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地舖的食店外,各大購物商場的連鎖經營食店亦時常吸引不少人流:如大鴻輝(荃灣)中心的各式韓式燒烤及火鍋店,輪候升降機的食客往往擠得商場地下大堂水洩不通。 根據規劃署之法定圖則,「荃灣」廣義上由東面的和宜合道近梨木樹邨起,西伸至油柑頭一帶,而汀九以西至青龍頭一帶則為荃灣西地區,而兩者同屬十八區行政區之中的荃灣區。 荃灣,古稱淺灣,據說因此地海灣水淺而得名,但因名字有「龍遊淺水遭蝦戲」此一不祥之意而改名[2](但名字有同一意思的淺水灣卻沒有改名)。
雖然最後戰敗被拆,但今日的城門村、城門水塘以至城門河皆是以此得名。 新光戲院是香港一間著名的戲院,經過內部重新裝修,新光戲院已重新開張。 外表跟以前區別不大,大堂則經過翻新,最顯眼便是一組組懸於天花上富時代感的圓形燈罩,青春感大增;售票處也換上了流線型設計,演出場次及售票程序更加明晰。 荃灣戲院 拾級而上劇場,一張張粵劇名伶的照片掛於走廊,頗有歐洲劇場的莊重感,比起從前的老派設計,的確更爲吸引。 海運有一點很好就是播放的電影是以A級大片爲主,所以從前這裏有Star Wars. Ghost(依然記得那條百人買飛的龍由裏面排到街上),Jurassic Park,但又有成龍的電影,近年就有變形金剛這類大電影。
荃灣戲院: 鄰近英皇戲院 荃灣荃新天地的戲院
1950年代,荃灣面積約0.5平方公里(只計荃灣市中心)。 荃灣戲院2025 荃灣戲院2025 當時荃灣西部(柴灣角至木棉下一帶)的海岸線是在青山公路,而東部(木棉下至鹹田一帶)的海岸線則約在沙咀道。 填海之前,荃灣有一個海角名,名為沙咀,海壩村舊址、鱟地坊、大屋圍、部分福來邨也是在此海角之上。
- 1990年代為了興建九廣西鐵(今屯馬綫)的荃灣西站,快速公路荃灣路以西海旁,再次進行填海,多次填海令荃灣的海岸線拉直,藍巴勒海峽再度收窄,成為現今的模樣。
- 商場連接新界西的公共交通,包括來往機場及皇崗的接駁巴士等,更設有一千個有蓋車位方便駕車人士前來購物,數目為荃灣區之冠。
- 1980年代,介乎德士古道及馬頭壩道之海域亦被填為陸地。
- 新開幕的荃灣荃新天地英皇戲院,推出兩大開業優惠,分別是2D票價$65及長者首場低至$25,優惠期至2020年1月22日。
- 因應多項維港兩岸的大型基建工程陸續完成,《預算案》建議推動優化海濱項目,預留60億元發展新的海濱長廊及休憩空間,以改善海濱設施。
- 當時荃灣西部(柴灣角至木棉下一帶)的海岸線是在青山公路,而東部(木棉下至鹹田一帶)的海岸線則約在沙咀道。
淺灣亦屢見於宋朝、明朝和清朝的地圖和文獻,包括填海錄,厓山集,宋史新編,南宋史和新安縣志等。 憑滙豐Visa Signature卡於英皇院線網站、手機APP或票房購買星期一至五之電影場次,可享正價2D戲票買一送一及細爆谷買一送一優惠;而憑Citi 卡於網站或手機APP購買星期三及星期六之電影場次可享正價2D戲票八折優惠及Citi Pay with Points憑分消費服務。 新戲院以「電影如鏡」為室內設計概念,採用大量鏡面和不同材質的玻璃,利用柔和暖光的折射打造寬闊空間感,讓觀眾投入光影世界之中。 新開幕的荃灣荃新天地英皇戲院,推出兩大開業優惠,分別是2D票價$65及長者首場低至$25,優惠期至2020年1月22日。 清初,清朝追擊南明至荃灣,城門谷有南明李萬榮擁永曆年號,據針山石城抗清。
荃灣戲院: 荃灣
