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陳先生陳太太在以上的例子成立公司都分別只持有50%股權控制不構成條例所表述的關連實體的情況,所以3間公司都可以享有8.25%的兩級制利得稅。 公司A的2020/21最後評稅及2021/22暫繳稅在按兩級制利得稅率是$1,650,000,再以2021/22年度享有百分之百的利得稅稅款寬減,上限為$10,000元。 即公司利得稅寬減$10,000後所需繳交利得稅為$ 1,640,000。 經策劃或意圖不提供所需的資料,以減少納稅人須繳付的稅款即為逃稅,根據稅務條例任何人蓄意意圖逃稅或協助他人逃稅,可被判處罰款50,000元,並可被加徵相等於少徵稅款3倍的罰款,嚴重者有機會監禁。
- 不過,轉換個稅級次(Tax Bracket)雖然能夠減少稅金,但不代表適用於所有情況。
- 自僱人士填寫報稅表時,亦可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稅的形式將稅年度賺取的收入,扣除與業務相關的支出及扣除項目。
- 稅收優惠政策的扶持週期決定了企業多久可獲得財政扶持款項。
- 香港的稅制相對簡單,特別是薪俸稅,比較少墮入逃稅陷阱的機會,反而更多是無心報錯、報少稅,或遲交稅的個案。
-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香港薪俸稅計算是按累進稅率計算;或以入息淨額(未有扣除免稅額)按標準稅率計算,兩者取較低的稅款額徵收。 想做好薪俸稅和利得稅的分配,先了解清楚薪俸稅有什麼可以扣除和稅率分別。 薪俸稅收入可扣減的支出有限,例如食飯、搭車、應酬、買電腦等工作開支,在薪俸稅層面都未必扣減。 香港薪俸稅計算是按累進稅率計算;或以入息淨額 (未有扣除免稅額) 按標準稅率計算,兩者取較低的稅款額徵收。 我國外商投資企業的避稅行為,主要表現為通過轉讓定價進行避稅。
開公司避稅: 會計稅務
若對於開公司或其他企業法定要求包括公司祕書,會計理帳,審計報稅,商標註冊或上市前期財務諮詢,歡迎隨時致電我們的專業團隊,富信定以誠信回應。 如果一旦發現到公司提供的文件不符合「零申報」的條件,將有可能被視作為瞞稅或逃稅,會被罰款,甚至監禁! 開公司扣稅方法 / 減省稅務方面以上只是其一例子,其實還有很多方法去節稅。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避稅」與「逃稅」分別在於,前者透過合法途徑減輕稅務負擔,不算違法,但要留意稅局一旦懷疑及確定納稅人就避稅行為是為了逃稅,並涉及虛假手段或計劃,就會向納稅人施加罰則。 開公司避稅 即是如果本身你有一公司業務是虧損,將有利潤的業務注入該公司,虧損與利潤抵扣就可慳到稅了。 不過當然,除了稅務層面,我們仍須考慮虧損業務的潛在負債會否牽連到有盈利的業務,又或賬目利潤下降會否影響銀行或投資者的融資等。
開公司避稅: 有錢人到底都怎麼「避稅」的? 專業行家曝箇中祕辛
近年政府推行利得稅兩級制,企業首 200 萬元利潤的利得稅稅率是 8.25%,其後利潤稅率是 16.5%。 此操作利誘部份高收入人士利用開公司來獲得 8.25% 的低稅率優惠。 如納稅人年收入高達 200 開公司避稅 萬元,應繳薪俸稅是 30 萬 (200 萬 x 15%)。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都賺了100萬元,那麼我只能留下60萬元,而你可以留下80萬元,只不過因為你是公司,我是個人,你的財富就比我一下子多出了20萬元,這就是公司和個人稅率不同所造成的財務差異和威力。 此文章內容僅作為教學、分享及參考的用途,而非專業的投資建議。 由於個人的情況及需求不同,你可以聯係 Spark Spark Finance 開公司避稅2025 團隊或諮詢你的理財規劃師,以取得專業的建議。 想要少繳一點稅,就得想辦法調低個稅級次(Tax Bracket),從個人收入轉換成公司收入(Sdn Bhd),最高稅率從30%(個人所得稅)下調至24%(公司所得稅)。 稅收優惠政策的扶持週期決定了企業多久可獲得財政扶持款項。
開公司避稅: 逃稅定義:避稅 V.S.逃稅
