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首期西延段工程通過試營運前安全預評估,正對提出的整改意見進行整改[29]。 家下廣州地鐵車站除咗佛山地鐵1號綫(廣州方嗌廣佛綫)之外,其他喺廣州市區啲路線都有唔少站點有商舖。 初期主要銀行為主,後嚟發展到便利舖、到而家整埋快餐舖、衫褲舖、糖果舖等等……尤其喺客流量比較大嘅站點,商舖多到好似個商場仔噉。 早期時廣州地鐵借鑒港鐵嘅經驗嚟起車站,所以有好多個站點都冇廁所響度。 不過最早嘅站內廁所喺2000年喺1號綫烈士陵園站A出入口出現,嗰時廣州地鐵唯一車站有站內廁所。 其中林和西站同廣州塔站出閘之後可以轉乘地鐵3號綫,有通道連接到3號綫嘅同名車站。
同年12月28日,地下鐵道總公司正式組建,中央也在1993年3月正式批准了廣州地鐵可行性研究報告。 廣州地鐵app 同時,廣州地鐵與大多數軌道交通系統一樣,月臺形式多數採用島式月臺或側式月臺。 但由於客流需要及受車站地理環境限制,部分車站的月臺形式會採用諸如一島一側式月臺、二島一側式月臺、疊式月臺此類的特殊月臺形式,華林寺站的月臺更設置為曲線形,此外亦有地下車站的車站大廳設在地面。 1984年,在國務院批覆的廣州市總體規劃中,首次提出了「十」字形軌道交通網路,將路線設於主要客運走廊中。
廣州地鐵app: 廣州地鐵捷運MTR導航路線查詢
一般情況下,廣州地鐵的廣播語言依次為普通話、粵語和英語。 目前廣州地鐵廣播主要由廣東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周詠(女聲)[86]和獨立音樂人李喆(男聲)[87]擔當,自2018年12月28日起,部分英語廣播由美籍配音演員白蘭和其他外籍人士負責。 目前,除APM線實行票價2元的單一票制外,廣州地鐵線網其他線路使用按里程分段計算的票制:起步4公里以內2元;4至12公里範圍內每遞增4公里加1元;12至24公里範圍內每遞增6公里加1元;24公里以後,每遞增8公里加1元,不設封頂[75]。 換乘站方面,目前廣州地鐵線網境內換乘車站有40個[j],其中廣州南站爲四線換乘車站,嘉禾望崗站和番禺廣場站爲三線換乘車站,其餘換乘站均爲兩線換乘車站;而廣州地鐵與國鐵(高鐵、普鐵)以及城際鐵路的換乘車站有7個,與有軌電車的換乘車站有6個。 1號線的西塱、坑口爲地面車站;4號線的石碁至金洲沿途各站,5號線的滘口、坦尾[i],6號線的潯峯崗、橫沙、沙貝,14號線的竹料至赤草沿途各站,以及21號線的長平、金坑、朱村、山田爲高架車站。
在2019年9月清遠市政府公佈的《廣清軌道交通銜接概念規劃》中,清遠方提出將廣州地鐵18號綫和24號綫分別北延至清城與廣清合作園區[118]。 而在車站廣播方面,除部分乘車指引只有普通話,或者普通話和粵語外,均會使用普粵英三語提供乘車指引的資訊。 例如在抵站時的歡迎詞和車站大廳、月臺之間播出的乘車指引,也均會提供普通話、粵語和英語廣播。
廣州地鐵app: 營運與服務
除首兩列車爲全進口外,後續的列車安排在中車長客生產,以期提高設備國產化率。 1997年4月9日,廣州地鐵首列列車(編號0102)由嘉興號貨輪運抵廣州黃埔港。 該款列車由德國西門子-安達聯合體製造,所有設備零件均爲進口。 9號線起於高增站,途徑白雲區和花都區,貫穿花都汽車產業基地、廣州北站片區、廣州空港經濟區,止於飛鵝嶺站,大致呈「凸字」東西走向。
- 1989年6月,廣州市政府正式向國家計委申請地鐵1號線立項。
- 尤其係公園前站嘅播音,喺「列車向前行嘅右邊棟門落車」提示至少改咗5次播音。
-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廣州地鐵亦會廣播相關防疫政策和提示。
首通段於2010年開通,成為廣佛間首條,亦為中國大陸首條跨市地鐵[25]。 而首期後通段和二期則先後開通,全線於2018年12月28日通車[110]。 為順應廣佛同城的發展需要,2015年,國家發改委批覆同意興建7號線一期調整段(廣州南站至美的大道,又稱7號線首期西延段)。
