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小巴到鹿頸路的盡頭,再沿新娘潭路走,就會到達位於雞谷樹下的家樂徑起點。 鴉洲就在不遠處,春夏時分,島上會有過百隻的鷺鳥營巢育雛,海岸邊會更見鷺鳥忙於覓食,成沙頭角一帶的特別景緻。 鹿頸南涌其實是位於粉嶺,只要在粉嶺港鐵站乘搭56k小巴,在鹿頸「強記士多」落車,沿南涌路走 , 轉左入小路 , 步行多幾分鐘就可到達鹿頸南涌鳯眼藍花田。 以住如果想欣賞鳳眼藍的花田,不少人都會選擇到元朗盛屋村、上水虎地坳村等一帶打卡。 不過近日就有網友在Facebook羣組「香港山友行山遠足分享羣」貼文分享,表示鹿頸南涌開得非常茂盛的鳯眼藍花田,相對元朗和上水等賞花熱點更為壯觀。
在三椏湧這兩間士多午膳後,繼續往荔枝窩方向行,沿路指示清楚,路面皆是石屎村路,先上一個大約40米高的山坳,之後徐徐向下,伴河邊路而走。 突然山路走出叢林,景色豁然開朗,目前的是荔枝窩灣。 福利茶室除了有餐蛋麵、豆腐花等郊野士多常見食物外,還有炒粉炒飯、蒸炒海鮮、客家小菜,是很多行山人士午膳的地方。 通常由烏蛟騰行到三椏村都要兩小時,若果不想光顧福利茶室,可以在十字路口續往荔枝窩方向行,經過電話亭及公廁後,就行到合益蜂場,食物種類跟福利茶室差不多。 搭小巴的話可以在祠心路路口落車,行到烏蛟騰路盡頭,而巴士的總站就在烏蛟騰路的盡頭。
鹿頸行山: 香港遊車河 Facebook Page
新娘潭出名,除因風景優美,背後還有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傳說清末曾有新娘從烏蛟騰嫁到鹿頸,花轎隊伍經過瀑布附近時,轎夫突然失足令花轎跌入潭中,新娘失救溺斃,後人為了紀念此事而將潭水命名為新娘潭。 多年來,新娘潭發生多宗兇殺、棄屍、自殺甚至邪教聚眾拜祭釀成山火事件,同時行山失足或者戲水而生意外亦時有所聞。 或許因為太多這類「背景資料」,不時傳出行山愛好者「撞鬼」,甚至拍攝的照片出現各種奇怪的黑影、白影,令新娘潭成為香港知名的「靈異景點」。
如果想出發前,來一個能量早餐,小巴總站旁的BB開心茶座,就是不二之選。 鹿頸行山 由255米的海背嶺山頂左面為紅花嶺,沙頭角、鹽竈下、鹽田港在腳底,汽車和路人如微縮。 設日軍機槍堡的高峒靠住南涌魚塘,魚塘不規則劃成一格格,像極了俄羅斯方塊,漁村風味就在南涌。 觀景臺:在鳳坑家樂徑高處的觀景臺可飽覽新界北部的景色,包括八仙嶺、鹿頸濕地、沙頭角海岸一帶的紅樹林等等,令人心曠神怡。
鹿頸行山: 香港遊車河
回程時,可走到下白泥車路,乘搭33號小巴往天水圍西鐵站。 赤徑是西貢著名旅遊景點,家樂徑全長1.5公里,是一條小環迴徑。 鹿頸行山 黃石路徑較短,但風景非常優美,走到高處,仲可以飽覽山海景色,有好多靚景!