按上述例子,陳先生陳太太分開不同的業務作3間公司,除了可以善用兩級制利得稅帶來的好處外,更可以因應政府每年不同的稅款寬免款額、資助或企業貸款令公司多重受惠。 一般情況下都用開公司最為常見有效,在正式解說哪2種情況下可以用以下的減稅方法合法避稅前,先了解一下香港利得稅分為一般稅率及兩級制稅率。 為了讓大家有更清楚的概念,我們分別舉兩個不同情境的例子,第一個例子是費用一樣、稅率一樣,純粹就是針對公司和個人計算的順序不同,看看會造成什麼樣的財富差異;而第二個例子再考慮不同稅率,進一步反映真實的情況。 只要在馬來西亞居住至少182天,且擁有個人收入,你就是馬來西亞的稅務居民,必須向稅務局申報收入。
此外,後續若稽徵機關對帳簿提出質疑,也能夠列舉相關證據核對帳目資訊,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這篇是富信的10個開公司減稅方法之第2章,我們往後仍會不斷分享合法合規的減稅或避稅方法。 若對開公司或公司稅項有問題,歡迎隨時致電富信專業團隊。 但值得留意,《稅務條例》已有嚴格的反逃稅準則,受僱人士成立公司提供服務必須要有商業理由,而非單純為慳稅,否則有機會被稅局審查其開設公司的動機,調查有否涉逃稅行為。 這篇是富信的10個開公司減稅方法之第1章,我們往後仍會不斷分享合法合規的減稅或避稅方法。
開公司避稅: 公司會以16.5%繳交稅款
據行內人士透露,一些會計師會按照交易數量計算收費,因此有些初創公司即使帳目數量不多,但因為未能妥善保存單據,會計費用高達4至5萬元的費用。 核數必須由執業會計師進行,並簽發一份核數師報告才為之有效。 如果中小企業或初創公司沒有相熟的會計師朋友,也可以選擇幫襯坊間會計師樓,多數會提供從會計、報稅到核數的一條龍服務。
開公司避稅: 公司節稅規劃方法2:利用減免優惠
若真的要成立公司,首先就必須辦理公司登記,既然要登記公司,那麼一定需要公司的地址。 會計師王琇靚表示,很多人會選擇將公司地址登記在家中,如此一來,房屋稅將被改用營業用住宅的稅率。 因自用住宅稅率與營業用住宅的稅率相差很多,若將公司地址登記到家中,那麼房屋稅的稅率勢必無法再以自用自宅稅率申請;若另外申租地點,則可能會多一筆開銷。
開公司避稅: 合法節稅第三招:將生意收入變成資本收入
假設一個情景,公司年度營業額是1億元,以及利潤是1,000萬元,要員保險保額也是1,000萬元。 那麼這受保員工離世時,公司便即時多了一筆現金,以紓緩現金流問題。 「要員保險」基本上和個人的人壽保險沒有大分別,唯一分別是保單持有人是公司。 「現金流」及「員工」對任何公司都是關鍵,保險是其中一個可靠工具,因它能夠在短期內提供協助,以解決錢方面的問題。 本篇就要來列舉一些公司節稅規劃的方法,讓您瞭解公司費用抵稅的好處,為您減輕稅務負擔。 公司向稅務局申報2005/06及2006/07兩個年度的應評稅利潤合共約HK$25.3萬。
開公司避稅: 逃稅案例(2):協助公司逃繳利得稅
我們提供3大內容:線上資訊如文章、影片、會員優惠等;實體活動包括工作坊、培訓課程等;交流活動如體驗參觀、交流會等。 我們另為會員提供8大支援服務,涵蓋品牌形象設計、政府資助、數碼科技提升等,全面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機會。 根據香港稅務局指引,公司於某一課稅年度所蒙受的虧損,可予結轉並用以抵銷該行業於隨後年度的利潤。 如經營多於一種行業的法團,則可將某一行業的虧損用以抵銷另一行業的利潤。 例子:
開公司避稅: 公司登記 財稅務簽證 記帳服務
這篇是富信的10個開公司減稅方法之第4章,我們往後仍會不斷分享合法合規的減稅或避稅方法。 若對成立公司或公司報稅有問題,歡迎隨時致電富信專業團隊。 根據稅務局的回應,保費可以扣稅,而該份保單的有關賠償則視為僱主的營業收入,即利潤損失的補償,因此須予課稅。
開公司避稅: 薪俸稅/利得稅的分配
以上問題,最重要的是受僱人士成立公司提供服務必須要有商業理由,而非單純為慳稅,否則有機會被稅局審查動機,調查有否涉嫌逃稅。 薪俸稅收入可扣減的支出極其有限,例如食飯搭車應酬買電腦等工作開支,在薪俸稅層面都未必扣減。 假如你是自僱人士,領取商業登記證後,只要該等開支是與你業務相關,並用來產生你的應課稅收入,該等支出一般都可作扣稅。 為何這麼多高收入的保險經紀都想藉開公司減底稅款,就是這原因了。
開公司避稅: 避稅的條件
但如以 8.25% 優惠稅率計算,應繳稅只需 $165,000 (200萬 x 8.25%)。 開公司避稅2025 凡是稅法規定可認列之費用或虧損,都建議盡力爭取和申報,以此減少需繳納的稅務款項。 但公司費用抵稅項目很複雜,若不小心漏稅,根據不同法源規定,可能要賠償本稅的1~2倍,還包含「刑事罰」和「行政罰」等,所以要特別注意租稅規定,或是向專業人員諮詢,尋求協助。 有關申請扣除的證明文件須保存7年(即由有關課稅年度完結起計6年)。
