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值得注意是,按去年底公佈的《長遠房策略》目,未來五年尚欠5.55萬夥公營房屋單位才標,即意味要達至《長策》提出的未來10年建30.1萬夥公營房屋單位目標,5年之後要「落後」。 【公屋/綠置居/居屋】政府早前宣佈,已在未來10年覓得約350公頃土地,以提供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是連續第二年達到《長遠房屋策略》目標。 運輸及房屋局最新預測顯示,未來5年共有10.53萬夥公營房屋落成,當中最新披露的2026/27的公營房屋,主要集中在「北部都會區」的元朗和北區;而資助房屋則集中在啟德新發展區。 在整個五年期中,東湧的公營房屋總供應達1.31萬夥,佔整體最多,啟德則以1.21萬夥排第二。 不過,按去年底公佈的《長策》目標,未來10年公營房屋的供應目標為30.1萬夥,惟首五年期的每年供應仍然不達標,料下一個五年期要「追落後」逾19.5萬夥才足夠。

對於近期綠置居項目被指滯銷,可是2024/25年度僅得1,100夥供4或5人居住的公屋單位落成;面積較細小的「2或3人單位」則有3,200夥,仍屬主要供應。 值得注意的是,原定在2025/26年度落成的「安達臣道石礦場R2-4號地盤」和「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專用安置屋邨第二期」預料會延遲一年落成,涉及共2,000夥。 另外,前一個年度,即2025/26年的公屋項目「西北九龍填海區1號地盤(東)將減少100夥,但粉嶺北第15區東第一期公屋的1,000夥,將會提早在該年度落成,令該年度的單位落成量由1.26萬夥增至1.35萬夥。

未來公屋落成: 未來四年7.7萬夥公營房屋落成 東湧佔逾萬 25/26年度最多市區盤

在詳述2022公屋落成的相關資料之前,首先可先行了解一下現時公共屋邨的分佈,全港公屋分佈於4個地區,分別為市區(包括港島及九龍)、擴展市區(包括東湧、沙田、馬鞍山、將軍澳、荃灣、葵涌及青衣)、新界(包括屯門、元朗、天水圍、上水、粉嶺及大埔)及離島(不包括東湧)。 申請人只可從「擴展市區」、「新界」、「離島」選擇其中一個,作為未來編配公屋的地區。 短中期公營房屋供應持續緊張,未來5年總建屋量只有10.13萬夥,僅達《長遠房屋策略》十年公營房屋需求量約三成,「後5年」要建屋逾廿萬夥追落後。

房屋局今日(4日)公佈的最新預測顯示,未來5年的公營房屋總建屋量,預計合共有12.88萬夥,當中包括約8.28萬個公屋或綠置居單位,以及約4.59萬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其中2023/24年度,預料會興建1.31萬夥,而下一年度會建3.18萬夥,達5年內的高峯。 房屋局表示,未來5年的整體建屋量,與上一季大致相同,只有個別項目的單位數目有修訂。 局方指,每年的建屋量並非5年總建屋量的平均數,而是基本取決於政府每年提供作公營房屋發展的土地供應量及個別項目的進度。

未來公屋落成: 未來5年公屋落成量僅7.33萬 東隧口項目料可享無敵海景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表示,整體建屋量呈穩步上昇趨勢,對數字感到樂觀,相信公屋輪候時間已見頂。 公屋輪候時間高企,特首林鄭月娥上週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表示已全數覓得興建31.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330公頃土地,可以滿足未來十年長策。 根據房委會於今年9月預測,於2020/21年度至2024/25年度的五年間,共有逾9.5萬夥單位落成,約七成為公屋或綠置居。 未來公屋落成2025 當中於2021/22年度有最多公屋單位落成,有逾2.1萬夥,大部分來自屯門區第54區地盤及皇后山。 至於資助出售房屋,未來五年料有逾2.8萬夥落成,當中於2024/25年度有最多單位落成。

  • 運輸及房屋局最新預測顯示,未來5年共有10.53萬夥公營房屋落成,當中最新披露的2026/27的公營房屋,主要集中在「北部都會區」的元朗和北區;而資助房屋則集中在啟德新發展區。
  • 但由於造地建屋過程長,難以一下子大幅提升供應量,預料短時間內大幅縮減輪候時間的機會不大。
  • 房委會表示,截至6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編配入住的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5.3年,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同樣維持不變。
  • 據房委會的統計,截至2022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另外房委會在屯門及元朗也有項目同年度竣工,房協則於洪水橋提供約300夥安置單位。 但根據房委會今年九月的預測,在2020/21年至2024/25年的五年間,房委會將有9.52萬個單位落成,包括6.71萬夥公屋或綠置居。 當中2021/22年度有最多公屋單位落成,有2.17萬夥,大部分來自屯門區第54區地盤及皇后山。 至於政府預料今年度會興建1.31萬夥公營房屋,下年度會建3.18萬夥,達5年內的高峯,葉文祺指,單看一年的落成量,未必能反映實況。 他解釋說,各地塊的複雜程度都不同,亦有很多因素有機會導致項目延誤;曾經有一年的預估落成量不足1萬夥,但翌年又回升至2萬多夥,反映一向都會有年度變化。 至於居屋等資助房屋方面,房委會最新預測,本年度將有四個資助房屋項目落成,較去年底的預測增加一個,是位於東湧第54區的項目,涉及3,300夥,令本年度整體居屋供應量增至6,900夥。

