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地鐵公司在2007年7月22日起在近E出口一邊的閘機旁裝2臺自助客務機,方便乘客自助處理票務問題疑難,例如遺失車票、使用八達通無法出閘等;遇有較複雜的問題時,鐵路公司職員可透過視像通話功能代為處理。 機場鐵路香港站東湧綫大堂收費區設有行人隧道通往中環站,乘客可以由東湧綫經行人隧道轉乘荃灣綫和港島綫,中途毋須出入閘。 兩者原本各自細分為2個子出口(A1、A2、E1、E2),將商場其中4個出入口視為車站出口,以由商場方面管理的商場通道視為出口通道範圍,然而由於港鐵於2016年中明確定義「附例適用的鐵路處所」範圍,自2016年7月版本的車站街道圖已將4個出口合併為兩個(A、E)。 除此以外,機場快綫市區預辦登機大堂亦有多個出入口連接大堂外的民祥街落客區,乘客可由該處進出車站,惟並未有編配出口編號。

不論乘搭港鐵、巴士、的士、自駕或步行,您都可以輕鬆到達此香港商業及消閒之地標。 機場鐵路掉頭隧道伸延段道亦供建議中的北港島綫使用,北港島綫是東湧綫沿港島北岸的延伸部分,現時最可行的方案為東湧綫由香港站經會展站延伸至北角站與將軍澳綫直通運作。 根據「香港站延展掉車隧道計劃」,該掉車隧道全長約500米,由四條獨立隧道組成,兩條供機場快綫使用,兩條供東湧綫使用,共闊約27米,深度較淺,隧道頂部在主基準水平以上約-3.9米[8],以明挖隨填方式建造[7],由車站向東延伸至中環軍營對開一段龍和道地底[7][9]。

港景街1號: 機場快綫設施

本商場對上述專頁及網站所提供的貨品或服務恕不負責,並將保留一切追究法律責任之權利。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部設於國金二期,是金管局於2001年4月以接近37億港元向發展商購入,包括頂樓在內共14層辦公室面積,曾被部份人士批評浪費公帑。 金管局目前持有34萬平方呎樓面,分別位於55樓、56樓部份樓面和77至88樓,部份樓層出租予香港按揭證券公司(80樓,已遷往上環新紀元廣場中遠大廈)、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已遷往灣仔合和中心)及國際結算銀行(78樓)等相關金融機構。 金融管理局總裁餘偉文的辦公室位於88樓,並可使用私人專用電梯出入,以加強保安及私隱。 香港站(Hong Kong Station),是現時港鐵東湧綫與機場快綫之市區端總站,位於港島中西區中環港景街1號,屬地底車站,月臺設於民祥街地底,上蓋物業為國際金融中心一期、二期、商場及四季酒店。 大堂位於L3層,通往中環站的轉車通道亦在此層,人流是所有樓層之中最多的,站內大部份商店皆集中於此層,方便乘客轉車時順道購物。 非付費區位處大堂層兩端,兩邊皆有單程票售票機、八達通增值機和出入閘機,但只有近A出口一邊的非付費區設有客務中心。

港景街1號: 中原地產將軍澳團隊 服務伸延至西貢區 西貢市中心分行營運半年 聯繫兩區物業資訊

L2層月臺方面,現時機場快綫在香港站只使用一個月臺,即一號月臺,屬側式月臺設計,附設出入閘機、客務中心、商店及的士站。 港景街1號2025 目前機場快綫往機場方向和往香港方向列車均共用同一月臺上落客,令乘客容易逃票(原車返回機場)。 旅客如須由香港國際機場前往港珠澳大橋旅檢大樓,請於暢達路乘坐新大嶼山巴士B4線。

香港四季酒店是國際金融中心的酒店部份,亦是國際金融中心最後一期計劃,由四季酒店集團管理,於2005年9月開幕。 國際金融中心商場(ifc mall)商場分兩期落成,分別於1999年及2004年初開業。 商場樓高四層,總面積達80萬平方呎,毗連國際金融中心一期及二期頂級寫字樓、世界級的四季酒店及四季匯套房酒店。 場內雲集名店近200間,商戶組合多樣化,當中包括多個國際知名的時尚服飾、潮流配飾、美容護膚、禮品、戲院及食肆等。 主要商戶包括citysuper、連卡佛、Palace ifc 戲院及Apple Store。

