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餘下路段則於2021年6月27日啟用,意味建造工程歷時超過9年的屯馬綫正式全綫通車[16][17]。 當區議員查詢監測點資料時,港鐵以大廈沉降資料屬私隱為由,稱監察點數據不適合公開。 隨著屯馬綫於2021年6月27日全綫通車,土瓜灣站亦於當日正式啟用,而當日土瓜灣站聯同宋皇臺站皆湧現人羣,截至當晚8時,已有逾7.2萬人次皆在兩站進站[19]。 土瓜灣站為一座地底車站,L1層為車站大堂;L2層為1號月臺(屯馬綫往屯門);L3層為機電層;而L4層則為2號月臺(屯馬綫往烏溪沙)[1]。 呈長方型設計的土瓜灣站設有四個出入口,可接駁至土瓜灣區各地,區內有高山劇場、牛棚藝術村及牛棚藝術公園等文化景點,與土瓜灣街市、土瓜灣體育館等也近在咫尺,不可錯過還包括被稱為十三街的區內老街,街上暗藏着許多香港的歲月痕跡,是喜愛尋找懷舊景物的寶藏。
列車到達紅磡站及啟德站後將在原來停靠的月臺折返,而乘客到達紅磡站及啟德站後,需下車到對面月臺轉乘另一班列車以繼續行程,事件於當天車務運作完結後完成修復並於翌日回復正常。 九巴於1984年提議開辦新路線往返屯門市中心及九龍城碼頭,為九龍市區遠離地下鐵路網絡的地區提供遠郊接駁服務,亦方便屯門區乘客往返黃大仙與新蒲崗。 此路線在計劃時曾稱為「61A」[1]和「60A」,擬於1985年7月投入服務[2]。
屯門去土瓜灣: 月臺職務
為提高載客量,九龍灣車廠隨即改派丹尼士統治者巴士(DM)取代舊有車款。 過往多條新鐵路線通車後,均有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受影響,包括削班,甚至取消服務。 據瞭解,按運輸署調查,九巴將有40條巴士線將受影響,其中85B及286M大機會要取消,至於何時會落實,仍有待運輸署諮詢地區再後確定。 翻查資料,85B線由沙田秦石來往九龍城碼頭,全程車費7.2元;286M則是馬鞍山市中心至鑽石山的循環線,全程7.6元。 另一方面,屯馬綫全綫十分迂迴,往返新界東西兩端必須經過九龍,一般不會有乘客搭足全程。
- 2012年,此路線曾兩度加入富豪B9TL 12米(AVBW)及斯堪尼亞K310UD 12米(ASU),不久即回復原有派車。
- 同年11月起,大部分原有掛牌車被替換成猛獅A95(AMNE、AMNF,均已撤離)。
- 1970年,顧問公司完成對興建地下鐵路系統的進一步研究,發表《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其中原有沙田綫被「東九龍綫」取代,沙田段被取消,北端終站改為鑽石山;南端終站則由尖沙咀(此報告書中稱「馬連拿站」,接近現尖東站)延伸至香港島上環的林士站。
- 但在2007年7月的運輸及房屋局的合併方案建議中,重新建議採用原來方案,分別興建車站及宋皇臺站。
- 雖然屯馬綫能為乘客提供更多轉綫選擇(例如轉乘東鐵綫由以往只能在大圍轉乘,變成可於該站或紅磡轉乘),部份車程可透過轉綫次數較少的方式往返,但並不代表所需時間因而減少[67]。
- 港鐵公司分別於柯士甸站以及前九廣西鐵沿線的屯門站、朗屏站、元朗站、錦上路站、八鄉車廠、荃灣西站及南昌站已發展物業(除柯士甸站外,原九廣西鐵沿線的物業的發展權及擁有權不屬於港鐵公司)。
2016年10月15日,港鐵開放快將啟用的何文田新車站予公眾參觀,有網民發現一機房當時被冠以「環境控制系統房(東西綫)」,但在該站正式啓用後已移除東西綫之名。 屯門去土瓜灣 然而對於大圍至紅磡一帶新建路段,從展開工程到完工於沿途所設的「裏數牌」,一直都以EWL(東西綫)稱之。 2004年,九鐵公司更改沙中綫規劃,拆分為東西走廊和南北走廊,其中大圍至紅磡段將連接九廣西鐵及馬鞍山鐵路,成為屯馬綫的雛形。 此站預留位置於亦園路以北,位於天水圍站至兆康站之間,將服務日後洪水橋新市鎮。 值得注意的是,洪水橋站位置跟現時輕鐵洪水橋站相距甚遠,預計最就近之輕鐵站為鍾屋村。 縱使屯馬綫通車令西鐵綫及馬鞍山綫名稱消失,但因有關路綫名稱使用多時,不少人仍然會習慣稱呼其為西鐵或馬鐵,而部分人以地鐵稱呼沙田至中環綫新建路段。
