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搭載44.9kWh磷酸鐵刀片鋰電池及前驅馬(馬力70-130kW/扭力 Nm),續航力約405km(NEDC模式),「一換一」意向價約20萬港元,不過由於內地求過於供,預計批右軚版要2022年底交付。 除了Model C之外,另外有一款由Pinifarina設計工作是操刀的旗艦房車Model E也在規劃推出的行列,預計2024年上半年開始量產。 車長達5,100mm,軸距3,100mm,具備能滿足後座買家的寬敞空間。 動力方面則比Model C要強大不少,最大馬力750匹,因此0~100km/h加速只需要2.8秒就能完成。 在去年香港國際汽車博覽2021首次亮相的BYD e6,其實在大陸推出了接近10年,直至現在才正式於本港登場,確實是珊珊來遲。

一直傳推出的Audi e-tron系列終於面世,而quattro作為e-tron系列的入門級電動車,不然電池容量較其他「兄弟」低,不過引擎最高都可輸出308匹馬力,續航力達341公里(WLTP),由0-100km/h加速只需6.8秒。 這臺E-tron外形上跟以往車款沒有很大分別,可能因為Audi一向都是走摩登科技風,所以設計電動車時也不用像Jaguar或Mercedes-Benz等一樣,要擺脫傳統汽車的面貌,造得摩登一點。 國產電動車2025 E-tron的設計就跟其他車系非常接近,只是運動感強一點,線氣與肌肉感都強一點。 至於即將於2022年1月在內地開售的「元Plus」,搭載50.1kWh或60.5kWh磷酸鐵刀片鋰電池,配合前驅馬達(馬力150kW/扭力330Nm),續航力分別約430km及510km(NEDC模式),車系稍後追加雙馬達四驅頂級版,聽聞香港「一換一」意向價約30萬以下(包括四驅版),首批右軚可望2022年9月交付。

國產電動車: 獨/光陽國民125機車「售價下殺3開頭」!神車助攻有望重返榮耀

這一部e6為第二代設計,外表算四四正正,沒有太科幻新潮的外形,也沒有土氣及娘味,說實在頗為順眼,據說是由前奧迪設計總監操刀,因此也帶點歐洲車的影子。 車頭細長形的頭燈,是傳統鹵素大燈及LED日行燈組合,六角形的平面鬼面罩上,有大大小小的散氣孔,加上鍍銀飾件及三角防刮膠,整體亮麗的流線型車身,造型不過不失,但比起上一代已有一大進步。 他強調,過去大部分車廠是自己製造,自己行銷,採取一條龍的做法,這在過去可行,但是面對全球電動車龍頭不斷降價,帶給傳統車廠的壓力持續升高,將導致電動車的委外製造在2025年之前一定會發生,鴻海樂觀看待。 美國地方電視臺WFMJ於22日報導,鴻海集團旗下Foxconn 國產電動車 EV System 國產電動車2025 LLC向俄亥俄州環境保護局(Ohio EPA)申請許可,在俄州的Lordstown廠區裝設空汙防治設備。 根據相關申請內容,鴻海有意提高俄州廠區電動車年產量至35萬輛,除了電動車外,鴻海也規劃在該廠區生產各種車款。

  • 另外,根據鴻海的說法,Model C新車售價有機會壓在百萬以內,屆時很可能會成為市場上CP值最高的電動車。
  • 裕隆日產於2019年9月在臺灣發表2代Leaf,也是目前唯一行銷全球並邁入2代的純電車款。
  • 較有趣是中控臺10.1吋觸控屏幕可旋轉至直立式顯示,其他如後泊鏡頭、無線手機連接介面齊備,恆溫冷氣內置CN95 HEPA空氣過濾功能。
  • Audi e-tron採用全新的電動quattro四輪驅動系統,日常行車主要使用後置馬達,搭載鋰離子及前後雙電動馬達,能輸出高達300kW的澎湃馬力,以5.7秒間完成0-100km/h加速,而極速則以電子限速器設於200km/h。
  • MERCEDES-BENZ EQA車內主要配置雙液晶螢幕和MBUX多媒體系統,其他像是方向盤、冷氣出風口的設計也和GLA保持一致。
  • 竹科管理局局長王永壯、金臺通運盧讚祥董事長、園區公會張致遠祕書長及多位民意代表和助理,今天出席「園區巡迴電動巴士宣誓記者會」。
  • 全新第二代e6電動車港版一式兩款包括私家車版($278,000起)及的士版(意向價$331,000起),首批新車最快可於2022年首季交付。

