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聯絡了水務署和漁農自然護理署 洪水坑水塘 (漁護署),感謝他們提供8個灌溉水塘的落成年份及提供灌溉設施的地區。 由於沒有郊遊設施,此處比藍地水塘較少去,記者兩次到訪都鮮見人煙。 相比之下,這裡水質較,除了堤壩的下塘外,亦可走上隱蔽的上塘,湖水偏藍,但就要走雜草叢生的沙石路。

  • 遊走山徑期間,可遠觀橫亙在下游石澗上的水管及較高處的主壩,氣勢頗為宏偉。
  • 一如藍地水塘,洪水坑水塘的本來用途是灌溉,1963年落成後,元朗農田受其潤澤,隨耕地減少,其原有功能大大減退。
  • 不少山行者好天時亦相當喜歡在這裡行澗至洪水坑灌溉水塘。
  • 本網誌大部份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本人概不負責。

記者有幸遇上礦場工人「爆破哥」,說他是爆破哥,皆因很熟悉礦場爆破情況,至於幸運,因爆破哥拍下有如戰爭情景的爆石片段,讓人看得傻眼。 他說,石礦場不時會爆破,走路時要留神,切記不要進入石礦場範圍,又說在新合約的礦場做了兩年,做多5年就退場了,因為政府話要將土地來起屋。 沿路騎著單車圍繞洪水橋排水道慢走,風景之優美猶如置身在日本。 疫情期間大家無法外出旅行,此路段著實有身處國外的感覺,多少慰藉了想旅行出走的心靈,大家不妨在這輕騎慢行,好好靜心感受四周的恬靜慢活。 由水塘上山開始,大部份為風化嚴重的沙泥地,路況有些像往花香爐頂的山徑。

洪水坑水塘: 香港灌溉水塘遊 邊個風景最美?

是次便發掘了在元朗洪水橋一條輕鬆的騎行及行山路徑——丹桂坑及洪水坑灌溉水塘。 路程長約一小時卻景緻優美,大家欲探索元朗親親大自然半天,不妨一試。 屯門徑初段屬山腰,過了名字浪漫的「若夢園」晨運園地後緩登至海拔約二百五十米的山崗,路上繼續可見屯門北一帶景色,然後就沿樓梯和馬路下達藍地灌溉水塘。

  • 洪水坑水塘分為上下兩個塘,水塘環境清幽恬靜,地處偏遠,鄰近藍地石礦場,附近亦沒有郊遊設施,因此即使假日亦人跡罕至。
  • 沿路騎著單車圍繞洪水橋排水道慢走,風景之優美猶如置身在日本。
  • 由水塘上山開始,大部份為風化嚴重的沙泥地,路況有些像往花香爐頂的山徑。
  • 若公奄山和花香爐頂二選一的話,當然是先去後者。
  • 因為土地問題,石礦場一帶也計劃發展住宅,最快2022年批地發展。
  • 洪水坑水塘距藍地水塘不足1公里,但因為沒有郊遊徑接連,兼要在石礦場旁邊走過,很少人會到來。

因為土地問題,石礦場一帶也計劃發展住宅,最快2022年批地發展。 洪水坑水塘 在屯門市廣場附近起步,橫過青山公路就是往屯門徑的上山入口,亦是全長一百公里的麥理浩徑終點。 穿越標示尚算充足的井頭上村,看到漁護署的告示板,代表進入屯門徑,另一邊為漫長的麥理浩徑。 新一年以至新年代伊始,儘量走趟以前從未走過的路,為行程帶來創新感。 是日就到甚少踏足的屯門一帶山嶺,全走屯門徑之餘,也嘗試尋找由藍地水塘至洪水坑水塘和從公庵山下洪水橋的山徑,每段路況和難度各異,但共通點是遠足界尋幽探祕的熱門地。 藍地水塘屯門徑走多約45分鐘就到達第一個目的地藍地水塘。

洪水坑水塘: 香港好去處:【香港室內遊樂場通行證48折!低至$450!Melody主題遊樂場+攀爬樂園+抱石場+Lego中心】

在若夢園前要右轉上樓梯繼續行,否則穿過若夢園會變成落山走錯路。 在屯門徑上有一段路很開揚,可把屯門至兆康一覽無遺。 洪水坑水塘 洪水坑水塘 洪水坑水塘距藍地水塘不足1公里,但因為沒有郊遊徑接連,兼要在石礦場旁邊走過,很少人會到來。 人跡罕至之境並未阻隔記者的熱忱,分別在艷陽天及下雨天到訪,發覺無論陰晴,水塘景色都那麼秀麗迷人,若人生圓缺都能有這番景況,那真是一樁好事。 一直都計劃著一些能融合踩單車及行山的路線,以感受不一樣的行山體驗。

由何福堂書院(麥理浩徑十段終點)起步,逆走麥理浩徑上行至引水道。 由此左走屯門徑第一段(右方引水道為麥理浩徑)。 沿石級上走,經過涼亭至晨運園地「若夢園」後,右轉上走水泥級至涼亭。 從涼亭側的花崗巖小徑下行,在分口水左轉(右方山徑為虎地郊遊徑)。

