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屯門新市鎮急速發展,廣鐵路公司於1984年7月落實興建輕鐵,作區內接駁交通工具。 屯門機場巴士2025 屯門市中心巴士總站(Tuen Mun Central Bus Station)在1986年3月21日刊憲啟用[1],並於4月7日對外開放,以配合新路線60X和61X啟航。 不久,屯門市廣場(1987年起分三期落成)、屯門時代廣場(1988年落成)等大型商場及屋苑陸續落成,令屯門市中心巴士總站及鄰近分站成為區內最繁忙的巴士站之一。 本路線主要服務屯門區居民往來東湧、機場後勤區及機場上班或於機場乘搭飛機,2008年7月1日起,因新渡輪放棄營辦屯門至東湧渡輪,政府兩次重新招標亦無人承辦,渡輪因而一度停辦,但由於2008年9月16日接辦渡輪的富裕小輪,只能提供疏落的班次,本路線因而成為當時屯門區唯一全日往來機場的公共交通工具,直至2016年8月26日龍運A33線改為全日服務,才結束這一個局面。 海翠花園基座設有購物商場和「屯門碼頭交通交匯處」(Tuen Mun Pier Head Transport Interchange),在1988年7月8日刊憲[4],7月11日啟用,取代鄰近的蝴蝶邨總站,所有路線於7月16日遷入此站;同時設有的士站和公眾車輛上落客區於巴士總站東面,再加上輕鐵於9月18日通車,令屯門碼頭交通交匯處集陸路、鐵路與海路交通於一身,成為當時新界西北重要交通樞紐。

除了未能節省行車時間外,服務範圍與E33及A33X線重疊,亦未能服務置樂花園之乘客,因此有區議員要求此路線改經置樂花園,方便該區的居民來往機場,同時亦可拉直屯門區內的走線。 屯門機場巴士 [44][45]運輸署於2017年8月向區議會遞交的A33系列重組文件中建議此路線加經置樂花園,並於同年12月23日實施。 過海隧道巴士955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屯門(菁田及和田)及西灣河的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城巴有限公司營辦,於2022年11月21日投入服務。 路線取道屯門公路、三號幹線及中環及灣仔繞道,沿途在兆康苑、紅橋、北角及鰂魚湧設站,回程亦途經中環,只於星期一至五上午和下午繁忙時間分別提供去程及回程服務,全程收費為$25.7。 屯門機場巴士 龍運巴士E37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天水圍市中心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的巴士路線,途經天晴邨、天澤邨、天富苑、天瑞邨、天耀邨,取道元朗公路、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及順朗路往返東湧市中心和機場後勤區。

屯門機場巴士: 服務時間

由市中心開出,一程12元,為六條線中最平,其餘幾條「A」線,每程貴三元。 如果在國泰城上班的人,除非搭到其中一班早上的特別班次,否則也要轉車站轉乘這輛巴士入去。 「屯赤隧道」開通後,成為了貫穿「屯門」跟「機場」的隧道,這條全長九公里的隧道,市場認為,日後屯門區居民前往機場,過往需要先經屯門公路繞入北大嶼山公路,其後進入機場,現在卻可透過海底隧道跟天橋直接前往,縮短了起碼二十分鐘的時間,實況又如何? 屯門市中心巴士總站(Tuen Mun Central Bus Terminus),位於新界屯門區屯門市中心屯門鄉事會路「屯門文娛廣場」(Tuen Mun Cultural Square)地下,乃一有蓋平行式巴士總站,各條路線的候車月臺均設有獨立樓梯通道往返平臺文娛廣場,連接廣場上的屯門大會堂、屯門公共圖書館及屯門法院,以及鄰近的屯門市廣場和屯門時代廣場。

