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飲食業日常營運節奏快,手有限,資源時間都變得相當寶貴。 當嬰孩漸長時,一些兒童疾病亦不容忽視,宏利守護無間危疾保保障17種兒童疾病,例如自閉症、嚴重腦癇症,以及因疾病或意外受傷導致智力受損等;友邦愛伴航保障13種兒童疾病,保誠危疾加護保III則保障12種兒童疾病。 ‍我好怕一啲 Agent 亂 Sell 佣金高而唔適合我嘅保險計劃,而 Bowtie 並無 Agent,可以自己慢慢睇資料,揀一份適合自己嘅保險。 好市多團訟小組召集人陳智義指出,面對此樁重大食安事件,好市多有三大缺失。

  • 踏入30多歲,父母退休,子女出世,自己不知不覺成為了家庭經濟支柱。
  • 55歲或以上的投保人可向按證保險公司申請,將終身人壽保單的身故賠償金額套現,獲取一筆過現金或年金收入。
  • 「持續保障」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部分危疾如癌症、心臟病及中風較容易復發。
  • 最終,鄭太的四份保誠危疾保單都得到了迅速理賠,從申請到發放僅用了一個月,賠償金額接近300萬港元。
  • 若大家預算十分有限,主打「純保障」的定期危疾保險,初期保費會較為便宜,但保障範圍較少,保費也會隨年期上升,可用於中短期的危疾保障。

危疾保險一般分為儲蓄型及消費型(亦稱為純危疾保險)。 兩者主要分別是,消費型保險大部分都不包括投資或儲蓄成份,保費全數用於購買保障,節省了財富增值部分所需的額外保費,所以一般來說儲蓄型的保費會比消費型的高,大家可以參考下列比較作出選擇,如果想了解更多可向保險公司查詢。 摯愛保危疾保障(升級版)為您和您的摯愛提供周全的保障。 計劃涵蓋133種病況,總保障高達保額的1300%,更就晚期癌症及認知障礙症提供額外支援。 危疾保險保誠 最後,不同保險公司的危疾保險均有不同特點,讀者可根據自己需要來決定購買甚麼危疾保險,惟作出選擇前有必要深入瞭解產品及作出比較,不能只相信代理的花言巧語。

危疾保險保誠: 【Bowtie 公司醫保】飲食界初創 Bistrochat 喜歡 Bowtie 的 3 大原因

表2 顯示,以癌症為例,10Life按受保人5年及20年治療期間所獲得之賠償百分比計算評分,賠償百分越高,代表保障越好。 此外,即使計劃已就癌症於嚴重疾病保險賠償3及嚴重疾病多重保險賠償3,5下支付一筆過現金賠償,於該癌症診斷日期起1年後,如被保人仍患有癌症,亦可選擇收取持續癌症保險賠償3,5,7以取代嚴重疾病多重保險賠償3,5。 癌症是香港頭號殺手,每年約有14,000人死於此疾病#。 針對癌症、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痛風及脂肪肝等疾病,AXA安盛危疾保險提供周全的保障及財政援助,範圍涵蓋多達133種疾病,保障直至被保人100歲。 危疾保險保誠2025 我們希望能讓您在關鍵時刻得到適切的緩助,在康復期間安心休養。 另外,配合兩項免費增值服務,包括透過「智安排」預設保單服務預先委任家人,於受保人不幸精神上失去行為能力時申請及領取賠償;或在不幸確診危疾時透過安心醫尋求第二醫療意見,以專心治療,安心康復。

危疾保險的特點是保障因患病而失去工作能力期間的收入,一筆過賠償可供靈活使用,無後顧之憂才能全心全力對抗危疾,迎接雨過天晴的日子。 回想當時,除了憂慮病情外,鄭太還擔心自己會成為家人的負累! 事實上,龐大的醫療開支,子女在英國的學費生活費,以致日後自己若不能工作,家庭經濟如何負擔? 危疾保險保誠2025 畢竟不同患病情況下,不同賠償方式亦各有優劣之處,選項夠多自然夠彈性。 以個別危疾的最多賠償次數計,宏利守護無間危疾保賠償癌症高達6次,為3份危疾保險中最多,友邦愛伴航及保誠危疾加護保III則分別賠償癌症最多5次1及3次。