新市鎮開發早期,連青衣、葵涌徙置區居民的購物、商業和娛樂活動都是在荃灣市中心。 香港一些知名的連鎖電影院: 1、香港最知名的連鎖電影院UA(整個香港唯一擁有IMAX 荃灣戲院2025 廳的電影院,戲院分佈在沙田、尖沙嘴、銅鑼灣、旺角東、九龍灣、機場等)基本上每個區都有,環境設施放映效果OK! 1950年代,荃灣已經是香港紡織業中心,全港最大的紗廠和染廠也座落荃灣,後來更帶動輕工業的發展。 1961年,港府刊憲宣佈把荃灣發展成為新界第一個衞星城市,當時範圍遠至附近的青衣島、葵涌、荔景一帶。 荃灣位於大帽山以南,東南面向藍巴勒海峽,為青衣島對岸,後借用作鄰近地方的名字。
- 1950年代,荃灣已經是香港紡織業中心,全港最大的紗廠和染廠也座落荃灣,後來更帶動輕工業的發展。
- 而「童趣天地」亦提供包場服務,可為小朋友舉辦生日派對等活動,讓電影院不再只有單一的功能。
-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以香港九號幹線荃灣段(即屯門公路柴灣角出入口經青山公路-荃灣段、象鼻山路)、荃錦交匯處、德士古道至海岸線所包圍的地區為範圍。
- 拾級而上劇場,一張張粵劇名伶的照片掛於走廊,頗有歐洲劇場的莊重感,比起從前的老派設計,的確更爲吸引。
D‧PARK 位於荃灣市中心,四周交通網絡便利,為新界西首個地標式親子商場。 商場連接新界西的公共交通,包括來往機場及皇崗的接駁巴士等,更設有一千個有蓋車位方便駕車人士前來購物,數目為荃灣區之冠。 樓高三層的「D‧PARK愉景新城」面積達63萬平方呎,合共約140間店舖及旗艦店,當中的高樓底設計為購物人士提供舒適的購物體驗。 「D‧PARK愉景新城」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多元化商戶組合,打造新界西的繽紛玩樂親子優閒購物新據點。 全港自九龍灣之後,第二間 UA IMAX影院現身,位於尖沙咀國際廣場內的 UA iSquare 影院一共由五間影院所組成,合共提供約 900個座位,單是 IMAX 3D影院,就佔了四百多個座位。 投資逾五千萬港幣 的UA iSquare,開幕首部播放的IMAX 3D電影,正是全城熱話的《 阿凡達Avatar 》,使它立即成爲尖沙咀區內龍頭影院。
荃灣戲院: 區議會議席分佈
另外,影院1及影院5採用突破性X-Spatial天域的全感音優化技術,實現360度無縫4D環繞聲,大大優化聲音層次感及空間感,直接提升聽覺享受。 而為配合兒童主題,整個影院都以色彩豔麗為設計主軸,營造出兒童天地的風格。 荃灣戲院 另外,更特別為小朋友而設有兒童座椅、家庭座椅及半臥式的座位,讓小朋友能更舒服地享受電影的歡樂時光。 本院特別打造「童趣天地」供觀眾玩樂,務求令觀眾可享更多元化嘅服務。 而「童趣天地」亦提供包場服務,可為小朋友舉辦生日派對等活動,讓電影院不再只有單一的功能。
所以在這裏看的電影一定不會浪費這裏的大銀幕。
荃灣戲院: 香港科學館
豪華戲院然屬於旺角區,但其地理位置,卻遠不及同區的旺角百老匯、UA朗豪坊及嘉禾旺角。 戲院沒有會員制度,也沒有小賣部,座位也是八十年代的舊式設計。 該戲院共設兩個影廳,每個影廳各設座位950位。 單一影廳的數目,隨時是現時一家戲院各影廳座位數目的總和。
荃灣戲院: 電影