  • 經屯門、元朗及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商討後,當局決定分階段實施方案,於屯門赤鱲角隧道通車當日起實施屯門區的機場路線重組,至於元朗及天水圍區的機場路線重組,則約在屯門區機場路線重組實施後約一個月後實施。
  • 2011年1月13日,澳門港務局宣佈向西北航運公司發出定期海上客運準照及外港客運碼頭往來香港屯門客運碼頭的海上航線許可。
  • 這輛巴士也會經東湧及國泰城後,纔再進入機場,因此需要時間會較長。
  • 重組建議經屯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通過後,於2017年12月23日起實施,本路線延長至悅湖山莊,並修改行車路線,不再經港鐵屯門站、安定/友愛及豐景園,上述地區往返機場的A線服務由重組後的A33P及A33X線負責,同時將機場A線巴士網絡進一步拓展至置樂花園、屯門南及屯門碼頭一帶屋苑。
  • 不久,屯門市廣場(1987年起分三期落成)、屯門時代廣場(1988年落成)等大型商場及屋苑陸續落成,令屯門市中心巴士總站及鄰近分站成為區內最繁忙的巴士站之一。
  • 初時總站為富泰,途經兆康苑、寶田、山景及屯門南,取道汀九橋至皇珠路一段屯門公路、汀九橋、青嶼幹線及北大嶼山公路,袛於每日早晚繁忙時間提供單向服務。

天水圍市中心開經:天恩路、天榮路、天城路、天龍路、天葵路、濕地公園路、天瑞路、天華路(東行)、天富巴士總站、天華路(西行)、天瑞路、天湖路、天耀路、天福路、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元朗公路、屯門公路、皇珠路、龍富路、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順朗路、北大嶼山公路、東湧東交匯處、裕東路、順東路、赤鱲角南路、駿運路、駿運路交匯處、航膳西路、駿運路交匯處、觀景路、東岸路、機場路及暢連路。 不過本路線提升至全日服務後,多名屯門區議員不斷收到居民及旅客投訴,因路線全日實行「一線兩制」,不時將常規班次與特快班次混淆,以致出現「搭錯車」情況,車長亦不時需向乘客解釋,增加工作量及壓力。 雖然本路線常規班次與特快班次的電子路線牌,已有明確地點顯示,但兩者採用同一路線編號,容易引起混亂。 屯門機場巴士2025 龍運巴士有見及此,便於2016年11月建議將本路線的特快班次,獨立編號為A33X,經屯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討論及運輸署同意後,有民建聯時任區議員葉文斌在其Facebook上稱,於2016年12月12日起實施,最終要延遲至2017年1月9日起才實施相關改動,以免除乘客混淆。

屯門機場巴士: 屯門區的通宵機場巴士線NA33:

龍運巴士在2016年11月向區議會表示,預計於同年12月12日將A33線的「特快班次」更改路線編號為「A33X」[1][2],惟最後延期約一個月才實施。 此路線設6個字軌,並不設掛牌車,初期主要使用豪華版Enviro500 MMC 12米(55XX)行走;2021年9月,此線獲運輸署批准使用12.8巴士行走,隨即加入豪華版Enviro500 MMC 12.8米(15XX)作用車,亦偶爾會出現Enviro500 MMC 12.8米半豪華版(25XX)、其普通版版本(UE6X)及富豪B8L 12.8米普通版(UV6X)。 2019年1月,第二輛出牌的同款12.8米巴士(2502/VE573)由S64線調入本路線作掛牌,該車曾獲選為2019年龍運「己亥豬年」生肖巴士,圖案設計與九巴「己亥豬年」生肖巴士(AVBWU402/TH1110) 相同,但與該車不同的是,車身底色為黃色。 隨後於同年3月,再有兩部剛於2019年2月出牌的同款巴士(2503/VZ6087、2504/VZ6880)上掛本路線(已撤離)。 2021年,配置橙色「城市脈搏」塗裝的Enviro500 MMC 12.8米(UE6X)及富豪B8L 12米(UV6X)陸續出牌,兩者均成為本路線主力車隊。