廣州地鐵app: 使用列車
在財政能力有限、城市擴張態勢迅猛的情形下,該階段仍着重於建設連接市郊新城的放射線路。 為舒緩3號線之龐大客流,2019年1月21日起,地鐵公司試行在工作日日間非高峯期和節假日全天試行機場北至番禺廣場雙向直通交路(南北貫通),並於同年7月8日起將服務時間擴展至工作日晚高峯。 2015年6月30日,廣州地鐵總公司正式更名為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同年12月24日,廣州地鐵博物館正式開建;同年12月28日,廣佛線(西塱站至燕崗站)開通試運營。 2012年12月28日,廣州地鐵正式發佈APP手機軟件供市民免費下載使用,該軟件全面涵蓋地鐵出行路線、首末班車時間等運營服務信息,並能為市民提供即時的地鐵運營訊息。 廣州地鐵app 2005年12月26日,廣州地鐵2號線調整工程(琶洲站至萬勝圍站)、廣州地鐵3號線首通段(廣州東站至客村站)、廣州地鐵4號線大學城專線(萬勝圍站至新造站)開通運營。 此外,7號綫二期大沙東至姬堂區間經過規劃的廣珠澳高鐵黃埔站選址。
- 後嚟路線越開越多,1號綫原先整咗專用𨋢喺免費區嘅車站——西塱、黃沙、公園前、東山口、楊箕、體育西路、廣州東站,都劃嗮入收費區入面,但亦保留咗部分專用𨋢凈限傷殘人士用。
- 順德段曾規劃三種走向方案,分別為現7號綫順德段走向至北滘公園站、經過錦龍站後經合成市場至北滘新城站和經過陳村弼教村後抵達高村站[11]。
- 喺1號綫同5號綫部分下一站嘅報站,重出現冇「請上車的乘客往車廂中部走」呢句播音。
- 該線將連接廣州市與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於2022年5月1日通車[112]。
- 廣州方面亦已預留18號線和規劃39號線繼續北延至清遠的建設條件,但清遠方面希望的24號線則沒有預留[107][120]。
- 根據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7號綫二期將增購19列列車[54],相關列車合約已被中車株洲電力機車公司中標。
- 2000年8月,廣州地鐵與龐巴迪公司簽訂首批Movia 456列車的採購合約。
- 在1號線建設過程中,廣州市政府欲一併實施舊城改造,按TOD模式進行沿線物業開發。
歷經5年建設,1997年6月28日,1號綫首通段——西朗站(現西塱站)至黃沙站五站四區間投入營運。 1999年2月16日(農曆大年初一),1號綫後通段(黃沙至廣州東站)正式開通營運,至此1號綫全綫通車。 截至目前,廣州地鐵共有16條營運路綫,總長為621.05公里[2],共260座車站[a]。 其中15條(1-9號綫、13號綫、14號綫、18號綫、21號綫、22號綫及廣佛綫)為例行中重型鐵路,另有珠江新城旅客自動輸送系統(APM綫)使用膠輪系統。 如爲換乘站,地鐵最初採用男女聲交替廣播的形式以加強提醒乘客;2022年下半年開始,換乘站廣播前會播放一小段粵曲,初爲《花好月圓》,後更換爲《旱天雷》[88]。 報站後,會使用普通話介紹站點附近的道路、地方、機構、建築物(部分由商家贊助)。
廣州地鐵app: 車站
此時,作為臨時過渡,有關部門小幅改動於1997年制定的線網規劃方案,形成《2000年近期線網規劃實施調整方案》,提出優先建設經改動後深入南部的3、4號線,以支持城市發展。 2002年12月29日,2號線首通段(三元里至曉港)開通試營運,自此廣州地鐵「十」字軌道線網初步形成。 隨後,2003年6月28日,2號線後通段(曉港至琶洲)開通。 歷經5年建設,1997年6月28日,1號線首通段——西朗站(現西塱站)至黃沙站五站四區間投入營運。 自此,廣州成為中國內地繼北京、天津、上海後第四個建成地鐵的城市。 1999年2月16日(農曆大年初一),1號線後通段(黃沙至廣州東站)正式開通營運,至此1號線全線通車。
