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用地督導委員會審批土地發展用途,預測房屋發展所需的土地供應量,以及公共房屋的供求。 房委會轄下不同的常務小組委員會,分別負責處理策劃、建築、投標、商業樓宇、財務及資助房屋等事務。 小組成員除包括房委會委員外,還邀請各界人士擔任,廣泛代表不同的專業領域和社會層面,以確保房屋政策的研究和制訂,能反映社會不同階層的意見。
房委會解釋,隨著越來越多公務員年屆退休年齡,過去「配額計劃」的申請數目亦隨之增加。 2008/09年的申請宗數為2,320宗,但2017/18年間已達1.17萬宗,增加約5倍。 為此,房委會決定分拆 售旗下大部分商場及停車場,成立領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並計劃把該基金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房委會預計從分拆出售中可獲得總收益為320億港元,有助短期內應付公屋運作赤字,為房委會從長遠方面推行各項節省成本措施、改善財務狀況贏得時間。 非實報實銷現金津貼有兩套津貼表,一套適用於由總薪級表第34點或以上或同等薪點開始領取津貼的人員,另一套則適用於由總薪級表第34點以下或同等薪點開始領取津貼的人員。 公務員雖不受限於街隊的公屋入息資產限額,但獲配公屋單位後,仍然要就公屋富戶政策作出申報,而富戶政策當中人人平等,公務員並不享特設的限額要求,入息資產超標同樣要繳額外租金,甚至交還現居單位。
公務員公屋: 公共房屋配額申請|公屋申請注意事項
香港公屋建設的資金來源途徑主要有兩個一是政府通過免費撥地、撥出資本和貸款提供資助;二是房委會通過出租公屋及其附屬商業樓宇、出售自置居所單位獲得維護及興建公屋所需的資金。 根據「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計劃」,初級公務員(包括紀律部隊初級人員和初級文職人員)可透過計劃申請租住公屋,或申請綠表資格證明書購買資助房屋,包括居屋、居屋二手市場及綠置居。 現時申請者入息規限為總薪級表第21點或以下、第一標準薪級表最高薪點,即第一標準薪級表第13點或以下,或一般紀律人員員佐級,即薪級表29點或以下。 根據網上資料顯示,初級公務員(包括紀律部隊初級人員和初級文職人員)可透過「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計劃」申請公屋,或申請綠表資格,以購買資助出售房屋,包括一手居屋、居屋第二市場及綠置居。
如2001—2002年度,房委會從出售自置居所獲得盈餘達32.26億港元。 公務員公屋 但是,為了配合政府2002年11月重新定位的房屋政策,把工作重點重新放在提供公共出租房屋上面, 自2003年起,房委會停止各項出售自置居所計劃,對其財務狀況產生了重要的不利影響。 香港人申請輪候公屋等到頸都長,一般申請最新輪候時間再延長至5.6年,殊不理想。 根據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計劃,房委會每年為初級及退休初級公務員預留1000個公屋單位及500個綠表配額。
公務員公屋: 公務員房屋福利懶人包|公屋配額申請、非實報實銷現金津貼|申請資格及方法一覽
但是,隨著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香港房價大幅下滑,很多私人樓宇單位都在中等人息家庭負擔能力範圍之內,因此,主體計劃由1998年10月起暫停推行。 政府採納了“私營部門優先”策略來解決新組建家庭、未解決住房問題家庭及對“居者有其屋”單位的房屋需求。 這個策略允許私營部門在解決“居者有其屋”單位的需求時率先取用更有效的方法。 這個策略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就是“自置居所貸款”計劃。
香港房屋條例規定,任何人士如故意向房屋委員會虛報資料,即屬違法,一經定罪,可判罰款20000港元及監禁6個月。 有效的公共房屋政策必須與整體的城市規劃和地政政策相配合,為公屋租戶提供方便的交通網路、商業設施及其他配套設施,才能保障租戶的生活質素。 在公屋的發展中,香港房委會不僅在城市規劃中扮演積極的角色,著力建設有效率的公屋社區和發達的交通網路,還儘量爭取各項配套設施的同步完成,並通過對公屋進行持續的維修、改善和重建計劃,提升公屋的居住條件。 公務員公屋 房委會的執行部門房屋署不單負責協調內部屋宇建設:二作的進度,同時還和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建立緊密聯繫,保證屋宇建成之後,其他必須的設施如水電、公共交通服務等可以配合投入服務。 香港公屋計劃得以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自開始興建公屋以來,就有相應機構專門負責公屋事宜。
公務員公屋: 公務員房屋津貼一覽
符合資格的公務員,要成功申請津貼,先要在獲發輪候號碼(可於電子薪俸記錄中查看),號碼愈靠前則愈大機會獲發配額。 非實報實銷現金津貼計劃每年12月都會推出一定數目配額,總部人事分組收到相關的庫務署通函後會以電郵形式通知各院所 / 組別主管確實的申請日期。 以2021至2022年度為例,配額為1,800個,申請日期為2020年12月17日至2021年1月26日。 由於新聘公務員並不享有上述 4 項福利,千居在此就不贅述,以下將著重講解新替代的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計劃。 1985年,577座香港公共屋邨被揭發存在結構問題,其中26座因為結構遠低於安全標準而有即時倒塌危險,需要盡快拆卸重建。
