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師的「工作室」叫「蔡真步堂」,顧名思義,必是用「推步法」,而且貨真價實,故名。 蔡大師是第三代傳人,其令祖蔡最白先生晚清時曾在欽天監供職。 清初欽天監分四科:時憲科負責編曆書;天文科記錄天象,作為星佔的材料;刻漏科測量節氣,為祭祀和營造等皇家活動選擇吉日;回回科則研究伊斯蘭曆(俗稱回回曆),後來裁撤。 最白先生精曉天文數學,於光緒中葉在廣州開設真步堂擇日館。 可見蔡家主要屬於術數家中的選擇家,主要業務為擇日擇時,當然也有旁及其他堪輿術數的諮詢服務。
- 清光緒十七年(1891),蔡最白在廣州高第街開辦“蔡真步堂日館”,出版《七政經緯曆書》,並製成“渾天儀”,經其後代不斷傳承發展,真步堂日漸興盛。
- 至於開工日,年初四星期五是吉日,但肖馬不宜;可候再下星期一在年初七開工。
- 1952年,中共推行「破四舊」社會運動,蔡伯勵選擇舉家移居香港,主要以供稿給永經堂、廣經堂等逾十家《通勝》出版商,出版《真步堂曆書》來維持生計[9]。
- 此書每年銷量近百萬本(香港及東南亞),而其後他亦簡化祖父出版的《七政經緯曆書》內容[12],2013年更獲廣東省政府將「真步堂通勝」(《七政經緯曆書》+《真步堂通勝曆書》)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3][14][15]。
- 但是曆書以外的部分,則是年年重刊,十年如一日。
- 清初欽天監分四科:時憲科負責編曆書;天文科記錄天象,作為星佔的材料;刻漏科測量節氣,為祭祀和營造等皇家活動選擇吉日;回回科則研究伊斯蘭曆(俗稱回回曆),後來裁撤。
- 蔡大師是第三代傳人,其令祖蔡最白先生晚清時曾在欽天監供職。
一直以來,真步堂通勝在省港澳地區、外埠風行,但伴隨着傳統農事社會轉型和老一輩專業人士的老去,真步堂天文歷算也面臨着諸多的困境。 吾粵人嗜賭,日常口語忌諱言「輸」,書輸同音,故改稱為「通勝」。 蔡真步堂 坊間「通書」最主要的部分是《黃曆》,因附刊許多日常生活有用的資料,所以又叫通書。
蔡真步堂: 香港文匯網
週年申報表是一份具指明格式的申報表,載列截至申報表製備日期為止的公司資料,例如註冊辦事處地址、股東、董事和公司祕書的資料。 蔡真步堂 我所收的另一件蔡真步堂史料,是光緒二十二年(1896)刊印於廣州的《蔡真步堂潤例》。 潤例習慣以社會名流作推介,爲蔡家作序的是南海籍的翰林桂坫,他恭維說“順德蔡最白茂才,專於天文算學,兼精日者之術……所選擇誠有合於天光下臨,地德上載者,以故遠近爲之敬重。
”以下列的是真步堂各種擇日的收費標準,最貴的是建造文廟學宮,要三十銀元,建普通三進祠堂,收費十五元,建造“十餘坑(即瓦楞數量)一桶小屋(就是廣東人稱“竹筒屋”)只需三元,最便宜的新船進水,只要一元。 2018年7月26日,蔡伯勵於早上六時二十七分在香港島養和醫院內因身體機能衰退逝世,享耆壽95歲[35][36],同月30日經香港殯儀館設靈,喪禮依照其生前意願透過佛教儀式進行[37][38],翌日遺體則安葬於柴灣華人永遠墳場[38][39]。 此後蔡興華接任蔡真步堂第四代掌舵人,而相關堪輿事務歸四位兄妹蔡爾椿、蔡爾德、蔡爾威及蔡菁華共同管理[40],順龍仁澤基金會則交由長子蔡爾明全權負責[41]。 古人認為日月在天上運轉,有如人之行步,可以推算。 七政是太陽、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四餘是紫氣、月孛、羅睺、計都。
蔡真步堂: 蔡真步堂月曆 (
