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元朗,欲坐在綠油油地草地上,談天說地的話,或可到元朗公園一遊。 元朗去觀塘2025 元朗公園位於元朗市中心西南的水牛嶺,於 1991 年落成,佔地 7.5公頃。 公園除設有草坪、園景花園外,亦設卵石路步行徑、草地門球場、兒童遊樂場、足球場等康樂設施,可謂老少咸宜。 值得一提的是,元朗公園有一道 13 米高的瀑布,瀑布後更有小徑,讓各位可以在人工的水簾洞中,觀賞瀑布、小橋流水與湖心亭。 此外,元朗公園設一座 30 米高的百鳥塔,各位可在其中近距離欣賞雀鳥,又或到高層的眺望臺,眺望元朗或天水圍,也是一樁賞心樂事。
此特別優惠不適用於其他龍運巴士A線(包括A36、A37及A43線)。 乘搭市區的士(「紅的」)或新界的士(「綠的」)均能前往香園圍口岸。 由於新界的士的收費較市區的士便宜,大家若由天水圍、屯門、大埔或馬鞍山等新界地區出發,可乘搭新界的士以減低旅費。 自2010年代,香港政府為了重新塑造觀塘成為新的核心商業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成立及提出了短期落實措施,包括逐步更換交通標誌,將九龍東一帶26個原有觀塘工業區路牌更改成為觀塘商貿區。 其他措施包括改善街燈照明,完成觀塘海濱長廊第一、二期及設立起動九龍東辦事處臨時寫字樓等[13]。 香港政府於1957年完成觀塘對出海面展開填海工程,向廠家提供土地。
元朗去觀塘: 服務時間
因為作為工業重鎮的緣故,觀塘工廠區的道路命名都有工業味道,大部分的街道名稱都包括了「業」字,而啟首的都是寄望祝頌語[12]︰例如成業街、偉業街、開源道、鴻圖道等,當中只有巧明街、巧明裏和海濱道沒有採用。 這個鹽場為該地區帶來「官富」一名,亦有居民稱之為「官塘」(官富鹽塘的意思)。 1925年左右,當局劃曬草灣為傾倒市區垃圾的處所,並且興築海堤以防垃圾復流出海,1947年當局以20萬英鎊代價將該地帶約二百萬平方尺的土地賣給亞細亞火油公司興建油庫,於是遷移垃圾池到官塘灣現今開源道的位置[2]。
- 部分私人住宅亦是一樣,故此在1998年年初,土地發展公司(即今市區重建局)提出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
- GoGoVan 速遞服務有「即時」、「4小時」及「即日」三種服務,以滿足不同送貨需要。
- 祇因實施路線重組當天,大量乘客未能在原定時間登上所需巴士路線而有所不滿。
- 此路線設有學生長途路線即日回程半價折扣優惠,12至25歲持有「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卡的全日制學生憑該張八達通於同一天內乘搭此路線兩個不同方向;或乘搭268A線及此路線往元朗方向;或乘搭此路線往元朗方向及268P線往觀塘方向(反之亦然),第二程可享有半價折扣優惠,惟兩程之間不可使用該張八達通進行超過九次金錢交易。
- 其行車裏數達53公里之長,是當時香港十條最長途的巴士路線之一。
- 棄用繞路的大老山隧道、吐露港公路和新界環迴公路,選用較直接的呈祥道和三號幹線,能減少行車里程外,亦有助加快行車時間,全程收費得以維持不變[25]。
位於元朗公園入面嘅白鳥塔係一棟7層嘅中國風建築,側邊種植左好多盆栽植物,所有吸引好多雀仔係度棲息。 而塔入面嘅藍白樓梯係大眾愛打卡的位,係塔下面望上去會見到六角旋渦,最高點係水滴狀,無論顏色構圖都比一般所影的梯間特別。 交通︰係元朗搭港鐵巴士K66號或者紅色小巴,大棠山道巴士總站落車,沿住車路行上山大約60分鐘就會到。
元朗去觀塘: 途經
根據《觀塘風物志》的記載,1950年代起,新居民不喜歡「官」字,故改稱「觀塘」。 元朗去觀塘 1979年香港地鐵通車,設有「觀塘站」,使觀塘成為該區的最普遍稱呼[5]。 不過現今部份小巴路線牌及路面的道路標記中文仍沿用「官塘」舊名作指示。 1998年5月大欖隧道通車,269C線獲提升為每天全日服務,仍舊同時服務天水圍與元朗市。 「一線走天涯」的行車方式,使往來天水圍的車程頗為費時,亦令中途站候車的乘客,尤其是大欖隧道轉車站的轉乘客難以登車,為元朗區居民所詬病。