危疾保險保誠: 設「誠保生」危疾保 – 摯愛寶

今年4月底美式賣場「好市多」販售冷凍3種綜合莓、冷凍藍莓接連檢出A肝病毒,影響約4.2萬會員,但好市多僅補償購買商品等值慰問金與500元檢測費。 消基會今(31日)批評,好市多「退1賠1」補償,是不負責任的慰問措施,已組成團訟小組,將協助消費者打團體訴訟,請求健康權撫慰金每位2萬元,以及3倍的懲罰性賠償。 至於收成期(55至84歲)階段,平均身故賠償最高的仍是永明(男性$318,840美元;女性359,150美元),而最低的是保誠(男性222,223美元;女性242,735美元)。 危疾保險保誠 若大家預算十分有限,主打「純保障」的定期危疾保險,初期保費會較為便宜,但保障範圍較少,保費也會隨年期上升,可用於中短期的危疾保障。

  • 我們着重對消費者重要的因素,釐訂保險產品的評分準則,透過客觀的數據分析,計算出保險產品的評分。
  • 舉例,假如購買一份多重危疾保險後,先患上癌症,老年時才患上認知障礙或柏金遜症,未必每份危疾保險都能為這種情況下提供賠償。
  • 除了已列明的疾病,計劃亦涵蓋未知疾病,只要受保人確診符合關於主要器官(包括心臟、肝臟、肺部或腎臟)的指定情況並持續最少3個月,即使未能確定病因或遇上未知疾病,亦會獲得100%投保額作為賠償。
  • 新冠肺炎蔓延,令不少消費者重新審視自己在健康方面的保障缺口。
  • 至於男女分數稍為不同,這因為男女於保費、部分危疾的發病及索償情況不同所致,舉例,冠心病於男性較普遍,女性則有較多的癌症索償。

以保費角度,儲蓄型保險的保費一般較純危疾保險高,原因是儲蓄型保險的保費一般只需繳付指定年期,如十年至三十年不等便可獲終身保障,因為繳付年期越短,每年保費便越高,加上在退保時可取回現金價值,因此相比純危疾保險的保費會較為昂貴。 有關股東全資分紅計劃及股東全資分紅保單業務基金運作的更多資訊(例如投資策略及分紅理念),請參閱股東全資分紅計劃小冊子(香港版/澳門版)。 10Life定期檢視市場近50個終生危疾保險產品,計算出終身危疾產品的評分。 由於男女的保費、發病及索償情況不同,所以評分會分開男性及女性來顯示。 從調查中顯示,只有49%及28%受訪者已為配偶及父母購買危疾或醫療保障,一旦自己或家庭成員突然確診危疾,這意味整個家庭將面臨巨大的財政壓力,亦有可能因耗用大量積蓄而影響日後的生活質素。

危疾保險保誠: 相似 產品

讀者亦可以使用10Life保險解碼器,進一步比較這些產品優劣之處。 假如先患上癌症,期後再患上危疾仍能獲得賠償的話,坊間產品稱之為「持續保障」。 「持續保障」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部分危疾如癌症、心臟病及中風較容易復發。 此外,個別退化病例如認知障礙或柏金遜症則是人生老年期時常見,根據醫管局數字,70歲以上長者中,每6位女士便有1位患認知障礙,每10位男士則有1位。

