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疫情,考評局今年在《考生手冊》中加入「在試場實施的預防措施安排」,列明考生需於開考前30分鐘到達試場,必須在每個考試日自行量度體溫、填妥並簽署「考生健康申報表」。 年dse 若作出虛假、不完整或誤導申報,將會受到懲處或被取消考試資格。 考生進入試場前,必須正確戴上自備的外科口罩,當中口罩須完全覆蓋口、鼻和下巴,同時需使用自備或設於試場入口的酒精搓手液清潔雙手。
- 考評局祕書長蘇國生預計,今年在4個核心科目及2個選修科考獲「332233」成績的學生,很有機會可入讀教八間資助大學學位課程。
- 和過去的聯招或自行收生一樣,院校及學系可以個別自訂較高的最低入學要求(例如需要2科選修科目及格或個別科目需達到指定級別),考生在報讀前應先了解各院校的收生要求。
- 考評局更於竹篙灣檢疫中心設立特別試場供被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的考生居住及應試,每名考生將佔用兩個上下層單位,上層住宿,下層考試,有需要考生須於考試當天早上六時半前知會考評局,並須預約抗疫專用的士[41],由該等的士送往檢疫中心。
- 如減免申請獲得批准,考評局將於2023年9月中旬退回部分已繳付的覆核費用,按此瞭解更詳盡資料。
E導航:讓學生瀏覽本地在新學制下不同院校及不同程度(如學士學位、高級文憑及副學士等)的課程資料。 2018年六月,現代教育補習名師蕭源(原名蕭志勇)、考評局一名監考員(即其妻子蔡盈盈)及兩名前口試主考員 (其中一人為時任香港華仁書院的中文科教師吳宏樑) ,同被廉政公署落案起訴不誠實取用電腦罪。 疑犯涉嫌將2016年及2017年中文科考試保密的試題傳送予蕭源。
年dse: 香港理工大學
「甲」部分為MC題,而「乙」部分則為短題目、結構題目和論述題。 係「甲」、「乙」各部中,第一部分多數為課題一至八,而第二部分則主要涉及課題九至十二。 不過在2022年DSE,卷一甲部佔26.25%; 乙部佔48.75%,不設SBA。
- 故考評局預計2022年考試費上調後,文憑試營運仍會出現虧損。
- 不少本地及海外院校對於文憑試個別的科目、甚至對文憑試的資格本身抱有疑問。
- 若考生對其成績存疑,可考慮在成績發放後的5曆日內,即7月19日至24日期間提出積分覆核或重閱答卷的申請。
- 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解釋,教資會每年會提供1.5萬個首年學士學位課程學額,但按過往統計實際上只有約1.2萬至1.25萬個經由聯招取錄,故有相關推算。
- 乙類:應用學習科目包括創意設計、媒體、商業、工業、應用科學等應用學習課程,一般情況下只畀學校考生報考。
考試在2024年或之前由劍橋大學國際考評部(Cambridge International)提供高級補充程度的考試卷,2025年後改爲自行向指定的官方文化機構報考,新增韓語但印地語及烏爾都語因找不到合適的考試卷取代而被取消。 大部分學校考生報考四個核心科目(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同通識教育)同兩至三個選修科目。 考生可喺甲類高中科目;乙類應用學習科目或丙類其他語言科目選取選修科目。
年dse: 科目內容及評級方法
該局早前已宣佈考試費將上調2%,語文科目每科697元,其他則466元,自修生報名費則為534元,政府將為學校考生代繳考試費,自修生則需自付。 從上世紀中起,大學學位數目不停增加,直至九十年代已有8間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其下院校提供學士課程。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只用作香港大學收生之用,因此設計得較爲艱深;但隨著專上學院學位的增加,學生生源減少,已不再需要精英式的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連鎮邦直言,不少考生及英文科教師都想保留口試,以全面反映學生能力,不少學校已安排中六生在農曆年假前考模擬試,故相信部分考生會感到失望,但相信考生往後可全心全意備戰4月筆試。 他亦提及應屆文憑試考生自中四起受疫情影響,學界十分關心其身心健康,籲學業及情緒上有需要支援的學生尋求學校、社工協助。 考評局是無政府經常性資助,屬財政獨立的法定機構,主要收入是考試費,因近年考生人數持續減少,影響到文憑試考試費及其他相關收入,加上疫下須增撥資源作試場防疫、為特殊教育需要(SEN)考生提供特別安排,以及更新資訊科技系統支援公開試運作。