開公司避稅: 避稅與反避稅
讓利銷售減少銷項稅額,大幅降低銷售價格,以換取價格優勢,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但國家稅收(如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受到影響,對企業有益而對稅收不利。 開公司避稅 如關聯企業中,效益好的向效益差的高價租賃設備,調節應納稅所得,求得效益好的企業集團稅收負擔最小化;關聯企業之間資產相互租賃,以低稅負逃避高稅負,如以繳納營業稅逃避繳納所得稅。 為此,本文將與大家一起研究探討避稅與反避稅,分析避稅的概念、動機、手段以及造成的危害,並著重就轉讓定價避稅與反避稅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稅收法律制度以及工作實際構思相應對策和措施,以堵塞稅制漏洞,強化徵管,保障國家利益。 4、各國各地之間為了吸引外來投資,加快經濟發展,以改善投資環境為由,出臺優惠政策,犧牲稅收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為企業避稅提供了便利條件。 由於納稅人定義的可變通性、課稅對象金額的可調整性、稅率的差別性、起徵點與各稅稅收上的優惠政策等,使納稅人的主觀避稅願望能夠通過對現有政策的不足之處的利用得以實現。 陳先生只可以在零售公司B、物流公司C其中之一可以在其合夥業務的利得稅報稅表內或在陳先生的個別人士報稅表內選擇按兩級制利得稅率課稅。
對於這些問題,最重要的是開公司的受僱人員必須有合理的商業原因,而不是單純為了避稅,否則可能會被稅務機關審查動機,調查是否涉嫌逃稅。 越來越多打工仔打算開公司來避稅,但是有關避稅及逃稅的種種迷思令人感到困惑。 開公司避稅2025 開公司避稅 本文將為大家帶來三招合法避稅方法,幫助打工仔及自僱人士有效減輕稅務負擔之餘,還可以避免違反稅法,是打工仔及自僱人士行走江湖的必須掌握的重要「祕笈」。 所以在上面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來,如果收入一樣、費用一樣,甚至是公司和個人所得稅率都一樣,只因為公司和個人在計算的順序不同,就讓財富有了巨大的差異。
總公司或集團公司尋找稅收窪地(稅收優惠政策區域)註冊新公司、分公司、子公司,將總公司或集團公司的業務分流一部分到稅收優惠政策區域的新公司、分公司、子公司,爲總公司或集團公司分擔一部分業務負擔,同時可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兩名公司董事於被指在2005/06及2006/07課稅年度,使用或授權使用欺騙手段、詭計或手段,蓄意意圖協助一間公司逃稅,被裁定兩項逃稅控罪罪名成立,2020年4月7日被判即時入獄六個星期。 很多自僱人士以為,自己業務可自由報數,尤其是不需要作審計的無限公司,或是以現金出糧方式,或可走進避稅灰色地帶,成為稅網內的漏網之魚,但這個如意算盤未必打得響。 至於「逃稅」指經策劃或意圖不提供所需的資料,以減少納稅人須繳付的稅款,屬刑事罪行,可被罰款甚至監禁。 2、稅收管轄權的選擇和運用、稅制要素、徵稅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別,造成了稅務的不公平性,給避稅行為提供了便利的外在條件。 假設黃小姐同樣一名單身人士,亦是法團的唯一董事,在該年公司應評稅利潤是$480,000,同時在此年度他亦是自僱於法團,收取薪酬$289,142。
開公司避稅: 開公司避稅是否合法
稅務局會對稅項扣除的申索進行抽查,並會要求納稅人提交證明文件以供審核。 案情透露,丈妻二人在不同2011/12至2016/17,以及2012/13至2015/16課稅年度的報稅表內,每年申索扣除個人進修開支及認可慈善捐款。 但就未能就申索提供詳情或證據,並聲稱已遺失相關收據。 稅務局經調查後發現,二人分別逃繳薪俸稅稅款約HK$12.69萬及HK$8,582。 對於公司利潤高需要繳交較多的稅款或是公司架構較大的情況下,可以跟據不同業務選擇多開一間公司以享受首二百萬以8.25%稅務優惠,從而減輕企業(其中小企及初創企業)的稅務負擔節省成本。 事實上稅局有不同的組別跟進及打擊逃稅個案,在 年度,稅局實地審核及調查科完成了1,801宗個案,追收約HK$28億稅款。
