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續指,股市一般在夏季時間的表現較弱,故可以在4月重整投資組合,例如本身是60%股票加40%債券的組合,可以在4月時調整一下。 此外,如果想要進取計劃的話,大多以外資基金公司表現較好。 移民強積金2025 約2個星期後,扛工仔會分別收到原受託人及新受託人所提供的「轉移結算書」和「轉移確認書」,這樣就算完成了強積金整合申請。
根據政府統計處(8月11日)發表的數字顯示,2022年年中的香港人口的臨時數字為約729.1萬人。 與2021年年中人口約741.3萬人比較,減少約12.1萬人,跌幅為1.6%。 2021年年中至2022年年中的人口下跌由自然減少(即死亡多於出生)及香港居民淨移出(即移入少於移出)組成。 答:積金局2021年3月已發表聲明,由於港政於1月29日起不承認BNO護照作有效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故相關護照不會在港獲承認為任何形式身份證明,因而不接受BNO護照或其相關簽證作離港證明文件。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姬文風)翹英教育宣佈旗下5間補習中心全線結業,大批受影響家長事發後在網上開設「苦主羣組」,通報各自的損失金額並計劃追討。
移民強積金: 政府:沒有港人移居外地的直接統計數字
如只需基本保障,也可以購買保障期為7日的單程單次旅遊保,保費相對較平同時也可以得到短暫的保障。 根據英國政府網頁,2016年1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符合條件的大學名單是基於世界大學排名,而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分別在過去5年的年度名單上出現。 申請者需查覈,其畢業時的月份及年份是否在合資格大學名單內。 想整合強積金個人帳戶的話,第一件事是要知道所有個人帳戶的計劃名稱及帳戶號碼。
積金局提醒計劃成員不要以身試法或受不法分子利用而誤墮法網。 如果考慮正式申請移民,就要開始安排資產轉移,若果不及早辦理,到時人在英國分分鐘無錢用! 而多數人在移民時都會選擇開設離岸戶口,如果在香港境內開設離岸戶口,可選擇到本地外資銀行、海外證券行、虛擬銀行及海外銀行開戶。 以往開設離岸戶口的傳統方法可能要親身飛往當地辦理,但現今不少本地銀行都提供在港開戶服務,在面對疫情下整個過程可在港進行,絕對是更方便, 按此詳細教學。 透過BNO「5+1」移民英國條件:申請者需要年滿18歲或以上,持有BNO的香港居民及其家屬,便可申請BNO簽證移民英國,而家屬一定要與主申請人同時間申請簽證,就可以在當地居住、工作及讀書。
移民強積金: 退休時處理強積金(MPF)
至於2019年以「永久離港」提取強積金額合共48.45億元,相隔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2020年涉及提取的金額仍按年上升逾22%,達59.3億元,及至2021年更升至90.14億元,兩年內急升逾86%。 提取人必須提供由註冊醫生或註冊中醫發出的醫學證明書,述明該醫生或中醫認為提取人患有相當可能令其預期壽命減至12個月或以下的任何疾病。 由註冊醫生或註冊中醫發出的醫學證明書,證明提取人永久不適合執行在完全喪失行為能力之前的最後一份工作的特定種類的工作。 移民強積金 期間,積金局向因作出虛假陳述、違反《強積金條例》的強積金計劃成員,發出共156張傳票。 另外,積金局今年以嶄新手法製作短片,由積金局網站的聊天機械人–積金大使「阿積」,與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以及行政總監鄭恩賜互動,介紹局方過去一年在保障成員、構建積金易平臺及持份者溝通等方面的工作。
