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創校70週年,1932個學生、生、長同師於2002年2月3號喺喇沙書院田徑場上「大環抱」,打破最多人同一時間互攬腰間嘅紀錄,被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環抱一家親」。 [1] [2] 但個紀錄於2004年4月23號俾加拿大一間學校打破。 喇沙書院都曾經喺校際文化同運動比賽中奪得無數獎項,其中嬴過聯校中文辯論比賽八次,香港電腦奧林匹克競賽學校大獎冠軍五次,都係學界嘅紀錄。 喇沙書院嘅學生都踴躍參加演說、戲劇、音樂等文化演出同比賽。

坊間有人評論說單純論公開試成績的話皇仁是唯一一間能與頂級直資聖保羅男女和女拔萃比肩的學校。 南華早報以 “Arts Student Makes History” 為題報導。 為咗紀念艾瑪修士同卡西安修士對學校作出嘅傑出貢獻,學校於2006年開幕嘅兩座新翼,分別以兩位修士嘅名來命名。

喇沙書院校服: 教育

題目字眼容易理解,不少考生代入個人經歷寫校園生活,但忽略句中的關鍵詞「一起生活」。 若寫作時沒有緊扣「校服參與其中」及與主人「一起」生活的片段,只以觀察角度敘述校園經歷,會視作離題,將嚴重失分。 近幾年來,港華校隊在各學科競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在全港33所男校中名列第四,並獲中銀香港紫荊杯最佳進步獎。 在田徑、游泳、劍擊、籃球、羽毛球和越野賽的所有比賽中,港華都是在D1陣線守衛。 在轉爲 DSE 這四年間,皇仁每年都有狀元誕生,成績彪炳。

而中學,中一以七月舉行的分班試的成績決定分班結果。 1932年創校的喇沙書院,狀元輩出,校史叫人津津樂道,以大半個世紀建立的「喇沙精神」,更是學生成功的根基。 而以其資助背景,不能拔尖,卻能與直資名校男拔分庭抗禮,更加難能可貴。 喇沙書院非常重視自己嘅傳統,呢啲傳統隨著學校嘅歷史、宗教等因素、歷任校長同舊生嘅言行積累。 學生同舊生嘅成就為學校帶來光榮,加上唔少舊生曾經返書院任教,都為發揚傳統創造咗良好嘅條件。

喇沙書院校服: 九龍城區的中學

知名校友包括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港易所前行政總裁周文耀、滙豐銀行執行董事王冬勝、前九巴董事陳祖澤、貿易發展局主席蘇澤等;還有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黃沾、著名填詞人林夕(梁偉文)、李小龍。 從學校的年度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學校的學生參加各種體育運動。 傳統的田徑、游泳、足球、籃球、羽毛球和乒乓球都有校隊,多年來參加各種校際比賽,獲得了許多獎項,其中一些學生代表香港或中國參加國際比賽。 此外,他在射箭、保齡球、擊劍、曲棍球等項目上也表現出色。

不過好多學生都極力反對呢個政策(尤其係中一生,覺得俾人標籤)並喺Facebook建立羣組「強烈反對喇沙更改校呔設計」。 而09-10年度嘅SA 喇沙書院校服2025 喇沙書院校服2025 President-Johnny Chang亦都訪問Form 1仔,向校方提出改番做紅白相間校呔,但都係無以為繼。 劉煒堅博士於2006年6月27號喺學校網站上,宣佈因私人理由辭去校長一職,由2006年8月31號起生效。 王仁傑先生於2007年3月16號正式被委任為校長。

喇沙書院校服: 全香港Top 11 – 100 中學排名

由於學校嘅設施遠多過香港一般標準中學,香港政府並無為保養呢啲設施提供額外資助。 有見及此,法蘭西斯修士(Brother Francis 喇沙書院校服 O’Rourke)同舊生於1992年成立喇沙基金會,協助校方處理有關資助設施保養嘅問題。 校舍作四方城設計,分東南西北四座,中間有花園同籃球場。 花園裡面放置咗一座本來豎立喺舊校舍門口嘅火炬型石雕。 所有房間都設有中央冷氣,並安裝咗雙層玻璃窗,以減低往來鄰近啟德機場嘅飛機所發出嘅噪音。

  • 「我在小學除了英文堂,全都是用中文來教學的,所以第一個星期來到喇沙中一上堂,除了中文堂,其他科目都渾渾噩噩,完全不知道老師教了甚麼!」喇沙狀元A同學回答。
  • 根據2022/23學年資料顯示,喇沙書院的班級結構是中一7班,中二7班,中三7班,中四7班,中五7班,中六7班,總計全校共開42班。
  • 配合其他語文課外活動,使學生充分掌握兩文三語能力。
  • 同學除了依照常規課堂時間表上課外,還會參加訓導、輔導講座及日營訓練,培養紀律、自理能力及對抗逆境的精神,使能盡快適應學校的教學模式和融入校園生活。
  • 喇沙書院都曾經喺校際文化同運動比賽中奪得無數獎項,其中嬴過聯校中文辯論比賽八次,香港電腦奧林匹克競賽學校大獎冠軍五次,都係學界嘅紀錄。

在舊學制下,學校的預科班素有“醫生預備班”的美譽,有不少畢業生進入醫學院,成爲香港本地首批執業醫生,也成爲該校學生習醫的先驅。 喇沙書院校服2025 藝術素養方面,港華中一必需要學一種樂器,學校設有中樂團、管樂團等,對港華中一的學生,如已通過英國皇家音樂學院6級術科考試,或具備同等資格,均可申請港華音樂獎學金。 校園的面積超過16,000平方米,在香港中學中算較大面積。