- 回到行人路有餘力的可往右鹿頸路沿步行20分鐘,到食肆醫肚後訪高峒,一探結構仍算完整的一系列日軍機槍堡。
- 小瀛學校旁有鶴山寺及協天宮,而在古樹後就有公廁。
- 包括在三椏村及荔枝窩坐下來喫東西的時間,這次行了7小時,建議大家早上出發,最好在早上10時前於烏蛟騰起步。
- 新娘潭出名,除因風景優美,背後還有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 途中有個路口,轉左往梅子林,我們就直行往鹿頸方向。
- 終點:沿新娘潭路步行回鹿頸小巴總站,乘搭專線小巴56K號返回港鐵粉嶺站。
- 搭小巴的話可以在祠心路路口落車,行到烏蛟騰路盡頭,而巴士的總站就在烏蛟騰路的盡頭。
園內的迷你動物園養着不少動物供觀賞,除了山羊、小白兔和孔雀,大部分人的焦點都落在今年6月首次在蝶豆花園登場的羊駝。 山頭上滿佈戰壕,行走期間注意腳下,不要踏空掉進凹陷的戰壕。 參觀機槍堡時,請愛護古蹟,不要損毀及塗鴉,帶走自己的垃圾。 每座機槍堡上都有通氣口,請勿站到或坐在通風口的方形頂部上,因為有些通風口頂部不穩,會有危險。 多間傳媒報道,山上有7座大型機槍堡,還有至少6座只能容一個人的衛星槍堡。
鹿頸行山: 粉嶺鹿頸至谷埔行山徑 交通美食懶人包:金黃蘆葦田+在地食材農家菜
有些朋友行山,是為了到士多食豆腐花,今次就介紹大埔烏蛟騰行到粉嶺鹿頸的行山路線,途經三椏村、荔枝窩及谷埔等村莊,基本上行過每條村都有士多,補給點非常多。 雖然全程15公里,但上落不多,全程路線清晰,難度不高;最辛苦是上分水凹那段,但最高點只是約180米高。 121米的小山丘除了日軍機槍堡外,三面景色各有特色,西面為海背嶺和南涌,北面為沙頭角海,東面為鹿頸魚塘,一格格有人說像俄羅斯方塊,亦有人覺得似格仔餅。 參觀過後,向南經鹿頸黃屋公廁回到鹿頸小巴站,又或經維修樓梯原路折返。 只計上落時間約30分鐘,但連同尋找機槍堡和拍照約1至2小時。 鹿頸行山2025 前往486米的龜頭嶺崎嶇不平,路況不明顯因此原路折返。
是由粉嶺鹿頸行去谷埔,這條行山路線易行又有美景,路線沿海邊行,對岸就係邊境沙頭角。 【溫馨提示】郊遊時,要尊重自然環境,不要留下垃圾。 鹿頸行山 另外,行山前一定要做足準備,量力而為,注意難度級別,不要獨自一人行山。 在粉嶺站乘56K小巴在鴉洲以西一個紅色「開始減速」路牌落車。
鹿頸行山: 行山靚景|4. 香港仔 灣仔峽
不過,最好還是週末假日去,那些士多說不定會在閒日休息,而且入烏蛟騰的巴士只在紅日服務。 離開鳳坑,沿山徑上樓級,登上一個小山崗,之後再落山,沿海而走,行到雞谷樹下村,沿村路出去,接上馬路,那裏又有一間士多。 鹿頸有兩間茶座,如果不用「醫肚」,就可以排隊搭56K小巴出粉嶺港鐵站。 沿海邊村路走,不久行到一個分岔口,轉左往梅子林及蛤塘,我們就轉右去荔枝窩村。 這段路屬於荔枝窩自然步道,其中一部分是「懸空棧道」,路旁常見資訊牌,跟大家介紹沿途的生態環境。 鹿頸行山2025 沿路繼續行,就來到一個廣場,廣場旁有涼亭,而在小瀛學校舊址前,會有村民售賣農產品及小食。
鹿頸行山: 跟人行山,出發前不要只問「難度幾多粒星」,要識問這8條問題:
