最低氣溫6.2℃為歷年3月第三低溫。 由於寒朝減弱後,氣溫仍持續大幅偏低,結果1936年3月平均最高氣溫、平均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分別只有16.4℃、13.9℃和12.1℃,三者皆創下歷年3月最低氣溫紀錄[33]。 夏季約在6月至8月,主要受到溫暖潮濕的南至西南風(即是西南季候風)所影響,天氣炎熱和潮濕,早晚濕度可上升到80-90%之間,配合日照,日間可降至50-65%;間中出現驟雨和雷暴(通常於上午出現)。 氣溫以下午放晴和最為酷熱,以7月為甚,在副熱帶高壓脊影響下,香港經常出現長時間日照及風勢微弱的天氣,而且會持續多天。
香港天氣預報45天: 香港40天天氣詳情
到了2月和3月,由於強烈的冬季季候風持續影響香港,天氣也遠較正常寒冷。 即使2月28日陽光充沛錄得最高氣溫26.9℃,為2月份最高氣溫的第10高(截至2020年)。 香港天氣預報45天2025 2月下旬(21日至29日)天氣異常溫暖,該十天平均氣溫高達21.7℃,創下2月下旬最高平均氣溫。 2月24至28日天文臺連續五天平均氣溫高於22℃,達到氣候意義上的入夏標準[27]。 9月的天氣異常炎熱,9月11至20日的平均氣溫及平均最高氣溫分別高達30℃及32.6℃,分別創下9月中旬最高平均氣溫和9月中旬最高平均最高氣溫。 9月22日平均氣溫為31.2℃,是有紀錄最高的9月單日平均氣溫。
香港天氣預報45天: 香港下轄地區天氣
而平均最高氣溫達26.4℃,較正常高2.3℃,是有紀錄以來最高(破了1966年的26.2℃舊紀錄)。 同時,本月亦遠較正常少雨,只錄得5.1毫米雨量,只約正常值37.6毫米的七分之一。 此外,3月5日早上錄得全月最低氣溫16.5℃,是有紀錄以來3月份最低氣溫之最高值(打破1981年3月的15.9℃)。 在反氣旋影響下,氣壓梯度受抑制,5月天氣異常炎熱及少雨,天文臺在17日至31日連續15日錄得最高氣溫33.0℃或以上[169],創下香港史上5月最長熱浪,打破了1963年5月16日至23日連續8日的舊紀錄。 連同5月3日,該月共有16日錄得最高氣溫33.0℃或以上,是自1884年以來酷熱日數最多的5月,打破了1963年5月錄得13日的舊紀錄。 另外,本月21日、24日、26日、29至31日均錄得熱夜,致使全月熱夜日數達到6日(此紀錄在2021年5月再被打破)。
香港天氣預報45天: 天文臺天氣預報|08月01日最新消息+預測未來9天天氣|每日更新
此外,截至10月全年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的次數已平了2006年11次的最高紀錄。 9月及10月5日的充足雨水完全彌補了本年首8個月雨量不足的情況,情況與2002年相似。 另外,在9月21日至10月5日,天文臺有3日的日雨量超過100毫米。
18日另一波強烈寒潮襲港,19日只錄得7.9℃低溫[100]。 受到一股清涼而乾燥的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文臺於10月28日錄得最低氣溫15.7℃,是1988年以來10月份最低溫的紀錄,荃灣更只有13℃[91]。 2月12日強烈寒潮大爆發,天文臺氣溫由24.5℃暴跌至11.9℃,日溫差達12.6℃,為21世紀以來最大。 15日寒潮補充抵港,氣溫進一步降至10℃以下,16至19日天文臺連續4日最高氣溫都低於12℃,持續寒冷時間暫為21世紀最長[33]。
香港天氣預報45天: 天氣即時預報必用的重點功能
東北季候風伴隨高空擾動於8月27早上影響香港,引致氣溫下降,天文臺錄得全月最低氣溫23.4℃,是前年8月22.9℃的最低,而東部地區溫度更創下8月歷年新低。 受煙花外圍下沉氣流影響,7月22-28日香港出現嚴重霧霾,持續時間達7日,為有紀錄以來熱帶氣旋外圍下沉氣流影響之最長時間。 隨著受低壓槽影響,本港持續多天的高溫少雨天氣最終在5月底結束,6月1日天文臺更需發出本年首個紅色暴雨警告訊號。 由於3月份及5月份的平均氣溫均為歷年之冠,本港在3月至5月期間經歷了有紀錄以來最暖的春季,平均氣溫25.0℃、平均最高氣溫28.0℃及平均最低氣溫23.2℃,全是有紀錄以來同期的最高。
香港天氣預報45天: 香港特別行政區