港景街1號: 使用情況

適逢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宣佈西九文化區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故該決定備受爭議,不少市民對香港站「故宮壁」大感不滿。 乘客亦可經收費區轉車通道前往中環站,乘搭荃灣綫列車,往返荃灣、葵涌、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及港島北岸等地,或乘搭港島綫列車,往返港島北岸等地。 港景街1號 本站設有83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市區及大嶼山的士與輕型貨車(長期)停放區已遷往一號停車場旁,而輕型貨車(時租)停放區已遷往機場商業大樓旁。 由青木建設承建的IFC Mall涉及短樁貪污案,有關罪行於1997年5月至11月期間發生,當中北面地盤的85支樁柱只有兩支合格,事後已進行糾正工程。

  • 非付費區位處大堂層兩端,兩邊皆有單程票售票機、八達通增值機和出入閘機,但只有近A出口一邊的非付費區設有客務中心。
  • 目前香港站以東建有長約80米的機場鐵路掉車隧道(包括機場快綫及東湧綫),盡頭大約位於郵政總局以北[7],即2007年拆卸的皇后碼頭地底。
  • 除此以外,機場快綫市區預辦登機大堂亦有多個出入口連接大堂外的民祥街落客區,乘客可由該處進出車站,惟並未有編配出口編號。
  • 香港站東湧綫大堂和中環站畢打街大堂以一條市區綫收費區的內轉車通道連接,稱為「中環行人隧道」(Central Subway)。

東湧綫乘客如欲往返中環較南部(靠半山一方)的地帶,亦可經轉車通道及中環站,使用中環站的各個出口出入港鐵範圍。 香港站共設7個出口,其中3個圍繞機場快綫市區預辦登機大堂而設,以短促的階梯連接幾乎處於同層路面,2個(可另外細分為4個出口)由該層經電梯和國際金融中心商場通道連接附近的行人天橋。 現時,該第二月臺軌道用作配合列車特別調動,例如讓後備車輛作短暫停放[3],兩個月臺的相應路軌之間以一道牆壁完全分隔。

港景街1號: 車站位置

此事件一共有13人被捕,分別被判入獄1年至3年零8個月不等。 其後一名公司東主遭到美國聯邦調查局應廉署要求緝拿被告,並於2000年5月在紐約拘捕,其後進行引渡程序,從美國返香港接受檢控,在2000年9月20日被區域法院法官韋毅志判處監禁3年半。 [11]此事件亦是導致青木建設於2001年破產的導火線之一。 Ifc商場謹此澄清,該Facebook專頁及網站並不屬於ifc商場,亦與本商場沒有任何關連。

港景街1號: 車站票務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的升降機系統分為大約10個區域,其中直接連接地下及33樓、1樓及35樓、地下及55樓和1樓及56樓的升降機均採用雙層升降機設計(因受大樓的設計和空間限制而採用)。 火炭鐵路大樓由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以3幢建築物組成:主體大樓、附屬大樓及物料儲存倉。 面向樂景街的主體大樓高11層,總樓樓面12,000平方米,集合了九廣鐵路公司各部門的辦事處。

港景街1號: 德事商務中心 – 香港會所大廈

附屬大樓在主體大樓之右方,樓高3層,設有倉庫、工場員工餐廳及各種康樂設施,並有天橋接駁御龍山商場。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此站除了是東湧綫、機場快綫的總站,和與荃灣綫、港島綫的轉車站,因此使用轉車通道的人流在繁忙時間十分多,主要是居住在新界西,在港島上班的乘客。 機鐵香港站由奧雅納工程顧問(Ove Arup & Partners)聯同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所承擔建築設計。 [4]建造香港站及鐵路隧道的501號工程合約,於1995年6月12日批予日本株式會社青木建設;而建造中環行人隧道的501號合約則在1994年12月2日批出,由Kier/新福港聯營公司奪得。 港景街1號2025 [5]另外,邁進機電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與威寧謝香港有限公司分別負責機電工程與工料測量。