明朝刊行的《粵大記》,當中的《廣東沿海圖》標示有大小官富,香港史專家例如蕭國鍵教授認為所在地就是今天的觀塘。 直到康熙元年(1662年),清朝政府為防止沿海居民接濟臺灣的鄭成功政權而實行遷界令,逼使沿海居民向內地遷界五十里,鹽場亦因而被廢置。 雖然遷界令於康熙八年(1669年)取消,但由於遷來的居民不熟煮鹽,鹽場無法恢復昔日的規模,最終亦被廢置。 百鳥塔有橙腹葉鵯、黑短腳鵯、綠背金鳩、紅嘴相思、畫眉、爪哇禾雀、黑枕黃鸝、黑頭黃鵯和蠟嘴椋鳥。
元朗去觀塘: 途經的公共交通服務
2014年1月,兩輛丹尼士巨龍(3AD)被調走,令此路線全低地臺化。 同一時間,由於屯門車廠(U)有大量Enviro500 MMC 12米(ATENU)出牌,此路線改派該車型取代Neoplan Centroliner。 九巴此後開始構思把269C線一分為二[1],先在2000年實施早上繁忙時間拆線安排。 另外亦可以八達通購買優惠車票「三日來回證」,登車時按八達通收費器右上角之按鈕,便能購買。 於三日內回港後,可以用同一張八達通輕觸收費器,屆時將不會扣除車費。 現時本線使用32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10輛12米ATENU及22輛12.8米3ATENU),而部份用輛需在星期一至五早上柯打268P線。
- 根據《觀塘風物志》的記載,1950年代起,新居民不喜歡「官」字,故改稱「觀塘」。
- 於三日內回港後,可以用同一張八達通輕觸收費器,屆時將不會扣除車費。
- 蓮塘口岸3條路線之中,其中城巴B7、B8線更提供「即日來回優惠」以及「三日來回證」優惠車票。
- 2018年12月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的住宅項目凱匯發售,呎價由17000至20000。
- 下白泥位於香港新界西北的元朗流浮山,可以算係香港睇日落嘅最佳位置!
- 惟當中部分居民仍需要跨區到東九龍上學及工作,需求足以開辦一條往返元朗區及東九龍的巴士路線。
1994年開辦時,旨在方便新界西部的元朗市和當時新開發的天水圍新市鎮的通勤人士前往九龍東上班。 由於該區居民習慣利用巴士到達荃灣或葵涌,再轉乘地下鐵路前往九龍;而香港工業北移到內地,觀塘區的工廠大多人去留空,本線客量偏低。 其行車裏數達53公里之長,是當時香港十條最長途的巴士路線之一。 天水圍市中心開經:天恩路、天榮路、天城路、天龍路、天葵路、天華路、天瑞路、天湖路、天耀路、天福路、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汀九橋)、青衣西北交匯處、長青公路、長青隧道、青葵公路、呈祥道、龍翔道、觀塘道、偉業街、啟祥道、宏照道、常悅道、常怡道、宏照道、海濱道、順業街、偉業街及觀塘碼頭通道。 天水圍(天恩邨)開經:天恩邨通道、天瑞路、天華路、天葵路、天秀路、天瑞路、濕地公園路、天葵路、天龍路、天城路、天祥路、天慈路、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青衣西北交匯處、長青公路、長青隧道、青葵公路、呈祥道、龍翔道、蒲崗村道、彩虹道、彩虹通道、太子道東、觀塘道、開源道及觀塘碼頭廣場通路。
元朗去觀塘: 九龍巴士269C線
此外,本線與另一條編號相近、來往將軍澳尚德邨和海盈邨的296C線同樣駛經觀塘道,主要用車亦大致相同,由於兩線西行方向的目的地相距甚遠,在觀塘道的車站編排需盡量避免乘客混淆,只有牛頭角下邨站因地方太小而被編在同一位置。 2009年5月20日,269C線平日早上增設特別班次,由天水圍天慈邨單向前往觀塘碼頭。 前往香園圍口岸的新界專線小巴59S線即日起開始提供服務,全程車費$9.1,是目前直達香園圍管制站收費較便宜的交通路線。 中港兩地全面通關,香園圍管制站及蓮塘口岸的旅客通道正式啟用,各大公共交通營辦商亦已提供相應服務。 本文整合3大前往蓮塘口岸交通方法,全程車費最平$9.1起,就可以直達香園圍管制站及蓮塘口岸,3日內來回更有優惠。
元朗去觀塘: 路線資訊