新代理開始大展拳腳,除了即將推出15部e6的士,更透露將引入兩部新車,包括一部SUV,對打算轉會的車主來說是多一個選擇。 面對電動車愈來愈激烈的價格競爭,劉揚偉認為,近期由全球電動車龍頭業者發動的降價風潮,將加劇價格競爭,這對鴻海提出的委託設計製造服務(CDMS)非常有利,也是觸發傳統大型車廠將整車製造外包的重要觸發點,鴻海可望從中受惠。 國產電動車2025 針對鴻海與傳統車廠的合作,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之前表示,2022年開始就已展開,除了攜手全球第四大車廠Stellantis(STLA)設立兩個合資公司,提供智慧座艙與MCU產品,也有提供電動車領導廠商、國際傳統車廠及新創業者零組件的相關業務。

國產電動車: 汽車保險網上報價簡單又有保障

Tesla Model 3在全球各地上市後,不僅搶下Nissan Leaf曾經的電動車銷售王位,且更是當今車壇能快速往電動車時代邁進的重要推手,Tesla憑藉Model 3就使傳統車廠備感壓力,不得不加緊發展電動車。 回顧Model 3在2016年於全球消費者面前亮相,臺灣特斯拉則是到2019年8月12日正式在臺上市。 兩個版本同樣搭載53.6kWh鋰電、前置馬達前驅,輸出馬力163ps、扭力30.6kgm,續航力約405km(NEDC模式),使用DC快速充電需時約40分鐘(20%至80%)。

國產Nissan X-Trail以1.5升渦輪結合12V輕油電,繳出同級1.5升級距最大的204匹馬力、30.6公斤米扭力,平均油耗來到16km/L。 BMW旗下的MINI向來在香港都大受歡迎,早前全新電動車MINI Electric Cooper SE亦已經到港,即引起不少車迷注意。 國產電動車 全新第二代e6電動車港版一式兩款包括私家車版($278,000起)及的士版(意向價$331,000起),首批新車最快可於2022年首季交付。

國產電動車: 電動車潮流襲港!Tesla以外的5大品牌型格選擇

此外, 還有4款中國品牌車型入圍排行榜,包括比亞迪(01211)秦PLUS PHEV銷量為11.2輛,位居第五位;比亞迪漢EV銷量為8.7萬輛,位居第七位;比亞迪宋PRO/PLUS PHEV售出7.9萬輛,位居第八倍;長安奔奔EV銷量為7.6萬輛,位居第九位。 E6設有兩種程度的動能回收,可以因應喜好自行調校,使用強度回收,拉扯感亦適中不突兀,容易適應。 整體行車感覺舒適自然,不是用來劈,一般路面狀況可應付自如,加上電動車專有的寧靜,即使駕開汽油車也能輕易駕馭。

  • BMW THE i4香港預計交車時間是2022年第2季,想入手的車主就要好好等待了。
  • NACS 第三個被廣為採納的原因則在技術本身:NACS 接口跟 CCS1(以及 CCS2)相比顯然體積更小、重量更輕,更好操作,畢竟 CCS1 跟 CCS2 都是建築在 SAE J1772 AC 規格上再另外加上額外針腳實現直流快充,但是 NACS 把交流、直流引腳整合在一起縮小體積。
  • 代理2023年香港銷量目標為8,000部,約佔電動私家車市場份額30%!
  • E6以MPV車款設計,國內版其實有7座可選,因此車身體積如旅行車般修長,車尾箱容量達580升,夠大夠深,下層亦放有士啤軚及工具,不過車頭就不似其他電動車般有額外的儲物空間。
  • 雖然新聞稿中僅對動力、電控等大方向說明,但依據現場展示的SuperNEX概念車可不僅於此,閃亮的金色前倒叉來自Ohlins,並配上Brembo雙四活塞卡鉗,油箱上方可看見掀起開關,筆者估計電池藏於其中。
  • 但擁有大動力的同時,加速效能的延續性便成為最大的挑戰,為此KYMCO特別導入免離合器六速變速箱,可讓騎士充分享受大馬力的甜蜜點,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
  • 比亞迪本身以充電電池業務起家,因此e6的最大殺著,其實是自家研發的刀片電池,可提升電池結構強度以及空間利用率,這種磷酸電池集成本低、安全、不易過熱爆炸及續航力強多個優點。