喇沙書院校服: 喇沙小學

還有小教堂,25米室內游泳池和貫通全校園的電腦網絡。 由於新建校舍超越一般小學的標準,政府並不承擔這筆費用,必須由學校自行籌集。 在家長、舊生、喇沙會和其他友好團體的合作下,舉辦了大大小小的籌款活動。 聖保羅書院創立於1851年,是香港第一所中學,也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學府之一。 盛傳這所傳統男校的師生,他們將自信藏於內,不張揚的作風,一脈傳承。 喇沙書院校服 致力於男孩的教育及發展,促進相關教育工作者的專業發展,及有關院校的進步。

喇沙書院校服: 九龍城區中學排名(34, 35, 41校網)

其中兩班理科班嘅學生共攞到超過330個優,平均每個學生有四優成績,成為學界紀錄[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1930年11月5號,港督貝璐爵士(Sir William Peel)為新校舍奠基。 1931年12月3號,校園嘅設施已經可以容納八班,共303名學生。

喇沙書院校服: 教學情況

喇沙書院學校校風純樸,鼓勵學生均衡發展,師生關係融洽。 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誠實、兌現承諾、堅毅、尊重別人的良好品德。 1956年,斐力修士(Brother Felix Sheehan)接任校長。 此後,學生人數持續增長,學校分成中學同小學兩部分。

喇沙書院校服: 發展方向

在眾多名校當中,喇沙小學基於其辦學理念[7],並沒有申請成為直資學校。 而校方亦普遍得到家長方面的支持,因此喇沙小學的家長教師會頗具規模且組織緊密,而極大部份的家長及學生亦對學校有強烈的歸屬感。 喇沙書院的中一入學資訊,要注意是學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 學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

喇沙書院校服: 校舍重建

1957年9月,正式脫離喇沙書院成立喇沙小學,五、六年級各兩班,由彭亨利修士擔任創校校長,在任達27年。 喇沙小學(英語:La Salle Primary School)是香港一所位於九龍仔喇沙利道的全日制知名男子小學,是天主教喇沙會在香港開辦的第三所學校及第一所小學;以學生人數計算,亦是全香港最大的小學。 因直屬關係,大部份畢業生都會升讀與其一路之隔的喇沙書院。 辦學宗旨:秉承喇沙會精神,給予青少年人文和基督的教育,並對貧困或需援助的兒童特別關注。 提供全人教育,使學生在德、智、體、羣、美五育方面得到均衡發展。

喇沙書院校服: 全港Top 10 Band 1 中學排名

學習和教學策略:利用數據完善學與教的規劃;全校推行 喇沙書院校服 BYOD 加強自主學習;提供教師培訓配合學校發展的需要;提供小班教學。 喇沙書院舊生會(LSCOBA)由世界各地嘅喇沙書院舊生所組成。 多年來,舊生會多次為學校籌集經費,用嚟改善校園環境,並以喇沙書院為中心,搭建咗一個寬闊嘅人才網絡。 喇沙書院(La Salle College)係香港男子天主教中學,由喇沙會修士於1932年創立,位於九龍城區。 香港華仁書院及九龍華仁書院的學生被稱爲“華仁仔”(Wahyanites)。 華仁書院創校於1919年,是香港首間由華人開辦的英文學校。

喇沙書院校服: 喇沙書院

圖書館、餐廳、教職員工室、創科中心、STEM等將在保持原有合法古蹟完整的基礎上重新設計。 有德國,加拿大,法國,西班牙,日本,韓國,巴基斯坦,菲律賓等多個國家。 學校設施方面,球場、運動館、電腦室、實驗室、音樂廳、藝術中心、學生活動中心、餐廳等現代化設施,學校也一應俱全。

第一階段在2000年7月開始,於2002年8月完成。 期間拆除了舊校舍的一部分,並在原來足球場的位置建造新的教學大樓。 原來的游泳池則被填平,以改為臨時的足球場,直到第二階段。 2002年9月,教師和學生遷到新的校舍,喇沙小學並在15年的分拆後,再次改制,成為一所有36班的全日制小學。 第二階段緊接著開始並於2005年完成,拆卸了舊校舍餘下的建築物(1937年建成的舊校舍),改建成一座露天足球場和室內的一個游泳池,以及地下停車場。 喇沙書院校服 1957年前,喇沙書院在喇沙小學現址開辦第七、八班,即分別為現在的小學五、六年級。

喇沙書院校服: 中學分區名單

說到香港男校,不得不說位於九龍區,1869年創立的香港拔萃男書院(男拔)DBS,學生文武雙全,名人輩出,學術狀元多,音樂體育稱霸學界。 2003年轉爲直資,該校自行收生,可以說是香港龍頭男校。 校長一職於2010年9月1號起由賀敬修士(Brother Steve Hogan)擔任。 賀敬修士喺2016年8月31號奉喇沙會命令返澳洲,由副校長唐煥星接任校長。 1969年,夜校部獨立,搬咗去何文田,改用新校名陳瑞祺(喇沙)書院。 【明報專訊】2022年卷二「校服的自述」,要求考生代入校服,以自述方式,在與主人分離的一天,「回想我們過去一起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