體驗流暢的數碼遙距投保,從會面、投保、簽署、付款到上載文件,都可以安在家中無需外出完成整個投保過程。

危疾保險保誠: 同場加映:終身人壽具儲蓄成分 提供多一個套現選擇

終身人壽與定期人壽的主要分別是,前者有儲蓄成分,若投保人過了搏殺期後,自己的保障需求或財政狀況有變,亦可透過退保來套現,取回現金價值,即使不索償亦不會「白交保費」。 再以投保人為35歲男性,保費年期為25年,總供款100,000美元為例,若他於65歲時退保,可獲得的保證退保價值介乎44,779美元(保誠)至111,862美元(友邦),而保誠則是四款產品中唯一一款未能保證回本。 市面上亦有其他針對頭號殺手疾病如癌症及心臟病的多重賠償計劃,以AIA的多重智倍保為例,癌症賠償額高達3次,如受保人首次確診患癌可獲100%投保額的賠償,而他/她若在發病後3年復發,可再次獲100%保額的賠償,最多可獲300%。

危疾保險保誠: 注意產品性價比 是否設「保費保證不變」條款

此計劃更涵蓋特定器官之原位癌及特定器官之早期癌症,例如乳癌原位癌、前列腺癌、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等等。 當您確診受保的疾病,可以獲得一筆過的預支賠償,助您應對因無法工作帶來的財政壓力。 此時,如果投保人想自製長糧,得到現金收入,減輕子女供養壓力,可考慮透過人壽保險保單進行保單逆按。

危疾保險保誠: 我們的 理賠承諾

以男性投保人為例,於四款產品中,搏殺期階段(35至54歲)平均身故賠償最高是永明(808,898美元),而最低的是友邦(229,226美元),兩者差253%。 女投保人的比較結果相似,但永明和友邦的平均身故賠償差距,進一步拉闊至274%。 就以Generali 的【跨越無限保】為例,此產品為儲蓄型危疾保,以一名30歲香港非吸煙男士,投保額US$125,000,年繳保費為US$2,810(根據25年保費繳付年期)。 而AIA的簡護危疾保為例,此產品為每年續保的純危疾保,另一例子相同人士及投保額,年繳保費只需US$337.5,相差超過7倍,唯投保人於保障期內只獲得一次性賠償。 如果預算有限但又害怕癌症等疾病復發,可考慮Generali 的【加愛無限保】,此計劃雖然為純危疾保,但為投保人提供無限次賠償,想知更多可立即預約Generali保險顧問瞭解,預約成功亦可獲得超市禮券。 說到保險,大家健康時都要慢慢考慮,然而若疾病早了來襲,沒有充分準備,病人在身心及財政都飽受壓力。

危疾保險保誠: 瞭解

癌症最多賠償5次,若以每次癌症賠償最高為投保額100%計,總賠償可高達500%;若選取持續癌症現金選項,癌症總賠償將高達600%。 亦即保單文件列明之腦退化症,定義為阿茲海默症或不可還原之器質性腦退化疾病;為方便比較,有關病症統一稱為「認知障礙」。 亦即阿茲海默症或不可還原之器質腦退化性疾病(癡呆)。 若果受保人未曾就認知障礙獲得保險公司賠償,纔可以獲得「下一次認知障礙」賠償。 危疾保險保誠2025 若果受保人首次確診嚴重危疾為認知障礙或柏金遜病,並已作出賠償,認知障礙或柏金遜病持續守護保障將會自動終止。 以上保費資料更新至 2022年7月25日,並未包括保險業監管局收取的保費徵費。

危疾保險保誠: 保單逆按揭 將身故賠償變即時現金流

此文件僅旨在香港派發,並不能詮釋為保誠在香港境外提供、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 如在香港境外之任何司法管轄區的法律下提供或出售任何保險產品屬於違法,保誠不會在該司法管轄區提供或出售該保險產品。 購買危疾保險不應單純考慮保費高低,更不應因為任何推廣優惠而購買,應先評估自身需要。 長期保險保單設有冷靜期,給予保單持有人於一段合理時間內審閱保單,或重新考慮購買的決定。

