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屯門的居民,定必知道屯門公園是個不錯的單車公園,整條單車徑長約535米,更沿河邊而建,中段更有不同的道路標誌,可減低人車爭路而導致受傷的情況發生。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 店鋪分佈於屯馬單車徑沿途,租全日者加$10即可以在任何一間分店還車,十分方便租車人士。
  • 2002年香港科學園啟用後,此站亦為該處的上班人士提供轉乘巴士往返的中轉站。
  •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2008年,一名男子在北行月臺登上列車時從空隙墜軌受傷,他其後入稟區域法院控告港鐵疏忽,最終敗訴[4]。 而由於軌道彎急,列車入站最高速度限制是每小時55公里[5]。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2025 沿着荃灣海濱公園及荃灣公園漫步,可從荃灣西海濱遠眺,將青衣、藍巴勒海峽及汀九橋的景色盡收眼底。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 九巴地點代號

根據發展局資料顯示,全長60公里的屯馬單車徑共設5個單車匯閤中心,分別位於屯門兆康、天水圍、元朗、上水及香港中文大學附近。 上述單車匯閤中心均鄰近港鐵站,且除了屯門兆康未提供單車租賃之外,其餘4個匯閤中心均可租還單車,並均由「龍記單車」中標營運。 除4個單車匯閤中心之外,「龍記單車」另有4間分店,分別位於大埔大尾督、大埔運頭街、沙田排頭村及屯門湖山遊樂場。 店鋪分佈於屯馬單車徑沿途,租全日者加$10即可以在任何一間分店還車,十分方便租車人士。 上述單車匯閤中心均鄰近港鐵站,且除了屯門兆康之外,其餘4個匯閤中心均可租還單車,並均由「龍記單車」中標營運。

交匯處北面為大學站臨時公共運輸交匯處原址,現址是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南面是香港中文大學教學酒店,由香港沙田凱悅酒店及命名為鄭裕彤樓的教學大樓組成。 酒店提供免費穿梭巴士往返香港科學園、沙田站、九龍站及其他主要景點。 為配合2008年北京奧運及殘奧馬術比賽,政府在2007年8月11日及8月13日「好運北京-香港回歸十週年盃國際馬術三項賽」封路,供專車前往比賽場地。 與此同時,政府在此站北面闢建臨時總站,即大學站臨時公共運輸交匯處,於2008年7月12日啟用。 奧運及殘奧馬術比賽舉行期間,九巴HK1線提供服務來往該站及馬術比賽場地。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 上水 – 大學站段路線圖

仗賴大學站往返大埔區和北區的地利,馬鞍山鐵路通車後力保不失的87K和289K線,客量仍屬不俗。 大學站、沙田和馬鞍山均以自然風光、文化氣息和悠長的單車徑而著稱。 從城門河畔出發,沿吐露港東岸前往馬鞍山,可欣賞沿途美景。 如時間合適,更可前往欣賞日落的熱門地點-烏溪沙石灘;夕陽西下時,每每吸引許多居民和遊人信步海濱,細味生活。 區內名勝古跡景點亦有種種意想不到的豐富體驗,等待遊人探索。

大學車站是九廣鐵路的其中一個車站,於1956年啟用,初時名叫馬料水車站,直至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後,才於1967年易名。 早在1956年通車時,已經有不少鄉民(烏溪沙、西貢等)乘街渡到此站轉乘九廣鐵路(英段)前往九龍及其它地區,而假日亦因碼頭有大量前往吐露港附近郊遊地區的渡輪航綫而有特別多的遊人使用此站。 1號月臺與上行綫月臺出入口連接,乘客可經閘機直接來往C出口及該月臺(第六卡位置)。 以往只有月臺中央設有上蓋,而兩邊露天(包括1號月臺頭等部分)則無,後來港鐵為配合D出口的興建,將1號月臺的上蓋伸延至該出口。 現時1號月臺第1-11卡以及2號月臺第4-10卡設有上蓋。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 車站位置

至於元朗,自元朝末年起,已有人聚居,因此區內有不少有關當地宗族文化的歷史古蹟及懷舊文化。 如想了解香港的原住民歷史和宗族文化,不妨踏上屏山文物徑,走訪當地祠堂、廟宇、庭院和古塔;亦可參觀青松觀和妙法寺等名勝古蹟,享受清幽寧靜的環境,以收洗滌心靈之效。 政府致力分階段推展「新界單車徑網絡」,目標是要把不連貫的新界東西單車徑連接起來,希望為市民提供更多消閒選擇。 踩單車的意外頻繁發生,就算你在單車徑或單車公園內踩單車,意外亦會隨時發生,踩單車時應做足安全措施。

