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因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防範新型冠病毒疫情之應變措施,落馬洲站於同年2月4日至2023年1月7日期間不對外開放[17][18][19]。 2月份香港開了,又能和以前一樣,無限制的往返內地和香港了,不要做核酸,甚至不需要戴口罩,這種自由的感覺真好。 三年疫情一夜消散,彷彿沒有存在過,但是你我都知道,新冠疫情是真實存在過的,三年間的社會面管控,核酸報告,通行綠碼也都是真實存在過的。

  • 儘管此設施有違港鐵附例第27條《嚴禁乘客於收費區內飲食》的原意,乘客還是要留意不可即席飲用,以免誤墮法網。
  • 而據香港入境處的數據顯示,連同東鐵線[注 3]、巴士、小巴及的士在內,通車翌日(2007年8月16日,即首次全日服務)共有25,276名旅客使用落馬洲支線口岸過境[11]。
  • 然而有旅居海外村民稱回港後在料壆村定居,並持有“禁區許可證”,但不獲港鐵批出特價證[14]。
  • 沙頭角口岸在鹽田,說實話我自己沒有走過,但是之前有了解可以從沙頭角口岸直達九龍塘或者機場,對於鹽田居住的遊客,這個口岸可以嘗試,也是坐大巴,點對點路線。
  • 通車初期,東鐵綫[2]喺繁忙同非繁忙時間每個鐘分別有6班同5班列車以落馬洲站為終點站。
  • 而在2010年3月,過關的旅客每日平均有73,960人次,較2009年3月的61,844人次增加19.6%[13]而居住於羅湖站及落馬洲站附近屬邊境禁區範圍之村落居民或工作的人士,可以申請羅湖/落馬洲特價證。
  • 由於前往落馬洲站的客量持續偏低,九鐵在2007年11月4日起推出「落馬洲週票」試驗計劃。

以提供全日服務的車站計算,此站是港鐵系統中車站開放時間最短及最早開出尾班車的車站。 過境旅客可以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於落馬洲站公共運輸交匯處下車,然後直接進入落馬洲站的出境大堂過境,反之亦然。 但相關安排曾引起車站保安的爭議,因爲車站最初設計未有預料到會有人流從其他途徑進入車站。 雖然落馬洲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與車輛使用的落馬洲管制站地理上非常接近,惟即使乘客持有有效旅遊證件,在香港邊境禁區內亦不可以任何方式往返兩處。

落馬洲去深圳北: 落馬洲

而據香港入境處的數據顯示,連同東鐵綫[註 3]、巴士、小巴及的士在內,通車翌日(2007年8月16日,即首次全日服務)共有25,276名旅客使用落馬洲支綫口岸過境[11]。 而2007年8月15日至同月18日期間的落馬洲支綫乘客量均為1萬、2萬、21,000及31,000人次[12]。 落馬洲去深圳北2025 在落馬洲支綫試車時,部分由尖東站開出的班次會以上水為終點站,其後上述班次在離開上水站後改經落馬洲支綫前往落馬洲站;而目前列車則會行駛金鐘站至上水站後再以輪流形式前往落馬洲站或羅湖站。 而在車站啟用初期,九廣東鐵[註 3]每小時分別會有5-6班列車以落馬洲站為終點站。

而車站目前仍與其他東鐵線大部分車站同樣並未有裝設任何月臺幕門/閘門。 不過首階段只興建北環綫錦上路站至古洞站段,而錦上路站至落馬洲站段則暫緩興建,並視乎未來跨境運輸需求的增長才增設此段跨境支綫。 落馬洲去深圳北 前九廣鐵路公司主席田北辰估計,落馬洲支線首年客量平均可達每日6萬人次。

落馬洲去深圳北: 車站歷史

因此儘管口岸一帶每天人口流動量極大,常住人口卻非常少,僅有落馬洲村、下灣村和潘屋村的原居民,而當地普遍的魚塘濕地環境至今未有大改變,但不少魚塘已經荒廢。 落馬洲去深圳北2025 而據香港入境處的數據顯示,連同東鐵線[注 3]、巴士、小巴及的士在內,通車翌日(2007年8月16日,即首次全日服務)共有25,276名旅客使用落馬洲支線口岸過境[11]。 而2007年8月15日至同月18日期間的落馬洲支線乘客量均爲1萬、2萬、21,000及31,000人次[12]。 過境旅客可以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於落馬洲站公共運輸交匯處下車,然後直接進入落馬洲站的出境大堂過境,反之亦然。

  • 不過首階段只興建北環綫錦上路站至古洞站段,而錦上路站至落馬洲站段則暫緩興建,並視乎未來跨境運輸需求的增長才增設此段跨境支綫。
  • 深圳這邊是福田口岸,香港叫落馬洲口岸,坐深圳的4號線,終點站就是福田口岸,可以無縫對接落馬洲口岸。
  • 落馬洲大橋(香港英語:Lok Ma Chau Bridge/中國大陸英語:Luomazhou Bridge),是一條連接香港落馬洲及中國大陸深圳皇崗的跨境大橋,位於深圳河之上。
  • 最近深圳7號線開通了,從皇崗口岸出來,過天橋可以對接地鐵,整體的體驗還是有提升的。

最近深圳7號線開通了,從皇崗口岸出來,過天橋可以對接地鐵,整體的體驗還是有提升的。 深圳這邊是福田口岸,香港叫落馬洲口岸,坐深圳的4號線,終點站就是福田口岸,可以無縫對接落馬洲口岸。 落馬洲口岸在我看來是一個兩棲口岸,遊客過關以後,可以選擇坐港鐵,或者乘坐大巴。 如果是坐大巴,可以選擇坐九巴B1或者小巴75,差不多30分鐘到元朗,再換乘西鐵線(屯馬線)。