未來公屋落成: 房屋供應|預計於未來財政年度落成的房協資助出售房屋項目

不過,根據現時預測,首五年期的公營房屋總供應量為10.53萬夥,較33萬夥的三分一仍欠4,700萬夥,亦即不論是每年平均落成量,還是興建計劃仍未達標,預料下一個五年期要「追落後」逾19.5萬夥才足夠。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首次披露《長策》第一個五年期,即2022/23至2026/27的完整公營房屋預測落成量。 根據今年3月的預測,房委會預計在2022/23至2026/27的五年間,共有10.55萬夥公營房屋單位落成,當中6.2萬夥為公屋及綠置居單位,3.16萬夥為資助出售房屋;房協則料有4,000夥公屋單位及7,900夥資助房屋單位。 未來公屋落成2025 未來公屋落成2025 按當局推算,未來5個年度的公屋單位落成量,最多的一個年度只得1.88萬個,而2020/21年度,更只得1.19萬個公屋單位落成,遠低於長策目標的每年2萬個公屋單位。 至於資助出售房屋,未來5個年度總落成量為2.34萬個,與長策目標仍有一段極大距離。 根據2021年12月的預測,房委會預計於2022/23年度至2025/26年度四年間,共有7.76萬夥公營房屋單位落成,當中4.64萬夥為公屋及綠置居單位,2.12萬夥為資助出售房屋;房協則料有3,900夥公屋單位及6,100夥資助房屋單位。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政府料於未來10年落成約36萬夥公營房屋,而根據房屋局最新預測,未來5年(2023/24至2027/28年度)的公營房屋總建屋量可達12.77萬夥。 據運輸及房屋局文件,未來5個年度房委會興建的公營房屋為9.68萬個,當中有7.33萬個為公屋,2.34萬個為居屋。 由於長策目標為每年平均建成2萬個公屋及8,000個居屋單位,意味未來每年的公營房屋落成量,仍遠未達標。

未來公屋落成: 最新2021公屋預派一覽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表示,整體建屋量呈穩步上升趨勢,對數字感到樂觀,相信公屋輪候時間已見頂。 但由於造地建屋過程長,難以一下子大幅提升供應量,預料短時間內大幅縮減輪候時間的機會不大。 房委會表示,截至6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編配入住的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5.3年,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同樣維持不變。 有分析指,相關數字會橫行一段時間,要待數年後較多公屋落成入夥,才會有望再次回落。 他預料未來有約3萬夥簡約公屋落成,有望將公屋輪候時間由現時的5.3年,縮短至2026/27年度的4.6年;加上現已落成及正在興建的過渡性房屋單位,相信有助基層家庭改善住屋環境。 另外,當局最新預測的2026/27年度完工的項目中,包括房委會兩個屋苑座落九龍城,同屬啟德2B區3號地盤,合共提供2,600夥,與屯門湖山路項目的規模相同;餘下的屋苑則是為於東湧103區,涉及1,800夥,該年度合共能提供7,100個居屋單位。

未來公屋落成: 公營房屋|未來5年10.5萬夥落成 東湧最多 啟德成市區居屋大戶

運房局表示,當局近年興建公營房屋時,不時需要改劃非住宅土地,但有部份受公眾反對而拖延落成日期,例如早前備受爭議的沙田傑志中心用地,早前被城規會維持休憩用地;九龍灣宏照道的項目,亦因要搬遷基督教勵行會,纔可正式發展。 當局表明,未來努力物色合適的土地發展公營房屋,盡量善用每幅用地的發展潛力,加快建屋量。 至於資助出售房屋,最多單位落成量為於2024/25年度,有約7900夥,當中大部分為安達臣道石礦場地盤。 一般申請者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早前曾連續四季改善,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表示,早前公屋輪候時間下降,相信是新界區有很多新屋邨落成,現時則消化了新建單位,估計未來公屋輪候時間會徘徊在這個數字一段時間。