目前世界各地大部分的國家,幾乎個人的所得稅率都比公司的所得稅率要來得高。 就拿臺灣來說,目前個人所得稅率最高是40%,而公司的稅率最高是20% 。 假設你投資一檔股票賺了一百萬,這筆資本收入不需要承擔任何稅務責任。 而在國外,所有的資本增值收入都需要繳交資本增值稅(capital gain tax)。 換句話說,假如公司收入不高,以公司名義報稅能省下的稅金其實不多,反而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處理公司文書和賬目,得不償失。
不過,轉換個稅級次(Tax Bracket)雖然能夠減少稅金,但不代表適用於所有情況。 最主要的原因是,開設私人有限公司(Sdn Bhd)需承擔多種費用,包括註冊公司 RM3,000、聘請公司祕書處理重要文書工作 RM1,000(一年)、委任會計師審核公司賬目則需要至少 RM3,000。 有限公司跨區註冊新公司或分公司,除了爲了總部的經營發展需要,也爲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因此尋找合適的稅收優惠政策,比例是稅收優惠政策因素中重要環節之一。 公司費用抵稅項目當然不只這些,若想了解更多可扣抵項目,可以參考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或直接向專業人員諮詢,快速又便利。 香港的稅制相對簡單,特別是薪俸稅,比較少墮入逃稅陷阱的機會,反而更多是無心報錯、報少稅,或遲交稅的個案。
但總有人公然違例,在 年度,稅局實地審核及調查科完成了1,801宗個案(包括避稅個案),合共徵收約HK$28億補繳稅款及罰款(見下表)。 毅思會計成立自2013年,為創業者和中小企提供一站式優質服務。 參照上圖,薪俸稅的首 $100,000 應課率入息稅率 (2% 和 6%) 比8.25%還要底,常用方法是公司透過董事薪酬,將公司利潤分配到董事的薪俸稅上,做到合法慳稅。 留意到很多人網上搜尋《開公司避稅》,有搜尋即是有需要,本文毅思想與大家分享開公司減稅既合法方法,讓各位納稅人開公司慳稅慳到絕。 SME Lab中小企研究所於2018年成立,至今已達60,000名會員!
在某些情況下,透過個人入息課稅安排能減少稅款,這是因為只要與公司業務相關的開支,並用來產生應課稅收入,一般都可作扣稅之用,加上累進稅率的最高邊際稅率(17%)較標準稅率(15%)為高,因此有機會減少稅款總額。 (2)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向內部保險公司支付的保險費必須能夠在繳納所得稅時作為費用在稅前扣除。 美國稅法規定,美國公司向其母公司完全擁有的內部保險公司支付的保險費不能作為費用扣除;其理由是,這種內部保險公司並沒有把經濟風險轉移到公司集團以外的公司,而危險分擔是保險的基本原則。
開公司避稅: 公司節稅規劃方法6:合法列計公司抵稅項目
假設公司的年收入介於 RM250,000 至 RM300,000,以公司名義報稅大約可節省 RM10,000的稅金,但是公司一年的費用成本也高達 RM10,000。 比如說,你在過去一年的設計接案子,總收入是 RM100,000。 添置電腦、設計軟件、接洽客戶時的各種成本費用為 RM40,000,報稅時該申報的淨收入是 RM60,000(RM100,000 – RM40,000)。 這些開銷都屬於「商業用途開銷」,是你經商的成本之一,就能夠享有扣稅。 在馬來西亞,國民繳交的稅是「收入稅」,和收入直接掛鉤。 因此想合法節稅,最簡單的原則就是改變收入結構,從而躲開稅務局的捕稅雷達,合法合理地省錢。
這要員保險只適用於僱主與僱員關係的情況,獨資經營者或合夥人並不是僱員。 稅務申報非常複雜,若涉及稅法就連一般會計人員都不一定了解相關細節,更別說對公司稅務提出建議和規劃。 因此,建議公司負責人也要花時間做功課,瞭解稅務上基本的專有名詞,例如擴大書審、進項稅額或會計師簽證等相關租稅知識,有了基礎概念後,才能對公司後續的財務規劃有更全面的認識,並利用專業人員對稅務的瞭解,提前做好公司節稅規劃。 (1)內部保險公司不能成為母公司所在國的居民公司,否則母公司所在國仍要對內部保險公司的利潤徵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