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拔道山頂道的交匯處,沿公園旁的香港仔水塘道下走至第四段的起點。 此段多是林蔭下的泥徑,先後越過兩道英式古橋 。 走過一個休憩點後,便會接上水泥徑下降至一分支。 港島徑第一段 “港島徑第二段”是全港島徑第二短的路線,由薄扶林水塘道中間出發,繞過奇力山的山腰,經過一段引水道,最後接上貝璐道完結。 「港島徑第二段」是全港島徑第二短的路線,由薄扶林水塘道中間出發,繞過奇力山的山腰,經過一段引水道,最後接上貝璐道完結。

大風坳是畢拿山與柏架山之間的山坳,是個十字路口,路徑可分別上攀柏架山、下降鰂魚湧或大潭篤水塘。 由於大風坳沒有車輛可達,如要行走港島徑第六段,須由鰂魚湧上走或經第五段續走。 此徑各路段的支徑及退出點極多,但沿途都有指示。

港島徑第一段: 香港港島徑 最美徒步線路攻略

這道環繞著太平山山腰的步行徑依山而建,位置優越,可環視維多利亞港兩岸景色,而路上古舊的街燈與石椅都甚具特色。 這步行徑的植物生長得非常茂盛,沿途都見各種各樣的苔蘚類植物,而且設有相關的解說牌。 其中一棵巨大的印度橡樹(印度榕),粗壯的氣根如長鬚般下垂,值得駐足細賞。 港島徑(英文:Hong Kong Trail)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的遠足徑,於1985年4月1日啓用,全長50公里,共分爲8段。 每年綠色力量都舉行綠色力量環島行,爲香港環境教育工作籌款。 如果您夏天遠足到大浪灣,不妨帶件泳衣,在這個美麗的海灘游泳,或者衝浪。

這一段總長 13.5 公里,上上下下起伏較大,是具有一定難度的遠足徑。 建議初級徒步者以西灣亭開始取道大浪灣遠足徑,從麥理浩徑二段的中間點,或逆行翻越西灣山經浪茄灣到萬宜水庫東壩。 走過西壩即是曾經的香港第三大島糧船灣州,行至 M012 標距柱後,來到東丫和北丫村的入口,再多行 1.5 公里後 M015 港島徑第一段 處是白臘村的入口,從這裏可以沿村徑抵達白臘灣。

港島徑第一段: 港島徑第2段

從土地灣車站走到龍脊上面,其實只有一公里的路,不過標着要一個小時,但是,體力好的驢友半個多小時就上去了,途中,還有一個小亭子休息,喫自己攜帶的中午餐。 內地過去香港徒步,大家最擔心多次轉車,那麼先說說線路吧,如果你按照我這個線路,保證不會迷路的。 地鐵線路:深圳福田口岸(羅湖口岸)—東鐵線 — 九龍塘站 — 觀塘線 — 油塘站— 將軍澳線 — 筲箕灣站下,全程約82分鐘,八達通單程車費約46.4港幣。 港島徑是香港四大徒步路徑中最短的一條,全程50公里,分爲8段,據說風景最美的一段是第8段龍脊。

  • 標距柱 M022 開始即爲浪茄灣後灘,至 M021 的樹林就是浪茄營地。
  • 這裏走下去難度到不是很大,但是走上來有點辛苦,下去之後有一個不錯的沙灘,就是土地灣海灘,右前方是爛泥灣,也是我們徒步港島徑6、7段走過來的地方。
  • 除了遠足徒步,在西貢郊野還可以在大海里暢遊浮潛,在山澗中溯溪和溪降,在水上活動中心試玩滑浪風帆和獨木舟,在各處指定地點露營和燒烤。
  • 大浪灣石刻是在1970年,被一名香港警務人員發現,位於臨海的石崖上,面積90釐米乘80釐米。
  • 內地過去香港徒步,大家最擔心多次轉車,那麼先說說線路吧,如果你按照我這個線路,保證不會迷路的。
  • 從嶂上可通過嶂上郊遊徑去西貢西北的榕樹澳村。