雖然途中有些分岔路通往村屋,但只要跟住中間的大路行即可。 由起點起計行了半小時,路面漸變成泥路,就行到一個明顯的分岔口,這裏有部緊急求助電話。 藍地水塘屯門徑離市中心只有5分鐘步程,可以看到屯門全景,亦有彩虹欄杆打卡位,而且更可一連看到兩個隱世水塘,湖水綠得像翡翠。 香港呢邊則是幾條客家村,還保留老屋舊建築,極有鄉村風味。 行的主要是石屎徑及平地,中間要上個小山,但難度屬一星。 近日小編去了一條「Hea行」行山路線,真心推介給大家。
鹿頸行山: 鹿頸行山路線|半個鐘行完鳳坑家樂徑 登觀景臺覽沙頭角村落景緻
BB開心茶座有多種食物:有招牌鹽焗雞、麵粉類、全日早餐等。 囊括所有沿路景色、特色餐廳、泊車交通、行山資訊,帶你走進如夢如幻的蘆葦花田、踏遍青山綠水。 鹿頸行山2025 遠足人士應在出發前自行選擇最合適的路線,以及查閱運輸署或相關交通機構網頁以獲取最新的交通資訊。 請妥善處理使用過的口罩及垃圾,以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
鹿頸行山: 鹿頸行山遊記|日軍機槍堡羣遺跡逐個尋 士多起步上山賞南涌美景
2 若開車可由大埔大尾篤新娘潭路入,在雞谷樹下村外有公眾停車場,但假日車場很快滿,小編當日見有車主隨路邊泊,最後人人雨擋夾有張「牛肉乾」。 如果想再喫得豐富一點,在行程的終點站谷埔村,就有家松記士多,售賣一道道極具農村特色的客家菜,至正是全部用上在地取材,原汁原味。 餐廳長期滿座彩,主打特色粉麵、茶餐廳食品,當中最多人點的,是英式全日早餐,有齊煎蛋、香腸、茄汁豆,記得加配薯餅,新鮮即炸,入口香脆。 店子另一招牌牛筋腩麵,牛筋煮至入味,軟腍帶勁,湯底濃鬱可口,配麵一流。 另外祕製豬扒麵亦是熱賣之一,肉質彈牙,味道香濃。
鹿頸行山: 出發前 豐富All Day Breakfast
記者一行人從港鐵東鐵線大埔墟站出發,先驅車往鳳園蝶豆花園,然後經汀角路入大美督,再探索新娘潭瀑布和烏蛟騰附近古老村落,最後到鹿頸歎下午茶,全程約20公里。 駕駛前段可觀賞大埔和船灣的開揚海景,後半段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享受駕駛樂。 在公廁旁的路口轉左入村,不斷直行,接上馬路,就行回鹿頸的士多。 經過村落時,請保持安靜,不要高聲聊天,顧及村民感受;在疫情期間,入村前最好佩戴口罩。 上完斜之後,見到個十字路口,左邊已經有座機槍堡,可以從外欣賞這座有近80年歷史的古蹟。
鹿頸行山: 交通工具
自然環境你我有份,行山郊遊記得以下3點,纔可以長行長有喔! 01.唔勉強 量力而行 出發前要衡量自身能力,不要「人行你又行」。 02.行甚麼山 就穿甚麼衫 裝備不能掉以輕心,如難度較高,切忌以布鞋波鞋或文青打扮出發,必穿行山鞋,亦要有防曬準備及充足糧水。 鹿頸至谷埔路段,老少咸宜,出發前後,也有兩間餐廳超人氣,不要錯過。
鹿頸行山: 鹿頸行山︱海背嶺賞俄羅斯方塊魚塘 訪尋日軍機槍堡羣
新娘潭路降下坳(KK154924)- 可到港鐵大埔墟站乘搭綠色專線小巴路線20R號,在烏蛟騰路下車,步行約5分鐘到達。 駕車離開大美督,往鹿頸方向行約15分鐘,爬了幾段山坡之後到達新娘潭停車場和自然教育徑的入口。 泊好車在停車場,然後再步行15分鐘左右,便到達著名的新娘潭瀑布。 這段山路經過修葺後,十分易行,不過個別地段比較濕滑,建議輕便行裝和穿舒適行山鞋,而且勿單獨前往,宜結伴同行互相照應。 沿公廁旁的山路上斜,經過荔枝窩村的外圍,上到那棵「通心」的百年秋楓樹,但大家不要攀爬進去,只可遠觀。 沿住鋪好木板的山徑,行到在二戰時差點被日軍砍掉的五指樟,之後落樓級,在路口轉右,往分水凹方向行。
