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服務業的薪酬爲8000~15000港元不等,一般在12000港幣左右。 也就是說,儘管這一次的增幅已是十年來最低,但並不包括示威衝突的影響,更不能反映疫情的影響,明年的數據或許更加“觸目驚心”。 薪俸稅收入主要來自17萬名年薪超過百萬的納稅人,佔所有納稅人的9.3%,貢獻整體稅收78%以上,涉款474億元。 網民C:其實平均月薪系無法反映到經濟狀況, 香港人月入 相信呢個應該系常識。 最能夠反映嘅指標系中位數,而中位數同平均數出現嚴重偏差的話,即系代表嗰個地方貧富懸殊情況比較嚴重。
- 香港政府統計處在今年3月28日公佈了《2021年12月工資及薪金總額統計數字》,在統計調查中包括的所有選定行業主類,以名義工資指數計算,2021年12月的平均工資率較上年同期上升1.8%。
- 有網民就提出求助方案,指香港警方設有反詐騙協調中心,以及「防騙易18222」熱線,提供24小時反詐騙諮詢服務。
- 港人收入全球奪冠,香港樓價全球第一《2020全球生活報告》指出本港平均樓價高達972萬港元,位居全球第一。
- 他告訴我,在香港租房無非是兩種方式——找房源中介,或者是直接聯繫業主。
- 收入平均數名列前茅之際,伴隨而來的高樓價及高物價環境亦使月入少於中位數的市民生活更見艱難。
- 香港平均薪金冠絕全球,人均GDP位列全球第13位之後,亮麗的經濟數據背後不免讓人以為本港生活舒適、市民安居樂業。
不過,交稅開始多,如果免稅額唔高,要交萬幾蚊稅,強積金供款去到上限1,500蚊。 未過單人申請居屋最高入息限額33,000元,仲可以申請居屋。 有呢個收入,又會心思思想買車代步,或搬出去自己住,租個細細地嘅房,有私人空間同埋住得舒服啲,但計條數供車兼租樓,每月其實又係無乜錢剩。 香港人月入2025 呢個收入可以買樓,但每個月供樓開支令你喫不消,變成月光族。 月入1萬︰收入比最低工資多少少,但難以支持到過好生活,難聽啲講,積臣會形容只係啱啱生存到。 呢批人扣除強積金供款,畀埋家用(或者交租),食飯返工搭車費用,真係無錢剩咁濟,平時想出街食好啲、買心頭好,都要諗過度過。
香港人月入: 香港文匯網
就在這份報告發布的第二天,政府又公佈了另一份報告——全港18區的住戶收入情況,沒有一絲絲意外,香港各個區的貧富差距依然懸殊…… 在2020年1-6月,香港男性月入中位數保持在20,000港元;女性收入中位數雖有升降,2020年第二季度數據仍舊比2019年第二季度要高。 因爲這樣驚人的收入和消費實力,在這份《2020全球生活報告》裏,香港“榮登”全球平均月薪最高城市,超越悉尼和慕尼黑。 非技術工人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則在眾多行業中最低,當中男性收入中位數為13,700元,女性則只有11,200元,但數字仍較上一季回升近1,000元。 香港人月入 若按主要工作所屬職業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則以經理職級最高薪,男女合計達48,000元。 快消行業對畢業生的專業一般沒有硬性要求,相對而言應屆畢業生薪資水平也一般。
- 本計劃是一項每年設有1000配額的人才吸納計劃,旨在吸引高技術人才或優纔來港定居,藉以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 根據這份報告所述,2023年上半年,中國人才投遞熱門城市前三名分別為上海、北京和深圳,佔比分別為10.15%、7.86%、7.32%。
- 月入四萬之所以讓人感覺離地,是因為本港過半人口連月入兩萬都難以達到。
- 截至2021年,全港有接近364萬名打工仔,當中超過180萬人月入不多於17,999,佔打工仔總數一半。
日前有黃大仙街坊收到疑似為WhatsApp官方所發送的短訊,表示其帳號因涉及違例和安全問題,稍後將會被註銷,要求她點擊訊息內的連結完成認證。 樓主對相關訊息內容感疑惑,故發文詢問網民有否同類經驗。 香港人月入2025 據此,有網友就用現時香港的最低工資時薪37.5元計算,若要賺到平均樓價的金額972萬港元,要不眠不休連續工作26萬小時,約29.6年才能達到。
香港人月入: 平均數與中位數之別
每一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衣食住行,而初到香港的我也不過是一個銀行小職員,每個月的薪水不到2W。 所以我粗略計算,在香港生活,自己每個月在日常生活方面的支出就佔了我當時的大半收入,平時似乎也沒有多餘的錢給自己買什麼新衣服和化妝品。 香港喫飯並沒有傳聞說的平均59塊港幣那麼誇張,正式定居香港之後,我的朋友帶我去了不少性價比較高的快餐店和茶餐廳。 此外,我也會不時地去菜市自己買菜做飯,20元左右可以解決一餐。 根據教育程度,薪水最高的人是 博士學位,薪水爲 846,576 HKD。 薪酬第二高的教育水平是 碩士,薪水爲 680,856 HKD。