一般行車用到的後泊鏡頭、無線手機連接介面亦齊備,算是一大亮點。 報導指出,鴻海集團預計在俄州廠區裝設表面電著塗裝(e-coat)生產線系統,以及初步的表面塗底漆產線;鴻海也規劃廢氣處理設備(thermal oxidizer)以控制排放。 鴻海目前在美國、泰國、印尼與沙烏地阿拉伯等地,皆有電動車相關生產計畫,先前已揭露明確產能目標的是在泰國攜手泰國國家能源集團(PTT)設立的工廠,目標2024年量產,初始年產能5萬輛,並逐步提高到15萬輛,若美國俄州廠年產能達35萬輛,將是鴻海電動車最大生產基地,地位堪比大陸生產iPhone的重鎮鄭州廠。

國產電動車: 第6代「國產HONDA CR-V」7月登場!預售價、配備動力將公開

Mini 一直是 BMW 集團與全球車市的小型電動車明星,這次新推出的車款更是在推出預購後就被搶售一空,其靜止加速破百 7.3 秒的實力,加上渾然天成的純電座艙氛圍,純電駕馭樂趣即刻展開。 比亞迪本身以充電電池業務起家,因此e6的最大殺著,其實是自家研發的刀片電池,可提升電池結構強度以及空間利用率,這種磷酸電池集成本低、安全、不易過熱爆炸及續航力強多個優點。 E6電池容量為71.7 kWh,平均續航力為415km,快充可於1.5小時充滿電,如以中速7kW充電,大約需時12小時。 E6以MPV車款設計,國內版其實有7座可選,因此車身體積如旅行車般修長,車尾箱容量達580升,夠大夠深,下層亦放有士啤軚及工具,不過車頭就不似其他電動車般有額外的儲物空間。 後排座位亦見寬闊,腳位充足,加上全平的地臺,方便小朋友及老人家移動。 根據美國能源部數據截至 2023 年 7 月,美國約有 32,000 個公開的直流快速充電樁,但有 230 萬輛電動汽車正在爭奪這些充電樁,平均每個充電器要服務 72 輛車。

國產電動車: 特斯拉自駕軟體擬授權同業 廣達、和碩、鴻海業績來電

代理2023年香港銷量目標為8,000部,約佔電動私家車市場份額30%! 兩個國產電動車品牌銳意搶佔香港私家車市場佔有率,劍指去年刷新本地私家車交投榜紀錄、售出約12,358輛新車的冠軍得主Tesla,去年排名第二及第三分別為平治(登記量約2,648輛)及寶馬(1,781輛),相信今年車市將有一番龍爭虎鬥。 車子搭載71.7kW容量嶄新LFP刀片式鋰電池模組,不僅體積大減,還通過電池刺針測試,不易過熱冒煙或起火,據講比一般鋰電格式更安全。

國產電動車: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Y爺話想換車,但係又要慳油又要平,咁Endy就介紹咗部超平嘅國產電動SUV比佢。 因為佢個安全系數係通過到歐盟標準,所以先可以喺香港出到牌發售架咋。 國產電動車 雖然沒有Tesla那種強勁爆炸力,踏下電門加速力循序漸進,當然也有電動車的反應及快感。 國產電動車 車身亦沒有一般電動車沉重的弊病,感覺靈活敏捷,惟軚感稍嫌過於輕飄飄。