-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人一生只能以永久離開香港為由申請提前取回一次強積金。
- 本出版物中的資訊並不構成來自Wise Payments Limited或其夥伴的任何法律、稅務或其他專業建議。
- 想整合強積金個人帳戶的話,第一件事是要知道所有個人帳戶的計劃名稱及帳戶號碼。
- 如果計劃成員不幸患上任何疾病,致使其預期壽命減至不足 12 個月,可連同註冊醫生或中醫發出的醫學證明,及填妥表格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MPF)。
- 若決定移民,欲提早領取強積金的申請人須提交申索表格、相關文件和證據,以及法定聲明,聲明自己在特定日期永久離開香港往其他地方居住及無意返回香港工作或再定居。
- 如申請人擁有多於 1 個以上的強積金戶口,申請人需要就每個戶口提交獨立的申請領取表格,詳細文件及手續費申請人可向受託人查詢。
姊妹們,根據《強積金條例》,計劃成員必須年滿65歲纔可提取強積金。 如果要提早提取強積金,必須符合既定的條件和辦理相關手續。 如果為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而作出虛假聲明,即屬違法,首次定罪,最高可被罰款10萬元及監禁1年;其後每次定罪,最高可被罰款20萬元及監禁2年。 Z小姐表示,能協助他以永久離港的理由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並把相關的申請文件交給Y先生簽署,及指示Y先生在申請文件上填報Z小姐所提供的電話號碼及地址,以便強積金受託人聯絡她及郵寄強積金支票。 如申請人以永久離開香港作為提早取回強積金的理由,在領取累算權益的過程中難免需要將港幣換算至其他國家貨幣。 提取人必須聲明已經或將會離開香港,往其他地方居住,而無意作為永久性居民返回香港工作或再定居,並提供令受託人信納你已獲準在香港以外某地方居住的證明。
移民強積金: 移民提早領取強積金 一生只可提早取回一次
年齡介乎 60 歲至未滿 65 歲並已退休的計劃成員如欲提取累算權益,必須聲明已 終止所有受僱及自僱工作,且無意再次受僱或自僱。 如該人士之後再次工作並符 合「一般僱員」的定義,其僱主仍須安排他參加強積金計劃。 作為僱員,你有權在強積金計劃所提供的成分基金當中,選擇僱主及僱員的供款 所投資的成分基金。 舉例來說,接近退 休年齡的計劃成員可以考慮風險較低的基金,而較年輕的成員則可以考慮較進取 的基金,以獲得較高的潛在投資回報。
她表示,如果成員以「永久離港」的理由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那麼必須要滿足下列條件。 申請人必須先向受託人提交申索表格、相關文件和證據,以及法定聲明,聲明自己在特定日期永久離開香港往其他地方居住,以及無意返回香港工作或再定居。 而申請人有責任提供令受託人信納其已獲準在香港以外地方居住的文件及資料作佐證,以供核實。
移民強積金: 香港開設離岸戶口
因此《香港財經時報》為僱員列出6大強積金提早提取權益須知和所需文件。 根據積金局最新數字顯示,2022第二季以永久離港為理由提取強積金的申索數目為8,600宗,相比第一季的7,500宗,按季增加14%。 至於今年上半年,則共有1.61萬宗以永久離港為由申請提取強積金,涉及金額為41.28億元。
移民強積金: 表格