上市公司九洲發展(珠海控股投資前身)與母公司九州港務分別持有49%及51%的珠海高速客輪,與另一上市公司奧瑪仕(奧瑪仕國際前身)控股姊妹公司西北航運結成聯盟,於11月4日開辦來往屯門至珠海九洲港航線。 九洲發展斥資4000萬元為該航線添置兩艘高速客輪「海弛」、「海琨」及提供船員,而西北航運則負責投資碼頭配套。 珠海高速客輪計劃再斥資4,000萬元購入兩艘高速客輪,以應付未來屯門至澳門航線的需求。 屯門碼頭(英語:Tuen Mun Ferry Pier,又稱屯門客運碼頭、屯門渡輪碼頭)是香港新界屯門新市鎮蝴蝶灣的渡輪碼頭,亦為香港第三個連接港澳碼頭,位於蝴蝶灣、海翠花園對出,於1986年11月啟用。 由任何一條九巴獨營路線(不論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任何一條龍運A線往機場,或由往新界方向的任何一條龍運A線轉乘任何一條九巴獨營路線(不論方向),第二程可獲 $6.00 轉乘優惠或減免接駁龍運A線的一程九巴車資,以較低者為準。 飛機維修區開經:南環路、駿坪路、駿運路、駿運路交匯處、航膳西路、駿運路交匯處、機場路、北大嶼山公路、順朗路、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龍富路、皇珠路、海皇路、海珠路、屯門鄉事會路、屯興路、屯喜路、屯門公路、元朗公路、洪天路、屏廈路、天耀路、天湖路、天瑞路、濕地公園路、天葵路、天龍路、天城路、天祥路、掉頭、天祥路、天恩路及嘉恩街。

屯門機場巴士: 渡輪服務航線

此路線前身為途經大欖隧道及青嶼幹線的E34A線,因配合屯門赤鱲角隧道第二階段巴士路線重組而改經該路並更改線號。 龍運巴士E33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屯門市中心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的巴士路線,途經安定邨/友愛邨、兆麟苑、豐景園、龍門居、蝴蝶灣、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東湧市中心及機場後勤區等,為行車距離最短的北大嶼山對外巴士路線。 這條道路由一條長約5公里的雙線雙程海底行車隧道,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屯門南的「望后石」貫穿,並會透過一條長約2公里的天橋、及一段行車隧道接駁至區內道路網。 政府預計,整條連接路通車後,可減輕了北大嶼公路、青嶼幹線及屯門公路的交通負荷,並大幅縮短行車路程,由屯門南往返至機場可節省約20分鐘行車時間。 屯門機場巴士2025 由北面連接路通車起,政府也豁免「屯赤隧道」及「青嶼幹線」的收費。

  • 由於作為本路線與E32A線轉乘的替代服務E36A線【元朗(德業街)←→逸東,途經形點、天水圍南、屯門市中心、屯門赤鱲角隧道及東湧北】,列入屯門赤鱲角隧道通車第二階段巴士路線重組(該線約在2021年3月才投入服務),因此E32A線於本路線改經屯門赤鱲角隧道當日起,臨時將總站延長至東湧市中心(往東湧方向終站位於東湧纜車站,往葵芳方向首站位於順東路東堤灣畔對面),以便該本路線乘客可以接駁E32A線往返東湧北。
  • 本路線主要服務屯門區居民往來東湧、機場後勤區及機場上班或於機場乘搭飛機,2008年7月1日起,因新渡輪放棄營辦屯門至東湧渡輪,政府兩次重新招標亦無人承辦,渡輪因而一度停辦,但由於2008年9月16日接辦渡輪的富裕小輪,只能提供疏落的班次,本路線因而成為當時屯門區唯一全日往來機場的公共交通工具,直至2016年8月26日龍運A33線改為全日服務,才結束這一個局面。
  • 屯門中央廣場(Tuen Mun Central Square)巴士站,位於新界屯門三聖墟海榮路22號屯門中央廣場外,屬雙向東、西行分站,只有來往龍門居的城巴路線及龍鼓灘的港鐵巴士使用。
  • 2010年12月16日起,因屯門碼頭內部裝修關係,西北航運暫停屯門至蛇口之渡輪服務。
  • 初時由於服務時間有限及車費較高,客量持續偏低,更於2003年上旬因「沙士」事件一度暫停服務。