本線最嚴重的脫班情況發生在當天晚上,數十名乘客在觀塘碼頭等候近2小時纔有車,期間不耐煩的乘客數度與站長理論[26]。 與此同時,屯門公路偶然會發生如大石/山泥傾瀉或涉及傷亡的交通意外等嚴重事故,阻礙來往荃灣和屯門及元朗的交通,後兩者的居民開始察覺到前往上水站轉乘九廣鐵路(今港鐵東鐵綫)來往九龍的好處,連帶取道新界環迴公路的公共交通需求,亦有如雨後春筍般叢生。 元朗區兩個新市鎮同時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下,本線客量開始上升,惟未至於達到飽和狀態。 此路線設有學生長途路線即日回程半價折扣優惠,12至25歲持有「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卡的全日制學生憑該張八達通於同一天內乘搭此路線兩個不同方向;或乘搭此路線往九龍方向及69C/269S線往天水圍方向(反之亦然),第二程可享有半價折扣優惠,惟兩程之間不可使用該張八達通進行超過九次金錢交易。 有關優惠可與巴士本身的八達通轉乘優惠共用,系統會先計算本身的轉乘折扣優惠,再計算回程半價優惠。 觀塘碼頭開經:偉業街、基業街、海濱道、宏照道、啟祥道、偉業街、觀塘道、龍翔道、呈祥道、青葵公路、長青隧道、長青公路、青衣西北交匯處、青朗公路(汀九橋、大欖隧道)、元朗公路、博愛交匯處、青山公路(元朗段、屏山段)、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朗天路、水邊圍交匯處、宏達路、朗業街及擴業街。
元朗去觀塘: 主要用車
2018年7月,因59M線改派設有水塘位的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及968線加入新出牌、配「城市脈搏」塗裝的同型號車款,此路線加入原屬上述兩線金色車身塗裝的同型號車款;一個月後獲派城市脈搏塗裝的同型號車款,成為第二條加入該批車型的元朗區路線。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GoGoVan 速遞服務有「即時」、「4小時」及「即日」三種服務,以滿足不同送貨需要。 分拆初期,3條路線由269C線抽調車輛行走,直至269C、268C全日服務和第一代69C取消後才獨立派車行走。
元朗去觀塘: 元朗玩樂地方
隨著內地放寬免檢疫入境安排,蓮塘口岸今日起(6日)開放予跨境旅客使用,經此口岸往來中港兩地, 可以更快到達廣東東部(如汕頭、汕尾、潮州等)及鄰近省份(如福建、江西等)。 蓮塘口岸於2020年夏季啟用,是本港最新的邊境管制站,初期因疫情關係僅提供貨車通關服務,現已全面開通,吸引不少人使用蓮塘口岸過關。 下白泥位於香港新界西北的元朗流浮山,可以算係香港睇日落嘅最佳位置! 元朗去觀塘2025 係一望無際嘅泥灘上面同重要嘅人一齊睇日落,再加埋映照翻黎嘅倒影,所有煩囂即刻放低曬。 元朝時期「官富場」改為「官富巡司」,於明朝時則改為「官富巡檢司」。
元朗去觀塘: 乘客事件
天水圍新市鎮1990年代發展之初,適值東九龍屋邨陸續重建之時,不少住戶調遷至天水圍各新落成屋邨。 惟當中部分居民仍需要跨區到東九龍上學及工作,需求足以開辦一條往返元朗區及東九龍的巴士路線。 蓮塘口岸3條路線之中,其中城巴B7、B8線更提供「即日來回優惠」以及「三日來回證」優惠車票。 元朗去觀塘2025 大家即日以同一張八達通卡或城巴接受的電子支付工具,乘搭上述2條路線返回市區,回程車資會有所寬減。 踏入1990年代,香港製造業式微,大量工廠空置,觀塘道附近部分工廠大廈重建或改任商業大廈、貨倉用途,但是沿海一段基於交通不便則大多空置。 而觀塘不少住宅大廈亦日趨老化,其中牛頭角邨、藍田邨(因貪污問題造成的鹹水樓而緊急清拆)及秀茂坪邨等公共屋邨全部重建。
元朗去觀塘: 班次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以勵業街、觀塘道、牛頭角道、聯安街、功樂道、康寧道至康寧道公園、協和街至曉光街體育館、翠屏道至雞寮山坡、將軍澳道、觀塘繞道、觀塘明渠為範圍。 元朗去觀塘2025 隨著觀塘的人口越來越多,不少公共屋邨都在觀塘區落成,包括牛頭角邨(上邨廉租屋邨及下邨徙置區改建)、第一代藍田邨及秀茂坪邨等等,其後秀茂坪北面興建順利邨等一眾屋邨,稱為四順區(前稱五順區)。 元朗去觀塘 1970年代隨著工業的發展而帶來大量車流,香港政府興建地下鐵路修正早期系統(即現今的港鐵觀塘綫)於1979年通車,以觀塘站為東面總站。