危疾保險保誠: 保費高低非反映保障優劣

針對癌症,宏利守護無間危疾保還增設一項彈性選擇,假如首次確診已經是第3期癌症,可以選擇一筆過額外賠償投保額的75%,即合共175%;假如是第4期,則可選擇額外一筆過賠償投保額的100%,即合共200%。 惟市場上多重危疾保險眾多,要揀選一款適合自己的產品並不容易。 現時3間大型保險公司代理均力銷其最新推出的多重危疾保險,包括友邦愛伴航、宏利守護無間危疾保以及保誠危疾加護保III。

危疾保險保誠: 危疾保險「持續保障」之重要性

FWD富衛推出「自主揀危疾保障計劃」,屬於純危疾保險,有三種計劃可供選擇,包括:「自主揀標準計劃」、「自主揀升級計劃」,以及「自主揀二合一計劃」,均保障癌症、急性心肌梗塞及中風等危疾外,更保障涵蓋原位癌,如乳癌﹑肺癌﹑子宮頸癌等。 不少條款評分較低的產品,受保人一旦就患上早期或非嚴重疾病索償後,日後若再患上危疾所獲取的索償將有扣減(即100%-早期索償)。 但上表有3款產品不會作出扣減,即就算早期嚴重疾病賠償20%後,再患上指定嚴重危疾仍然賠足100%。 如嚴重疾病保險賠償3或身故保險賠償3,9於第10個保單週年日前應予支付時,我們將額外支付50%保額的保險賠償。 計劃在被保人不幸身故時提供保額的100%作為身故保險賠償3,9,更提供保證現金價值10 及透過非保證終期紅利11提供潛在回報,讓您以一站式方案在儲蓄的同時兼享保障。 雖然市場上的不少產品都標榜很多次賠償,但暫時未有數據去支持病得重、病不死、又不停病的情況有多普遍,所以,我們會計算多達14個危疾組合當中,第2次索償的賠償倍數,這是較有可能發生的情況。

10Life團隊有精算師、保險產品專家及醫生顧問,致力解構各種複雜的保險產品。 我們着重對消費者重要的因素,釐訂保險產品的評分準則,透過客觀的數據分析,計算出保險產品的評分。 從圖表1所見,在相同保費下,保誠危疾加護保II於早期危疾的賠償額較高,而宏利活耀人生危疾保2,則在第1次及第2次嚴重危疾的賠償額領先。 若受保人得到第1次嚴重危疾的索償,便毋須再交付往後的保費。

10Life資訊並沒有考慮閣下之個人需要,閱覽有關資料亦不應被視為正在進行個人合適性評估,亦不足以構成任何購買保險產品決定的依據。 購買任何保險產品或進行有關保險決定前,閣下應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自己進行研究,及/或尋求持牌保險中介人的獨立及專業意見。 10Life資訊是以最大努力從不同渠道收集、驗證、更新而成。 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關連人士、代理、董事、職員、員工將不會就有關資料引致的索償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 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亦概不保證或擔保有關資料之準確性、完整性和適時性。 如閣下對10Life產品評級和評分有任何意見,歡迎電郵至 。

我們今次選取5個「賣點」為大家重點比較及分析,市民在投保前亦應認該清楚自己需要。 Bowtie 危疾保系列的續保年齡上限較短,是我們相信受保人退休後以至年老時,對危疾保險的需求未必太大。 因為危疾保險的原意,是保障受保人因病停工期間的生活開支,而一般人退休後,因沒有主動收入,加上一般已毋須再供養子女或親人,其生活開支(醫療開支除外)一般亦會相應減低。

