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確家族乙肝背景(垂直傳播)者,干擾素效果不佳;肝功能失代償階段(晚期肝硬化)、高度黃疸者不能使用干擾素;拉米夫定最好不要用於兒童;阿德福韋最好用於拉米夫定治療發生病毒變異者。 在乙肝病毒複製過程中,少數前基因組RNA(pgRNA)可釋放含HBV RNA的衣殼進入血清。 目前科學家們已經開發了兩種高通量檢測方法用於定量檢測pgRNA。 需要指出的是,HBeAg陽性患者,其HBV RNA水平明顯增高;而在HBeAg陰性患者中,HBV RNA水平則與HBsAg水平之間的相關性較差(因爲HBsAg來源於整合基因組)。 由於乙肝標準治療核苷類似物對cccDNA轉錄爲pgRNA的影響極小,因此在乙肝治療過程中HBV RNA的可檢測時間可長達數年。 乙型肝炎也通過針刺傷、紋身、穿刺和接觸受感染的血液和體液(如唾液和經血、陰道分泌物和精液)傳播。
按理來說,我國乙肝藥物市場規模有着極大的發展潛力。 但與此相反的卻是,我國乙肝藥物市場規模正在逐年萎縮。 作爲一種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臟疾病,乙肝在全球影響了將近3億人的生活,國內便高達8600萬。 隨着多種路徑的乙肝治療方式齊頭並進,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看到乙肝患者能夠真正實現功能性治癒。
乙肝根治: 傳播
目前科學家們已經開發了一種更爲靈敏的血清HBcrAg檢測技術,其檢測限達到了2.1 log10 U/ml。 近日,國際醫學頂級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年度重磅綜述《乙肝的創新療法》,詳細闡述了乙肝診療領域新型生物標誌物、創新藥物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 世衛組織每年都組織開展世界肝炎日宣傳活動(作爲其9項旗艦年度衛生宣傳活動之一),以提高人們對病毒性肝炎的認識和了解。 在2022年世界肝炎日,世衛組織將重點關注“使肝炎關懷服務更貼近患者”這一主題,並呼籲簡化病毒性肝炎服務的提供方式,拉近關懷工作與社區的距離。
- 肝炎病毒有五種主要毒株,分別稱爲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
- 乳酸直接結合MAVS並防止其在HBV感染期間的聚集和線粒體定位。
- 在一項2b期臨牀試驗中,bepirovirsen取得的結果令人振奮。
- 甲型肝炎病毒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最爲常見,這是因爲獲得清潔可靠水源的機會少,而食物被污染的風險高。
- 近幾年,有很多新藥的研究就是想要達到“臨牀治癒”的目標,部分新藥已經進入了第三期臨牀試驗階段,可能未來幾年“臨牀治癒”的患者會越來越多。
- 這兩種標誌物有望克服定量HBsAg、HBV DNA以及HBeAg檢測的侷限性,並有效區分HBeAg陰性患者和活動性較低的感染患者。
- 綜述指出,HBV RNA和HBcrAg檢測均可識別活性cccDNA轉錄,因此這兩種檢測技術或可識別疾病進展風險較高的患者,並預測停止藥物治療後患者復發的可能。
急性乙肝的特點是6個月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陰轉。 主要是服用口服藥,抑制病毒,減輕肝臟發炎,避免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肝硬化和肝癌。 由於乙肝是長期病,療程經年累月,甚至要終生服藥,而乙肝沒有特殊癥狀,當患者在一段時間「無病無痛」,肝酵素持續正常,可能會自覺康復,又或者為了省下藥費而自行停藥、減藥。 乙肝能否根治,根治慢性乙肝幾率是非常小的,一般是針對十八歲以上感染者,如果該患者免疫系統好,就可能會清除病毒,不會發展爲慢性乙肝,急性乙肝是可以好的。 不過指南明確定義了我們現今能追求的最好結局——乙型肝炎康復/臨牀治癒:血清中乙肝病毒DNA低於檢測值下限、表面抗原轉陰、肝功能正常、肝組織無明顯病理學改變。
乙肝根治: 免疫耐受期(潛伏過程)