未來公屋落成: 未來「五年期」預測落成房屋地點及數量

政府現正全力推展簡約公屋項目,以及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計劃,這兩大發展項目同樣重要,兩者均為未來公營房屋供應的重鎮。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蔡競文)隨着新一屆政府的土地房屋「三提」政策初見成效,團結香港基金早前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未來5年公屋輪候時間有望較高位減少一年半。 未來公屋落成2025 報告展望,2023/24至2027/28年度在按時交付3萬夥簡約公屋的前提下,公屋年均落成量將達3.17萬夥,達到「長策」年均目標,而扣除簡約公屋後的公屋年均落成量則約2.57萬夥。 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可望從2021/22年度的6.1年高位,下降至2026/27年度的4.6年,接近政府定下的績效目標,數字同時反映簡約公屋是短期不可或缺的額外補給。 報告預計,假設公屋用地及所有單位如期交付及落成,加上預期施政報告中提升建築效率的措施能有效改善慣性延誤,估計未來10年公屋總落成量可達約36萬夥,兌現施政報告表示已覓得土地興建的所有潛在單位供應,並超出「長策」目標約兩成。 報告同時預測,未來10年最樂觀情況下公私營房屋落成量可共達55萬夥,較「長策」未來十年供應目標43萬夥多出28%。

未來公屋落成: 最新要聞

根據房委會的最新數字,截至今年6月底,房委會約有133,1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9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今年第一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2,3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510宗。 房委會表示,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在今年第二季維持不變,主要是由於在季內獲分配公屋單位的一般申請者,輪候時間與過往數季獲分配公屋單位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相若。 據香港房屋委員會日前公佈的最新公屋輪候時間,截至今年6月底,公屋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是5.3年,與3月底數字相同。 房委會預測,未來5年的公營房屋總建屋量預計合共約為128,800個單位,當中包括約82,800個公共租住房屋或綠置居單位和約45,900個其它資助出售單位。 至於2023/24至2027/28年度五年期的公營房屋預測建屋量和項目(包括香港房屋協會項目) 的資料,以及預計在2028/29至2032/33年度落成的公營房屋用地資料,請瀏覽房屋局的網頁。

未來公屋落成: 未來五年公營房屋總建屋量近13萬夥 包括8.28萬個公屋或綠置居

換言之,未來五年尚欠4.87萬個單位;若後五年要「追落後」,建屋量須達19.97萬夥才能達標。 資助出售房屋方面,未來五年料有2.81萬個單位落成,東湧第54區、皇后山、啟德、安達臣道石礦場以及朗邊等,都有較多單位供應,其中2024/25年度有最多單位落成,供應量有約7900夥。 未來公屋落成2025 公屋輪候時間高企,新一份施政報告表示已全數覓得興建31.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330公頃土地,可以滿足未來十年長策。 【大公報訊】運輸及房屋局公佈未來五年公營房屋建屋計劃,在2020/21年至2024/25年的五年間,房委會及房協合共有10.13萬個單位落成,落成量較之前的十個五年期都多,但距離長遠房屋策略十年目標的一半仍欠缺逾4.8萬個單位,意味覓地建屋仍然要「追落後」。 未來公屋落成2025 他預料未來有約3萬夥簡約公屋落成,有望將公屋輪候時間由現時的5.3年,縮短至2026/27年度的4.6年;加上現已落成及正在興建的過渡性房屋單位,相信有助基層家庭改善住屋環境。

未來公屋落成: 時間:2020-12-03 04:23:41來源:大公報

房委會表示,截至6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5.3年,與對上一季一樣。 政府過去數年已物色逾210幅具短中期房屋發展潛力的用地,合共可建超過31萬個單位,當中超過七成為公營房屋。 截至今年九月,139幅用地已完成改劃或撥作房屋發展,可供興建約19.8萬個單位,當中15.4萬個為公營房屋單位。 運房局稱,由於未來五年期內的項目大多已經通過諮詢及規劃程序,落成時間表通常較確實,至於2025/26年度及之後落成的公營房屋項目,大部分處於初期規劃及設計階段,並受多項因素影響,難在現階段列出詳細資料和時間表。 未來公屋落成 參考去年底公佈的《長遠房屋策略》,20/21至29/30年度十年期的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3萬個單位,當中公營房屋供應為30.1萬夥,按五年供應一半推算,即約15萬個。

未來公屋落成: 房屋供應|部份工程延後完成

今年第一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有23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510宗。 總括而言,2022/23年度公屋落成數量相對較低,相信是與新冠疫情有所相關,而2023/24年度公屋落成數量則會回升,亦期望能按預計成功落成,令住屋問題能有所紓緩。 公共屋邨短缺一直是香港正在面對的最嚴峻問題之一,因而很多市民都非常關注 未來公屋落成2025 2022公屋落成進度。 今天 Tutor 未來公屋落成 Circle 尋補 會為大家詳列出 2022公屋落成數量、 2022公屋落成的分佈地區及與往年公屋落成作比較。 值得注意是,位於油塘東隧出口的房署地盤,將於2018/19年度落成500個單位,由於位處海傍附近,意味日後入夥的住戶,有極大機會可享豪宅單位才能享有的「無敵海景」,遠眺維港海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