三種方法都需要計劃成員將填妥的申請表格 [MPF(S) – W(R)] 及所需證明文件交予相關的受託人處理。 根據法例,計劃成員須年滿65歲,纔可以選擇一筆過或分期提取強積金,只有在6個特定情況下,計劃成員纔可以提早提取強積金,當中包括「永久離港」。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人一生只能以永久離開香港為由申請提前取回一次強積金。 即使他們將來回到香港,再次參與強積金計劃,他們也不會以同樣的理由申請提取MPF強積金。 過去,一些市民因永久離開香港而兩次提取強額積金而被判處有罪,另一些人則因虛假或誤導性陳述而被定罪。 移民強積金 近年,香港掀起移民潮,不少港人希望在移民前可以領取強積金。
移民強積金: 相關推薦
危疾保險亦是全球通用,不受地域限制,不需要因為移民而停止供款,但投保人要留意保單條款,是否要求提交合資格醫療系統發出的診治證明才會作出賠償。 除了BNO「5+1」,仍可透過以下方法獲取居留英國簽證,然後居住滿5年後,申請移民英國入籍。 當中,英國投資移民門檻不低,若透過投資者簽證,需要投資至少200萬英鎊(約HK$2,000 萬),為期5年。 假如想加快申請永久居留,可增加投資金額,如投資500萬英鎊則只需3年;1,000萬英鎊更可加快至2年便可以申請永久居留。 申請者除了必須向認證機構Ecctis申請檢查大學資格是否有效之外,亦需要證明英語水平至少達到B1級別及至少1,270英鎊(HK$12,573)存款作為生活費。 如果申請成功,將獲發2年期工作簽證(擁有博士學位則獲發3年期),而日後若符合資格要求,亦可以轉為其他長期工作簽證。
移民強積金: 永久離港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移民強積金2025 移民強積金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移民強積金: 提早提取強積金所需文件
找回計劃名稱及帳戶號碼後,下一步就是要選定受託人及計劃了。 你可以現有強積金受託人中,選定心儀的受託人及計劃,然後將所有個人帳戶整合。 一般來說,帳戶過多是整合的主因,另外亦有人因計劃回報欠佳,或是供應商的收費問題要作出整合。 Curve 卡不僅一站式整合多張信用卡,還可享額外現金回贈。 本文將介紹 移民強積金2025 Curve 卡的特點、收費、申請條件、流程和使用方法,讓你能輕鬆申請 Curve 卡。 強積金(MPF)今年表現大起大落,據GUM數據顯示,7月份強積金回報表現不俗,人均回報4260元。
移民強積金: 取回強積金步驟
香港移民潮又再興起,MoneyHero已綜合5大移民相關文章,包括澳洲移民、移民英國BNO準備清單、紐西蘭移民生活及方法、加拿大救生艇計劃的計分方法及移民臺灣懶人包。 移民強積金 臺灣,投資移民是需要撰寫投資計劃書,並要獲臺灣經濟部審批。 根據臺灣新法規,申請人需要在臺灣投資600萬新臺幣(約HK$155萬)以上,開設有實際業務的公司或投資現有臺灣公司,並要聘請兩名以上臺灣籍員工,營運年期亦由1年延長至3年,並要委託合資格會計師核數。 同時,亦需要在臺灣連續居留滿一年,就可以申請定居許可,取得身分證。 英國,投資移民門檻不低,若透過投資者簽證,需要投資至少200萬英鎊(約HK$2,000萬),為期5年。 簡而言之,香港員工的工資中有一部分是由僱主扣除的,這筆款項將記入強制性公積金中。
移民強積金: BNO 5+1 移民英國程序
但在事件曝光後,積金局即發聲明指,鑑於政府於2021年1月29日起已公佈不承認BNO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強積金計劃成員不能依賴BNO護照或其相關的簽證,作為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的證據。 大家要留意,強積金一生人只可以一提早取回一次,以後不論甚麼理由,也要等到法定年齡,纔可以取回強積金。 在強積金法例規定下,如想在65歲前提早提取強積金,就需要永久性地離開香港,並作出法定聲明指自己已經或將會離開香港,亦無意作為永久性居民返回香港工作或再定居。 同時須提供令受託人信納計劃成員已獲準在香港以外地方居住的證明。 如向受託人作出虛假或具誤導性的陳述,藉此提早提取強積金,可被檢控。 移民人士以永久離港為由提取強積金,他們需作出法定聲明,表示已經或將會離開香港,且無意作為永久性居民返港定居或工作,另外亦要提供已獲準在外地居住的證明。