元朗去觀塘: 香港巴士大典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2017年2月,此路線與269C線一同加入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為九巴首批引入12.8米巴士的九龍東路線。 元朗去觀塘2025 然而,因應政府實行「專營巴士低排放區」措施,此路線所有符合歐盟五型排放標準之車輛被逼調走,以便派往途經低排放區的路線,同時換入大量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一度成為養老線。 直至2016年3月,才重新獲編配Enviro500 MMC(ATENU)作掛牌車。
另一方面,九巴積極推出八達通轉乘優惠計劃,乘客利用當時新興的電子貨幣「八達通」,連續繳付兩程指定車程的車資,次程可獲得優惠。 首個非試驗性質的轉乘計劃便隨之而生,以296A線為首,轉乘包括本線在內5條往返觀塘的新界路線,乘客使用計劃可享有車資優惠。 2004年2月實行的第一階段重組,主要分為2種服務時間和3個服務區域,即上、下午繁忙時段,各有一條往返觀塘碼頭和元朗及天水圍的路線,編號分別為268C和269C;以及在非繁忙時段維持重組前的269C線主線,編號更改為69C,以茲識別[33][34]。 第2階段在同年8月進行,主要是把69C線的服務時段併入268C線和269C線,令前者得以功成身退。 該項重組模式亦在同期的269B線(天水圍市中心↔紅磡碼頭)實行,連同269C線的重組,由兩線衍生出來的69B線和69C線可視為過渡期,讓區內居民適應,避免重蹈大欖隧道通車、巴士路線一次性重組而造成混亂情況的覆轍。
元朗去觀塘: 八達通轉乘優惠
用作分流往返九龍和新界西北的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於1998年5月25日(星期一)下午正式通車,九巴為迎接新幹線開通,決意為旗下元朗區來往九龍和香港島的巴士路線進行一次大型重組,由幹線通車翌日起實施[23]。 棄用繞路的大老山隧道、吐露港公路和新界環迴公路,選用較直接的呈祥道和三號幹線,能減少行車里程外,亦有助加快行車時間,全程收費得以維持不變[25]。 九龍巴士69C線是269C的特別路線,來往天水圍(天恩邨)及觀塘碼頭,途經天澤邨、天晴邨、嘉湖山莊、大欖隧道、呈祥道及龍翔道直達九龍區的黃大仙、鑽石山(僅往天水圍方向)、新蒲崗、牛頭角及觀塘市中心,為天水圍北居民提供往來黃大仙區及觀塘區服務[1],於星期一至五早上及星期六繁忙時間提供觀塘方向的服務,及星期一至五晚上提供回程服務。 九龍巴士268A線是268C線的繁忙時間特別路線,來往元朗(朗屏邨)及觀塘碼頭,途經東頭工業區、大欖隧道、呈祥道及龍翔道直達九龍區的黃大仙、新蒲崗(僅往觀塘方向)、鑽石山(僅往元朗方向)、牛頭角及觀塘市中心,於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提供單向服務。 九龍巴士268C線是香港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朗屏站及觀塘碼頭,主要為元朗市至東九龍的黃大仙區及觀塘區居民提供服務,途經元朗大馬路、大欖隧道、呈祥道及龍翔道直達九龍區的黃大仙、鑽石山(僅往元朗方向)、新蒲崗、牛頭角及觀塘市中心,被九巴標榜為「九龍東特快」。 踏入2000年代,元朗新市鎮和天水圍新市鎮得到重點發展,乘客通勤的需求有明顯增長,本線車隊數目不斷攀升,由1999年的17輛巴士[28]增至2001年的41輛[29],最高峯時期共派出48輛巴士行走,一度成為全港巴士路線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