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的一點,阿里巴巴的董事會的9名席位中,阿里巴巴的28位合夥(後增加到30人)佔有5個席位的提權。 25年前曾有一名爲Wheel Lock(會德豐有限公司,股票代號:00020)的大公司,便有AB股之分。 AB股在股利並無差別,只是一份A股有10票投票權,而一份B股僅有一份投票權。

為了吸引更多生物科技公司來港上市,聯交所容許境外掛牌的公司在港作第二上市。 在股東表決權的問題上,股東可以通過公司章程作出“不以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的規定,將出資比例與表決權設置為“不對稱”,並按此約定執行,從而真實體現股東意願、促進公司長遠發展。 同股不同權 香港興起過有同股不同權,如太古A、太古B等,這是歷史因素所致,因當時英資巨企喜歡交叉持股這類股東結構,當資產優厚而控股權又不牢固時,就會引來狙擊,當年不少華資都是睇中這塊肥豬肉來喫。

同股不同權: 法律知識庫

那麼這也就是說馬雲和他的合夥人即使拿到只有10%以下的股權,卻可以通過控制董事會來控制整個公司。 也就是說如果在公司裏面一股股東他僅僅擁有10%的股權,卻可以擁有51%的決策權和表決權都是有可能的。 通常情況下這些公司一般將股東分爲兩類:A類股東一股一權、一股一票,而B類股東則享有一股多票的表決權。 同股不同權2025 “同股不同權”的情況下,公司的控制權與公司的所有權是分離的。 其中,股東是最重要的角色,股東出資設立公司,擁有公司的股權。

香港在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下同時遇上中美貿易戰,但仍然能在IPO集資額中獲得理想的成績。 當中除了因為企業要進行IPO上市集資作長遠發展,更因為香港近年修訂了多項上巿規則,先有讓同股不同權(下稱「WVR」)的新經濟公司在港上市;後有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亦可以參與港股市場。 但這一通行規則存在例外:公司章程可對股東的出資比例與表決權的對應關係另行作出約定;這是基於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特徵、股東之間的相互信賴及經營管理與公司發展的綜合考慮而作出的規定。 在境內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股東“持股比例”與“對應權利”(包括分紅權、表決權等)的規定及設置中,一般而言,“同股同權”是基本的要求;但規則之外的例外情況亦存在。 筆者擬就“同股不同權”的設置問題進行簡要分析,以期釐清相關規定與實踐操作。 這種股權安排多見於新經濟股或初創企業上,創辦人持有B股,即使未來融資或上市後,在公司的股份佔比較少,但仍能手執公司的話事權,帶領企業持續發展。

同股不同權: 法律研究

Bauguess的研究表明,因控股股東不依靠持股數量的多寡來增加財富,同股不同權的控股股東更有意願投資及進行較高風險的正凈值項目。 Chemmanur和Jiao的研究發現通過監管和其他管控可以減少控股股東謀取私利的次數和幅度。 Dyck和Zingales的研究表明,在投資者保障制度、稅務制度執行、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執法力度和媒體監督比較完善的地區,同股不同權所產生的投票權高的那部分股份的價值溢價較低。 Bauguess、Slovin和Sushka的研究表明,同股不同權公司被收購的平均收購溢價較同股同權的公司高。

  • 當中除了因為企業要進行IPO上市集資作長遠發展,更因為香港近年修訂了多項上巿規則,先有讓同股不同權(下稱「WVR」)的新經濟公司在港上市;後有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亦可以參與港股市場。
  • 中國證監會《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3 月已獲得國務院同意,意味著 CDR 試點落地,促使在海外上市的「獨角獸」回歸 A 股腳步加速。
  • 至於優化第二上市制度,陳茂波認為將有助吸納更多從境外迴流的中概股,主要對象是已在海外上市、沒有不同投票權架構、屬非創新產業的大中華公司來港作第二上市,並給予雙重主要上市的發行人更大靈活性。
  • 香港交易所於 2018 年 4 月 24 日正式發佈 IPO 新規,從 4 月 30 日開始,港交所正式接受同股不同權新經濟公司、未有營收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 Dyck和Zingales的研究表明,在投資者保障制度、稅務制度執行、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執法力度和媒體監督比較完善的地區,同股不同權所產生的投票權高的那部分股份的價值溢價較低。