若果身邊有人患有乙肝,不妨提醒他這套自救指南,說難不難,卻貴在堅持,正是:依時服藥,定期檢查。 按照世衞的指引,乙肝患者每年需要驗血檢查肝酵素、乙肝病毒載量(HBV DNA)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監察乙肝病毒的數量多少和活躍與否。 也要量度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程度,首推肝纖維化掃瞄,檢查過程既無創傷,也沒痛楚。 乙型肝炎最大的危險,在於無聲無息,悄然併發肝硬化和肝癌。
經過多年的健康宣教,大衆已經熟知了“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走的疾病演進路徑,所以從健康預防的角度,未接種過乙肝疫苗,也未進行過專項檢查的人羣,建議到醫院進行乙肝五項篩查。 許多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或戊型肝炎患者只表現出輕微的症狀或根本沒有症狀。 甲型、乙型和丙型肝炎的症狀可能包括髮燒、不適、食慾不振、腹瀉、噁心、腹部不適、尿液變深和黃疸(皮膚和眼白髮黃)。 在某些情況下,該病毒還可能導致慢性肝臟感染,隨後可能發展爲肝硬化(肝臟瘢痕形成)或肝癌。 業內知名媒體Endpoints的報道強調,這一結果表明無論是否接受了當下的乙肝標準療法,bepirovirsen都能帶來類似的治療效果! 因爲當下的標準療法雖然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表達,但一旦停藥,病毒就會反彈,所以需要患者終身服藥。
乙肝根治: 肝炎
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全球肝炎報告》:我國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人數達到了1.2億,慢性乙肝患者3000萬人,得到治療的僅有200萬人,不足總數的1/10。 乙肝傳播的方式主要有母嬰傳播、性傳播、血液傳播、其他傳播等,一般日常接觸不會傳染乙肝。 該研究治療的靶點是病毒HBx蛋白,通過阻止宿主因子(SMC複合物)與其結合,保護細胞核中的cccDNA不被沉默。 研究小組一方面用抗病毒細胞因子干擾素-α對動物進行治療,已經證明干擾素可以減少病毒RNA,另一方面他們通過RNA干擾抑制HBx蛋白的形成,這種方法是抑制RNA向蛋白質的翻譯。 在這兩種情況下,都能夠廢除大多數感染細胞中HBx的產生,從而通過宿主限制因子的重新出現使cccDNA失活。
- 衣殼蛋白抑制劑:衣殼蛋白是用來保護乙肝病毒DNA的蛋白外殼,這類新藥能干擾這層外殼的形成。
- 所以說,乙肝的治療既簡單叉複雜,簡單是說終極目標是不發生肝癌、肝硬化,即核心治療是血清HBV DNA轉陰,而複雜的是血清病毒轉陰容易清除難,即想要達到停藥很難,“臨牀治癒”更難。
- 王宇理事長介紹,國內外臨牀研究證實,新型抗乙肝病毒藥物對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進行規範的抗病毒治療可降低肝癌發生風險。
- 有研究發現,一次性篩查10萬名18-69歲人羣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可減少代償期肝硬化、失代償期肝硬化、肝癌、肝移植和肝相關的死亡。
- 不管是干擾素還是核苷酸類似物,都有着自己的缺點。
- 比如,Hepcludex雖然對丁肝效果出色併成爲了首個獲批治療丁肝的藥物,但對於乙肝並沒能展現出降低HBsAg的潛力。
- 在多種小核酸藥物中,反義療法(ASO)和小干擾RNA(siRNA)已經產生了一定的效果,能夠迅速降低HBV感染的指標。
那麼未來幾年,我們是否能夠達到乙肝治癒的目的呢? 現階段,我們提出了一個目標,那就是“臨牀治癒”,但當前的治療手段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達到這個目標的,所以患者需要自己搞清楚乙肝治療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抗病毒治療是肝炎病毒感染者降低肝癌風險的最有效措施。 王宇理事長介紹,國內外臨牀研究證實,新型抗乙肝病毒藥物對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進行規範的抗病毒治療可降低肝癌發生風險。 肝臟纖維化患者接受規範抗病毒治療 乙肝根治2025 3-5年,可降低罹患肝癌的風險10%-30%。