屯門去土瓜灣: 屯馬線新站實測介紹│宋皇臺站最多嘢玩最多嘢睇? 車站附近必去景點📷
屯馬線通車後,繁忙時段列車為3~3分鐘半一班,非繁忙時段列車則需5分鐘半至7分鐘一班,望能紓緩東鐵線大圍站至九龍塘站的擁擠情況。 2022年3月1日,時值香港發生第5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港鐵表示屯馬綫因為多名車長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或被列作密切接觸者而需要隔離,未能執勤,令早上及黃昏繁忙時段的列車班次需要輕微調整,較正常多10多秒至半分鐘不等。 受限於柯士甸站、新建的紅磡站至顯徑站月臺、以及原馬鞍山綫月臺擴建工程的設計長度有限,最終亦只可以8節車廂組成的列車行走。 此外,屯馬綫全線通車後,港鐵公司更將各節車廂的人流資訊[41]實時顯示於本線沿途各站的月臺顯示屏,為整個港鐵系統首次引入。 「全月通2(屯門-南昌)」及「全月通3(屯門-紅磡)」現時售價分別為HK$525及HK$615(優惠價[32]分別是HK$410及HK$515)。 陳帆於記者會中透露屯馬綫大圍至啟德段將稱為「屯馬綫一期」[17][18];而啟德至紅磡段將爭取於2021年啟用。
而開放日分為六個參觀時段,每個時段有兩百張入場券,每張券可供四位市民入場,全日吸引了約2,600名市民到場參觀[18]。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5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屯門去土瓜灣2025 紋身在香港日漸普及,這家結合紋身及男士理髮的型格小店,帶有濃厚的懷舊英式風格,店名來自1959年於倫敦成立的 屯門去土瓜灣 The 59 Club。
屯門去土瓜灣: 通車前開放日
隨着往返屯門區及觀塘區的特快巴士路線相繼提升服務水平,以及啟德發展計劃遲遲未落實,本線的通勤客量被逐漸蠶食;唯一不變的,就是每逢農曆新年也要加開特別班次往返屯門及鑽石山,為昔日遷徙到屯門的黃大仙區居民,提供廉宜和直接的交通服務,與親友歡度佳節。 屯馬線全線票價為23.6元~雖然港鐵目前暫時沒有公佈完整的屯馬線來往各區的車程時間,但根據已公佈的車費表,票價略高於搭巴士。 以兩個新站為例,乘搭屯馬線至中環需12.5元,優惠期間為12元,但如乘搭過海巴士111號線,只需10.6元,便宜1.4元。 不過,屯馬線通車後最大的優勢是無須轉線及縮減時間,所以要視乎乘客個人考慮。 另外,運房局局長陳帆表示港鐵將與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營辦商提供轉乘優惠,更新消息待官方公佈。
土瓜灣站採取單側式月臺設計,下層往烏溪沙方向,上層則往屯門方向,亦會有列車到站供市民於月臺上拍照,但車門並未有打開供市民進內參觀,大堂展出名為《家》的藝術品,由過百位土瓜灣市民提供的照片而成,以增加站內社區特色。 現時本線使用1輛富豪B9TL 12米(AVBWU)及13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ATENU),由屯門車廠及九龍灣車廠共同派車。 2016年5月至6月間,部分來自258D線的丹尼士三叉戟換入本線,從而令猛獅24.310正式全面撤出往返九龍區的路線。 港鐵車務營運總管黃琨暐日前透露,從6月20日起,現有西鐵線、屯馬線一期及東鐵線,以及輕鐵部分路線的的頭尾班車時間,將會稍有調整。 謝卓餘又無奈指,如客量下跌,只好減少車次,目前仍要待屯馬線通車後進行統計,以及與運輸署協調。 不過他亦稱,「啲車減出嚟都唔知去邊好」,如要開辦新市區線擔心影響其他營辦商,故希望政府可在新發展區,包括啟德等,讓受新鐵路線影響的小巴營辦商優先投標。