更加可疑的是,當中有20多人最後報稱的通訊地址,竟是兩個分別位於旺角及元朗的相同地址。 去年6月以加拿大救生艇方案的Stream B打工移民並順利入境加拿大卡加利(Calgary)的港人阿昕及丈夫,今年2月以「永久離港」申請提取強積金,阿昕表示,在交齊所有文件後,大約兩星期便取回強積金。 不過,如申請人已成功申請並提早取回強積金,那麼即使在65歲之前以全職/兼職或自僱形式再工作,都必須重新登記強積金計劃,而新的強積金累積權益也需要等65歲或以上才能申請拿回。 除非申請人的工作收入並不超過現時最低入息水平要求 (每月7,100港幣或每年85,200港幣),則無需申請登記強積金計劃。 另外,如申請人的強積金有作出自願供款,申請人則需要向所屬的受託人查詢有關的提取規則。
如果計劃成員向受託人做出錯誤或誤導的陳述,藉以提前取得累算權益,第一次定罪,可處罰金$100,000及1年監禁;其後每項定罪,最高罰款$200,000及監禁2年。 他們會要求你親自帶IR56G文件、工資和支持文件去稅務局,為IRD提供所有的稅務減免,並要求你在稅務結算時填寫稅務記錄。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移民強積金: 國泰航空將恢復開「香港基督城」航班
截至3月底,全數1090萬個賬戶中,有26.8%、290萬個賬戶的強積金是根據預設投資策略的規定進行投資,或投資於該策略下的成分基金,總資產894.4億元,佔強積金制度總淨資產值8.1%。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賬戶有6.8萬個,總供款額85.9億元。 首先,保留原有強積金帳戶是其中一個分散風險的做法,因為不同強積金供應商的優勢、回報表現不同,分散計劃雖然麻煩,但同時能使用不同供應商的服務。 此外,目前制度只可整合,整合後就不能分拆,因此要考慮清楚再作出決定。 整合強積金後的便利是最明顯的優點,相比以往各個帳戶分散,需要花上許多時間管理,整合後可簡化管理程序,帳戶資料、供款及回報表現都一目瞭然,管理輕鬆方便。 為了減少個人帳戶數目,讓打工仔更易打理,在轉工後可考慮整合強積金帳戶,將舊公司工作時的帳目供款,轉移至由新僱主所開立的強積金戶口。
本文將介紹不同情況下取回強積金所需的條件和步驟,並解答一些關於強積金的常見問題。 提取人的一個強積金計劃內結餘不超過5,000元,且沒有結餘在其他強積金計劃內,而你提出申請提取強積金的日期距離最後一個供款日至少12個月。 統計處數字顯示,截至2021年中的香港人口臨時數字為7,394,700人,較去年同期減少8.71萬人或1.2%,主要由於死亡人數增加及香港居民淨移出。 積金局續指,提早提取強積金的數字每季都有升有跌,2021年第一季以永久離港為理由提早提取強積金的申索數目就按季下跌10%,由約8,500宗下跌至7,700宗。
移民強積金: 英國投資移民
統計處同日公佈的2021年年中人口數據,不單人口減少,單程證以外「香港居民淨移出」達8.9萬人,為近年新高。 計劃成員只有一個強積金(MPF)計劃並存有強積金(MPF)、在距離最後一個供款日的一年內、該結餘不足$5,000的情況下,計劃成員可作出法定聲明,表示日後無意再受僱或自僱,即可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MPF)。 此後,該人士即可申請提取強積金(MPF)累算權益,並需填妥 [MPF(S) – W(R)]、[MPF(S) – W(SD1)] 表格,連同身分證明文件予受託人。
移民強積金: 海外樓市|提取MPF移加 如何兩周獲批?