鹿頸行山: 香港6大行山靚景路線
交通方面,每日都有專線小巴20R入烏蛟騰,但班次較疏,在週日及公眾假期,就有巴士275R到烏蛟騰,班次較密。 入烏蛟騰的路程幾遠,至少要搭半小時,大家搭車時可以小睡片刻。 最近不少香港人,放假都想遠離城市煩囂,出走郊外,感受大自然。
鹿頸行山: 交通
只是疫情下,燒烤園地仍未重開,想燒烤的話,可選擇汀角路沿路的幾傢俬人燒烤場。 如果不燒烤,大美督村內也有餐廳,幾家泰國菜在這裏屹立多年,水準一向不錯。 6隻羊駝,全部來自澳洲珀斯,1公5母,年齡分別由1至4歲。 鹿頸行山2025 他指整個引入羊駝的計劃涉及購買、飼養、隔離、檢疫等眾多程序,總耗資超過200萬港元。 蝶豆花園與同集團的元朗菠蘿園是現時香港僅有飼養羊駝讓公眾參觀的場所,因此羊駝甫登場即成為動物明星,吸引不少人專程到訪。
鹿頸行山: 出發前 豐富All Day Breakfast
沿海邊山路行,有些位置會有粗繩,讓行山人士扶手;路上會見到地質公園的遊覽的守則及長凳,放眼望出去的是三椏灣的海景。 臨近三椏村,路面變得美輪美奐,相信是近期維修過,之後接上石屎村路,行到一個十字路口,直行續往荔枝窩,左轉則可到今程第一間士多福利茶室。 由起點計,行了約個半小時,就到三椏湧,這裏有個新建的涼亭。 踏大石過河,跟隨指示牌往三椏村方向行,漸漸地,你會發現路旁的植物變成紅樹林,快將行到海邊。 谷埔是這次介紹的行山路線終點站,在村口已經有小店,也可以品嘗豆腐花、茶粿等小食,價錢就比鳳坑的那家貴少許,不過尚算合理啦。 小編當日見不少一家大小,扶老攜幼都行得好輕鬆,有山有水外,沿路有公廁、村屋小食店提供汽水、豆腐花等。
鹿頸行山: 跟人行山,出發前不要只問「難度幾多粒星」,要識問這8條問題:
記者到訪當天烈日當空,飛瀑流水旁、濃密綠蔭中清風颯颯,醉人美景足夠讓人忘卻種種靈異傳聞。 雖然黎偉聰教授希望政府發展行山徑,推廣鹿頸機槍堡羣,但暫時這條路線仍未是政府官方行山徑。 山上的機槍堡已經有多年歷史,未經保養維修,入內可能有風險。 行山人士參觀機槍堡時,請愛惜文物,不要生火及亂扔垃圾,也不要塗鴉及損毀建築物。 如果有人打算找齊各座碉堡的話,可以參考香港地理資訊地圖,但地圖上顯示建築物的大小與實物大小無關。 舉例說,有機槍堡在地圖上顯示的形狀比衛星槍堡還要小。
鹿頸行山: 交通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老闆娘相當熱情細心,若是見太多人等候小巴,更會幫忙安排,非常有心。 回到谷埔村口有間宋伯山水豆腐花,逢週六、日營業,售賣豆腐花、茶粿、番薯餅等傳統小食,山友們可以稍作補給。 鹿頸行山2025 谷埔村原由新屋下,一肚、二肚、三肚、四肚、五肚及老圍組成,可惜村民早已遷離谷埔,村屋多已人去樓空。
鹿頸行山: 鹿頸行山路線|半個鐘行完鳳坑家樂徑 登觀景臺覽沙頭角村落景緻