為配合機場三跑道系統項目工程,機場(二號客運大樓)於2019年11月28日晚上2300起關閉,以便進行長達四年的擴建工程。 而比起豪華機場巴士路線A33/A33X線,E33/E33P線歷史更悠久、走線更直接、班次更緊密、收費更便宜;在深入民心的情況之下,E33/E33P線是屯門區居民在的士以外的一個主要選擇。 E33/E33P線服務範圍以外(如景峯花園、良景邨)的乘客,都會因A33/A33X線收費昂貴、班次疏落等原因而改搭九巴到屯門公路轉車站或乘輕鐵/港鐵巴士K58線到屯門市中心轉乘E33線或到屯門兆康站轉乘E33P線前往東湧區及機場。

屯門機場巴士: 香港巴士大典

為了和輕鐵及港鐵巴士競爭,本路線往屯門方向,於蝴蝶灣設有便宜的分段收費 $6.50,因此有力吸納短途區內乘客。 為舒緩屯門公路的負擔,小輪公司看準屯門至港島的需求,於1981年10月19日從該航線中分拆出新線,往來中環至屯門,全線採用飛翔船航行,每天早上至傍晚提供服務;而香港政府先於1981年於友愛邨的南面(即現時豐景園附近)興建臨時碼頭,香港政府及後決定於蝴蝶灣興建一個永久渡輪碼頭,於1986年11月落成啟用。 初期碼頭提供往中環之飛翔船服務,往中環碼頭僅需40分鐘,可避開屯門公路的擠塞,配合在1988年通車的輕鐵屯門碼頭站,為元朗居民乘船到中環帶來方便,所以該碼頭的高速渡輪服務在當時受到屯門及元朗一帶的居民歡迎,更成為新界航線中最多客量及營收最高的一條,因此到後期不但增設雙體船服務,更增添屯門至灣仔,以及中環至黃金海岸的航線。 1991年,屯門區的地區人士已倡議在屯門碼頭開辦澳門航線,但當時政府以碼頭空間不足,難以增設出入境設施,投資額過高,以及當時的跨境客運碼頭未達飽和等原因拒絕建議。 本路線在新界西北一帶只有東頭工業區、天慈邨、紅橋和新墟為其他E線未有提供服務的地區,沿途人口並不密集,加上班次非常疏落,未能吸引兩地居民選乘,非繁忙時間在元朗和天水圍上落的乘客寥寥可數。 但由於本路線為新界西北唯一往返東湧北的路線,故本路線客源主要集中在屯門市中心和屯門赤鱲角隧道轉車站往返東湧北一帶,而本路線收費卻是根據全程行車裏數釐定收費($13.9),收費比起路程更為長的巴士路線(包括由屯門市中心往返東湧西的$12.0,E33↔E31轉車優惠;及由東湧北往返荃灣的$10.8,E32A)為貴,乘客感到很不划算,服務時間亦比較短,因此導致除繁忙時間外客量不高。

屯門機場巴士: 屯門碼頭

60歲-64歲香港居民、65歲或以上長者與合資格殘疾人士如以指定八達通繳付此線的車資,可享有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提供的$2票價優惠[13]。 乘客登車時需以現金或八達通卡繳付車資,不設找贖;而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帶同最多兩名四歲以下而且不佔座位的兒童乘車[14]。 屯門機場巴士2025 此外,乘客亦可使用指定電子支付工具[註 1]繳付車資,使用此支付方式的乘客可享有與其他城巴獨營路線或聯營線城巴班次之轉乘優惠,惟不適用於與非城巴路線之轉乘優惠,乘客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15]。 2011年1月13日,澳門港務局宣佈向西北航運公司發出定期海上客運準照及外港客運碼頭往來香港屯門客運碼頭的海上航線許可。 可是因乘客量低,西北航運在2012年7月1日宣佈往來澳門的航線停航,其後更於同年9月12日正式結業。