港景街1號: 國際金融中心 1期Phase I,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

雖然香港站1998年啟用時,設有第二個機場快綫月臺,該月臺需配合香港站以東的「機場鐵路掉頭隧道伸延段」(Airport Railway Extended Overrun Tunnel)完成,方可投入運作。 屆時,東湧綫和機場快綫班次可分別增至每2.25分鐘和4.5分鐘一班。 香港站位於中環商業中心區(CBD),加上附近有多種接駁交通,車站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連接,因此出入閘人流不少。 香港站於1998年6月22日隨着東湧綫通車而啟用,行政長官董建華於前一天在香港站市區預辦登機大堂主持揭幕儀式,標誌由東湧綫與機場快綫合組的機場鐵路通車。

港景街1號: 香港站

車站藝術計劃於1998年機場快綫通車時正式展開,以香港與國際連接為意念的藝術品「夢幻之旅」及「快而安」分別擺放於預辦登機手續大堂與中環行人隧道內。 地面層市區預辦登機大堂設有多間航空公司登記櫃臺,容許乘客於航班登機前一日至起飛前90分鐘期間先行於香港站辦理登機手續,即領取登機證及安排行李寄艙。 寄艙行李會由機場快綫列車載至機場並直接運往航機,而乘客抵達機場後可直接進入禁區。 欲享用市區預辦登機服務的乘客,須先以八達通或機場快綫車票拍卡進入航空公司櫃位區,閘機會自八達通卡扣除單程車費,乘客入閘乘搭列車時不會另行收費。 機場快綫主要設施位於車站較高樓層,L2層是月臺與的士站,地面層是地面出口、市區預辦登機櫃檯,兩者之間夾有L1商店層。 港景街1號 市區預辦登機大堂和月臺閘區邊緣皆設有客務中心;同時,該大堂和月臺層皆設有機場航班顯示屏,方便旅客留意航班資訊。

港景街1號: 中環行人隧道及C出口大堂

當車站東面的「機場鐵路掉頭隧道伸延段」完工後,列車將會使用對面二號月臺作落客之用,清客後再返回一號月臺載客。 國際金融中心底層連接中區行人天橋系統,連接鄰近建築物包括交易廣場、香港郵政總局及中環碼頭,地面則設有蓋巴士總站、的士站及停車場等交通設施。 港景街1號2025 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後,該大樓主要作為港鐵公司工程項目的辦公室,九廣鐵路公司於本大廈8樓作為辦公室。

港景街1號: 車站佈置

目前香港站以東建有長約80米的機場鐵路掉車隧道(包括機場快綫及東湧綫),盡頭大約位於郵政總局以北[7],即2007年拆卸的皇后碼頭地底。 港鐵於2008年中至2010年中在香港站進行回收試驗計劃,在東湧線大堂及市區預辦登機大堂設置三色回收箱,收集廢紙、鋁罐和膠樽,鼓勵乘客將廢物回收。 港景街1號 試驗計劃得到乘客熱烈支持,試驗期間,三色回收箱每月收集到約二百公斤可循環再用的物料。 港景街1號2025 須注意的是,東湧綫大堂兩端的非付費區並無閘外通道同層相連,如乘客誤於近A出口一邊的閘機出閘而需前往E出口一端的大堂非付費區,將需要先乘電梯上行,穿越地面層的機場快綫市區預辦登機大堂後乘電梯下行返回L3層,反之亦然。

[6]機鐵香港站及上蓋一期發展項目建築設計於1999年獲香港建築師學會優異獎,中環行人隧道工程更榮膺1998年英國建造業獎高度推薦項目(British Construction Industry Awards, High Commendation)。 香港站是機場快綫及東湧綫的下行總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機場快綫列車,往返亞洲國際博覽館、機場及市區,或乘搭東湧綫列車,往返大嶼山、青衣、九龍西部及港島北岸等地。 機場快綫和東湧綫屬兩個不同的收費區,機場快綫大堂往返C出口及中環站需經過東湧綫大堂,乘客抵達東湧綫大堂後需要重新入閘。 港景街1號 機場鐵路香港站設計核心概念是利用適宜的自然光線以及清晰的空間佈局,創造通透流動空間以引導遊人。