- 現時香港提供出租公營房屋的機構有三個,分別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 香港公屋建設的資金來源途徑主要有兩個一是政府通過免費撥地、撥出資本和貸款提供資助;二是房委會通過出租公屋及其附屬商業樓宇、出售自置居所單位獲得維護及興建公屋所需的資金。
- 換言之,資歷淺的,就算申請過千千萬萬次,排序也不如第一次申請的前輩。
- 2003—2004年度房委會整體運作赤字達5.89億港元。
南區現有9個公共屋邨,大部分位於香港仔一帶,其中有2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在石硤尾大火後的短短53天,香港政府在石硤尾災場附近建起一座有多個單位的兩層平房以安置災民,因這棟平房以當時的工務局局長包寧命名,因而稱為“包寧平房”。 雖然這棟倉促建起的平房略為簡陋,但因其建築材料為水泥和石磚可以防火,並裝有公共水管和公共廁所。 這是香港當局首次直接興建的居民住房,是香港的第一個公共房屋。
公務員公屋: 興建、重建、待建或建議中
元朗區現有18個公共屋邨,主要在元朗新市鎮和天水圍新市鎮,其中有1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沙田區現有23個公共屋邨,主要分佈在沙田新市鎮(包括大圍)及馬鞍山新市鎮,其中有5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深水埗區現有20個公共屋邨,其中有2個是租置計劃屋邨,以及有1個綠表置居計劃與公屋混合發展屋苑,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黃大仙區現有22個公共屋邨,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以及有1個綠表置居計劃與公屋混合發展屋苑,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公務員公屋: 問題公屋醜聞
如果沒有其他大筆收入來源,房委會難以自負盈虧維持公屋的持續發展。 帖文惹來網民批評濫用資源,認為他們應將公屋資源留給更有需要的市民。 若是1人翻新單位,各地區(港島、將軍澳、大埔、離島及東湧除外),所需的輪候時間劃一在36年10個月。 就算是屬於「第一標準薪級表」的公務員,1人單位輪流時間也要26年3個月。
公務員公屋: 公務員房屋福利|1. 非實報實銷現金津貼計劃
房委會在1987年起實施「公屋住戶資助政策」(俗稱「富戶政策」),向不再需要資助的住戶減少房屋資助,以鼓勵富戶遷出公屋單位,確保公屋資源合理分配。 公務員公屋 租住公屋的住戶(包括中轉房屋住戶)住滿十年或以上,便需要每兩年向房委會申報家庭入息。 而家庭入息超過指定的入息限額的住戶,便須按情況繳交倍半或雙倍淨額租金/暫準證費另加差餉。
公務員公屋: 香港公共屋邨
“長遠房屋策略”主要由“私營部門優先策略”、“自置居所貸款計劃”和“夾心階層住屋計劃”構成 。 需要留意的是,即使下一年度公務員房屋津貼通告所列的津貼金額有所調整,申請人都是按照申請當年的津貼表領取津貼。 所以,申請前要先考慮自身職系的晉升機會,如果有能力在未來晉升至總薪級表第34點以上,就可以忍忍手,待自己的薪級點升高,拿到的津貼也會較多。
公務員公屋: 申請津貼前須考慮自身薪級點及職位
據瞭解,由於需求日趨殷切,房委會擬增加相應的綠表資格證明書配額。 房委會建議,於未來兩個年度,綠表資格配額由現時500個配額增至800個配額,而在隨後三年,即2021/22至2023/24年度期間,配額會由500個增加至750個配額。 新配額實施後,由於綠表人士增多,料日後的「居屋大抽獎」中,綠表競爭會更激烈。 公務員公屋2025 1987年4月起,房委會開始實施公屋租戶資助政策,目的是減低對經濟能力較佳的住戶的資助,確保房屋資助能給予真正有需要的人。 根據該政策,在公屋居住滿十年的租戶,須兩年一次申報家庭收入。 1996年6月進一步實施維護公屋資源合理分配政策,收入和凈資產值超逾所定上限或不申報收入和凈資產的租戶,須繳交市值租金並於一年內遷出所住的公屋單位。
公務員公屋: 香港公共屋邨列表
為使有意獲得資助而自置居所的家庭有更多的選擇,並確保私人機構的資源得以充分運用,當局推行一項自置居所貸款計劃。 這項計劃為那些符合有關入息限額及其他資格規定而可申請購買居屋的人士,提供另一個置業途徑,即給予免息首期貸款,讓他們購買新建的私人樓宇,從而協助眾多有意自置居所的家庭解決首期款項不足的問題。 免息貸款額為樓價的10% ,但最多不能超過5萬元,一旦所購的私人樓宇落成,借款人便須交還所租住的公屋單位,日後亦無資格申請公營房屋。 公務員公屋2025 “夾心階層”是指因為收入超過規定限額,不能申請入住公屋,但又無力購買私人發展商樓房的家庭。
公務員公屋: 公共屋邨食水含鉛超標事件
房委會的經常性收入來自公屋租金收入、公共房屋附屬的商業樓宇租金收入、出售資助自助居所收入。 公務員公屋2025 在租金政策上,房委會以租戶的負擔能力作為釐定公屋租金的主要考慮因素。 公務員公屋 公務員公屋2025 其他考慮因素包括屋宇價值、通脹、差餉,以及維修及管理費用。
現時,計劃的配額為每年1,500個,當中包括1,000個公屋單位及500個綠表資格證明書名額。 香港公屋計劃的成功離不開政府土地政策的支持,公共房屋的供應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的土地政策。 政府定期及準確評估房屋需求,供應足夠建屋土地並提供配套的基礎設施。 排街隊是按輪候時間和家庭情況,排公務員公屋則是按年資,公務員公共房屋計劃先是處理特別配額申請,繼而處理一般配額,以申請人年資訂定先後。 2009年,房屋委員會試行以環境保護物料──礦渣微粉,局部代替水泥作為樓宇外牆,比起前者可以減低9成的碳排放量、節省成本及減少牆身裂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