條文上提到,假如存託證券無法在指定日前收到超過半數的相同指示,咁TDR的所有表決權都會落在公司董事身上。 換言之,TDR的計票方式不是一股等同一權,而是必須要「意向一致」兼「超過一半」纔算有效,否則議案就由董事局中央決定。 聖馬丁弔詭之處,在於公司的議案是要求罷免董事局,但如果TDR投票不足,決定權落在董事局身上的話,你估董事局會唔會笨到自願被罷免? 這根本就是自我監管,話事權還是永垂不朽地落在董事身上,永遠踢不走,這何來企業管治可言? 盲都睇得出當中的投票制度是幾咁不公平,也難怪肖建華無寶不落了。

同股不同權: 同股不同權是什麼?港交所 IPO 最大變革

雖然這些企業還沒給出確切在港上市的官方消息,但醞釀四年之久、也是近 25 年來意義最為重大的港股上市制度改革,即將落地,香港資本市場發展也將開啟嶄新的一頁。 香港交易所於 2018 年 4 月 24 日正式發佈 IPO 新規,從 4 月 30 日開始,港交所正式接受同股不同權新經濟公司、未有營收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同股不同權2025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 香港資本市場必將得益於新上市規則,然而中國市場作為一個需求巨大的市場,中國迅速開放,促進中國國際化程度不斷與香港接近,巨大的市場需求是香港不可能超越的。
  • 市場預計,小米很有可能首批 “ 同股不同權 ” 的上市公司,預計最早會在 2018 年 5 月提交 IPO 申請。
  • 但是,大股東存在的控制權,它可以藉助控制權傷害小股東,從而為自身獲取更大的利益。
  • 以小米為例,股份分為A股、B股,A股有一票投票權,B股則有10股投票權。

事實上公司採用不同投票權架構就是要確保創辦人對公司有絕對控制權,這樣創辧人就可以繼續為公司、股東和投資者服務。 同股不同權 目前學術界的實證研究並非一面倒認為同股不同權對公司有負面影響及存在風險。 甚至有學者認為,因一部分股東可能要求公司爭取不一些符合公司長遠利益的短期回報,特權保護可以將高管與這一部分股東安全隔離。

同股不同權: 同股不同權 臺股不跟進 金管會:有害公司治理

至於怎麼分配如何限制,則依據私法自治原則來解決,以體現程序的公平性。 投資者們都是理性的市場人,只要他們瞭解所面臨的風險,風險自擔便無可指摘。 因此,對於同股不同權公司,與其一棒子打死,不如敞開大門,交由市場和投資者來檢驗。 1997年前,Wheel Lock和其他此類公司(怡和、連卡佛和太古等)被港交所叫停,因爲政府認爲AB股可能會被不當使用。 現在,港交所重啓同股不同權,並非什麼破天荒的創舉,不過是“胡漢三我又回來了”的捲土重來而已。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 這是港交所 25 年來最大一次變革 ”。

同股不同權: 同股不同權:投資W股要小心!