荃灣(英語:Tsuen Wan)位於香港新界西南[1]荃灣區,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香港市區)範圍之內。 太古廣場的AMC Pacific Place共有六個放映廳約六百個座位,包括一個只有三十九個座位的精選電影廳,可供舉行私人聚會使用。 荃灣戲院2025 AMC Pacific Place坐位舒適寬闊,音響設備完善,力足與港島區另一高價影院 Palace IFC 看齊。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以香港九號幹線荃灣段(即屯門公路柴灣角出入口經青山公路-荃灣段、象鼻山路)、荃錦交匯處、德士古道至海岸線所包圍的地區為範圍。
荃灣戲院: 新界…
在汀九橋及九廣西鐵(今屯馬綫)開通前,荃灣是九龍往來新界西北的必經之路,荃灣站及巴士總站每天都有大量轉乘地鐵及巴士往來屯門及元朗的乘客。 港英政府為了發展荃灣,1950年代起在荃灣大規模填海,首次填海令柴灣角消失。 荃灣戲院2025 1980年代,介乎德士古道及馬頭壩道之海域亦被填為陸地。 海運已經過好幾次的改裝,現在這576個座位只是當日的樓座,可以想象到當日有兩層的海運是一間多大的戲院。 從前的Ocean也變成了現在的”Grand Ocean” ,海運有着大型的弧銀幕,不是一般戲院能比美,很多人也說這裏的銀幕是現時香港最大的,但其實還有一間就是旺角的豪華戲院。
荃灣戲院: 英皇戲院 荃灣荃新天地預售中電影
經過數據證明,發現荃灣西站上蓋物業發展項目將會令荃灣空氣質素更為惡化,並嚴重影響荃灣社區的景觀[46]。 但政府最終沒有理會區議會以至地區人士反對聲音,如期讓項目的代理人港鐵為物業發展項目進行招標工作。 1990年代為了興建九廣西鐵(今屯馬綫)的荃灣西站,快速公路荃灣路以西海旁,再次進行填海,多次填海令荃灣的海岸線拉直,藍巴勒海峽再度收窄,成為現今的模樣。
荃灣戲院: 新界
根據荃灣區議會文件顯示,荃灣西海旁有3個雨水暗渠排水口,分佈荃灣麗城花園、荃灣碼頭及荃灣海濱公園對出,唯荃灣區內不少舊樓的污水渠駁錯,使海旁臭味困擾周邊居民多年。 荃灣戲院2025 區議員指區議會已通過動議,並已列入工務工程,惟非優先處理項目,排隊多年,遲遲未能落實。 荃灣近芙蓉山南麓一帶地方幽靜,背靠香港最高的大帽山,風水甚佳,故有不少寺廟臨立。 特別是20世紀初,當時不少道人、法師為躲避戰禍來到香港,一部份便在此帶開宗建寺。 荃灣是港鐵荃灣綫的終點站,荃灣站附近設有荃灣鐵路站巴士總站,站內有多條往來新界西北的巴士路線,並有往深井及青龍頭的專線小巴路線。
荃灣戲院: 百老匯 荃灣戲院的上映電影、時間及售票情況
荃灣與同為第一代新市鎮的沙田和屯門般規劃有固定的「市中心」地帶不一樣。 市中心範圍大約在港鐵荃灣站範圍,大涌道以東、海盛路及楊屋道以北、關門口街以西及青山公路荃灣段以南一帶。 交通設施有地鐵港鐵荃灣站、大型巴士總站、公共小巴等。
荃灣戲院: 英皇戲院 荃灣荃新天地
對於很多觀衆來說,也許會嫌棄豪華戲院的水平,可是該院卻是全港唯一擁有逾六百座位的戲院。 因應多項維港兩岸的大型基建工程陸續完成,《預算案》建議推動優化海濱項目,預留60億元發展新的海濱長廊及休憩空間,以改善海濱設施。 據悉,是次優化海濱的重點項目包括6個港島海濱、2個啟德海濱及荃灣海濱空間。 不過荃灣區議會曾經「先行先試」,於2011年自資拜託香港科技大學,為整個荃灣區將來樓宇開展停止風洞測試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