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ERB年度頒獎禮 保健員vs護理員2025 」 「ERB優異學員獎」獎項的Barry,早於中五畢業後,曾做過10年銷售工作,及後在現職資深保健員母親的鼓勵下,於2016年報讀女青的「保健員證書」課程,期望重拾少年時的白衣天使夢想。 僱主會為學員提供在職實務培訓,由富經驗的全職員工擔任指導員,協助學員適應工作環境及指導其進行實務工作。 「計劃」由僱員再培訓局委任培訓機構(「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提供在職培訓,僱主(「保良局」)則聘用25名護理員參加培訓。
本網頁旨在為根據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下稱「特別計劃」)獲準來港的輸入護理員概述有關申請延長逗留期限的資料。 輸入護理員的旅行證件的有效期若較其僱傭合約期為短,他/她在入境時將按其旅行證件的有效期獲準較短的逗留期限。 在延長旅行證件的有效期並獲僱主確認繼續聘用後,該輸入護理員須於獲準的逗留期限內,向入境處申請延長逗留期限以完成現有合約的剩餘期間。 一般而言,輸入護理員在僱傭合約屆滿或終止後,將不會獲準延長逗留期限;如訂立新的僱傭合約,則須重新遞交簽證/進入許可申請。 根據《入境條例》(第115章)第2(4)(a)(v)條,輸入護理員在「特別計劃」下受僱為外來合約工人而留在香港的任何期間內,不得被視為通常居於香港。 換言之,任何人都不會憑藉以輸入護理員身分在港逗留而取得香港居留權。
保健員vs護理員: 護士、護理師傻傻分不清楚?尊重護理人員,是改善護病關係的第一步
他分享,曾為癌症康復的獨居長者提供到戶服務,下班後,因擔心長者而傳送了一個信息,結果令對方感受到一份關懷,彼此亦建立了信任關係。 何永安 (Barry) 及鄺國樑 (Martin) 同樣透過修讀女青的ERB健康護理系列課程成功「轉型」,前者由保健員做起,及後透過進修成為登記護士;後者則任職物理治療助理。 在資助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服務,主要負責照顧院友起居生活者,是個人照顧工作員。 若依據政府的薪酬架構,起薪點1現時為每月15,560元,頂薪點為每月22,725元;而政府給予資助機構,按整筆撥款安排根據估算人手編制每個個人照顧工作員職位每月薪酬撥款21,340元。 當然,受政府資助的機構,一般薪酬已與公務員脫鉤,但相差不應太遠。 入境處在覈實隨簽證╱進入許可申請所提交的資料及文件是否真確時,或會進行實地探訪。
- 兩者皆需在獲香港社會福利署認可的培訓機構下完成課程,而課程均由相關專業資格的人士擔任導師(包括社工、普通科/精神科護士、醫生、藥劑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等)。
- 無論是為了應付工作需要或開拓事業發展空間,醫護人員持續進修已是大勢所趨。
- 香港醫護人手不足問題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在移民移居潮下,本港物理治療師流失亦不斷創新高,成為專職醫療部門之冠。
- 根據 「職學計劃」,學生於「職學計劃」內會受聘於行業機構成為註冊學徒三年,此三年培訓期間會有薪金、政府津貼、職學金。
- 他深明,要提升護理服務質素,首要是強化技能及涉獵不同性質的護理工作,他亦已進修伸展導師、運動按摩及急救等課程,最近還在修讀ERB兼讀制「職業治療護理技巧」單元課程,時刻裝備自己。
- 學生除了可以修讀大專院校護理學士課程,也可考慮醫管局與明愛專上學院合作推出的「護理學專業文憑」。
註冊社工馮志豪表示社區照顧的範疇包括很多不同的工作,例如根據物理治療師的指示協助長者進行伸展運動、協助職業治療師帶領認知障礙小組、量度和紀錄生命表徵等。 ˙「物理治療助理基礎證書」課程:包括認識常見骨骼/關節疾病、腦神經系統疾病、相關疾病治療概念及護理方法;扶抱及轉移技巧、基本物理治療技巧;學習使用物理治療儀器、輪椅及助行器;運動治療學基本概念和相關技巧訓練,以及被動式運動、伸展運動及肌力鍛煉等。 醫護行業人命攸關,而且工種多元化,職責範圍有別,故有志入行者不僅要具備愛心、耐心及擅於溝通等個人特質,還應修讀相關課程,瞭解工作性質及掌握所需知識及技巧,為入行鋪路。 「先聘用、後培訓」計劃(下稱「計劃」)的目標對象為中年人士(主要為料理家務者)。 在健康護理業推行的「先聘用、後培訓」計劃下,受聘學員於僱用期間,在工作時間內被安排接受一系列指定的培訓課程,學習基本安老護理技巧後,會正式擔任護理員工作,以全面掌握護理員日常工作所需的技能。 聘用條件下的工時及休息日的安排,會盡量配合學員的家庭崗位需要。
保健員vs護理員: 香港護理員 全職,兼職招募
學員被安排正式入職之前,營辦機構會安排他們先修畢行業導引課程,包括「護理員訓練」及「急救證書」等課程,為他們進入護理行業作好基本準備。 學員完成行業導引課程後,會陸續被安排在安老或康復服務單位擔任護理員。 入境處在收齊所需文件後,一般需時六星期處理輸入護理員來港就業簽證╱進入許可的申請。 除非有特別需要,申請人切勿向入境處查詢申請的進展情況,以免延誤處理申請的時間。
- 「先聘用、後培訓」計劃(下稱「計劃」)的目標對象為中年人士(主要為料理家務者)。
- 隨着香港人口老化,加上陸續有新醫院和院舍落成,業界對醫療護理專才人手需求越來越大,無論是私人市場或公營機構都會有大量就業機會。
- 在芸芸醫護支援崗位:物理治療助理(PTA)、職業治療助理(OTA)、病人服務助理(PCA)中,應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呢?