年齡在30歲至44歲或60歲及以上或曾受專上學位教育人士的失業率,相對其他年齡/教育程度組別的人士的比率為低。 簡稱“專才計劃”,也稱香港工作簽證,是指在吸引一些具有認可資歷的內地優秀人才和專業人才來港工作,以滿足本港人才的需要,提高香港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除此之外,“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獲批延期逗留申請的人士,這一數字則分別爲11.6%、40.4%和48%。 銀河君也曾提到,香港的大學畢業生(包括非本地畢業留港)的起薪最高達到13,500港元,尤其資訊科技和工程專業畢業生,起薪都較其他專業要高。
香港人月入: 薪酬趨勢|各行業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比較
香港政府統計處在今年3月28日公佈了《2021年12月工資及薪金總額統計數字》,在統計調查中包括的所有選定行業主類,以名義工資指數計算,2021年12月的平均工資率較上年同期上升1.8%。 約54%公司的平均工資率較上年同期上升,42%公司的平均工資率較上年同期下跌,其餘4%公司的平均工資率與上年同期相若。 扣除以甲類消費物價指數計算的消費物價變動的因素後,實質平均工資率較上年同期下跌1.1%。 報告列出全球平均年薪最高的10大城市,香港以61,022美元(約47.3萬港元)奪冠,並高出第二名逾3000美元。 香港人月入 排名第二的悉尼平均年薪為57,959美元(約44.9萬港元),第三則是慕尼黑,平均年薪57,425美元(約44.5萬港元)。 報告還指出,香港的平均樓價高達125.4萬美元(約972萬港元),也是位居全球第一。
平均數同時計算社會上兩種最極端的收入情況,正如網民笑言,「我與李嘉誠人均月入五千萬」,在貧富懸殊之下,平均數無法反映市民的現實生活。 「打工皇帝」年薪逾億,中環有些人被稱爲「月球族」(月入百萬)甚至星球族(一星期薪酬百萬),同時本港近140萬人口被劃入貧窮線下,二人家庭月入少於10,000元。 將兩者相提並論,甚至以平均月薪討論香港人的富裕程度,顯然不反映社會現實。 平均數與中位數之別月入四萬之所以讓人感覺離地,是因爲本港過半人口連月入兩萬都難以達到。 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就業人士每月入息中位數爲1.9萬元。
香港人月入: 香港最新平均工資出爐!一文看清你的收入排全港什麼水平!
香港僱傭公會指出,現時聘請印傭來港流程,當地中介公司會收取訓練費、工本費及招聘費,其中訓練費及招聘費由來港印傭支付,工本費(即來港機票及簽證等開支)則由香港僱主支付。 香港人月入2025 有網民就提出求助方案,指香港警方設有反詐騙協調中心,以及「防騙易18222」熱線,提供24小時反詐騙諮詢服務。 市民若有疑問,可致電與反詐騙協調中心人員聯絡,熱線亦有提供最新騙案手法資訊及警示,以應對時下流行騙案。 香港人月入2025 儘管政府近年多次提醒市民要小心電信騙案,仍有不少人慘「中招」!
香港人月入: 香港電影作品列表
據此可以看出,香港外來人才中,海外、臺灣及澳門專業人士薪酬水平最高,內地專業人士次之,非本地畢業生最低,但三類人才月薪中位數均在20000港元以上。 根據最新數據,2019年香港男性和女性的工資中位數都比前一年增加了4.1%,但前者爲20,700港幣,後者只有15,900港幣,差距相當大。 2019年的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為35,500元,比去年多500元。 若以家庭為單位計算,去年全港有101.19萬戶家庭的每月收入不過中位數,當中有9.68萬戶的月入更不到1萬元。
香港人月入: 薪酬趨勢|30歲至44歲失業率相對較低
在香港,剛剛開始執業的新晉律師在香港的國際律所的月薪在7萬至8萬3千港幣之間;有2年執業經驗的律師的月薪有可能超過10萬港幣;執業8年以上的律師的月薪可以達到14萬港幣。 據調查,一個有5年工作經驗的臨牀項目經理年薪可以達到45萬-70萬,如果你從事的是醫療銷售工作,做到區域經理的級別後也差不多可以拿到40萬-70萬/年的薪水。 香港人月入2025 薪金總額統計方面,扣除以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計算的消費物價變動的因素後,2021年第四季的就業人士實質平均薪金較上年同期下跌0.4%。
香港人月入: 香港 / 薪水
香港電臺7月初以“節目調動”爲由通知主持人梁兆輝停播的消息;梁兆輝表示經歷了過去三、四年的社會變動,對節目停播早有心理準備。 根據這份報告所述,2023年上半年,中國人才投遞熱門城市前三名分別為上海、北京和深圳,佔比分別為10.15%、7.86%、7.32%。 其它大城市中,廣州、杭州、成都、蘇州、南京、武漢、重慶在這個項目上分別位居第四至第十名。 且以極具代表性的東西方大都會:紐約、倫敦、東京和香港為例,計一計在這4大名都力爭上游的打工仔,到底要賺到多少才能晉身中產階級。 香港地產巨頭雲集,每年開放的管培生招聘項目衆多,比如太古集團(Swire)、新鴻基地產(SHKP)、恆隆集團就是歷年校招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