車站關閉期間,所有原有接駁大學站的公共交通服務全數暫停,九巴開辦臨時路線82D及274S,為受影響乘客分別提供大圍站及大埔墟站的臨時鐵路接駁服務。 但因為車站關閉之初,吐露港公路被示威者堵塞,甚至連緊急接駁巴士亦未能提供服務,因此兩線分別要到公路重開四五日後,即11月20及21日方開始提供服務。 由於香港中文大學依山而建,而且途經大埔公路的巴士班次疏落且路線迂迴,因此大部分中大師生均會乘坐港鐵往返大學站,並於A、C或D出口旁邊的車站路總站轉乘中大免費校巴或是收費穿梭小巴前往上課之地點。 此站B出口外的公共運輸交匯處設有巴士和小巴來往馬鞍山新市鎮,而由於由大埔區、北區前往大圍站轉乘屯馬綫路程迂迴,不少乘客選擇前往大學站再轉乘小巴、巴士前往馬鞍山新市鎮。 2004年馬鞍山鐵路通車,居民可直接使用鐵路往返馬鞍山,不必再以大學車站為中轉站。 話雖如此,若乘搭馬鐵轉駁東鐵往返新界北或經口岸往返內地,需繞經大圍車站轉車,費時失事;因此該類乘客依舊以巴士往返大學車站接駁鐵路,可節省不少時間。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 路線數目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第一條使用大學火車站巴士總站的路線為1992年8月1日開辦的九巴87K線,大學火車站與馬鞍山新市鎮一衣帶水,迅即成為居民接駁九廣鐵路的重要中轉站。 有見87K線深受乘客歡迎,九巴於1994年聖誕節後開辦繁忙時間輔助路線87S以作疏導,往後更以87K線為藍本,增闢前往馬鞍山其他區域的287K、289K線。 伴隨馬鞍山新市鎮擴展,數條專綫小巴路線亦相繼投入服務,後來馬鞍山多個私人屋苑陸續申辦居民巴士服務,皆以大學車站為市區接駁點。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 出口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香港公園之一,遊樂場之一,喺新界沙田,馬料水大學站,英文叫University Station Cycling Entry/Exit Hub。 屯門至馬鞍山主幹線全長約60公里,並已於2020年全線開通。 此段單車徑走線頗具特色,設計上特別着重安全及環境美化,並沿途設有單車匯閤中心及休息處等輔助設施。 行人沿澤祥街向東北方徒步,可達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並可經由行人天橋和隧道到達香港中文大學水上活動中心、馬料水三號梯臺、馬料水渡輪碼頭等地。 兩鐵合併後,港鐵公司為東鐵綫各非過境車站月臺進行較低成本的翻新工程,以遮掩東鐵綫車站月臺殘舊的觀感。 此站被配色為淺藍色,主題植物為牽牛花,街景為香港中文大學。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 沙田交通安全公園

而且單車及滑板共存時,危險會相對增加,家長們要為子女做足安全措施了。 九廣鐵路局為配合崇基學院於馬料水建校,在1956年9月24日增設此站,當時命名為「馬料水車站」(Ma Liu Shui Station)。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2025 早期此站是一間小型的混凝土屋子(車站大樓原址恰為九十年代加建的上行綫月臺出入口所在)[11][12],為九廣鐵路(英段)唯一以混凝土建築的車站,因此當時此站為全港最先進的鐵路車站。 港鐵有意翻新大學站主大堂,增建舖位和廣告燈箱,並遷移站內現有櫃員機、售票機與閘機,投標資格預審已於2017年4月完成,[8]工程於次年4月起陸續展開。 如欲瞭解詳細單車路線,可瀏覽運輸署的主要單車徑路線及泊車地點或下載手機應用程式「香港出行易」;記錄單車路線則可選用手機應用程式Strava。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 車站象徵

元朗最為人熟悉的自然景點,當數南生圍;該處風景秀美,環境怡人,多年來都是深入民心的「打卡」勝地。 此外,米埔自然保護區有「雀鳥天堂」的美譽,為野生動物提供了棲身之所,亦是水鳥遷徙的重要中途站。 相信大家讀過宋代忠臣文天祥的《正氣歌》,原來其後人居所—大夫第正是坐落此區,附近更設有文天祥公園,供遊人懷緬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義情操。 註:九巴曾在公共運輸交匯處通道設有數個落客站及供287K線使用之上客站,編號為AC01-N 、AC01-N 、AC01-N 、AC01-N 及AC01-N 。 交通安全公園是不少小朋友的心頭好,皆因有個模擬交通路面的單車公園。 地鐵於兩鐵合併前規劃西港島綫時,將位於香港大學的新車站命名為「大學站」。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

