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隧道症候羣的敘述初見於第次世界大戰[11]。 大魚際肌萎縮已是腕隧道症候羣的重度症狀,萎縮的肌肉通常能再長回來,只是神經受傷程度如果較嚴重,肌肉恢復就比較困難。 例如,用熱療、蠟療、超音波、電療等儀器止痛、緩解發炎。 另外,還會為患者做一個手腕部支架,讓患者在晚上戴著睡覺,以固定手的擺位,幫助手維持在神經壓迫最緩和的姿勢。 物理治療的主要問題之一是試圖要扭轉腕隧道內累積數年的病理變化,醫療從業人員警告:任何物理治療,如肌筋膜放鬆術(英語:Myofascial release),可能需要持續數週才能產生療效[52]。 風險因子包括肥胖症、手腕過度使用、妊娠、遺傳、類風濕性關節炎[3][4][5]。

  • 儘管已廣泛地使用,但如果斐倫式試驗法、提內耳氏徵象、輕彈徵象(Flick sign)、上肢神經檢查等項目僅其中之一爲陽性,並不足以作爲診斷[3]。
  • 根據病徵、徵狀和特定的理學檢查而懷疑有此症時,也許可藉電學檢查(英語:electrodiagnostic test)來確診[2]。
  • 李信賢強調,腕隧道治療要趁早,如保守療法效果不彰時,以手術切開橫腕韌則是最終的治療方法。
  • 美國骨科醫學會制定的實證指南將物理治療和其他非手術治療方式劃分為多個等級[51]。
  • 如果有證據顯示患者正中神經出現去神經化(英語:Denervation)或患者願意選擇直接手術治療,則可早期進行手術。
  • 換氣過度症候羣(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根據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的資料顯示,過度換氣症候羣是因為急性焦慮所引起的生理、心理反應。
  • 方法是:手平舉並握拳,拳頭緩慢上、下活動半分鐘。

腕隧道綜合症患者的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無名指的橈側(靠中指側)會有麻木感、刺痛感(英語:Tingling)、或灼熱感,因為這個範圍的感覺和運動功能(肌肉控制)是由正中神經支配。 低特異性的徵狀可能包括手部或手腕疼痛(英語:Wrist pain)、握力下降[13]、手部敏捷度下降[14]。 腕隧道綜合症(英語:Carpal 腕隧道症候羣香港 tunnel 腕隧道症候羣香港2025 腕隧道症候羣香港2025 syndrome),縮寫:CTS)又稱腕道綜合症、腕管綜合症,俗稱滑鼠手,是指正中神經在穿過腕部的腕隧道(英語:carpal tunnel)處受到神經壓迫的疾病[1]。 主要徵狀為大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靠中指側會發生疼痛、麻木感、刺痛感(英語:Tingling)[1],典型徵狀通常是漸進式的,而且發生於晚上[2]。 長期預後:手術後大部分患者症狀會改善,但復甦可能是逐步的。

腕隧道症候羣香港: 腕隧道症候羣有什麼症狀?

如遇到診斷不確定或病症是輕度至中度,醫生應該會先用非手術的治療方式處理。 手麻木、刺痛、扣擊局部時會產生放射狀觸電感。 腕隧道症候羣香港2025 大多是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產生觸電般的感覺。

測試 電生理測試:正中神經的電生理測試,通常對明確診斷有幫助。 X光片檢查:如果腕關節活動受限,醫生會安排手腕的X光片檢查,以確認是否有手部骨關節病變。

腕隧道症候羣香港: 徵狀與徵象

耳鳴引起的聲音敏感化使患者的聽覺系統異常敏銳,失去對聲音的忍受度,以及適聽範圍明顯的降低。 舉例來說,普通的音量像是夾筷子、拍大腿等,在患者聽來卻變成極度放大的聲量到難以忍受,嚴重會影響生活甚至失眠。 肌電圖 (Electromyography, EMG):看看哪個地方在亂放電,神經受傷到什麼程度,是否急性受傷,有沒有在恢復等等。 儘管已廣泛地使用,但如果斐倫式試驗法、提內耳氏徵象、輕彈徵象(Flick sign)、上肢神經檢查等項目僅其中之一爲陽性,並不足以作爲診斷[3]。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並邀請各專科醫師撰稿,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局部注射皮質類固醇可以有效的暫時緩解症狀[40]。 一般認為這種治療方式可以減少正中神經的腫脹,從而減輕患者的不適[7]。 腕隧道症候羣香港2025 注射時使用超音波導引需要額外的費用支出,但可以更快地解除症狀[7]。 但是這種治療不宜長期使用,有決定性的治療方案之後,通常便不再使用類固醇局部注射治療。 皮質類固醇注射對於減慢疾病進展似乎不十分有效[7]。 現代人長期使用電腦、手機等等,罹患「腕隧道症候羣」(俗稱滑鼠手)的人越來越多,平均每一百個人裡面就有三到四個患有此症。

