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 sir說,這塊石頭被山友們稱「試劍石」,因它有一道整齊的裂痕,彷彿有拿着寶劍把石頭劈開。 站在山頂,往東南眺望可以見到一眾離島例如坪洲、喜靈洲、長洲、交椅洲,以至今天的終點梅窩。 山上一側可見到愉景灣水塘與高爾夫球場;向西望去則是赤鱲角機場,北面還能望見屯門一帶。 我們坐在山頂觀賞飛機起降,盡情享受眼前的美景。 虎蹤徑畔大城石澗而上,綠樹成蔭,路徑明顯,由石塊鋪砌,緩緩而上,穿梭荒廢村落。

  • 虎年行山系列,這次介紹愉景灣老虎頭的行山路線,行到梅窩落山。
  • 礦洞已被當局用水泥封起,大家只能在洞口觀看遺蹟。
  • 繞經高爾夫球場續走,後山徑轉趨茂密,最後沿路走抵水泥徑,從左方下降可經銀礦灣瀑布至梅窩碼頭。
  • 沿山路繼續走,穿過村莊,就到達終點梅窩碼頭。
  • 沿路不斷上,初頭是泥路,跟住漸變成浮沙碎石,只要穿上適當的行山鞋,上山的話,不算太滑,但經此路落山的話,就會有難度。
  • 在此路徑分為二道,取左方山徑(右方山徑可通往大蠔)先訪蟠桃石,再繞行高爾夫球場至亞婆塱。

過了大蠔村再往上走, 就是上山路段, 亞冼和馮生又是快速上登, 我叫他上到涼亭就停下來等候。 沿路上到涼亭, 已經渾身是汗, 幸好這涼亭的位置正是涼風陣陣, 在小休之時又可以欣賞山下大蠔灣的景色, 是很理想的小休位置。 老虎頭行山 但是就不見亞冼和馮生的蹤影, 用對講機聯絡亞冼, 原來他以為是在老虎頭郊遊徑路口的涼亭等候, 所以一路快速上登直往亞婆朗而去。 行約1小時,便抵梅窩,但沿路有不少景點,值得駐足,例如銀礦洞、銀礦灣瀑布、白銀鄉。

老虎頭行山: 老虎頭 (愉景灣 – 梅窩)

在康文署的行山樂網站中,有條路線叫「大欖白虎訪三廟」,由黃泥墩村起步,上黃泥墩水塘,之後接麥理浩徑第10段,中途可以選擇到千島湖清景臺望一望。 續走麥徑,便會途經西白虎坳及中虎坳,後者又稱伯公坳。 跟住行元荃古道往南坑排方向,途中又會經過東白虎坳。

花了一番氣力,登頂後繼續行,落了一小段路便要留意,續走大路會落山,須從左邊的小徑下山坳,接回上老虎頭的山路。 不久,行到一個路口,路口處有垃圾桶,轉右上樓級,景色漸見開揚,可以俯瞰愉景灣。 沿住那些修葺得不算太靚的石級而上,就抵達眺望臺,那裏其實是個涼亭,可以讓辛苦上山的遊人休息。 轉上一條不見盡頭的石屎長樓級,到樓級盡頭接山路。 這段樓級路其實上得幾急,記得跟自己節奏上,不要太急。 這段到眺望臺的行山徑都是由愉景灣管理,所以沿路會見到屋苑的垃圾桶,而行到泥路山徑,還有很多的「山路不平,小心滑倒」的路牌。

老虎頭行山: 郊遊好去處丨入門級路線 遊西貢海下灣 迎距離欣賞珊瑚

地塘仔郊遊徑只有2公里長,沿途可欣賞有「鳳東飛流」之稱的瀑布,亦可飽覽周邊羣山地貌。 郊遊徑的終點就是寶蓮禪寺,這座隱世寶寺沒有車輛可直達,只能徒步去參觀,不妨一遊感受遠離煩囂的寧靜。 愉景灣眺望臺後全是開揚路段,眺望臺前沿石屎路前行不久,在草地右轉,沿路開始出現沖溝、浮沙碎石路、坑渠,留心前方路況。 老虎頭行山 如果行右面梯級為登長山之路,上落較辛苦,山頂有一支三角測量站,體力一般的不建議登上長山。 在大棠一帶有東、中、西白虎坳,每個山坳都有一座古廟。

沿水泥路往上走, 老虎頭行山 就是要經過牛牯朗和大蠔村的村口, 只見處處都裝有告示說明是私人地方, 閒人免進。 由愉景山道前往寶峯,在寶琳閣後方的石級小徑續上走,再接山徑上攀至涼亭。 老虎頭行山 在涼亭後方路徑續走,沿山徑上升,在分支處左轉上攀至老虎頭。 之後整段路都是石屎路,十分簡單,經過望渡坳避雨亭後,便是不斷落斜的路。