蔡伯勵曾替不少商賈政要提供玄學意見,當中較著名的如1990年獲香港首富李嘉誠邀請,為其亡妻莊月明尋覓墓穴福地[16],也在1995年建議把長江集團中心高度定高於中銀大廈以化解紛爭[16],因此被媒體稱作「富豪御用風水師」[17]。 2005年,他又曾幫助已故麗新集團主席林百欣重新揀選下葬墓穴[18];2007年時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霍英東逝世,他再獲霍震寰、霍震宇禮聘,在香港佛教墳場「玄」段內找尋安厝福地[17][19]。 蔡伯勵,GBS(英語:Choi Park Lai,1922年12月28日—2018年7月26日),原名蔡勸勤[註 1],香港堪輿曆學家、慈善家暨蔡真步堂第三代繼承人。 蔡真步堂2025 每逢週末週日,他會長途跋涉從北角英皇道康和苑返回仁園暫住[29]。
而他早於1990年代起已逐步將《通勝》曆法編纂工作交棒給長女蔡興華,自己便潛心研究古代天文變化計算儀器渾天儀,2007年成功重鑄後更贈予前香港天文臺臺長林超英[31]。 2015年,他獲香港中文大學授予榮譽院士名銜[32][33],同年7月再獲香港政府頒授金紫荊星章以表揚對保存傳統曆法方面的貢獻[34]。 我輩營商中人,當然最關心新一年何日開年和開市最好。 蔡女士指出2月2日大年初二是開年的好日子,可以選擇的時間除凌晨時分外,早上9時30分到12時30分都宜開年祈福。 至於開工日,年初四星期五是吉日,但肖馬不宜;可候再下星期一在年初七開工。
蔡真步堂: 蔡真步堂
清光緒十七年(1891),蔡最白在廣州高第街開辦“蔡真步堂日館”,出版《七政經緯曆書》,並製成“渾天儀”,經其後代不斷傳承發展,真步堂日漸興盛。 1952年,中共推行「破四舊」社會運動,蔡伯勵選擇舉家移居香港,主要以供稿給永經堂、廣經堂等逾十家《通勝》出版商,出版《真步堂曆書》來維持生計[9]。 此書每年銷量近百萬本(香港及東南亞),而其後他亦簡化祖父出版的《七政經緯曆書》內容[12],2013年更獲廣東省政府將「真步堂通勝」(《七政經緯曆書》+《真步堂通勝曆書》)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3][14][15]。 真步堂取義“積步彌真”,其以精準科學的天文歷算方法,結合省港澳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出指導民衆傳統農業生產生活的通勝,其中不僅蘊含了先輩科學的天文歷算方法與思想,也記錄了極爲豐富的風俗習慣,是研究省港澳地區人生禮俗的重要切入點,也是解讀地方民間信仰和民間文化的重要材料。
真步堂在天文曆法計算基礎上,每年農曆四、五月編修下一年的通勝。 蔡真步堂 其所編通勝以精準見長,內容涵蓋陰陽節氣、造葬、嫁娶各事、吉課、每日之吉凶宜忌、日蝕、月蝕等,是運用天星運行規律,進行生活化的理論推廣和行爲指引,來指導百姓具體農事、參謀生活。 蔡真步堂 真步堂通勝,充分考慮全國總體情況與省港澳附近地區的差異,甚至專門爲省港澳附近地區制定《太陽出入方位表》、《太陽出入時刻表》、《二十四節氣晨昏時刻表》等專用表格,其所收錄的百歲圖、天官賜福圖、指導耕作的詩歌等內容,均與廣府地區民衆生活息息相關。
蔡真步堂: 蔡真步堂日曆淨肉 (2023年)
蔡大師說的「算日月行度」就是 記 錄太陽和月亮在天空運行的實況;「數節氣之道」是計算二十四節氣的月、日、時、分;「計朔望早晚」就是推算月圓月缺,大家都知道夏曆每月十五月圓,初一前後的數天則在晚上看不見月光。 蔡最白擅長推算天文,我曾經收到一冊他所著的《春秋天文考》,書的內容,是以《春秋》裏面提到的日食,月食等天象,推算出該次天象發生的時間,這種枯燥而繁瑣的推算,在沒有計算機的年代,全靠多個算盤和毛筆記錄,要花上不知多少工夫才能成功。 美國太空總署十年來倚靠大型計算機才完成了全球五千年的日月食天象表,可以比較準確地校對各國曆史記載有否偏差。 