危疾保險保誠: 選擇一份合適自己的危疾保險時,首先需要考慮計劃的保障範圍及種類

終身危疾保險雖然具有儲蓄成分,若無索償,投保人退保時可取回現金價值,因此坊間稱之為「有病醫病,無病儲錢」,但由於這份保險是「保一世」,而隨着年齡增長,受保人患上危疾機會亦增加,所以10Life不建議受保人輕率退保。 最後談談保費,在以上7款5星產品中,保費最高與最低的產品相差26.5%。 不過要留意的是,終身危疾保險的產品結構十分複雜,每個產品不盡相同,分析保費時更應瞭解保障及條款。 不少保險顧問聲稱終身危疾保險的保費是固定,不會加價,但其實保險公司保留更改保費的權利。 危疾保險保誠 危疾保險保誠 當索償率突然飇升、醫療通脹遠高預期,保險公司便有權調升保費。

此外,被問到患上危疾時,超過七成(74%)受訪者傾向到私家醫院進行治療。 危疾保險保誠 無論有否購置危疾或醫療保障的受訪者,他們都憂慮未能應付私家醫生的醫療費用。 根據保誠的年度理賠報告以及由醫思健康提供的最新醫療費用數據推算,在職受訪者的現有資金只足夠應付約4成的保障需要,而平均個人危疾保障缺口則高達港幣118萬元。 「發現患癌後,擔心理賠的手續會很繁複,不知什麼時候才能領取賠償,怕遠水不能救近火。」當時鄭太正進行治療,根本沒精神兼顧其他事情,並且對理賠毫無經驗,而丈夫亦在此時患上急性疾病。

危疾保險保誠: 摯愛保危疾保障

以上保費資料更新至2023年7月28日,並未包括保險業監管局收取的保費徵費。 在四款產品中,針對搏殺期的人壽保障需要,只有保誠和永明產品於首20個保單年度,提供額外身故賠償(註1),金額相等於保額100%,即是雙倍身故賠償,令保障進一步提高。 香港人工作繁忙,加上食無定時、缺乏運動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都會增加患上危疾的機會。 香港最常見的危疾主要為癌症、心臟病發作及中風,大多數年輕人都以為自己患上危疾機會不高,沒有購買危疾保險的必要,但其實這些危疾可於任何年齡人士身上發生。

無論是第3或第4期癌症,患者只要在該癌症診斷日期起1年內作出選擇,毋須等候期,即可獲得額外賠償,讓患者養病時仔細考慮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舉例來說,假設投保額為100萬港元,在首次癌症索償後,再次不幸患癌的話,根據多重賠償方案,可選擇一筆過賠償100萬港元,亦可選擇每月賠償若干百分比現金,例如100萬港元的5%,即5萬港元,並每月派發。 持續癌症現金津貼的好處在於等候期較短,一般為1年,而多重賠償方案等候期一般為3年。 若果選擇癌症傳統賠償選項、每次癌症賠償投保額100%,在符合等候期原則下,宏利守護無間危疾保的癌症總賠償最高可達到投保額的600%,為3份產品中最高,友邦愛伴航及保誠危疾加護保III則分別達到500%及300%。 危疾保險保誠 不過,保誠危疾加護保III則可在每次癌症後,分兩年每年賠償投保額60%,即每次癌症可額外以現金賠償最多120%,而癌症現金總賠償最多可達到360%。 在比較不同產品時,亦不是單看保障的危疾數目,例如有些危疾保單可能保障過百種危疾,但部份疾病可能卻十分罕見,這類含有「非必要」保障的產品設計,難免會對保費定價構成壓力,使消費者的負擔增加。

至於香港柏金遜症基金亦推算,本港每100名60歲以上的長者當中,便有1位患上柏金遜症。 個別定期危疾保險可能只保障癌症;有些只保障三大危疾;有些則保障多種危疾(三大危疾及其他嚴重疾病),故投保人購買危疾保單前必須瞭解清楚。 一般儲蓄型危疾保險在投保人不幸離世時會有身故賠償,投保人有需要時可向保險公司提出退保,拿回現金價值,值得留意的是一旦退保將會失去所有危疾保障。 因此,我們重視的不僅是保額,而是要了解在復發、持續治療的情況下,危疾保險的整體賠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