乙肝根治: 全球金融反常一幕,美債10大債主集體停拋,中國購入1427.4億元
治療可延緩肝硬化發展速度,降低肝癌發病率,延長長期存活時間。 2021年,世衛組織估計,根據所處環境和治療標準符合情況,有12%至25%的慢性乙肝感染者需要治療。 現如今更多的醫師增強了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意識,解除患者對“長期服藥”的顧慮,對患者進行常識普及、讓患者知道對症下藥也是未來治療的發展方向。 通常講,“大三陽”表示乙肝病毒在大量複製,傳染性強,可出現在慢性肝炎及乙肝帶原者。 但由於有的病毒會造成“假小三陽”,故有人說有的“小三陽”比“大三陽”危險。 在這種情況下,肝功能、B超、HBV(乙肝病毒)DNA檢測是確定是否需要使用藥物治療的必要手段。
乙肝根治: 乙型肝炎
目前沒有藥物完全根治,但有藥物可以幫助患者的身體對抗和清除乙型肝炎病毒以控制病情,只有少數可以忽然痊癒。 治療後有可能使病毒基因的含量少於可偵測的水平,即為健康且傳染性低的帶原者。 每種藥物的有效性差別不大,但對於具體患者這可能因人而異。
乙肝根治: 乙肝爲什麼那麼難根治
國外羅氏、Assembly,國內齊魯製藥、東陽光藥、恆瑞醫藥、科倫醫藥等多家藥企都圍繞着這一路徑研發乙肝藥物。 不過關鍵點在於,HBV與肝細胞受體結合後,雙鏈鬆弛環狀DNA(rcDNA)會進入細胞核,並利用人體內的材料將rcDNA加工爲共價閉環雙鏈DNA(cccDNA)。 顯然,cccDNA就是HBV入侵人體的終極武器了。 乙肝不是流感,也不是皮膚病……何況大多數皮膚病也不是觸摸皮膚傳染的。
乙肝根治: 低 (非) 複製期
HBV與肝細胞受體的結合是HBV感染的第一步,通過阻斷二者的結合抑制HBV感染看上去行得通。 不過在實際臨牀中,病毒進入抑制劑對乙肝效果平平。 比如,Hepcludex雖然對丁肝效果出色併成爲了首個獲批治療丁肝的藥物,但對於乙肝並沒能展現出降低HBsAg的潛力。 比病毒抑制劑更火熱的,是HBV衣殼抑制劑的研究。 所以對於大部分創新藥企來說,都沒有選擇在這兩款老藥上做無意義的內卷。 而是選擇研發創新型乙肝藥物,將乙肝的功能性治癒作爲目標。
乙肝根治: 乙肝可以治癒嗎?這8個問題你得知道
不過好在研究者們從未放棄,一步步揭開乙肝病毒新致病機制。 儘管經過30年攻堅,我國肝炎防治成果顯著,但由於我國肝炎患者基數大,每年產生的肝硬化、肝癌患者數量龐大,疾病負擔沉重。 乙肝根治2025 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曾任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理事長多年的劉曉峯指出,抗擊肝炎的鬥爭依然艱鉅,仍需保持清醒認識,對肝炎防治工作常抓不懈。 GSK負責藥物開發的高級副總裁Chris Corsico博士對此結果感到振奮。
乙肝根治: 免疫學“二對半”檢驗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理事長王宇介紹,大量研究顯示,我國約85%肝癌由乙肝病毒感染所致。 從乙肝病毒感染到發展爲肝癌,是一個長期的病理過程,經歷慢性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不同疾病階段,各有臨牀特徵。 基於對這一疾病過程的認識和目前已經具備的條件,我國專家制定了積極的干預策略,與肝炎相關的原發性肝癌,可防可治,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好,干預措施可取得顯著效果。 3、第三個目標更高,不單單是可以停藥,而是將病毒最主要的標記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轉陰或者檢測不到,我們也可以稱之爲理想的;治療目標,目前將這種狀況稱之爲“臨牀治癒”。 乙肝根治2025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個很特殊的病毒,只要病毒存在,它的表面抗原( HBsAg)就會持續分泌,但是當機體的免疫功能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以將大量的HBV清除掉,並有效控制。