港景街1號: 車站歷史

這個概念於市區預辦登機大堂之客務中心得以展現,通過四層高的大堂,幕牆及天窗引入天然光線,營造了極具特色的空間,使光線進一步滲透到大堂每一個角落。 商店及其他輔助設施設於四層裙樓內,連接著行人天橋系統到達上蓋設施及附近商業辦公樓。 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擴建部分已於11月29日起啟用。

港景街1號: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

主體大樓是以空間盡用為原則的智慧型大廈,所以大樓採用了當時開始常見的抬升地臺(Raised floor),即在每層地板下鋪設了光纖電線等先進設備以供配合使用。 西貢區的西貢市中心@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467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5,279人。 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翠塘花園,逸瓏海滙,西貢苑,西貢花園,西貢大廈。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5,750,年齡中位數為 42.3歲。

港景街1號: 香港站故宮壁事件

而鑒於E出口一端的大堂不設升降機,若行動不便乘客誤於該處出閘,將需聯絡職員協助。 東湧綫月臺位於L4層(底層),以島式月臺排列,週一至週五每晚8時前非繁忙時間,列車通常使用4號月臺,而3號月臺通常只於每晚8時後使用,而週末列車通常只使用3號月臺,繁忙時間則交替使用兩個月臺。 巴士站鄰近銅鑼灣廣場二期、銅鑼閣、信和廣場、中糧大廈[1]、海宮大廈、海都大廈、海殿大廈、世貿中心、總統戲院等。 2017年1月,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斥資港幣158萬元,在此站通往中環站畢打街大堂之通道兩側牆壁刊登「故宮全接──觸」廣告,並指這實為一「展覽」。

港景街1號: 車站象徵

2011年9月24日上午九時,香港首家Apple Store 於國際金融中心商場開幕,是蘋果公司在美國境外的第一百間分店[10]。 港景街1號 店舗開設於東面連接一期與二期商場的天橋上,正門設於一樓,由玻璃旋轉樓梯貫通兩層成為複式單位,並於面向龍和道的落地玻璃懸掛大型發光蘋果標誌。 國際金融中心一期的主要租戶包括香港交易所(10至12樓,已遷回交易廣場)、富昌金融集團(已遷出)、麥格理集團(18至23樓)、海通國際證券(28樓)、中金公司(29樓)、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已遷出)及瑞士寶盛銀行(37至39樓)等。 香港站上蓋發展計劃共分四期,第一期為國際金融中心一期,第二期設約588,900方呎商場及為一幢88層高的摩天寫字大廈,樓面面積約195萬1,600方呎,至於第四期為酒店項目,樓面約110萬方呎,約提供1,200間客房。 港鐵公司於平日辦公時間,設有員工穿梭巴士接載員工及承辦商,由火炭鐵路大樓來往九龍灣港鐵總部大樓,班次為每小時一班。

香港站東湧綫大堂和中環站畢打街大堂以一條市區綫收費區的內轉車通道連接,稱為「中環行人隧道」(Central Subway)。 轉車通道分為兩段,各自設有上下兩條自動人行道,近東湧綫大堂的一段建於交易廣場巴士總站地底,分為兩條管道,供不同走向的人流使用;近中環站一段則在幹諾道中地底興建,只設一條寬闊的管道。 兩段之間有扶手電梯連接德忌利士街大堂(C出口),並設有iCentre免費上網設施,亦是「港鐵車站藝術表演」的所在地。 該處於2019年12月加設洗手間供東湧綫、港島綫及荃灣綫乘客使用。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國金二期),樓高415.8 米[6],於2003年10月18日入夥[7],一般說有地上88層,但事實上建築結構(藍圖)有90層樓,地下6層,樓面面積18萬5,805平方米,設有22層交易樓層[8],有多達62部電梯。 其外型設計與國金一期相似,外牆均為玻璃幕牆,在頂層設計皇冠式和象牙形裝飾,晚間由投射燈照射。

機場快綫在同年7月6日香港國際機場開始運作當日通車,即以香港站為市區端總站。 港景街1號 自此,機場快綫往機場方向和香港方向的列車在香港站共用同一月臺。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民祥街停車灣及預辦登機大堂外的上落客區,分別可用及預辦登機大堂的出口,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佈,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