如申請人為已故人士,申請人的強積金將算作其遺產的一部分,遺產代理人可提供相關證明並向積金局申請領取已故申請人的強積金金額。 積金局發表《2020至2021年度年報》,顯示在2020年4月1日至今年3月31日的1年間,以永久離開香港為理由提取強積金權益的金額合共65.6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7.3%,創有紀錄以來新高。 提取人必須年滿60歲並已終止所有受僱及自僱工作,並作出法定聲明指無意再次受僱或自僱。 移民強積金2025 積金局數據未有披露,以「永久離開香港」為由提取的申請宗數或強積金帳戶數量,不過積金局、統計處都擬減輕「移民潮」色彩,主動指有關數據並不等同移民。 移民強積金 如果計劃成員不幸永久喪失行為能力,並由註冊醫生或註冊中醫證明,已經不適合特定工種,可連同醫學證明及填妥表格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MPF)。
移民強積金: 【MPF】以「永久離港」提早領取強積金只因移民?
除此之外,若港人符合以下六項條件之一,便可以提早提取強積金,條件包括:於60歲後提早退休、永久離港、完全喪失工作能力、患上末期疾病、戶口只有小額結餘和死亡。 若因以上原因提早提取強積金,均需要提供身份證明文件、填妥相應的申索強積金錶格,以及提交相關證明文件。 如果選擇提早取回強積金的理由是提早退休、永久離開香港或小額結餘,申請人需要提交法定聲明書。 法定聲明書的目的是為了證明申請人提早領取強積金理由的真確性,申請人需要對自己提早領取強積金的理由做出承諾擔保。
積金局表示,強積金計劃成員不能依賴(BNO)的相關簽證作為申請提前退出強積金的證明。 如計劃成員並非真正永久離港,卻作出虛假聲明,訛稱以「永久離港」為理由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有關申索人已涉嫌違反《強積金條例》。 如有證據顯示其宣誓屬虛假,積金局可提出刑事檢控,首次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10萬及監禁1年。 另一位移英港人表示,身邊有朋友很想移英,但是都需要「盤川」。
移民強積金: 所需文件
提取強制性公積金的整個過程並不復雜,但請務必保持清晰,冷靜和合規並遵守概述的要求,以便您可以享用強積金。 不過大家要留意,若果BNO主申請者獲批入境許可或獲準留英後,其家屬或已成年受養人家屬才提出申請,該申請則會被拒絕。 另外,在申請定居英國許可時,子女必需與BNO主申請者一同取得居留權或入籍。 香港新聞網7月30日電 香港積金局今日(30日)發表《 年報》,截至今年3月底,強積金總淨資產值為1.11萬億,當中約77%、8510億元為淨供款,其餘2580億元為淨投資回報。 另外,積金局年內發出34.67萬份付款通知書,成功為9.66萬名僱員討回共1.45億拖欠供款。 移民強積金2025 此外,溫鋼城亦分享「懶人方法」,有助投資者整理個人的強積金投資組合,這就是跟隨股市表現作出一定調整。
然而,許多人都不知自己名下有多少個強積金帳戶,如果你都是其中一份子,那就可以透過強積金受託人寄的信件找回,現有帳戶的強積金受託人會按時提供週年權益表,該表會提供計劃名稱及帳戶號碼等資訊。 其後,積金局透過入境事務處翻查這批申索人的出入境紀錄,對照他們向受託人遞交的法定聲明中所填報的離港日期,發現他們只有短期往返內地及香港的紀錄。 若未來在提取強積金後打算移居海外退休或生活,在匯款時可考慮使用匯款成本較划算的匯款平臺 – Wise。 Wise 為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獨立監管的授權電子貨幣機構,提供綜合貨幣賬戶和國際匯款服務,覆蓋的貨幣數量超過50種,讓你的匯款過程更安心和方便。 如僱主需要供款的累算權益等於或高於需要抵銷的長期服務金/遣散費,僱主則無需另外向僱員支付金錢,抵銷後所剩餘的款項會保留在僱員的帳戶內。 另一方面,如僱主供款所產生的累算權益不足以完全抵銷長期服務金/遣散費,僱主便需要向僱員支付不足的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