腕隧道症候羣香港: 腕隧道症候羣

它負責拇指和其他手指掌側(除了小指)的知覺。 同時,還提供神經信號來控制拇指根部周圍肌肉的運動(運動功能)。 腕管是手部掌側被骨頭和韌帶圍繞的狹窄通路。 正中神經受壓迫可能導致手和手臂麻木、刺痛和無力等症狀。

  • 長久下來是否懷疑自己是腕隧道症候羣上身呢?
  • 在美國大約有5%的人患有腕隧道症候羣[10]。
  • 手術可以在局部麻醉[44][45][46]或區域麻醉[47]下進行,搭配使用[48]或不使用[45]鎮靜輔助,或在全身麻醉下進行[46][47]。
  • 儘管已廣泛地使用,但如果斐倫式試驗法、提內耳氏徵象、輕彈徵象(Flick sign)、上肢神經檢查等項目僅其中之一為陽性,並不足以作為診斷[3]。
  • 類固醇的部分比較容易引起網友們的疑慮,這邊稍微講一下,其實類固醇單次注射小劑量是明確安全的做法,合理使用下副作用很少。

特別是在夜裡,患者可能因為睡覺姿勢不好,麻的感覺加重,有些人甚至會被麻醒。 有多種電學診斷測試可用於診斷腕隧道症候羣,但是靈敏度和特異度最高、最可靠的方式是採用綜合感覺指數(Combined Sensory Index),也稱為魯賓遜指數(Robinson index)[28]。 需要特別注意:真正患有腕隧道症候羣(壓迫腕隧道內的正中神經)的患者,其大魚際肌(拇指根部的肌肉隆起)不會有感覺喪失,這是因為正中神經的掌側分支會支配該區域,此分支並未進入腕隧道內[27]。

腕隧道症候羣香港: 醫師 + 診別資訊

治療分成開刀與不開刀(保守治療),一般都會先進行保守治療,把開刀當成最後方法。 機率比較高不代表就一定會檢查出來,假如你感覺比較不敏銳、或是症狀比較奇怪,大約只有七成能夠透過理學方式檢查出來;如果你同時還有其他神經問題,那可能就只剩下四成能夠靠理學檢查診斷出腕隧道症候羣。 理學檢查的意思就是透過物理性的方式來推測你的生理狀態。

腕隧道症候羣香港: 手術

李信賢提醒,腕隧道症候羣病人要減少手腕使用量,避免長時間抓握東西。 除配戴手腕副木,口服類固醇與局部類固醇注射皆能有效改善症狀,物理治療則可選用超音波與雷射。 他指出,最新研究顯示,體外震波治療也是不錯的選擇。

腕隧道症候羣香港: 糖尿病友想拯救腎臟免於洗腎,要先控制三高中的哪一高?

其症狀可能有,四肢肌肉僵硬、嘴巴周圍及手指等處會有麻木或是刺痛的感覺,合併頭暈、頭痛、胸悶、胸痛、手腳冰冷等現象,嚴重甚至可能發生昏厥。 腕隧道症候羣的特徵是,手指內側的痠麻(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大拇指處)。 而它的症狀多發生在晚上,可能睡到一半手被麻醒,起來甩一甩會比較舒服,若遲遲無處理,就可能在手部運動方面出現問題(如用筷子夾東西夾不起來)。 在症狀嚴重的情況下,若復健及局部注射類固醇都無效時,必需考慮手術。

腕隧道症候羣香港: 電腦族小心「滑鼠手」! 醫師教4招助緩解痠痛麻

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因為肌肉缺乏足夠的神經刺激,導致拇指肌肉無力和萎縮[7]。 正中神經支配範圍的麻木感和感覺異常(英語:Paresthesia)是腕隧道神經壓迫症候羣(英語:Nerve 腕隧道症候羣香港2025 compression syndrome)標誌性的神經病變症狀[7]。 腕隧道症候羣(英語:Carpal tunnel syndrome),縮寫:CTS)又稱腕道症候羣、腕管綜合症,俗稱滑鼠手,是指正中神經在穿過腕部的腕隧道(英語:carpal tunnel)處受到神經壓迫的疾病[1]。 主要症狀爲大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靠中指側會發生疼痛、麻木感、刺痛感(英語:Tingling)[1],典型症狀通常是漸進式的,而且發生於晚上[2]。

腕隧道症候羣香港: 【免費線上課程】6招舒緩肩頸痠痛 物理治療師教你如何放鬆肌肉

平均而言,手術後的抓力和捏力回復約需2至6個月,完全恢復可能需要長達一年的時間。 如果顯著的疼痛和無力持續2個月以上,需請手部復健治療師指導。 長期的腕隧道症候羣患者,因拇指根部周圍神經知覺或肌肉萎縮嚴重,復元的速度緩慢,而且常無法完全痊癒。 腕隧道症候羣香港2025 腕隧道症候羣偶爾會復發,有時甚至需要再次進行手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