乙肝根治: 乙肝“治癒”現曙光,誰能再造吉利德千億美金神話
不過反義寡核苷酸藥物仍只是通過作用於病毒mRNA達到在更早期阻斷病毒DNA複製的目的,仍很難將cccDNA徹底清除。 若想實現“徹底治癒”的目標,仍需開發新作用機制的藥物。 儘管相對於1990年,我國乙肝發病率在下降,但是迄今爲止,尚無能完全消除該病毒併爲慢性HBV感染提供治療的特異性方法。
預防乙肝感染可避免出現相關併發症,包括慢性病和肝癌。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爲乙型肝炎病毒,縮寫爲HBV,它是一種DNA病毒,能整合到肝細胞核內的基因中,就目前的醫療水平來說,尚無能進入細胞核的抗病毒藥物,所以沒有辦法根治。 對於各種類型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推薦的藥物,治療時間指南均做出了推薦。
乙肝要難纏得多,因爲它的感染病毒HBV很頑固,很難被完全清除。 感染乙肝病毒之後,會有這幾種情況: 一部分免疫系統強大的人,能把病毒清除,沒有任何症狀就康復了。 一部分人會患急性乙肝,會表現出一些急性的症狀,比如身體乏力,黃疸(皮膚、眼睛發黃),噁心嘔吐等;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 還有一部分急性肝炎,會發展成慢性乙肝,甚至進一步發展成肝硬化等。 目前的乙肝治療,主要是圍繞着控制病毒,不讓病情繼續進展的大目標來進行的。 大部分的乙肝患者,通過積極治療,可以抑制病毒,讓病情不再進一步發展,也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 做到和乙肝病毒和諧共處。
目前科學家們已經在聯合治療(如聯合替諾福韋或聚乙二醇干擾素)中評估了REP 2139的療效。 研究顯示,隨訪48周後,接受REP 2139治療的40例患者中有14例HBsAg檢測結果爲陰性。 Bulevirtide是一種HBV/HDV病毒進入抑制劑,可結合並滅活牛磺膽酸鈉共轉運多肽,從而抑制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進入肝細胞。 目前該藥在慢性乙肝中的治療作用仍處於早期臨牀探索階段。 已有一種安全有效的疫苗,對乙肝的保護程度可達98%-100%。
雖然它們都會引發肝病,但它們在重要方面各有不同,包括傳播方式、疾病嚴重程度、地理分佈和預防方法。 特別是,乙型和丙型肝炎導致數億人患有慢性病,並且是肝硬化、癌症和病毒性肝炎引發死亡的最常見致因。 乙肝根治2025 據估計,全球有3.25億人患有乙型和/或丙型肝炎,對大多數人來說,檢測和治療仍然遙不可及。 現在臨牀上常用的抗乙肝病毒藥主要是干擾素類和核苷酸類。 在西方國家干擾素的療效很不錯,60%~70%都有效,在中國就遠遠達不到這個水平,這是因爲西方人感染的乙肝病毒的基因型主要是A型,而我國感染的以B、C型爲主,它們對干擾素的敏感性較低。
乙肝根治: 世衛組織的應對
整個療程結束後的最初3個月每月監測一次肝功和乙肝病毒指標(HBeAg、HBVDNA),此後延長監測時間。 對於病情較重的肝硬化患者和療效不好的患者,監測力度要加強,注意病情惡化;對於療效較好者可以每半年或一年檢查一次。 而目前,很少有藥物能夠直接進入肝細胞的細胞核內殺滅乙肝病毒,即便是免疫系統,想要消滅乙肝病毒,也會損傷肝細胞,導致兩敗俱傷。 在60℃的條件下都難以將其殺滅,在100℃的高溫下能存活7-8分鐘左右,而且不怕碘酒和酒精。 當醫生對乙肝進行抗病毒治療時,乙肝病毒還會根據藥物進行變異,藥物就無法對它再起作用。
乙肝根治: 抗病毒治療的療效指標
張文宏:就目前治療的藥物來說,達到第一個目標是很容易的,比方口服核苷類藥物。 乙肝根治 但是並不是所有患者都能達到第二個停藥的目標,停藥是有一定的標準的,“大三陽”的患者必須轉爲“小三陽”,這時還要繼續治療3年左右的時間,這段時間是很關鍵。 長期積存的病毒,即使少量也會導致耐藥突變的積累,增加病毒學進展的風險,甚至會導致肝硬化、肝癌的發生,危及患者的生命。 中國工程院院士莊輝介紹,作爲降低傳染病危害的關鍵措施之一,篩查可提高診斷率和治療率,降低疾病的危害。 通過對一般人羣篩查肝炎病毒,可使尚未感染者早預防;已經感染者早診斷和早治療,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 有研究發現,一次性篩查10萬名18-69歲人羣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可減少代償期肝硬化、失代償期肝硬化、肝癌、肝移植和肝相關的死亡。