會考的F級(更早前有G級和H級)是考獲的90%,則和DSE的1級(97%)等同,即使會考全U的學生,DSE大都在5分以下,差生在文憑試取分比會考容易得多,所以考取0分的人數由數萬人急劇下降爲數百人。 從2018年起,應用學習科目的成績可以再細分爲“達標”、“達標並表現優異(I)”和“達標並表現優異(II)”。 “達標並表現優異(I)”的表現水平等同文憑試甲類科目第3級的成績,而“達標並表現優異(II)”的表現水平則等同第4級或以上的成績。 而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則繼續用“達標”和“達標並表現優異”。 第三個是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由香港維港教育集團攜手暨南大學、奧園集團、東莞伊頓教育集團共同創辦的。 這是一所提供涵蓋學前、小學、初中及高中階段教育的非盈利性質的國際學校。
年dse: 中文 SBA 閱讀報告書本
不過要留意嘅係,香港大學係唔會計算任何乙類學習應用科目嘅成績。 而針對其他語言課程,港大對於Jupas計算上亦有特別嘅分數。 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德國等國家已經承認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與當地中學畢業資歷對等,獲得DSE考試成績,即等同於獲得當地高中畢業文憑,可憑DSE成績直接申請當地大學。 和過去的聯招或自行收生一樣,院校及學系可以個別自訂較高的最低入學要求(例如需要2科選修科目及格或個別科目需達到指定級別),考生在報讀前應先了解各院校的收生要求。
雖然未有確實時間,但係參考翻過往經驗,自修生可以喺9月開始報名甲類與乙類科目,最新消息記得留意考評局網頁。 自修生嘅報名時間尚未確定,但參考上年,就應該係分6月同埋9月兩個時段。 6 月份淨係接受丙類 (其他語言) 科目考試報名 (2021年尾考試),9月份就淨係接受甲類同乙類科目嘅考試報名。 一次失手並非end game,同學若然自覺可以有更好表現,不妨利用大半年嘅時間,好好調節心態,以自修生身份再次迎戰DSE,發揮應有水平,贏得大學入場券。 同學要留意,retake唔同一定要自修,可以原校或者轉過另一間重讀中六,不過,考生只可以學校考生或自修生身分報考2023 年dse DSE,唔可以以雙重身分報考。 乙類應用學習科目的總報考人數有4,360人,較2022年增加超過20%,在45個課程中,最多人報考:西式食品製作,共有548人。
年dse: 考評局決定取消試題
文憑試中考獲5科4級以上的人數和昔日會考考獲14分以上的人數一樣,即約17,000人。 他們的最後一年學歷約等同昔日高級程度會考第一年高級補充程度(昔日學生就讀大約6AS-8AS的課目)的學歷,而最後一年的高級補充程度學歷則變成四年大學制的第一年學歷。 對於絕大部份沒有資格升上中六的學生,文憑試的成績遠不等同高級補充程度的成績。 文憑試中考獲5科4級以上的人數和昔日會考考獲14分以上的人數一樣,即約17,000人。 他們的最後一年學歷約等同昔日高級程度會考第一年高級補充程度(昔日學生就讀大約6AS-8AS的課目)的學歷,而最後一年的高級補充程度學歷則變成四年大學制的第一年學歷。 對於絕大部分沒有資格升上中六的學生,文憑試的成績遠不等同高級補充程度的成績。
年dse: 3.考生成績