洪水坑水塘: 洪水坑水塘

轉向屯門徑後變得輕鬆,平坦易行,更有街坊自製的休息站。 在屯門徑上有一段路很開揚,可把屯門至兆康一覽無遺,而路旁更有一列彩虹欄杆,也是平日行山徑少見的繽紛;再走多約 45 分鐘就到達第一個目的地藍地水塘 。 洪水坑水塘分為上下兩個塘,水塘環境清幽恬靜,地處偏遠,鄰近藍地石礦場,附近亦沒有郊遊設施,因此即使假日亦人跡罕至。 定過神來,回走至主壩,在洪水坑灌溉水塘指示牌下有山徑,可走到靠近元朗公路的新界西北廢物轉運站,跟住沿順達街到順風圍至青山公路離開,這段離開路程需時約45分鐘。 遊走山徑期間,可遠觀橫亙在下游石澗上的水管及較高處的主壩,氣勢頗為宏偉。 另一面則是塘面平靜的儲水塘,靜靜在這裡歇息一會,可以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並可以依據體力思考下一步欲原路折返,還是經水塘左邊行至元朗大棠,又或經右邊上山路至藍地灌溉水塘。

洪水坑水塘屬灌溉水塘,即非食水用塘,主要用作灌溉農田。 水塘的水會流經丹桂村、鍾屋村一帶再流經洪水橋,經過天水圍西側,成為該區著名的「臭河」,最後匯入后海灣。 洪水坑水塘2025 洪水坑水塘2025 站在主壩,水塘開闊,盡攬山巒倒影,視野良好時,可遠眺天水圍。 環境清幽恬靜,在晴天,見失業中年漢在釣魚,說道水塘環境令人覺舒服,壓力也小些;在雨天,則見閒情女士打傘漫步,細看雨絲飄進水塘,泛起無數白點。

洪水坑水塘: 洪水坑灌溉水塘到九逕山

藍地水塘位於屯門虎地,為一個灌溉水塘,屬大欖郊野公園範圍。 但翻查地圖,右邊路徑比較接近藍地水塘,但路程較長,可按需要決定路線。 走完第一部分約要 2 小時,如果體力仍足,不妨多走 30 分鐘,尋找湖水綠水塘。 由藍地水塘離開會經過石礦場,之後繞過外圍,到達礦場的另一面就有路可上山去洪水坑水塘 。

洪水坑水塘: 灌溉水塘的位置

灌溉水塘本來純粹用作灌溉附近農田,所以集中在平原廣闊的屯門、元朗和北區,面積亦明顯較食水水塘為小。 洪水坑水塘位於屯門九徑山以北的丹桂坑的中上游。 水塘由1955年冬開始興建,1957年與藍地水塘(時稱老虎坑水塘)同日落成,現時藍地水塘主壩東端的梯級旁仍有一座碑石以資紀念。 洪水坑水塘是一個灌溉水塘,當時與藍地水塘同為屯門、屏山及廈村三地的禾田供水,惟現時已沒有供水予農民使用。 交通:洪水橋輕鐵站步行至Common Sense單車舖租單車,駕單車經洪水橋排水道至元朗公路橋下鎖車,從旁邊登水塘上山小路,沿途見丹桂村水塘,至洪水坑灌溉水塘後原路折返。

洪水坑水塘: 藍地水塘02. 路線攻略

一如藍地水塘,洪水坑水塘的本來用途是灌溉,1963年落成後,元朗農田受其潤澤,隨耕地減少,其原有功能大大減退。 洪水坑水塘2025 它位處元朗九徑山北面的丹桂坑,因此又稱丹桂坑水塘,下游位於洪水橋丹桂村,水會經過天水圍西側,最後流入后海灣,儲水量為9.1萬立方米。 先來到西鐵洪水橋站旁一間專門出租古典單車的藝文複合空間Common Sense HSK租單車,宜事先預約,方便店主為你揀選合適身形的古典單車。 然後從店後的和平新村單車徑作起點,一直駕著單車沿洪水橋排水道旁的路徑,前往元朗公路及新界環迴公路天橋底下,在近達福路下車及鎖車,再經旁邊丹桂村的入口小徑上行至洪水坑灌溉水塘。 初段會途經丹桂村,由於村內仍有許多村民居住,行山者宜保持安靜,尊重他人。 由於沒有郊遊設施,此處比藍地水塘較少人去,記者兩次到訪都鮮見人煙,可以輕易拍到靚相。

洪水坑水塘: 藍地水塘04. 洪水坑水塘

(2) 洪水坑水塘2025  「香港河流網:山貝河」,綠色力量 (網上資料 2012)。 【溫馨提示】郊遊時,要尊重自然環境,不要留下垃圾。 另外,行山前一定要做足準備,量力而為,注意難道級別,不要獨自一人行山。

洪水坑水塘: 山巒草石映襯 晴景美雨迷漫 洪水坑隱世水塘 翠藍靈秀

走至山脊,原來地圖顯示的山徑其實要深入礦場範圍,原本的路標就沒有了。 首先坐輕鐵前往鐘屋村站下車,沿廣田街一路直入,沿旁邊明渠直走, 小心經過村屋會有幾隻小狗出來(歡迎)你! 好快就正式進入山徑,左手面旁邊就是洪水坑,而山徑旁有很多野生豬籠草,這是捕捉蚊蟲的植物,外形像豬籠而取名。 到達洪水坑灌溉水塘,可從右方小徑到達水壩頂部,這裡景色美麗,水面呈現一片綠色,加上岸邊樹木倒映,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藍地水塘屯門徑起點是由屯門西鐵B出口沿杯渡路一直走至杯渡輕鐵站,過對面馬路在何福堂中學旁上山。 洪水坑水塘2025 穿過虎地燒烤場轉右一直走,會見到樓梯走落水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