港島徑遊走於繁華都市旁的郊野中,對比強烈,是一道獨特的長途遠足徑。 港島徑的部分路段為引水道及車路,較為沉悶;但也有不少路段是林蔭下的泥徑,令人彷如置身原始森林中。 此徑各路段的支徑及退出點極多,但沿途都有指示。 港島徑遊走於繁華都市旁的郊野中,對比強烈,是一道獨特的長途遠足徑。 港島徑是本港第三條長途遠足徑,位於香港島,於1985年啟用。 港島徑共分為八段,全長約50km,是本港路程最短的長途遠足徑。

港島徑第一段: 第一站:石澳半島觀景點

沿徑一直行走至夏力道與克頓道交匯的休憩處,可稍作休息。 在此右轉行走夏力道(左方可走回山頂廣場),便會到達下一個休憩點。 隨後接港島徑指示牌所示的方向踏石級下降,走過西高山西坡,再下降至配水庫,再左走與薄扶林家樂徑重疊的山徑。 沿徑而走,最後走至薄扶林水塘道的水泥車道,完成港島徑第一段的行程。 龍脊遠足徑線路是港島徑八段中長度最長,難度最大的,徒步需要約5小時,全程約8.5公里。

這裏還個一個地方感覺非常好,因爲這裏的沙子十分細膩,而且很乾淨。 港島徑的終點就在香港島南區石澳的大浪灣,石澳的大浪灣不是麥理浩徑的第二段的大浪灣,這裏其實只是幾乎人家的海邊小村,基本上是依靠遊客做生意的。 打爛埕頂山,這是個284公尺高的山頂觀景臺,可以居高臨下的觀賞石澳、大浪灣、東龍島的優美景色,甚至遠眺整個港島的東面海域,到了這裏一定要拍照留念。 港島徑第一段 有幾段路不是很好走,有點小坡度,不過難度都很小。

港島徑第一段: 港島徑第8段

由北潭湧或黃石碼頭搭乘94巴士可返回到西貢市中心,於節假日可乘坐 96R 至鑽石山。 港島徑(Hong KongTrail‎),是香港著名的四大遠足徑之一,位於香港特區香港島的遠足徑,於1985年啓用,全長50公里,共分爲8段。 港島徑最美的線路是第八段—龍脊遠足徑,它也是港島徑最美的徒步線路。 而這裏的麥理浩徑不僅是香港最早啓用且最長的一條長途遠足徑,也曾被評爲「全球二十條最佳行山徑之一」。 這條全長有 港島徑第一段2025 100 公里的遠足徑一共分爲 10 段,第一、二、三段位於西貢東、西郊野公園內,其中第二段更是公認的最美徒步線。

港島徑第一段: 香港四條最經典長途徒步路線

但是,即使如此,對於一般人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一般十幾歲的孩子也能走下來。 港島徑第八段最大的特點是先走龍脊,然後下海,最終到大浪灣可以游泳、滑板。 7段的終點在土地灣村,土地灣村出來後推薦繼續去石澳小村閒逛,那裏是《喜劇之王》裏尹天仇和柳飄飄故事發生的地方。 旅行者可在西貢巴士總站搭乘 94 號巴士或假日在鑽石山地鐵站乘 96R 巴士至北潭凹站下車。 由牛耳石山繞行巖頭山去下一站嶂上的山路頗爲平坦,緩緩下降,一路上只見重山密林。 旅行者可從西貢市中心搭乘出租車或村巴 NR29 至西灣亭,西灣亭是大浪灣遠足徑的起點。

港島徑第一段: 港島徑7段徒步行程

如果你不想下海,可以在這裏放鬆一下,還可以坐在海灘附近的茶座,在海風吹拂下享受香港的美食。 然後,在石澳道乘坐9號巴士,至筲箕灣巴士總站下車,再轉地鐵返回深圳。 當然也可以偷個懶,直接就在大浪灣坐上小巴,12港幣就可以直接到地鐵站,輕鬆返回設深圳了。 我們沒有直接上山,而是走到土地灣站的馬路對面,順着“激流會”標誌,有一個臺階下去,一直走到海邊的沙灘。 這裏走下去難度到不是很大,但是走上來有點辛苦,下去之後有一個不錯的沙灘,就是土地灣海灘,右前方是爛泥灣,也是我們徒步港島徑6、7段走過來的地方。