另外,中大處理聯招申請時,除了考慮申請人的公開試成績及非學術範疇的成就,亦會參考其他因素,例如個人特質。 超過八成的中大課程於遴選過程中安排入學面試,瞭解申請人的特質、報讀課程的動機及目標等。 中大繼續以安排更多入學面試為目標,為聯招申請人提供更多機會探索中大的課程選擇。
年dse: 香港大學
一般而言,LingU會喺計算DSE成績加權後最佳嘅5個科目 (best 5),而個別科目嘅比重將視乎所選嘅課程或應考年度,如果想知唔同課程嘅科目比重可以睇返嶺大校頁查詢。 針對國內的考生來說,文科生除了選擇4個核心科目外,一般選考中國歷史、世界歷史、地理中的任意2科;理科生除了選擇4個核心科目外,一般選物理、化學、生物中的任意2科。 然而,報告提及有考生套用過往試題的「模擬作文」及「範文」,包括「必要的沉默」、「心結」等內容,導致扣題不緊,最終僅能套題,而未能帶出「這一句話」如何能讓自己「記上一輩子」。 去年的卷二作文卷,考生須於三題中選答一題,當中包括續寫「這一句話,我會記上一輩子」;以及要考生談談「讀書無用」的看法。 報告數據顯示,第一至第三題的選題率分別為64%、11%及25%。
年dse: HKDSE 中文 Sample paper 連答案
做past paper要能運用地資料,而不是把自己有的知識套進答案裡,資料回應題考的是如何應用資料、回應資料。 另外,要留意題目中的關鍵字詞,如上面提到的「描述、寫出、比較、計算、辨認」之類,以讓自己清楚要用到的回答方式和架構,來符合考評局答案要求。 參看以下簡介,得知梗概,知己知彼,心中有數,備戰起來,便胸有成竹了。 #包括生物、化學、物理、數學(必修部分)、數學(延伸1或2)、組合科學、綜合科學、資訊及通訊科技或設計與應用科技。 報告認為,近年不少考生都以「投機」心態面對作文卷,熟讀甚至背誦數篇歷屆試題的「範文」,考試時硬套至自己的作品中。 報告明言,如發現背誦的情況,相關部分不予評閱,屆時將影響整體評分,得不償失。
年dse: 申請成績覆核Appeal
考評局暫未公佈報名方法及日期,但預計應在2023年9月開始接受學校考生及自修生報名。 學校考生會經所屬日校報名,並會政府獲全額資助(代繳考試費),免交考試費;至於自修生即自行經網上報考,屆時請留意考評局網站。 以上數據只供參考,部份大學另有不同科目計分比重,亦有彈性收生安排,即使未達到院校最低入學要求,只要在某些科目達到院校指定要求,仍可能有機會入讀,實際安排視乎各院校情況。 彈性收生表面看來是機遇,同學即使未能達到基本入學要求,但若果整體成績出色,則仍有機會得到「第二次機會」。
年dse: HKDSE English 英文考覈要求
報告指,考生的取材都十分接近,如要證明「讀書無用」,多舉李嘉誠、比爾蓋茨、朱克伯格、曹星如等作為例證;又或要反駁「讀書無用」之說,多援引愛迪生、萊特兄弟等,以及文言指定篇章中的《逍遙遊》、《勸學》、《師說》三篇的內容為例證。 報告認為,這些都是近年公開考試中議論文引用到的常見論據,反映學生的寫作材料較為單一。 年dse2025 至於第三題,報告指有能力稍遜的考生誤把題目的導引視為論題,只論述「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偏離題目寫作要求;或只談現今社會「讀書的現況」或「正確的讀書方法」未有直接回應題目。 表現優異者,則能展現出高遠的立意和開闊的眼界,例論述「讀書」的本意,例如提升品德層次,探索人生和生命意義等,或慨歎在現今實利掛帥的社會,讀書明理的精神已蕩然無存,人文精神衰微。 報告認為,考生在常犯的毛病,例如審題不周、闡釋粗疏的情況仍十分普遍。
年dse: 重要!Maths 數學操卷三部曲
就讀於香港的註冊中學的學生報讀聯招下的課程,仍必需經過聯招報讀的規定在新制下仍然適用(除非該學生就讀於非主流中學課程,且不參加本考試)。 在2012至2024年,科目包括法語、德語、日語、印地語、西班牙語及烏爾都語。 評覈採用劍橋大學國際考評部的高級補充程度試題,亦由該大學的國際考試部進行評級工作。 科目等級會以a級-e級表示,a級爲最高,e級爲最低,成績低於e級者不予評級(Ungraded)。