落馬洲去深圳北: 車站/管制站建築結構

而據香港入境處的數據顯示,連同東鐵綫[註 落馬洲去深圳北 落馬洲去深圳北2025 3]、巴士、小巴及的士在內,通車翌日(2007年8月16日,即首次全日服務)共有25,276名旅客使用落馬洲支線口岸過境[11]。 而2007年8月15日至同月18日期間的落馬洲支線乘客量均為1萬、2萬、21,000及31,000人次[12]。 雖然落馬洲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與車輛使用的落馬洲管制站地理上非常接近,惟即使乘客持有有效旅遊證件,在香港邊境禁區內亦不可以任何方式往返兩處。 落馬洲站與羅湖站同為邊境車站,乘客須持有有效的旅遊證件或指定分區的邊境禁區通行證(俗稱「禁區紙」)方可使用車站,否則有機會被檢控。

深圳灣口岸沒有對接地鐵(據說2023年深圳13號線應該會有深圳灣口岸站),但是香港這邊是沒有地鐵對接的。 巴士主要是B2P/B3M,可以到天水圍站和屯門站,直通巴的選擇就比較多了,過口岸前可以確定好去哪裏,直接買車票就可以了,價格會稍微貴一些,但是有座位坐。 剛剛開始投入服務的香園圍口岸是首個可以「人車直達」的口岸,大眾除了可以利用專營巴士和專線小巴等大眾運輸前往外,還可以駕駛私家車直接到口岸,或者透過連接口岸的行人隧道直達,甚至可以直接踩單車從香港去到深圳。

落馬洲去深圳北: 落馬洲口岸交通|6.的士服務(由晚上11時至翌日上午6時30分)

另外,於落馬洲站的票務大堂內設置兩部數碼化濕地觀賞儀,可供乘客使用觀賞儀欣賞落馬洲鄰近一帶的天然濕地環境,而觀賞儀曾在2016年起停用進行升級後,已於2018年恢復使用。 另外,於落馬洲站的票務大堂內設置兩部數碼化濕地觀賞儀,可供乘客使用觀賞儀欣賞落馬洲鄰近一帶的天然濕地環境,而觀賞儀曾在2016年起停用進行升級後,已於2018年恢復使用。 因來往此站的列車班次較疏落,於非繁忙時間,通常只使用2號月臺;於繁忙時間則會交替使用兩個月臺。 另外,當預計開出的列車與下一班車抵達時間相差較短時,下一班列車將會安排使用1號月臺。 落馬洲去深圳北2025 2000年,落馬洲瞭望臺被改建成落馬洲花園,而深圳河對岸的深圳市福田區已完成城市化發展,故深圳已沒有原來廣袤的田野景觀,不過仍可見深圳方面設立與河口的紅樹林保育公園。

落馬洲去深圳北: 車站暫時不對外開放

另外,目前經落馬洲站過境的旅客在過關前必須完成內地電子健康申報。 如果從元朗出發,除了可以選擇乘搭九巴,也可以選擇乘搭來往元朗(福康街)和落馬洲支線管制站的小巴75號線,全程車費為8.7元,每45分鐘一班。 這架小巴會途徑落馬洲(新田)公共運輸交匯處,如果想經落馬洲口岸去到深圳皇崗口岸,可以在這站落車轉乘「皇巴士」。 落馬洲去深圳北2025 落馬洲口岸是唯一24小時服務的跨境口岸,公眾可以透過落馬洲-皇崗過境穿梭巴士和短途跨境巴士從落馬洲口岸前往深圳的皇崗口岸,如果想從市區去到落馬洲(新田)公共運輸交匯處,再轉乘皇巴士抵達內地,亦有不同的小巴路線可以選擇。 除了警務處批准或持有禁區紙的乘客外,乘搭東鐵綫到達此站、或乘搭巴士、小巴或的士前往此站的乘客只能過境,不能使用車站A出口前往公共運輸交匯處或此站乘搭東鐵綫。

落馬洲去深圳北: 落馬洲到深圳北站要多久

如果想要經落馬洲口岸去到深圳福田,可以乘搭九巴B1線,來往天慈及落馬洲站,途經天耀邨、港鐵天水圍站、元朗大馬路及港鐵元朗站等,全程車費為13.9元,每15-30分鐘一班車。 落馬洲口岸共設有46條多功能e-道,23條設於入境大堂,23條設於離境大堂。 由香港入境深圳,需要於過關前在網上填寫健康申報,以取得健康申報二維碼「黑碼」 ,及於過關時出示身份證或過境證明文件,過關需時約30分鐘。

落馬洲去深圳北: 出入境管制站地點

落馬洲站設有2個月臺,位於L2層,採用島式月臺排列,方便乘客搭往金鐘方向嘅東鐵綫列車。 若果乘客喺其他車站上錯咗往落馬洲站嘅列車,月臺上亦指示乘客可乘坐反方向嘅列車返上水站轉去羅湖站嘅列車。 車站內升降機以T代表票務大堂、A代表抵港大堂、P代表月臺、D代表離港大堂。 落馬洲去深圳北 另外,同層嘅月臺同埋抵港大堂唔相通,必須利用扶手電梯經票務大堂先至去得到。 也有一些航班可以直接到香港機場碼頭,適合從深圳出發,要在香港機場出發的遊客,但是票價比較貴,380元/位,時間是30分鐘到香港機場。 落馬洲去深圳北2025 「落馬洲-皇崗過境穿梭巴士」又稱為「皇巴士」,來往落馬洲(新田)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深圳皇崗口岸,全程車費為10元,24小時服務,現時每30分鐘一班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