乙肝根治: 健康要聞
其他乙肝患者藥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韋等,它們不可以直接殺死病毒,而是幫助提升患者的免疫系統和清除病毒。 定期體檢對乙肝患者尤爲重要,可以預防肝病的進一步發展,並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有利於預防纖維化、肝硬化和肝癌。 乙肝根治 儘管到目前爲止,通過特定的藥物完全治療乙型肝炎幾率小的可憐,但有一個充滿希望的存在,即乙型肝炎轉爲陰性。 對此,王麗旻表示,乙肝抗體分爲表面抗體(抗-HBs)、e抗體(抗-HBe)、核心抗體(抗-HBc),當只有表面抗體(抗-HBs)陽性時,沒有感染乙肝病毒,不存在傳染性。
乙肝根治: 乙肝病毒害人無數,爲什麼無法根治?有四個“難點”
直到1992年,衛生部決定開始給全體新生兒和學齡前兒童接種乙肝疫苗,但是自費,不是強制要求接種,到了2005才實現乙肝疫苗免費。 探索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創新模式,建立病毒性肝炎防治協作機制是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的重要一步,也是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具體實踐。 免責聲明: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
乙肝根治: 接種疫苗不產生抗體怎麼辦
英文縮寫HBsAg,是反映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指標,健康人應爲陰性(-),陽性(+)表示目前感染了乙肝病毒。 有些人連續接種幾次都不產生抗體,可能是身體對這種品牌的疫苗不敏感,建議換一個品牌試試。 如果還不行,就有可能是身體對乙肝病毒不敏感,雖然沒抗體,但也不容易受感染,所以也不用特別擔心。 每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最有力的途徑,保證新生兒計劃免疫就能有效切斷乙肝的傳播。 重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病人如果乙肝病毒複製指標爲陽性,可以選擇抗病毒治療,但是隻能選擇拉米夫定。 在正確選擇適應症,一切嚴格按部就班治療的情況下,只有一半左右的患者可以獲得有效應答,另一半患者可能無效。
乙肝根治: 乙肝能治好嗎?乙肝能根治麼?
治療可以減緩肝硬化的進展,降低肝癌的發病率,提高長期存活率。 還有一種疫苗可以預防戊型肝炎感染,儘管當前並未廣泛使用。 目前沒有針對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專門治療方法,通常也不需要住院治療。 建議避免服用不必要的藥物,因爲這類感染會對肝功能造成不良影響。 接受規範抗病毒治療的乙肝患者,有效減少了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丙肝患者經抗病毒治療,治癒率目前高達95%以上。 它們是乙肝病毒檢查「二對半」,檢出的3種常見陽性結果,代表着體內有乙肝病毒。
如果患者檢查乙肝病毒DNA爲陽性,肝功能檢查提示谷丙轉氨酶爲正常值兩倍以上應進行抗病毒治療。 如果是首次使用抗病毒治療,需要了解病人的經濟、身體、工作、生活、婚姻、生育等情況,選定最爲合適的治療方案和藥物。 由於抗病毒治療時間長,投入精力、物力、財力巨大,治療方案一定要切實可行、實事求是。 然而,初次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有6成以上的人不會出現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