當日天文臺最高氣溫也只有7.7℃,是天文臺史上單日最高氣溫的第6低。 3月2日最低氣溫稍為回升至5.8℃,但仍是3月份的第二低溫,之後數天逐漸回暖。 這次寒潮令1986年3月1日成為香港近30年最寒冷的日子,即使強如1991年的12月底的寒潮都無法超越(已被2016年強烈寒潮的3.1℃取代),其強悍程度實屬百年一遇[33]。 受強烈東北季候風及颱風納沙外圍輻合區形成的雨帶共同影響,10月18日香港氣溫開始顯著下降,當日天文臺總部錄得最低氣溫為17.3℃,是自2010年以來10月的最低氣溫紀錄,新界多區低溫只有15℃左右,山區氣溫更跌至寒冷水平,大帽山的低溫更只有9.6℃,是香港境內歷年最早錄得低於10℃寒冷天氣。 12月20日受冬季季候風及熱帶氣旋雷伊共同影響,天文臺於上午11時2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這是繼1974年颱風艾瑪後,天文臺47年以來兼踏入21世紀後首次於12月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更打破了1974年颱風艾瑪的最晚發出全年最後一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紀錄。
香港天氣預報45天: 香港今日天氣報告
5月酷熱天氣日數有13日,全年更有37日,皆是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多[54](5月份及全年酷熱天氣日數最高紀錄分別在2018年及2016年再被打破)。 西伯利亞強烈寒潮致天氣驟寒,1月中旬(11日至20日)出現極端低溫,造成該時期之平均溫度及平均最低溫度分別祇得8.9℃及6.6℃,較同期平均值(1971至2000年)低7.0℃。 1月14至19日期間天文臺每天平均氣溫都在10℃以下,達到氣候意義上連續五天平均氣溫低於10℃的入冬標準[27] 。 1月14日氣溫從15.1℃降至4.7℃,嚴寒天氣緊接其後;1月15日至1月17日連續三天最高氣溫徘徊在5℃以下,而且出現降雨濕冷天氣,1月16日最高溫僅3.2℃,為日最高氣溫之最低紀錄;1月18日尖沙嘴天文臺總部錄得攝氏0.0℃,是有紀錄以來最低溫;1月19日氣溫回升至11.6℃。 雖然到了本月下旬農曆年初三起(1月27日至31日)出現寒冷天氣,但由於上半月氣溫偏高,故難以抵消高溫。
香港天氣預報45天: 熱帶氣旋資料
另外,2017年1月沒有寒冷日(最低氣溫低於12℃),紀錄上只有1901年和1996年1月出現過兩次同樣情況。 受1、3、8、10、11月多雨影響,2016年初至今進入最高年雨量第9位,同為歷來最長霜凍警告之年。 3月25日早上7時許天文臺錄得最低11.6℃,是自1978年後最冷的耶穌受難日,亦是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第2低溫的耶穌受難日[71]。 2012年是異常陰暗的一年,尤其是首兩個月及最後兩個月。 全年總日照時間為1551.2小時,是自1885年有紀錄以來的最少。 2012年4月30日平均溫度異常地高,達28.5℃,平了18年來(1994年4月26日)的最高4月份單日最高平均溫度。
受一道廣闊低壓槽影響,5月10日不足四小時內兩度發出暴雨警告。 香港天氣預報45天 亦是自2000來,首次於同一場暴雨內兩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其前後也頻繁出現早上繁忙時間發出黃色暴雨警告,造成混亂,市區多處水浸,甚為麻煩。 在一股和暖偏東氣流影響下,12月24日天文臺錄得最高氣溫24.7℃,是自125年以來最熱的平安夜,以0.2℃之差,打破了1961年的24.5℃,僅次於1890年的25.3℃,亦是自1884年以來第2個最熱的平安夜。 受強盛厄爾尼諾現象影響,2015年整個8月及9月,均無發出任何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為自1946年有記錄至今69年以來首次。 香港天氣預報45天2025 2011年異常少雨,全年雨量只有1487.6毫米,是第七最低紀錄,亦是自1963年以來最少雨的一年。
香港天氣預報45天: 正常懷孕45天孕酮值和HCG值大概是多少?
受副熱帶高壓脊影響,天文臺於10月3及4日下午錄得最高氣溫33.0℃和33.5℃,後者與2017年10月3日並列為有紀錄以來10月日最高氣溫的第二高紀錄,亦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重陽節,打破1959年32.5℃的舊紀錄,同時平了1890年10月錄得2日酷熱的紀錄。 5月21日,天文臺錄得的最低氣溫及平均氣溫分別為29.5℃及30.7℃,同時創下有紀錄以來最高5月份的日最低氣溫,「小滿」之日最低氣溫,以及「小滿」之日平均氣溫。 5月16至21日連續6日的最低氣溫均維持在28℃或以上,創下有紀錄以來5月份最長連續熱夜日數。 香港天氣預報45天 受高空反氣旋影響下,4月23日風勢微弱及陽光充沛,天文臺於當日下午錄得本月最高氣溫達32.6℃,是有紀錄以來4月的第二高(僅次於1956年4月的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