有一兩座衛星槍堡離主徑較遠,山路不明顯,請量力而為。 回到山路的十字路口,繼續往上行,便見機槍堡的入口就在左邊。 機槍堡已有超過70年歷史,儘管看來結構完整,但始終日久失修,不建議行山人士入內。 上到所有樓級的盡頭,景色開揚,可俯瞰鹿頸池塘景色。 黎教授之前帶過大批傳媒朋友到訪各個機槍堡,山徑都已經被行到開闊明顯,但山路很斜,建議大家穿行山鞋前往。 他建議政府保育整個鹿頸山頭,興建行山徑,讓更多市民可以透過參觀古蹟去了解抗日歷史。
離開蝶豆花園,沿汀角路駕駛約15分鐘便可到達傳統郊遊、燒烤和踏單車熱點——大美督。 大美督公共停車場的咪表泊位不少,但每到週末假日還是時常爆滿,建議大家要來的話最好早點出發。 鹿頸是多條行山路線的終點,週末假期黃昏定必有很多行山人士落山,小巴站例必大排長龍。 這條鹿頸機槍堡路線屬於短線,行山人士可以安排在下午4時前落山離開,避開等車的人流高峯。 這條路線景色多變,荔枝窩及谷埔的海景予人完全不同的感覺,但最具吸引力的,還是沿途的士多美食,適合那些行山是為了食更多的朋友。
這條行山路線全長15公里,對新手而言屬於長線,但也是新手可以嘗試的長途路線。 一來全程上山不多,只有荔枝窩往谷埔一段較辛苦,二來沿路多補給點,萬一不夠水都有地方買,三來體能不足的話可以在荔枝窩搭船走。 這個山坳也是分岔口,轉左上斜往烏蛟騰,我們就直行落斜,往谷埔行。 這段路全程落斜或落樓級,都相當考腳力,直至落到谷埔老圍公廁。 經過啟才學校後,就行到海邊,也是宋伯士多的位置。 宋伯士多以小食為主,例如豆腐花、燒賣、魚蛋、茶粿、糯米餈及蕃薯餅。
鹿頸行山: 交通
經過珠門田的路牌後,山路上斜,有凹凸不平的大石路,也有鋪了平坦石塊的古道,算是今次行程中攀升最辛苦的路段。 途中有個路口,轉左往梅子林,我們就直行往鹿頸方向。 由荔枝窩起計,上了50分鐘荔谷古道,終於行到今次行程的最高點,大約180米高的山坳。 山坳有座百年歷史的修路碑,紀念荔枝窩一帶的村民在民初集資修路,方便村民來往及出去趁墟。 大家可以由大埔墟港鐵站出發,在商場買齊補給及去廁所後,就可以搭車入烏蛟騰。
機槍堡大致分3類,一為設多個槍眼和有走廊的機槍堡,二為只能容下一人的小型機槍堡,另一座指揮部,其餘設施包括指揮部附近有一個水井。 不少機槍堡位於戰壕旁邊,戰壕頂與機槍堡入口的落差大,要小心行走,亦不要破壞通風口頂。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房地產及建設系黎偉聰教授領導的團隊研究多年,考證到由日軍及徵用當地村民建成1943年後興建。 山上設13座建築,部份位置艱險難行,建議一般人沿戰壕一直向南行,探訪核心部份的機槍堡就已足夠。 到訪當日內部非常乾爽又沒有垃圾,希望一直保持下去。 看完機槍堡後,最快下山的方法是原路走,接回上山的樓級,回到士多旁。
村內有間盈佳茶座可以補給,亦有全程唯一的公廁,向前走有一個白色小碼頭,充滿歐陸風情,打卡必影位! 在村內盈佳茶座稍微補給後繼續向前走,即可到達鳳坑村碼頭。 鳳坑村碼頭外觀純白,充滿歐陸風情,不少山友都會在此稍作停留休息兼打卡! 繼續沿岸邊前進,可以欣賞到沙頭角海岸景色及紅樹林生態,沿途風光相當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