屯門去土瓜灣: 通車日期
九龍巴士61X線係香港一條來往屯門巿中心同埋九龍城碼頭嘅巴士線,經屯門公路、龍翔道、彩虹道、馬頭湧道。 屯門去土瓜灣2025 屯門去土瓜灣2025 紅磡站已加建兩層新月臺,將於6月20日率先啟用,並於同日實施新轉綫安排。 東鐵站的乘客須由現時東鐵線月臺,步行至屯馬線新月臺轉車,步行時間約3分鐘。 過往港鐵不時被批評有「短貴長平」的問題,政府及港鐵解釋源於歷史原因,西鐵及東鐵等的票價機制有異。 翻查車費表,由土瓜灣往樂富的車費為7元,但樂富前後的九龍塘及黃大仙,卻只需5.6元。 港鐵票價結構關注組成員Aaron表示,另一個較嚴重的例子為來往鑽石山站及何文田站,差距4個站,原價收費為8.7元;然而由遠一個站的紅磡往鑽石山,車費卻只為6.7元。
屯門去土瓜灣: 九龍巴士61X線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屯門去土瓜灣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屯門去土瓜灣: 車站藝術
港鐵公司分別於柯士甸站以及前九廣西鐵沿線的屯門站、朗屏站、元朗站、錦上路站、八鄉車廠、荃灣西站及南昌站已發展物業(除柯士甸站外,原九廣西鐵沿線的物業的發展權及擁有權不屬於港鐵公司)。 乘客可以透過iOS或Android應用程式「MTR Mobile」或使用經「data.gov.hk」授權的應用程式查閱輕鐵、荃灣綫、東湧綫、機場快綫、將軍澳綫、屯馬綫、東鐵綫及南港島綫未來四班抵站列車的到達時間,亦可以在港鐵網站查閱詳細時間表。 因為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路綫最終由香港政府興建,將原屬兩鐵的網絡整合,並以綜合車站規劃轉綫車站以更妥善安排不同路綫的換乘,建成後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營運。 屯門去土瓜灣2025 由於本綫全綫串連了過去四個原有的重鐵項目,2021年6月27日通車後,成為全港最長和站數最多的重鐵路綫。 然而,即使全線貫通後,民間仍有不少人用通車前的網絡(分成西鐵、馬鐵及沙中線三段)稱呼本路線的不同部分。 屯門南延綫(Tuen Mun South Extension),把日後屯馬綫屯門站軌道向南伸延至屯門南站,即屯門碼頭一帶,並途經豐景園附近的第16區站,讓該區乘客直接前往市區,無須乘搭輕鐵或港鐵巴士接駁至屯門站。
屯門去土瓜灣: 全線通車後
2016年1月2日,西鐵綫為配合未來東西走廊運行,開始更換運行車隊編組,將原有7卡編組逐漸更換為8卡編組行駛,期間採取混合運行模式,7卡及8卡編組同時用於運作中。 同年11月20日,馬鞍山綫所有車站完成擴建工程,所有月臺由4卡長度擴建至8卡,擴建的月臺部分啟用;馬鞍山綫亦於2017年1月15日起,採用與西鐵綫相似運行模式,逐漸將原有4卡編組列車更換為8卡編組列車。 2017年12月24日,馬鞍山綫完成列車編組改組,全綫改以8卡列車運行;西鐵綫亦於2018年5月27日完成列車編組改組。 屯馬綫由沙田至中環綫大圍至紅磡的新建路段與原有的西鐵綫以及馬鞍山綫連接而成,在規劃及建築時稱為東西走廊(East West Corridor)或東西綫(East West Line)[4]。
屯門去土瓜灣: 現時車費
2020年1月17日,陳帆於記者會中透露屯馬綫大圍至啟德段於2020年2月14日啟用,並稱「希望港鐵當天有些安排讓乘客有驚喜」[19]。 2018年5月25日,港鐵宣佈東西走廊正式命名為「屯馬綫」[15],然而該名稱在網上受到批評,鐵路愛好者Facebook專頁「Riders」曾進行網上投票,收集了2,270份問卷,結果顯示「屯馬綫」僅有12%支持,相對之下「東西綫」的支持度高達62%。 此外,多達83%投票者認為港鐵有必要就新路綫命名作公眾諮詢[16]。 列車車門上方設有動態路綫圖;車卡連接位上方亦有顯示屏,顯示下一站和目的地。