國產電動車: 【電動車】2021全球電動車型銷量排名 國產6車款打入十大

Tesla Model 3 裝備著兩個獨立的電動馬達,提升車輛可靠性,延長耐用程度;其中的碳纖維擾流板則是改善高速行駛的穩定性,車輛從 0 加速到 100 僅需 3.3 秒,顧及安全性是 Model 3 整體設計中最重要的一環。 鴻海與裕隆合資成立的鴻華先進公司,積極佈局電動車市場,繼去年鴻海日亮相Model C及Model E後,就受到市場熱烈期待。 今日在官網及官方粉絲團同步操作下,推測應該是七人座純電休旅Model C將有下一步動作,極有可能是搶先推出預售,屆時可能會包含正式車名曝光及預售價出爐等,後續可能在鴻海日有更多資訊曝光,預定明年正式發表上市。 國產品牌比亞迪(BYD)在大陸市場有領先地位,打入香港亦來勢洶洶。 早前引入一部全新e6電動車,以自家研發的刀片電池為賣點,更將會加入的士行列成為第二批電動的士,成為一大熱話。 BMW xDrive四驅系統在3代X1上就成了純電iX1的專屬配置,前後軸各一具的電動馬達總計能夠輸出313匹最大馬力以及50.4公斤米的峯值扭力,0~100km/h加速成績只需5.6秒即可完成,還直接標配可變式運動轉向以及M跑車化動態懸吊系統,車系馬力王當之無愧。

國產電動車: 電動車風潮當道!2023 電動車品牌推薦

作為BMW全新首創的純電四門跑車,iX xDrive 40採用後輪驅動,座駕配上空氣動力學設計及22吋Aerodynamic雙色輕合金輪圈,讓風阻值達到更低的0.25水平。 車輛後避震採用中置單槍設計,也同樣採用Ohlins製品,車尾採用左右分離雙燈條設計,頭尾全LED燈組設計可說是新世代車款標準配備,實車大小其實與600級距車款相仿,呈現出與輕檔車,甚至是300級距黃牌車款明顯的落差。 浦銀國際報告指,相比於 2020年,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只有3個品牌、3個車型進入全球銷量榜前十,而在2021年則有4個品牌、6款車型進入十大,料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勢頭將會繼續。 10.1吋觸控屏幕已搭載Android系統,可調校電力回收、駕駛安全輔助等,最特別是可以90度旋轉,變成直立式顯示,更可以自行安裝不同程式,包括地圖、導航等,更可利用USB播放影音檔案。

國產電動車: 國產「新一代Nissan X-Trail」3車型配備曝光!8月登場對決CR-V

無獨有偶,兩大國產電動車品牌比亞迪(BYD)和長城汽車(GWM)集團旗下的ORA,上週先後披露了香港發展大計,雄心壯志搶攻本地電動私家車市場佔有率。 講起電動車,當然不能不提及龍頭大佬Tesla,而目前Model 3是全世界普及率最高的電動車。 Model 3由0至100km/h加速為3.3 秒,續航里程為567km,15吋中控螢幕設有日間和夜間模式,螢幕內含數位儀錶及方向盤控制系統,無縫整合媒體、導航、通訊、駕駛室控制及車輛設定;透過螢幕即可控制大部分功能如自訂空調控制和變更無線電臺等,作為科技愛好者就不能錯過。 日本純電動車最先搶了香港市場的,是Nissan Leaf,它屬於一部五座揭背車,比電油車Note大一點,而且全新一代Leaf的外形用上了近代Nissan家族面貌,也就是說品牌刻意把這純電動車造得毫不別樹一格,大大力令電動車普及化。 但這並不代表它不美,兩旁修長且銳利的頭燈和車尾配上飛鏢式設計,大大提升了這部車的運動感,看上去實際得來不失smart感。 聲浪模擬,熱血不滅