- 申請人可親自或書面授權代表把填妥的申請表格(ID 1028A)連同所有證明文件遞交至下列地址。
- 根據《入境條例》(第115章)第2(4)(a)(v)條,輸入護理員在「特別計劃」下受僱為外來合約工人而留在香港的任何期間內,不得被視為通常居於香港。
- 學員會被安排修讀由上述訓練學院提供有關健康護理的認可兼讀文憑課程,每年於9月或10月開課,一般上課時間會安排在週六4。
僱主如有意根據「特別計劃」輸入護理員,須先向社署合約管理組申請配額註3。 在取得配額後,僱主須在「配額批准通知書」(SWD-ICW-8)上所指明的限期內,安排其每名擬聘用的護理員向入境事務處(下稱「入境處」)遞交簽證╱進入許可申請。 若未能在上述限期內提交簽證╱進入許可申請,該配額會自動失效。
保健員vs護理員: Enrolled Nurse 登記護士 (長者日間護理中心)
入境處對這些資格準則或會不時作出修訂,而無須事先作出任何通知。 【生涯規劃】香港一直以來對醫護人員的需求甚大,隨著人口老化的問題日益嚴重,保健員、復康助理、個人護理員等職位急需人手。 看過洪姐的分享後,你有否被她感動到,希望可以成為護理員的一份子? Evercare誠意招聘擁有護理經驗的護理人員加入我們的醫療團隊,與我們一起為香港人提供舒適的居家護理服務。 保健員vs護理員2025 該書院的高級講師曾玉珊博士表示,該課程除了包含了保健員的註冊外,會較著重培訓學員社區為本的護理及復康知識技巧,而非單純提供院舍式的安老護理服務。 Katie補充,課程亦涉獵個人素養及求職技巧,包括人際溝通、時間管理、工作文化及轉職適應等,並會安排就業主任為學員提供3個月的就業跟進支援,對學員投身行業不無幫助。
師資方面,物理治療助理、職業治療助理基礎證書課程的導師,分別由註冊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擔任;保健員證書和醫護支援人員 (臨牀病人服務) 基礎證書課程的導師,則由註冊護士擔任。 他們具備豐富的業界經驗,有助學員增強對有關工作崗位日常運作的認知。 其中「保健員證書」、「物理治療助理基礎證書」、「職業治療助理基礎證書」及「醫護支援人員 (臨牀病人服務) 基礎證書」同屬「人才發展計劃」就業掛鈎課程。 Katie指,報讀人士需接受面試,可藉着專業諮詢,瞭解相關課程的畢業出路及入行後所面對的工作實況,以減少工作錯配。 醫護行業不受經濟影響,人手需求有增無減,進修相關課程更成為不少轉職、中年人士的熱選之一。
保健員vs護理員: 相關教育與培訓
由此可見,香港社會對護理人員及保健員等需求殷切,預計學員報讀護理員課程畢業後,獲聘機會高。 該會亦會與勞工處商討,針對就業市場情況,推出專為轉行人士而設的安老服務業入職培訓相關計劃。 此課程按社會福利署「院舍員工培訓資助計劃」的「保健員進階課程證書」課程內容及相關要求編寫。 保健員vs護理員 獲社會福利署認可「院舍員工培訓資助計劃」課程的畢業生,可獲政府資助其學費。 課程旨在提升及加強在職保健員其護理層面上的知識及技能,並應用於日常院舍護理工作當中。 護保網是香港家友社會企業轄下的項目,是香港本地上門長者護理服務配對平臺,向家庭提供相關專業人員的配對服務,並定期舉辦長者護理的培訓課程,促進香港護理服務的發展,以支援家庭照顧家中的長者。
保健員vs護理員: 培訓服務及進修課程
社署在 年度起的5年內提供共1 200個啓航計劃培訓名額2,亦推出優化措施,包括把計劃對象的年齡由18至25歲擴闊至17至29歲;把學員每週工作時數由44小時下調至40小時,讓學員可更有效地兼顧進修課程;及上調學員的薪酬和訓練津貼。 入職的薪酬已由上屆( 年度)的11,740元增至14,150元,而學員每完成連續6個月的在職培訓,可獲6,000元的獎勵津貼。 當學員成功完成兩年的啓航計劃,最高可獲24,000元的額外津貼。 隨着醫療技術及服務的進步,現時診所助理的工作除了需接待和登記外,他們還要擁有多元知識和技能,如量血壓、探熱、判斷病人病情的輕重、訂購醫護用品、按醫生處方配藥、處理保險醫療卡、醫療券和文書工作等等。 而專科診所助理則要協助醫生進行各項檢查;外科的話則要協助跟進小手術、洗傷口等,其他還有預約入院做手術,提醒病人入院前須知等。 診所助理更可以透過進修作其他發展,如擔任配藥員、抽血員等職位。