而蔡最白在光緒末年就已經開始從事這項工作,比他們早了一百多年。 蔡伯勵於2006年跟李嘉誠歡聚時曾談到想開辦一個慈善基金會,除得他鼓勵外[19][21],還獲加多寶集團主席陳鴻道、順德建築設計院院長梁昆浩、香港報業工會及世界中文報業協會主席李祖澤、時任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香港慈善藝術家王梁潔華合共捐出約三百五十萬元贊助計劃[22][23]。 蔡伯勵祖父乃是晚清學海堂天文數學優等生蔡最白,通曉天文曆法,曾任職欽天監,1891年在廣州市越秀區高第街創立真步堂擇日館,「真步」取自真正按天象一步步推算曆法之意[9]。
蔡真步堂: 蔡真步堂月曆 (2023年)- 百福牌 / 財神牌
廣府俗語編派人不知時勢、不識變通為「一部通書睇到老」,實指《黃曆》部分年年不同,過時的材料無用。 例如去年二零一七年丁酉的「通書」,到了今年二零一八戊戌就不能指示年中每日行事的吉凶宜忌。 但是曆書以外的部分,則是年年重刊,十年如一日。 蔡真步堂 蔡伯勵晚年以半退休形式賡續編寫《通勝》,十一名子女當中只有蔡爾椿、蔡爾德、蔡爾威、蔡興華及蔡菁華跟他夙承家學,惟沒有指定繼任人,其餘子嗣均對家業不感興趣,皆專注從商[9][30]。
蔡真步堂: 蔡真步堂有限公司
新春伊始,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校友會每年都會邀請資深通勝編撰人、「蔡真步堂」蔡興華女士,為校友主持午餐講座,講述新年運程。 「蔡真步堂」已故的蔡伯勵先生,是本港知名的曆法堪輿學家,所出版的通勝,不少香港人都據以擇日觀時;蔡興華女士是其嫡傳女兒,對於曆法堪輿之學,可謂盡得真傳。 老香港一定聽過「黃道吉日」,黃道是我們人在地球觀測天空,看到太陽經行的軌跡。
蔡真步堂: 香港老字號“蔡真步堂”創始人曾任職欽天監(圖)
本站提供的蔡真步堂有限公司註冊資訊收集於網路公開資源,僅作為指引參考。 有關香港公司的更多詳細資訊(如檔影像記錄、董事資料、抵押情況等)請訪問香港公司註冊處網查詢(需付費)。 通勝乃俗稱,正名應該是曆書,乃記載年月日時之書,算日月行度所歷,數節氣之道,計朔望早晚,以為一歲之曆。 曆書於舊社會最為重視,曩者編纂工作出自欽天監之手,而頒行全國。 蔡真步堂2025 轉入民國以後,政府雖有出版曆書,但對流年方位吉凶神煞宜忌等項,一概刪除之,使習俗用以研究趨吉避兇者,無所依據。 至民間編纂之曆書,依然從俗提供各項資料,因此廣泛為信仰者所採用。
蔡真步堂: 蔡真步堂有限公司通勝案頭日曆 2022
他六歲到廣州唸書,曾抗拒堪輿學和認為不可信,但因自己是長子嫡孫,後又適逢日軍侵華使其沒法繼續就學,遂接受父親蔡廉仿提議,從十六歲開始學藝[10][11],並曾向當時廣州有名的數學家張兆駟及國立中山大學校長兼天文系主任張雲研習術數,二十二歲則承繼家業[9],成為蔡真步堂第三代繼承人。 蔡真步堂 在天文歷算方面,真步堂遵循歷代天文運算法則,並將西方天文學、數學計算方法融入中國古典天文學,不斷追求完善地協調太陽、月亮週期在曆法上的推算模式,以實現陰陽合一的歷法文化思想。 蔡真步堂 蔡最白《弧角七政圖算》創立了“以圖代算”的天文計算方式,用座標、圖標來表示、計算日月星辰軌跡,成爲“渾儀代算法”的有益補充,達到“求立命十二宮七政到平面地平”的科學效果。 真步堂在推步節氣、天體現象等情況時,追求極高的計算精準度,並組織計算中心,將星象位置計算到小數點後6位,逐步推算,增加計算精確率。 真步堂天文歷算,亦稱“真步堂通勝”,是指由順德龍江蔡氏於清光緒年間創立並延續至今的天文曆法推算模式和通書編撰方式、內容與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