李家潤指出,每日動用逾200名工作人員維修大學站,現已修復好基本設施可以開站。 他說,早前被破壞的信號系統已修妥,列車運行暢順,可以正常速度行駛;站內加裝保安設施如裝上鋼門等,以保障員工及乘客安全。 港鐵形容,大學站損毀程度前所未見,復修工程接近重建規模。 大學站內及列車燻黑,有被燒過的痕跡,玻璃被打碎,路軌和月臺內的儀器、閘機、銀行櫃員機和閉路電視被破壞[23][24]。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 而涉事列車車組最終有部分車卡退役及拆解,部分未受影響的車卡則重新編組。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 新界單車徑網絡

設計新穎的單車公園,不得不提在麗晶花園附近的九龍灣單車公園。 那裡有個專為8歲以下小朋友及初學者而設的單車徑練習技術,提提大家在單車徑踩到一半時,會發現圓形中心有個小斜坡,衝斜波時必須小心一點! 如果技術較好的朋友,可以踏 8字形不銹鋼單車橋,一邊踩單車一邊遠眺優美風景。 港鐵車務營運總管黃琨暐表示,由於大學站D出口仍要重鋪電線,故暫未能重開。 他續說,由於有部分顯示屏仍未修復,站內會有職員持牌指示列車總站為「羅湖」或「落馬洲」。 2019年12月20日,港鐵副車務總監李家潤稱,大學站於次日12月21日重開。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 單車站介紹

大學站(University Station)是港鐵東鐵綫上其中一站,位於新界沙田區馬料水香港中文大學東南部,地處校內崇基校園車站路與校外澤祥街之間,為一修築於基堤之上的地面車站,以附近的香港中文大學命名。 荃灣海濱段單車徑及單車匯閤中心已於2021年7月全面開放! 此段由荃灣海濱公園至灣景花園的單車徑長約2.3公里,沿海濱而建,可欣賞藍巴勒海峽和青衣島的優美風景。 此段單車徑屬荃灣至屯門主幹線的一部分,如想了解更多有關荃灣至屯門單車徑的詳情,請按此瀏覽。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 其單車設施是首屈一指的海濱長廊,整條單車徑沿海邊而建,連接調景嶺、將軍澳及日出康城,全程約長6公里。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單車場

大學站最具規模的車站大堂(下簡稱「主大堂」,即「Main Concourse」)位於地面層,於下行綫月臺(2號月臺往金鐘)下方,面臨澤祥街,佔地約2,000平方米。 [6]該大堂除有單程票售票機、增值機、閘機、客務中心等票務設施和多間商鋪外,也是車站控制室和站內唯一客用洗手間之所在。 此站是東鐵綫三個「空隙黑點」車站之一,兩個月臺均設在急彎之上,因此空隙甚闊,最闊達34釐米[3]。

區內亦有許多老幼咸宜的景點,例如前身為九廣鐵路大埔墟火車站的香港鐵路博物館,當中記載了香港鐵路發展的歷史,同時亦是小朋友放電的好去處。 湖山遊樂場的單車徑寬闊又平坦,是不少單車發燒友的聚集地,大人小朋友也不例外,是親子共騎的好地方。 但如果家長們擔心小朋友有危險,則可選擇園內設置的交通安全城,讓小朋友享受騎單車的樂趣,既可以放電之餘,又可學習道路安全。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2025 全場共分大、小兩個單車場,全都為兒童們度身訂造,斜路、平路等也設計得宜,無論踩兩輪車,還是三輪車都會很安全。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 乘客事件

港鐵其後否認有關「傳聞」,稱只是手民之誤,未有計劃改名大學站之站名[20]。 最終港鐵將西港島綫上的「大學站」命名為「香港大學站」(HKU Station),重名之情況得以避免。 香港科學園毗鄰白石角海濱長廊,環境優美,跟大美督同屬休閒勝地。

容讓技術高及初學者分開踏單車,初學者可在小型單車場練習技術,技術較高的則可在標準單車徑馳騁,更可欣賞沿岸的海景。 天秀路公園外有2條單車徑,主要連接天水圍區內其他單車徑及公園,只要一踩上,就好像帶你遊覽整個天水圍區的單車熱門地。 蒲崗村道單車公園算是香港數一數二設備完善的單車公園,設有全港首條環迥高架單車徑及單車場,無論是初學者或資深者都可在此處尋找單車之樂趣。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2025 摩理臣山道遊樂場是一個多用途的場地,不但可以踩單車,更可以玩滑板,與其他港島區的單車徑相較,內有更刺激的設備,如坡度較陡峭的迷你小隧道,初學踩單車的小朋友就最好不要考慮此處。