屯門去土瓜灣: 新界及離島區
屯馬線二期將於本月27日開通,沿線總共27個站,屆時將打通新界西、九龍及新界東。 其中土瓜灣站於今日(12日)舉行開放日供市民率先參觀車站,開放日分為六個時段,每個時段有200張入場券,每張券可供4位市民入場,吸引不少鐵路迷及市民到場拍照打卡。 有市民對於屯馬線開通後帶來的便利期待已久,亦有市民反映車資「短貴長平」的問題,期望日後可獲改善。 車務營運總管黃琨暐亦表示車站已準備就緒,期待開通後打通九龍與新界,令市民交通更為便利。
屯門去土瓜灣: 鐵路迷期待已久 望車資長平短貴問題可獲改善
除此之外,港鐵亦有購入來自中車長春軌道客車的列車以應付需求,這也是港鐵首次在前九鐵路線中使用中國大陸製造的列車。 根據港鐵向立法會提交的2021年統計數字[39],2019年上半年屯門至紅磡段以每平方米六人站立密度計算的最高可載客量為5.6萬人次,而最繁忙的路段為錦上路站至荃灣西站,載客率以每平方米四人及六人站立密度計算分別為99%及84%,載客率為所有港鐵重鐵路綫中次高。 「自悠通」原定優惠期至2007年12月31日,但兩鐵合併時被西鐵綫全日通取代。 西鐵綫全日通的使用方式、發售地點、售價和使用範圍與西鐵自悠通一樣,於購買車票當天可無限次乘搭港鐵西鐵綫、所有輕鐵路綫、所有港鐵巴士綫及港鐵接駁巴士K16線。
2020年1月17日,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宣佈屯馬綫一期於同年2月14日通車,取代原有馬鞍山綫,並由大圍延長至啟德[5]。 現時屯馬綫共使用61列8卡列車,包括44列近畿川崎列車及17列中國製列車。 前者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於兩鐵合併後租予港鐵使用;後者則由港鐵購買及擁有。
屯門去土瓜灣: 車站一覽
土瓜灣站及宋皇臺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以及全長約1.6公里的鐵路隧道[14]。 而車站最初預計2018年啟用,然而受沙中綫偷工減料醜聞影響而須延期。 最終車站土木工程已於2019年12月底完成[15],並於2021年6月27日隨屯馬綫全綫通車而啟用[16]。 2021年7月,其中一輛Enviro500 MMC 12米(ATENU598/TM7037)轉由九龍灣車廠管理,令此路線再次有該廠派車,兩星期後,改派一輛富豪B9TL(AVBWU264/RJ5466)行走。
屯門去土瓜灣: 服務時間
屯馬線全線於6月27日正式通車,代表西鐵線及屯馬線一期將會全面接通,屆時全線總長將達56公里,成為全港最長的鐵路線。 不過如果由新站往荃灣區,由於本身未有巴士直達,主要由紅van來往,屯馬線則在價錢上有優勢。 假如由土瓜灣或九龍城往屯門,現時可乘坐九巴61X線,車費為14.7元,屯馬線優惠車費為20.9元,巴士價錢上仍有優惠。 不過,屯馬線通車後,鐵路同樣毋須轉車可達屯門,車程時間日後或是乘客的另一個考慮因素。 2021年6月28日(即屯馬綫全線通車後第二天) ,位於紅磡站與何文田站之間的架空電纜故障,屯馬綫列車班次大受影響。 為維持列車服務,屯馬綫服務斷開為三部分,分別是每10分鐘一班的紅磡站至屯門站和啟德站至烏溪沙站,及每20分鐘一班的紅磡站至啟德站。
2021年9月12日 ,位於沙田圍站至烏溪沙站發生訊號故障,屯馬綫列車班次大受影響。 為維持列車服務,屯馬綫服務斷開為二部分,分別是每10分鐘一班的屯門站至大圍站,而大圍站至烏溪沙站暫停服務。 為協助屯馬綫的乘客更便捷地使用鐵路服務,港鐵公司於在大圍站3號月臺通道入口增設乘客資訊顯示屏,讓乘客得悉屯馬綫未來四班往屯門方向列車的抵站時間;此外,港鐵公司亦於美孚站轉車通道增設乘客資訊顯示屏,讓乘客得悉屯馬綫及荃灣綫各方向未來兩班列車的抵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