廣州地鐵app: 廣播
路線自萬頃沙引出向南,在翠亨新區分岔設中山支線、珠海支線,其中前者途徑火炬開發區止於中山站,後者自翠亨進入珠海後,經珠海北站、唐家灣、香洲至拱北。 1965年6月19日,廣州地下電車指揮部成立(後易名為廣州市防空九號工程指揮部),負責修建地下坑道工程的工作。 「九號工程」一名,源於「地下」二字的九個筆劃,出於保密需要而被用作該地下工程的代號。 工程總長8.51公里,全線埋深35-45公尺,有出入口12個,其中斜井7個,立井5個。 廣州地鐵app2025 1968年底,工程完成土建環節;1970年5月全部完工。 然而,由於當時中國國內政治形勢和國際環境惡劣、戰備緊迫,且前期準備和技術論證不足,同時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工程所建成的隧道斷面太小,只能實現人防功能而無法通行地鐵。
廣州地鐵app: 線路
2017年10月10日起,廣州地鐵開始分批在各站點設置X光機、金屬探測門和液體檢測儀,實行「逢包必檢、人物同檢」的安檢措施[100]。 廣州地鐵app 廣州地鐵app 與中國大陸大部分城市地鐵系統一樣,為配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等要求,目前廣州地鐵在所有車站進站時實行逢包必檢、人物同檢的安全檢查方式[100]。 截至2021年12月,廣州地鐵市內綫網的最高票價為20元,其車程為從化區的東風站來往南沙區的南沙客運港站。
廣州地鐵app: 專為 iPad 設計
在2021年6月,選址最終確定為姬堂並取消物業上蓋[7]。 5號綫成東西走向,全長31.9公里,出咗110億人民幣嚟起。 路線喺2009年12月28號開通營運,同佢同時開通嘅重有4號綫北延綫——萬勝圍⇆車陂南段[49],啱啱開通嗰陣,5號綫係唯一同其它4條路綫都有轉乘站嘅路線。 4號綫喺2003年1月29號開始起,其中,萬勝圍⇆新造(大學城專綫)喺2005年12月26號開通;新造⇆黃閣喺2006年12月30號開通;黃閣⇆金洲喺2007年6月28號開通;金洲⇆南沙客運港喺2017年12月28號開通。
廣州地鐵app: 廣州地鐵用什麼app?
首期西延段最終定於2022年5月1日14時正式開通,當天上午在北滘公園站舉行了開通儀式[38]。 2015年2月,西延順德段項目正式啟動;同年10月8日,項目建設方案調整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同意[14][15]。 2018年,根據廣州市環保局公佈廣州市軌道交通七號綫二期工程環境評估報告,停車場選址由飛鳳山更改為科林路以南、科豐路以西的地塊,即是上堂停車場,2020年黃埔區政府向廣州市政府提出變更停車場選址的訴求。
廣州地鐵app: 地鐵
在未恢復安檢之前,部分車站會有地鐵站務或者地鐵志願者手持金屬探測器來抽查部分乘客的行李物品,如果遇到例如昆明火車站恐襲等高風險事件時,部分客流較大的車站會在進站口設置X光機檢查乘客的隨身物品,過一段時間之後取消。 與中國大陸大部分城市地鐵系統一樣,為配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等要求,目前廣州地鐵在所有車站進站時實行逢包必檢、人物同檢的安全檢查方式[100]。 而在車站廣播方面,除部分乘車指引只有普通話,或者普通話和粵語外,均會使用普粵英三語提供乘車指引的信息。 例如在抵站時的歡迎詞和站廳、月臺之間播出的乘車指引,也均會提供普通話、粵語和英語廣播。
廣州地鐵app: 工程