在2018年,聯交所(0388)修訂了WVR的上市規則,這次修訂乃因2014年阿里巴巴(1688)曾計劃來港上市,可惜當年香港正實行同股同權制,令阿里巴巴改投美國上市。 此次港股的滑鐵盧事件,促使聯交所作出適應市場的改變,並於2018年4月開始讓WVR股權架構公司在港上市。 (1)股東協議及章程明確約定基於《公司法》的規定,“同股不同權”的相關內容在股東協定、章程中作出明確約定,是相應股東行使權利的重要依據。 建議在各股東自由意志、達成合意的基礎上,在股東協定、章程中明確約定出資比例、不同事項的表決權比例、分紅權比例以及該等條款修改的程式等相關內容,以在法律法規規定的框架內實現各股東的訴求。

同股不同權: 香港同股不同權例子

同時,透過僅限於專業投資者認購和買賣、訂立籌集資金的門檻(須至少達10億元),以至進行併購交易時的規定 (例如公司須符合所有新上市規定等)等,力求在保障投資者、市場質素與市場吸引力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 新的SPAC制度將擴闊企業在港上市融資的渠道,加強香港作為國際首選上市平臺的競爭力。 同股不同權的「權」是指股份投票權,採用這種架構的上市公司,會發行至少兩類每股投票權不相同的股票–創辦人持有「特權股」,每股可投多於一票;而一般投資者只持有一股一票的普通股份。 同股不同權2025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報導,作為市場參與這的興業證券就在諮詢文件回覆中指出:“ 香港交易所本次改革,市場所需,國家戰略所需。

同股不同權: 同股不同權

同時,擁有高投票權的股東,或有機會為了自身利益而剝削小股東的權益。 就如上文提過的小米 (01810),其初步招股文件的風險因素一欄就有提及:特權股份持有人「未必會以我們獨立股東的最佳利益行事」。 若然創辦人和管理層能力十足,一直作出明智的商業決定,這固然最好。 但由於普通股東的投票權不足,難以左右公司決策,創辦人和管理層一旦作出錯誤決定,就會令公司受累。

同股不同權: 同股不同權壞處:權力過度集中

因此,有天才想到把投資權分成A、B股結構,讓人以小控大,掌握話事權,但這類持股是偏袒控股股東,玩殘小股東。 正當大家以為這類不公平的持股結構已經沒落,其實,預託證券(Depositary Receipts,DR)只要識玩,都可發揮同股不同權玩殘散戶的效果。 「同股不同權」係一個永恆的金融話題,亦都係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有意推動的新式管治架構。

同股不同權: 相關新聞

香港資本市場必將得益於新上市規則,然而中國市場作為一個需求巨大的市場,中國迅速開放,促進中國國際化程度不斷與香港接近,巨大的市場需求是香港不可能超越的。 MoneyHero Global Limited及/或其分支機構不能,亦不會對任何資訊、特定投資項目之回報與可持續性,或資料來源的潛在價值,作出評估、驗證或保證其適當性、準確性或完整性。 MoneyHero.com.hk可能透過本網站所提及的品牌或服務收取報酬。

同股不同權: 臺灣證券交易所 公司治理中心

港交所 同股不同權2025 (00388) 在2018年容許「同股不同權(Weighted Voting 同股不同權2025 Right)」公司上市。 同股不同權的公司發行最少兩類股份,兩類股份的每股投票權不相同。 至於阿里巴巴(09988),與小米、美團等「1股10票」也有不同。 阿里巴巴只讓公司合夥人有董事提名權,與其他股東的股份權利不同,但合夥人在投票時同屬「一股一票」。 港交所對同股不同權的運作設有一定限制,如一股一票的股份需佔投票權至少10%;每股特權股最多可擁有10票投票權;特權股股東轉讓股份或過世後,股份將會變回普通股。

同股不同權: 【同股不同權】陳茂波:共逾60間「同股不同權」公司在港上市 累計集資超過5700億元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臺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投資人依本網站資訊交易發生損失需自行負責,請謹慎評估風險。 目前學術界對同股不同權負面影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股份價值折讓、控股股東的私慾、特權的保護和其他一些連帶影響。 可以看到,不管是國內A股降低盈利門檻,再到港股開放“同股不同權”,資本市場都在積極嘗試爲高科技和互聯網創新企業上市減少障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