至於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就繼續用「達標」同「達標並表現優異」。 學生完成六年中學課程之後,可以參加評核學生學業程度嘅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 四大核心科目學校考生報考人數方面,中國語文有41,621人、英國語文科有42,832人、數學科有42,818人,而通識教育科有42,784人。 至於最多學校考生報考的甲類選修科目依次為生物科、經濟科及化學科。 DSE中學文憑試2023的筆試將於4月底開考,考生正密鑼緊鼓備試。
至於公開試內容,多個科目都會精簡,如中史、歷史、經濟、地理,除數學科之外,其他科目評核要求都有調整。 自修生及夜校考生可獲提供網上查閱成績的服務,可是網上查閱成績服務將由7月21 年dse 日早上 7 時起至 8 月 31 日(星期二)期間提供。 學友社預計,最佳五科(同時考獲33222)考獲19分或以上的考生,有較大機會獲八大資助學士課程取錄。 學友社建議應結合自身興趣、成績條件及課程收生情況,把握最後聯招改選機會。 他形容第一年的大學生活跟想像中有很大落差,「想像好似中一嗰陣咁,啱啱入個校園識好多人,食飯放break會聚埋一齊傾計」,現實只有少量面對面進行的實驗課堂,平均每星期只回沙宣道醫學院校園1至2次,慨歎入大學後反而「少咗識朋友」。
年dse: 中文 SBA 閱讀報告抄襲定義
會考的選修科及格率只有大約75%,等同DSE的3級,而會考的F級是90%左右,等同DSE的2級。 要注意的是73-77%的考生等同DSE的第3級和會考的E級,而90%的考生等同DSE的第2級和會考的F級,即會考5-6科F級(75-90%)就會取得0分,而DSE5科在75-90%(2級)亦可以取得不多於10分。 第八個是廣外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是經廣州市教育局批准,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指導創辦的一所非營利性全日制、12年一貫制的國際學校。 今年(2023年)秋季,該學校高中部將開設HKDSE課程和IBDP預備課程。 第七個是廣州象賢中學的國際部,成立於2013年3月,項目獲得廣州市教育局審批通過,是廣州市番禺區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的公辦高中國際部,於2022年9月開設HKDSE英才班。
在非華語考生語言規定方面,雖然考試的設計的原意上容許,個別的院校並不容許非華語考生以丙類科目代替中國語文科,而要他們自行應考指定的中國語文考試(例如IGCSE中國語文科)以符合其入學要求。 因應評級的轉換,各大專院校不論有否參加大學聯合招生辦法,在收生的條件和要求都因應此考試作出轉變,特別因應會考的廢除導致中五程度畢業生的斷層。 乙類:應用學習科目包括創意設計、媒體、商業、工業、應用科學等應用學習課程,一般情況下只畀學校考生報考。 如果想 報考生物/化學/物理/組合科學/綜合科學/科技與生活,必須證明以前曾經應考果個科目嘅文憑考試,或相等程度嘅公開考試。 部份DSE科目設有校本評核,但係自修生冇辦法完成相關要求。
年dse: 香港城市大學
當中分數較高的學生,可以透過大學聯合招生辦法入讀香港各大學的學士課程。 年dse2025 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持續,教育局決定全港所有學校於2022年3月至4月提早放暑假。 為使所有中學能於5月中復課,考評局多次更改考試時間表,改動包括連續第三年取消中文科口試;[37]以及有10科將會取消校本評核,包括通識教育、中國文學及英語文學等,而中文、英文等餘下4科的評核要求則會精簡。
大部分院校的彈性收生政策都要求考生接受面試,意即就算合乎資格,仍必須通過不同形式的入學面試。 另外,新制度並無提出名額上限,無法得知院校是否會取錄所有通過面試的考生,當中很有可能存在另一種潛在競爭。 各大學專業的計算方法一般以計算考生DSE成績的六科總分(四門必修+兩門最好選修科目總成績)或5科最佳(考試科目成績中的最好五科的總成績),香港八大公立院校五科最佳分數一般最低爲18-19分,各科平均約爲3.5分。 香港大學5科最佳的最低分數爲22-23分,各科平均約爲4.5分。 考試科目也是在我們熟悉的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科目中進行高度自由的組合。 和國內高考類似,DSE是香港爲應對【三三四教育改革】與國內大學接軌,於2012年建立的大學入學選拔考試。