嗰時嘅地鐵系統入面,車站嘅指示都係借鑒港鐵系統噉用藍白相間嘅風格,吊燈都係用黑底綠字嘅標識,而車站指明行邊個方向就用黑底黃字(1號綫)同埋黑底白字嘅燈飾箱。 不過呢種指示設計直到2009年底先至統一用嗮黑底白字嘅裝飾,連車站嘅指示都統一改嗮黑底白字。 早期嘅出入口吊燈燈飾都好似港鐵噉帶有綠底帶「出」字樣嘅白字,直到2009年底先至拋棄唔用。 從2017年1月14號開始,地鐵方喺部分轉乘站嘅客流大站點加咗轉車指示嘅投影燈[60],方便趕住轉乘地鐵或成日玩手機啲乘客睇到有噉嘅指引。 珠江新城旅客自動輸送系統南邊從海珠區嘅廣州塔站開始,向北下穿珠江主航道、海心沙、花城廣場,北去到林和西站位置。
廣州地鐵app: 廣州地鐵應修改補全票的規定
順德段曾規劃三種走向方案,分別為現7號綫順德段走向至北滘公園站、經過錦龍站後經合成市場至北滘新城站和經過陳村弼教村後抵達高村站[11]。 廣州地鐵app 方案中均可與佛山地鐵3號綫進行轉乘,最後佛山方面選定第一種方案。 2016年,工程可行性報告批覆中加入美的大道站,2017年計劃增設陳村北站[12]。 之後在修編會議中,西延段局部修改,同意調整益豐停車場和大洲站選址,增設陳村北站[13]。
同時,因應廣州建設南沙自貿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需要,快速聯繫南沙與市中心及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變得十分緊迫。 此時,作為臨時過渡,有關部門小幅改動於1997年制定的綫網規劃方案,形成《2000年近期綫網規劃實施調整方案》,提出優先建設經改動後深入南部的3、4號綫,以支持城市發展。 2002年12月29日,2號綫首通段(三元里至曉港)開通試營運,自此廣州地鐵「十」字軌道綫網初步形成。 隨後,2003年6月28日,2號綫後通段(曉港至琶洲)開通。
目前,廣州地鐵集團負責廣州地鐵綫網(含廣佛綫)的整體網絡營運。 其中大部分路綫由集團下屬營運事業總部營運,而18號綫及22號綫則由集團子公司廣東城際營運。 1號綫的西塱、坑口為地面車站;4號綫的石碁至金洲沿途各站,5號綫的滘口、坦尾[i],6號綫的潯峯崗、橫沙、沙貝,14號綫的竹料至赤草沿途各站,以及21號綫的長平、金坑、朱村、山田為架空車站。 廣州地鐵app 廣州地鐵app 值得一提的是,2017~2019年間,規劃有關部門曾陸續編制了更大規模的三期修編計劃,形成了初步報告並報送市委,其中包含26號綫、28號綫、知識城至南沙快綫等全新路綫。
廣州地鐵app: 正式實施工程
工程總長8.51公里,全線埋深35-45米,有出入口12個,其中斜井7個,立井5個。 1968年底,工程完成土建環節;1970年5月全部完工。 然而,由於當時中國國內政治形勢和國際環境惡劣、戰備緊迫,且前期準備和技術論證不足,同時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工程所建成的隧道斷面太小,只能實現人防功能而無法通行地鐵。 “九號工程”不是廣州地鐵的雛形,但卻是籌建廣州地鐵設想的產物[9]。 截至目前,廣州地鐵共有16條營運路線,總長爲621.05公里[2],共260座車站[a]。 其中15條(1-9號線、13號線、14號線、18號線、21號線、22號線及廣佛線)爲常規中重型鐵路,另有珠江新城旅客自動輸送系統(APM線)使用膠輪系統。
廣州地鐵app: 規劃
本綫在2號綫大洲停車場附近設車廠1處,廣州南車廠位處兩者之間;另外在美的大道站後增設益豐停車場,位於潭州水道西南側、君蘭高爾夫練習場北側,規劃益豐路西側地塊。 七號綫控制中心設在大石與三號綫合用;供電方面則利用益豐停車場內的變電站,以及利用三號綫金山主變電站及四號綫興業主變電站對七號綫供電。 廣州地鐵app2025 首期於2016年12月28日開通,長約18.6km,設9座車站;首期西延順德段於2022年5月1日開通,長約13.45km,設8座車站。 2017年3月7號,由於廣州地鐵掛咗好多同國際婦女節有關嘅公益宣傳廣告,就喺廣州南站率先搞咗試點,結果反映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