老虎頭行山: 老虎頭行山路線︱眺望豪宅海景迎芒草海

繼續向上進發,快到山頂的時候,Ken 老虎頭行山 sir着我們停下來,回頭望向剛才的小山頭,原來不知不覺間我們到了第2個checkpoint:老虎頭。 Ken 老虎頭行山2025 sir說:「這裏是觀賞老虎頭的最佳位置,爬上山頂反而因為角度問題找不到『老虎』。」果然回頭一看,原來我們剛才正正站在「老虎頭」休息呢! 想看到老虎頭,要稍微運用想像力:左、右突起的石頭是老虎耳朵,草叢是老虎的毛髮,山徑則是其身上的花紋,看起來像一頭潛伏在山、俯瞰愉景灣的老虎。 穿過愉景廣場,途經匯豐銀行、網球場,然後沿愉景灣道向右前進,看到第一個路口轉入愉景山道,見到寶峯徑路口轉入,沿樓梯開始上山。 剛剛踏入山徑,就有一條原始山路,路上滿是凹凸不平的石頭,前進時要留意腳步,提防「拗柴」。

繞經高爾夫球場續走,後山徑轉趨茂密,最後沿路走抵水泥徑,從左方下降可經銀礦灣瀑布至梅窩碼頭。 既然路不通行, 於是我就改變路線由老虎頭郊遊徑前往愉景灣吧。 如果掉轉這條路線行,由梅窩那邊起步,行老虎頭郊遊徑登頂,會不會輕鬆一點? 確實會,但落愉景灣的浮沙碎石路較陡峭,上山容易落山難,還是由愉景灣那邊上較好。

老虎頭行山: 老虎頭 Lo Fu Tau

根據政府資料,梅窩銀礦洞大約於1910年代有開採白銀活動,後來因礦石含銀量過低而停止生產。 礦洞已被當局用水泥封起,大家只能在洞口觀看遺蹟。 老虎頭行山2025 現在是旱季,瀑布水流不算很大,相信夏天的瀑布會較澎湃,但配合旁邊的樹林與婆娑樹影,瀑布也頗有意境,不少山友都在瀑布前拍照留念。 彌勒山郊遊徑是一條環迴步道,雖然有5公里長,但平緩易行,於觀景臺可遠望昂坪纜車及大佛,秋季更可欣賞芒草搖曳的風景。 位於大嶼山最南的分流郊遊徑,全長約2公里,不但可欣賞分流東灣景色,更可參觀分流炮臺古蹟及石圓環古蹟。 分流炮臺遺址建於清朝康熙末年,而石圓環古蹟則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晚期或青銅器時代早期,都非常具觀賞價值。

老虎頭行山: 眺望中環樓景南丫島「三支香」

交通方式:可乘搭新大嶼山巴士1、2、11或23號於石壁水塘壩尾宏貝道下車,沿狗嶺湧引水道入,抵分流東灣小路入口。 一路向氣勢不凡的大東山、蓮花山方向,愈接近愈感覺其高山靈氣。 在亞婆塱涼亭左轉沿香港奧運徑往梅窩,路上設不同奧運項目的圖像。 很快來到銀礦洞,百多年前曾出產白銀,根據獨立媒體報道,1886年起每日產出40噸礦石,至1896年停產。 有傳不少礦工在洞內身亡,成為鬼故場景,網上流傳梅窩居民稱有遇難礦工回魂求順風車,。 落斜後於分叉路左轉可往銀礦瀑布,夏天水流較強。

老虎頭行山: 老虎頭行山景點4. 老虎頭山頂

花了約40分鐘,終於爬上小山頭,景色與剛才眺望臺看到的差不多,但站得更高,望得更遠,湛藍的天空幾乎沒有一片雲,徐徐清風輕撫臉龐,令人心曠神怡。 虎年來到,在農曆新年假期,不如一起行山,登「虎」山行大運! 在香港有不少以虎來命名的山峯及地名,數性價比最高兼最簡單的,肯定是大澳的虎山。

老虎頭行山: 老虎頭行山路線|交通

老虎頭(英語:Lo Fu Tau)是香港大嶼山的一座山峯,高度為海拔465米。 老虎頭處於大嶼山東北部,白芒以東,梅窩以北,愉景灣以西,其附近範圍被劃入北大嶼山郊野公園(擴建部分)之內。 梅窩自宋起已有人文活動,古名梅窠、梅葦和梅蔚。

老虎頭行山: 虎年行山|香港「虎」山大集合 老虎頭景色最正 有座1個鐘行完

老虎頭山頂以下的一塊大岩石外貌就像一隻猛虎的頭部,加上怪石嶙峋及兇險的碎石斜坡,故而得名。 秋季來臨時,山上長滿金黃色的芒草,令「老虎」形象更鮮明。 老虎頭行山 由於老虎頭地勢高,從山頂可眺望梅窩,愉景灣等大嶼山多個地區,以及屯門、深井、荃灣、九龍、香港、南丫島各處。 今次介紹的行山路線由愉景灣出發,由愉景灣眺望臺至老虎頭山頂的一段山徑俗稱「老虎頭郊遊徑」,因斜坡幅度大及砂石滿佈而聞名。 上山的路程雖然不長,但是比較崎嶇,還有很多碎石,需要不少體力,大家最好穿有坑紋的行山鞋防滑。 抬起頭看,眼前怪石嶙峋的山嶺,就是我們今天的目標——老虎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