年dse: 科目列表及舊課程對照
其次,會重整及刪減課程內容,包括刪減約原有的一半課時,亦會設立「適用書目表」。 此外,會重視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積極態度及國民身份認同,學習國家發展、《憲法》、《基本法》和法治,透過涉及香港、國家及全球發展的重要課題,拓闊學生的國際視野,並提供內地考察機會,讓學生親身認識國情和國家發展。 DSE中學文憑試2023暫時學校考生有43,117名,自修生考生有7,706名,當中學校考生之報考科目組合,以4個核心科目加2個選修科目為主,佔68%,僅有約0.3%報考8科。 DSE除了應考試卷之外,亦設有校本評核(School-Based Assessment),會由任教的老師在日常教學之中評核學生的表現,學生亦會透過老師的意見得知自己的強處及弱處。 所有學校考生都需要完成應考科目的校本評核,分數會計算在DSE成績內。
2024年起門檻大學聯招改爲應考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達標”而取代通識教育科獲2級或以上,若過往曾應考通識教育科獲2級或以上將視同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達標”,但不計算入學分數。 有別於以往會考採用的“常模參照”(Norm-referenced test)評級方法,俗稱“拉Curve”。 學生各科成績分爲A至F級,表現低於F級的成績被評爲U,即“未能評級”。 年dse2025 2023年文憑試甲類科目筆試維持於明年4月21日開考,其他科目的考試日期則維持不變;而 放榜日期仍然暫定於2023年7月19日。 教育局於「中六學生資訊專頁」設DSE「放榜三寶」,分別是「e導航」、「升學及就業地圖」及「放榜指南針」,助學生、家長及學校獲取多元出路的最新資訊。
魏向東解釋,英文口試需安排多名考生坐在同一房間內,「唔可以坐得太遠,太遠又聽唔到」,基於上述種種風險,決定取消。 年dse2025 他又說,很清楚考生在過往一段時間已作出許多準備,認為考生的準備不會白費,因口語能力在校本評核也需要用到;按當局過往經驗及研究發現,即使口試分數分配到其他卷別,對考生影響應該很輕微。 考評局前祕書長蘇國生今年9月表示,2021年DSE的考試期間由4個半星期縮減至3.5星期,以減少腰斬文憑試的機會;考生人數較少的科目,可能需要安排於同日上午及下午考覈。
相關試題最終取消,教育局向考評局施壓取消試題的做法引起社會輿論的反彈,批評教育局將試題政治化及政治凌駕專業,及籍歷史試題對教育界發動文革式的政治批鬥[5][6],討論再次引起社會對歷史教育的爭議。 在教育局解說要求取消試題的記者會上有記者要求局長楊潤雄說明毛澤東感謝日本侵華的言論是否同樣須要被譴責[7]。 各院校的報名日期及收生安排各有不同,部分課程不設截止報名日期,額滿即止,需留意各院校網頁公佈最新消息。 在公開考試評核要求方面,連同考評局於今年10月底宣佈取消的中國語文科口試(卷四),共精簡12個科目公開考試的評核要求。
丙類其他語言科目總報考人數578人亦較2022年增加約10%,六個科目中最多人報考日語,有479人。 身為考生或家長的你,定必因為DSE 2023進入倒數階段而感到緊張,想隨時提醒自己即將到來的考試日子? 你可以參考遵理學校準備的Googe日曆,只需要點擊這裡就可以將所有DSE 2023的考試日期加到Google Calenda之中,提醒自己考試時間。 根據2022年度財政預算案,香港政府將會為2023年的DSE學生考生代繳考試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