港島徑第一段: 港島徑第四段

走過一段車路,看見左方木製的港島徑指示牌後,便要轉泥徑進林,一直沿徑而走便可抵達大潭道,完成港島徑第六段。 如曾特首的藍天行動取得空前成功,空氣污染大幅改善,屆時站在這裡,天天也可清楚看到遠處的獅子山、藍田建築物、五桂山等,所以非常推介港島徑第一段。 大浪灣的沙灘上全是曬太陽的香港人,個個穿着比基尼或者其他的游泳衣,我們穿戴整齊的,不好意思近距離拍照,於是遠遠地拍了一張全景。

港島徑第一段: 港島徑第2段

爬上打爛埕頂山的觀景臺,你可以俯瞰石澳、大浪灣、東龍島,以及香港島東面海域的壯麗景色。 由打爛埕頂山至雲枕山的山路高低起伏,猶如飛騰巨龍的脊背一般,“龍脊”之名即由此而來。 路線起點位於石澳道近土地灣村的港島徑第八段,走過一段林蔭小路後,眼前就是藍塘海峽的美景。

港島徑第一段: 徒步注意事項

路上全是徒步的人,大部分是香港市民,也有很多深圳以及周邊的地方的驢友來這裏徒步的。 山上風很大,即使是夏天,氣溫低很多,頓時涼爽起來,建議大家帶上防風外套。 景色也非常迷人,面對的海域是香港的藍塘海峽,也是維多利亞港的出入口,山下的海灘是石澳泳灘和石澳村,這裏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度假勝地,遠處就是我們曾經徒步的東龍洲島。 港島徑第一段2025 花了不力氣,又從原路走上土地灣站,大家在這裏休息一下,上了廁所,不過只有一個環保廁所,需要排隊,因爲上山之後的非常長的路,都沒有廁所。

港島徑第一段: 港島徑

這時候老天開始哭唧唧,於是穿上711三十塊的塑料雨衣(貴~),開啓冒雨徒步模式。 約行 2 公里即到嶂上高原(M055),是一個四周環山的高原谷地,曾經是數條客家村落聚居的地方,現在只剩下一戶人家了。 這裏有麥理浩徑三段中唯一的補給點,假日士多週末營業,提供飲料、豆腐花和簡餐。 雖然嶂上有一處漁護署指定的營地配有燒烤設施和旱廁,但大部分露營者會選擇假日士多前的大片草坪安營紮寨。 從嶂上可通過嶂上郊遊徑去西貢西北的榕樹澳村。

港島徑第一段: 港島徑第7段

經過西灣營地後,翻過山坡後繼續向北行,山路彷彿是懸崖上的棧道,腳下是又寬闊又潔白的鹹田灣,遠處是高聳的蚺蛇尖。 分叉口後沿西貢萬宜路前行兩 2 公里,可見上窯郊遊徑的入口和涼亭(M005 與 M006 之間)。 抵達 M007 標距柱即到萬宜水庫的西壩,附近有如同外星飛碟一般的水庫排水口及萬宜水庫落成紀念碑。 港島徑第一段 旅行者可在此觀賞壩下的水上活動,也可遠眺滘西洲。 從港鐵筲箕灣站A3出口的筲箕灣巴士總站搭乘9號巴士,或於巴士總站旁邊搭乘前往石澳的紅色小巴,在石澳道土地灣下車。

從雞公山到三段終點水浪窩(M069),全程下山沒有難度。 返程可搭乘 99 號至港鐵烏溪沙站或西貢市中心,也可乘坐 299 號巴士至沙田或西貢市中心。 港島徑第一段2025 緊接着就是一段陡升的山路,直上海拔399米的雞公山。 到達雞公山頂(M064),風光無量,可欣賞整個企嶺下海至赤門海峽的風景,眺望遠處還有巍峨的馬鞍山。

港島徑第一段: 港島徑第7段

看著聶高信山南坡的山林,很快便會走至中峽,即布力徑。 在此右轉,經過聶高信山的山腰走至港島徑第四段終點黃泥涌峽道。 “港島徑第四段”由灣仔峽出發,經林蔭的金夫人馳馬徑,轉入中峽道上山,再沿金馬倫山山腰的布力徑行,最後去到黃泥涌峽完結。 「港島徑第四段」由灣仔峽出發,經林蔭的金夫人馳馬徑,轉入中峽道上山,再沿金馬倫山山腰的布力徑行,最後去到黃泥涌峽完結。