國產電動車: Suzuki「全新電動休旅」內裝首曝2023-07-31

至於以Luxgen品牌發表時會使用什麼車名、外觀內裝或者動力配置有沒有改變,目前都還無法得知。 另外,根據鴻海的說法,Model C新車售價有機會壓在百萬以內,屆時很可能會成為市場上CP值最高的電動車。 比亞迪香港代理JCM聯大汽車本月中舉行大型傳媒茶聚,披露品牌未來發展大計,當中最引人關注是以奪取本地電動私家車市場三成佔有率為目標。 去年,比亞迪在港售出491部電動私家車,不過2023年1月份便登記了349部新車,在私家車交投榜排第一位,較排名次席的Tesla多33輛。 據知比亞迪目前定單數量仍近1,000張,預計接着的數月會陸續交付。

雖然前述新聞資料顯示該車可免透過離合器換檔,但左手把上依舊可看見金屬拉桿,或許該設計將會於上市時有所變動。 Volvo XC40 Recharge 標榜兼顧安全駕駛和動力性,放輕鬆坐上駕駛位,享受 One Pedal Drive 單踏板駕駛模式的舒適性,即可感受到雙電動馬達、四輪驅動所帶來的強大動力,充電只需 40 分鐘即可從 0% 快速充電到 80%。 深圳比亞廸(BYD)汽車繼早前在港推出全新第二代E6電動車之後,《駕駛艙》收到消息,香港代理正準備在2022年2月農曆年假過後,引入兩款入門級電動車,包括主打城市代步用途「海豚」,以及剛在成都車展發表的全新「元Plus」中型SUV。 根據EV Volumes公佈的電動車銷量數據,2021年特斯拉(TSLA)Model3、五菱宏光 國產電動車 MINIEV、特斯拉ModelY銷量分別為50萬輛、42.4萬輛、41.1萬輛,以絕對優勢位居排行榜的前三位。 值得注意是,國產品牌的影響力愈見明顯,共有6款車打入全球銷售榜的前十位,可見中國電動車行業的發展領先全球。

國產電動車: 第6代「國產HONDA CR-V」來了!8月發表 售價預計百萬起跳

國產新一代Nissan X-Trail採經典版、領航版、旗艦版等陣容,全車系採1.5升可變壓縮比渦輪,結合12V輕油電技術,原廠預估售價在109~129萬區間,明顯針對第6代HONDA CR-V的108~128萬預售價而來。

國產電動車: 電動車變主角│VW參與《蟻俠》新片 ID.4識得放大縮小?

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估計,到 2030 年,僅美國就需要 182,000 個直流快速充電器來支援道路上估計的 3000 到 4000 萬輛純電車和插電式油電車。 裕隆日產於2019年9月在臺灣發表2代Leaf,也是目前唯一行銷全球並邁入2代的純電車款。 雖然當今電動車銷售冠軍非Tesla Model 國產電動車 3莫屬,然而在此之前,Leaf扮演部分歐洲國家轉型電動車時代的重要角色。 智慧型個人助理更可以識辨車主的聲音及手勢,操控車內資訊娛樂系統,大大提升了整個科技感。 BMW THE i4香港預計交車時間是2022年第2季,想入手的車主就要好好等待了。 支援最高530匹馬力輸出,配備全新iDrive 8.0系統,由12.3吋儀錶板以及14.9吋中控臺螢幕組成一體式曲面螢幕,預計交車時間為2022年第3季。

國產電動車: 汽車工具

截至2022年12月底,國內究竟有哪些電動車款選擇,以下為讀者進行彙整! 另外,本篇收錄範圍為臺灣已發表、且由總代理銷售之純電動車款,並以各車款入手門檻價格由低至高進行排序,續航力則以能源局測試結果為準。 經過2022年,各車廠積極將電動車導入臺灣,使得臺灣到去年底已累積有28款純電動車,全年度電動車總市場銷售量也有著非常顯著的提升。 時序進入2023年,在更多純電動車大軍登臺後,將提供給消費者更多元的選擇! Lexus UX300e 在今年二月份銷量爆發、掛牌數達 45 輛,雖然三月銷量時為下滑,但以整體銷售排名來看,依舊穩坐檯灣電動車第四熱賣的殊榮。 從 0 到 100 加速只需 7.5 秒,充分展現 LEXUS 傑出的動能科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