屯門機場巴士: 路線數目

在屯門區的機場路線重組計劃內,龍運建議本路線更改屯門區內走線,在豐景園後改經皇珠路、龍門路(龍門居、新屯門中心、兆山苑、蝴蝶灣)、屯門赤鱲角隧道、順朗路返回北大嶼山公路原有路線往來東湧、機場後勤區及機場,不再經屯門公路、汀九橋、青嶼幹線;往機場方向,在暢連路(二號閘)後直入機場(地面運輸中心)巴士總站,不再經機場(一號離境大堂)。 最終本路線隨屯門赤鱲角隧道全線通車及屯門區機場路線重組,於2020年12月28日起實施以上改動,因全程行車裏數大為縮減,全程收費由原本的 $13.90 調低至 屯門機場巴士 $12.00。 在青嶼幹線通車前,屯門居民如要前往大嶼山,便需要乘搭輕鐵或九鐵巴士到屯門碼頭轉乘渡輪前往中環碼頭再轉乘渡輪前往,或乘搭九巴地鐵接駁路線到荃灣及葵涌的地鐵站轉乘地鐵前往中環,然後前往中環碼頭再轉乘渡輪前往。

屯門機場巴士: 路線資訊

為配合屯門公路轉車站(南行)啟用的第二階段巴士路線安排,本路線於2013年5月9日起往機場方向停靠該站,方便屯門及元朗區其他屋苑乘客於該轉車站接駁本路線前往東湧及機場。 同年7月27日屯門公路轉車站(北行)啟用,往屯門方向亦加停該處。 不過當時並無提供屯門公路轉車站轉乘優惠,引致居民及區議會不滿,在不斷爭取下,同年10月12日起本路線增加屯門公路轉車站轉乘優惠,方便屯門及元朗其他屋苑居民往來北大嶼山及機場。 重組建議經屯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通過後,於2017年12月23日起實施,本路線延長至悅湖山莊,並修改行車路線,不再經港鐵屯門站、安定/友愛及豐景園,上述地區往返機場的A線服務由重組後的A33P及A33X線負責,同時將機場A線巴士網絡進一步拓展至置樂花園、屯門南及屯門碼頭一帶屋苑。

屯門機場巴士: 服務時間及班次

屯門區議會於2009年9月19日舉辦「國慶銀花耀屯門」煙火表演,當晚屯門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及三聖公共運輸交匯處封閉,詳情可參閱2009年屯門煙火匯演交通安排。 屯門機場巴士 輕鐵506線在2002年杯渡路架空路軌工程施工期間改以巴士506線行走,惟工程完成後並無恢復為輕鐵服務,一直以巴士運作至今。 九廣西鐵2003年12月通車後,九鐵巴士兩條特快路線客量進一步流失,K2X線於2004年取消服務,而K1X線亦於2005年停辦。

屯門機場巴士: 開辦背景

惟本路線收費昂貴及班次疏落(每小時一班),加上前往外遊的乘客並沒有在某個固定時間出發,因此除繁忙時間外,其餘時間客源普遍較為分散,令整體載客率長期維持在極低水平,平均每班車只有數名乘客乘搭,不時會出現吉車遊街的狀況。 屯門機場巴士 龍運巴士N30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通宵巴士路線,來往機場(暢達路)及元朗站,途經機場後勤區、東湧市中心、屯門赤鱲角隧道、豐景園、安定邨/友愛邨、屯門市中心、紅橋、屏欣苑、天耀邨、天瑞邨、天秀路、天慈邨及元朗市。 屯門機場巴士 龍運巴士E36A線是香港一條來往東湧(逸東邨)及元朗(德業街)的巴士路線,途經滿東邨、東湧北、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屯門市中心、天耀邨及形點,但不經機場。 座落屯門市中心的巴士總站與咫尺之遙的輕鐵市中心站,結合成區內首個大型轉車站;現時為多條往返九龍、沙田與機場的巴士路線集中地,方便乘客轉乘輕鐵及各專營巴士路線。 初時來回程途經暢達路(機場客運大樓及富豪機場酒店),不過機場啟用後,機場上車的乘客多在機場地面運輸中心上車,因此五天後(7月11日)由機場地面運輸中心開出後,改為取道暢連路直接駛入機場路往國泰城,加上屯門區只有本路線全日往來機場,為方便屯門區居民,一星期後(7月18日起)往機場方向,離開暢連路(二號閘)後,改為駛上暢航路一號客運大樓離境大堂(與城巴機場快線及龍運機場巴士線看齊),方便攜帶行李往機場乘搭飛機的旅客。 955線全程收費為$25.7,並設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1][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