保健員vs護理員: 保健員
19歲的梁軼嵐兩年前文憑試失利後,在父母支持下報讀「青年護理服務啓航計劃」兼讀課程,讓她踏足護理行業。 保健員vs護理員2025 接近兩年過去,她在院舍邊學邊做,替公公婆婆換片、沖涼、餵食一腳踢。 然而,當啓航計劃課程完結後,她決心離開安老院舍,轉投醫管局。
保健員vs護理員: 相關文章:
若提交的文件並非以中文或英文書寫,必須附上經由宣誓翻譯員、法庭翻譯員、認可翻譯員、註冊翻譯員、專家翻譯員或官方翻譯員核證爲真實譯本的中文或英文譯本。 保 健 員 可 將 填 妥 的 表 格 / 文 件 以 傳 真 、電 郵 或 郵 寄 的 方 式 或 親 身 交 回 本 辦 事 處 , 以 便 本 署 跟 進 。 如 保 健 員 決 定 取 消 其 註 冊 ,須 保健員vs護理員2025 填 妥 以 下 通 知 書 向 本 署 提 出 刪 除 其 在 「 保 健 員 註 冊 紀 錄 冊 」內 的 姓 名 。
保健員vs護理員: 護理員 (全職或兼職多名)
社會福利署2015年推出啟航計劃,資助年輕人修讀課程和接受有薪在職培訓。 學員進入安老或康復服務單位工作後,機構會提供師友輔導、就業指導和支援,協助他們適應工作環境。 根據食物及衞生局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指出,本港於2040年將欠缺約五百名物理治療師。 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會長彭耀宗表示,近年經常聽聞業界前綫人員反映有很多人離職,故該會於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展開一項人力調查以瞭解實況,調查以會員問卷形式進行,成功訪問六百零七名現職物理治療師,大部分於公立醫院、私營機構或非政府組織工作。 保健員vs護理員2025 5間營辦機構3已於2020年2月開始宣傳優化後的啓航計劃,並且陸續收生,迄今共招收了超過380名學員。
保健員vs護理員: 課程時數
當中又以護理員/起居照顧員,保健員兩個名字相類的護理人員,其差異較為難分別。 兩者皆需在獲香港社會福利署認可的培訓機構下完成課程,而課程均由相關專業資格的人士擔任導師(包括社工、普通科/精神科護士、醫生、藥劑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等)。 因此,兩種護理人員都具備照顧長者的專業知識,以確保長者安全。 保健員vs護理員2025 無論是為了應付工作需要或開拓事業發展空間,醫護人員持續進修已是大勢所趨。 她指,不乏較年輕的「保健員證書」、「醫護支援人員 (臨牀病人服務) 基礎證書」課程畢業學員,會待累積一定的院舍或醫院工作經驗後,再進修護士課程;也有部分會選擇進修抽血、麻醉助理、物理/職業治療助理、陪診員或配藥等課程,作橫向發展。
保健員vs護理員: 個人護理員
此係列首章報道社署2015年7月推出的「青年護理服務啓航計劃」,至今共招收了1,158名學員,但截至今年6月底,其中530名學員已畢業,仍在計劃內的學員有78名。 根據學員在畢業時提供資料,302名畢業生繼續受聘於社福服務單位比例,只有約26%。 於院舍工作,每日都要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考驗Barry的應變能力之餘,亦要提升護理專業水平。 但保健員課程所學到的護理知識比護理員深入,提供的護理服務亦比護理員全面和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