可惜的是,「龍記單車」暫時未有馬鞍山分店,如果想要挑戰由屯門碼頭去到馬鞍山的單車徑全程,可以選擇在屯門湖山遊樂場租車,踩到馬鞍山後再折返至沙田排頭村還車。 市民可下載「香港出行易」一站式交通運輸流動應用程式瞭解單車徑路線,並獲取即時交通消息,從而選擇最合適的出行安排。 該區又曾見證本港紡織業的輝煌時期,文化歷史豐富,每逢假日都吸引許多熱愛文化藝術的朋友到來。

黃昏時分,落日餘暉映照着城市的醉人景緻,總會吸引不少市民駐足欣賞。 至於在荃灣公園附近的荃灣體育館,則提供多元化的康體設施,適合一家大細享受運動的樂趣。 元朗至上水段的景點洋溢自然與人文氣息,處處流露出悠久歷史和歲月痕跡;既有美麗的自然景觀和野生動物,亦有多項歷史文化古蹟。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 路線資料

如果想讓小朋友親近大自然、認識生態和觀鳥,可到訪香港濕地公園,以瞭解濕地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及重要性;亦可參觀全港首個設有室外閱讀空間的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享受親子閱讀之樂。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2025 區內有本港歷史最悠久的墟市之一—聯和墟聯和市場,亦有龍躍頭文物徑和文武二帝廟等古蹟文物,見證新界早期居民的歷史和生活。 此處單車徑全長120米,全是寬廣平路,更設有無障礙設施,不過沒有單車租借的服務,家長們需要自攜子女的「愛驅」。 雖然單車設施相對不太完善,但內裡環境優美,地方不算太大,父母容易照顧孩子們。

但隨後2007年地鐵及九鐵合併為港鐵,車站名稱(大學站)不可能重疊,因此大專網絡界就香港中文大學附近的「大學站」會否更名為「馬料水」之事宜惹來一連串討論及爭議。 七十年代末,九鐵決定展開現代化計劃,沿綫各站皆要因應鐵路電氣化而改建,大學車站亦不例外。 同年5月2日,九廣鐵路(英段)第二期電氣化工程全面竣工,電氣化火車開始服務此站,當時已電氣化路段北迄大埔墟車站。 電氣化火車換來遠較往日頻密的班次,成功逆轉鐵路與巴士於中大之地位。 大學站是東鐵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羅湖、落馬洲或金鐘方向列車,往返上水、粉嶺、大埔、沙田、九龍中部及港島北岸等地,或過境往深圳市。 註:1號月臺乘客若要前往B出口(澤祥街)一方,可先由C出口出閘,經A出口旁的閘外通道穿過車站大樓前往;同理,由2號月臺前往中大校園的乘客,亦可先於B出口出閘,經美心MX旁的閘外通道穿過路軌前往。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 車站票務

香港文化博物館設有各式展覽,參觀者可穿梭歷史長河、品味古代藝術。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2025 香火鼎盛的車公廟則是廣受市民以至訪港旅客歡迎的熱門景點。 此外,區內的曾大屋是全港保存最為完好的客家圍村之一,村內仍有當年使用的花崗巖、青磚和木材留存至今,默默見證時光流逝。 1990年代,馬鞍山新市鎮的發展有一定規模,但由於當時並未有馬鞍山鐵路,部分乘客選擇乘公共汽車(巴士、小巴)橫越城門河,再在此站轉乘九廣東鐵,即使馬鞍山鐵路通車,仍有不少人使用原有方式乘車。 2002年香港科學園啟用後,此站亦為該處的上班人士提供轉乘巴士往返的中轉站。 1956年啟用的大學站除服務香港中文大學師生外,更是馬鞍山新市鎮往返新界北部的中轉站;附近設有馬料水渡輪碼頭及梯臺,多條街渡航線往返塔門、東平洲、吉澳、鴨洲等島嶼,令大學站成為市民前往新界東北外島的集散地。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 列車服務時間

主幹線路線全長60公里,如果以一般人時速10公里計算,踩完全程大約需要6小時。 如果對於自己「腳力」沒有信心,選擇分段挑戰會是其中一個方法,對於沒有自己「愛車」的市民,租還單車位置就相當重要。 全長11公里連接元朗至上水的單車徑已於2020年9月開放予公眾使用,標誌整段60公里長由屯門至馬鞍山的新界單車徑主幹線落成。 該單車徑網絡西起屯門,途經元朗、上水、粉嶺、大埔和沙田,東達馬鞍山。

大學站單車匯閤中心: 大學站至馬鞍山段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根據2012年1月12日一份港鐵文件,中文名字被更改為「中大」站,英文名字改為「Chinese University」[1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