龍脊上視野遼闊,大潭港、石澳及大浪灣盡入眼簾。 除了初段需要微升外,其餘都是較平坦或下降的路段。 再往下走,在分支右轉(左走可往大潭峽),途中窺見大潭上水塘。 要沿港島徑走應右轉,拐一個灣,再在下一個分支直走(右走可往陽明山莊)。

如果要繼續前往東邊的大灣和東灣的話,可繼續向北繞行。 若繼續沿麥徑第二段前行,出鹹田灣村的平路經過紅樹林自然徑,一旁是淺溪流,可欣賞招潮蟹和紅樹林。 不久後走到大浪村,也有士多可補給飲料,到標距柱 M038 之後繼續沿水泥坡路蜿蜒而上,可抵達大浪坳(海拔153米)後有涼亭可稍作休息。 大浪坳處也有野徑,這是攀登蚺蛇尖的必經之路。 由於吹筒坳開始大浪灣遠足徑和麥理浩徑二段後半部完全重合,徒步者或可沿着山路向下一直到北潭坳,右轉沿石階上山,很快來到吹筒坳的涼亭,從這裏可以眺望美麗的西灣。

港島徑第一段: 港島徑

由凌宵閣開始,往西高山的一段盧吉道,是意想不到的美麗。 記得第一次行走這條山路,站在路旁觀看,那一望無際的維多利亞港,及其兩旁的港島及九龍半島壯麗景色,展現眼前。 如此景色,乘坐飛機固然可以看到,在山上觀看,卻比飛機來得仔細。 這裏是一個叫做激流會的地方,是香港的一個帆船俱樂部,不少人在這裏玩帆船。 在沙灘的兩邊有不少紅色砂石,也是拍照的好地方。

往回走的路上,還有一個岔道,可以上到大浪灣左手的山頂,據說是可以走到柴灣的線路,不過我們很多人已經走不動了,所以我上去拍了一張照片就下來了。 穿過燒烤場一直往前走,就是大浪灣的古蹟——石刻。 大浪灣石刻是香港史前時期的石刻,大浪灣沙灘最右邊的盡頭的一個下棚子裏,現已被列爲香港法定古蹟,還是香港首個法定古蹟。 現在該處已被加建鐵欄杆以作保護,只能透過鐵欄杆拍照了。 這段路的沿途都有看到海景,坐在路邊的草叢中休息,看看海景,喫點東西也是不錯的享受,雖然是陰天,對於拍照沒那麼還看,但是徒步倒是一個非常好的時候。 大潭水塘(北)站下車後,往回走100米,就可以看到7段的入口了,Distance Post是H069。

香港龍脊遠足徑,曾被《時代週刊》(亞洲版)選爲亞洲最佳市區遠足徑。 不像香港的麥理浩徑、衛奕信徑和鳳凰徑三條遠足徑,徒步具有相當的難度,而港島徑的最後一段——龍脊易遠足徑,屬於非常容易行走的線路。 麥理浩徑第二段是麥理浩徑最爲精華的一段,也被稱爲香港最美的海岸徒步路線。

港島徑第一段: 港島徑第2段

有一小段是臺階,因爲是泥路,所以是用木板圍起來的臺階。 7段全程以水泥路面爲主,下雨也不會弄髒鞋子,剛行山一會兒就遇到個全身溼透還(目測)配速5的跑友,瞬間被激勵,立刻也小跑前進。 被雨水洗刷的石澳郊野公園格外清新爽俐,在一片綠意盎然的樹林中穿梭不久,視野越來越開闊,積雲之下靜謐遼闊的無敵海景逐漸展現眼前。

在這裏你可以眺望山下的石澳泳灘,還有石澳半島外的兩個小島五分洲和大頭洲,藍天碧海、水天一色,景緻迷人。 龍脊是很多人到香港遠足的首選,這裏景觀壯麗,曾被旅遊指南《孤獨星球》選爲“香港最佳遠足路線”之一,也是CNN旅遊網站推薦的“香港島五條新手遠足路線”之一。 登上龍脊遠眺遼闊壯觀的海景,腳下盡是渺小的島嶼,再以水清沙幼的大浪灣作終點,此趟旅程必定能讓你心馳神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