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新手可從沙田博康邨出發,至沙田坳道落慈雲山,大約一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面且全程只有一條路,十分簡單! 而且,慈沙古道穿越新界和九龍,可看到維港對岸,又可以觀看到沙田、大圍一帶,沿路景觀優美。 建議可由粉嶺鶴藪出發,終點為大埔鳳園;全長約5.5 公里,但由於初段至鶴藪水塘石屎路路段較平坦,只是上山梯級較少,而且是泥路,難度傾向中級,但仍適合新手。

有「港版小峽谷」美譽,峽谷位於良田坳往下白泥中間。 穿過屯門良景邨,面向高山向左行,有入口上山。 慢走約50分鐘斜路,九成是水泥路,初段上斜頗費力。 過了良田坳後漸近小峽谷,沿路兩旁是青山腹地的連綿山脈,四圍張望仍未見目標,繼續前行別回頭,當看到路牌「此路危險不得擅進」,再行前少少便是小峽谷所在! 下山走向稔灣路,左往是下白泥,路程其實不短,需花個多小時,到下白泥影日落,抓住夕陽餘暉下海面粼光閃閃,甚是浪漫。 乘車前往國際著名景點、攝影日落勝地的北角紅香爐峯,需要在寶馬山站下車。

銅鑼灣行山: 紅香爐峯 打卡影相位

向左走比較輕鬆,先到露營區,再到炮臺;向右走的話,經過一段路後沿樓梯向海邊行至石刻。 先提醒行山人士要預計好時間,帶齊糧水及充足裝備,並加合適的裝束上山,不宜輕視山野間變幻莫測的天氣或環境。 行山新手記得要多蒐集資料,瞭解行程及時間,評估自己的能力才計劃行程,找富經驗的同行者隨行,再度提醒大家請勿破壞自然生態,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此文另附行山飲食,看清營養補充及食物宜忌,有足夠的體力及精神對安全地行山十分重要。 根據吳昊著作《老香港・太平山下》,清代嘉慶帝主政期間(1819年)重修的《新安縣誌》,地圖有一島標示「紅香爐」和「赤柱」,附近有「大奚山」,即今日的大嶼山。 在比較地理環境下,便得知香港島的位置。

  • 大家若然想直接到古蹟水壩和水塘,就不用再經灣仔步行上去,坐上南港島綫便可以了,節省不少腳骨力。
  • 起點及終點交通:由馬料水或西貢黃石碼頭乘街渡前往。
  • 下山向大潭峽走,樹林中不斷前行,再前行,乏味中終有出口。
  • 而且,慈沙古道穿越新界和九龍,可看到維港對岸,又可以觀看到沙田、大圍一帶,沿路景觀優美。
  • 【溫馨提示】由於本港疫情反覆,大家必須探佩戴口罩同清潔雙手。
  • 如近距離欣賞呂字疊石,需走下石灘,岸邊石頭較濕滑。

由起點到指定打卡位到也只需要10分鐘左右,是一個可以極速「快閃」行山嘅好地方。 銅鑼灣山(英語:Tung Lo Wan Hill)是位於香港沙田銅鑼灣的一個山丘。 第一次行上紅香爐峯,路程雖短,但能遠眺維港景色,景觀開揚,來回大約半小時即完成,非常輕鬆,對於行山新手是個挺適合的選擇。 四人一組沿石水渠街步往藍屋、北帝廟接灣仔自然徑上灣仔峽公園,公園旁車路轉入香港仔水塘方向,岔路口左邊小路入金夫人徑。

銅鑼灣行山: 香港仔水塘看水壩石橋

龍蝦灣郊遊徑,可以選擇由大坑墩或龍蝦灣出發,由龍蝦灣出發較多上坡,兩邊路線難度不相伯仲,約3小時完成,難度中低級,屬新手路線。 首次挑戰以大坑墩做起點,入口有少許隱祕,左邊看到停車場,上一小段斜路,見到地圖,左手邊便是郊遊徑起點,沿大石級登上大嶺峒山頂。 銅鑼灣行山 到達山頂後,環迴遠眺清水灣、牛尾海、吊鐘洲、大坑口村及下洋,景色一覽無遺。 港島區郊遊點豐富,想輕鬆行,香港仔水塘也是理想路線。 「一起行山闖蕩去」 版主就為大家推介2條路線,最簡單可乘巴士於司徒拔道尾下車,然後接上灣仔郊野公園,差不多全程都是落斜,真正BB班路線! 亦可由舊灣仔郵政局旁的灣仔峽道出發行去香港仔郊野公園,先沿灣仔峽道上斜,穿過堅尼地道、寶雲道、警察博物館及司徒拔道尾便可抵達香港仔郊野公園,全程是源源不絕的斜路。

如果你選對時間上山,更可以看到日落和夜景景色。 銅鑼灣行山2025 影相時要注意安全,別走得太近崖邊,避免樂極生悲。 ~需時:約3小時(不連拍照)​~新手難度評級:5/10~靚景:7/10~補給:大坑墩有一間士多,公仔麵、三文治及飲品。 2.初段上大石級頗費力,有時需手腳並用,近山頂位置路段漸平坦,「上山容易下山難」,到大嶺峒山頂後,本想向龍蝦灣下山,不過以新手來說山勢算高,而且將近黃昏,因此走熟悉的路線折返。 ~需時:約4小時(不連拍照)​~新手難度評級:7/10~靚景:8/10~補給:沒有~注意:1.防曬裝備,用於中段及後段。

銅鑼灣行山: 市區行山路線|9. 城門水塘必打卡景點白千層林道

鶴藪水塘家樂徑屬於初級行山路線,新手也絕對可輕鬆完成! 銅鑼灣行山2025 家樂徑鄰近流水響水塘,狹長多彎,當中可看到幽小橋流水、水塘,以及水壩美景。 而要介紹的打卡點就是:丹山河,丹山河由平山仔、沙螺洞、九龍坑等多條山溪,流進八仙嶺郊野公園內,再在鶴藪水塘匯合,因而會看到流水淙淙,充滿日本感。 到2百多米山腰有一機槍堡,此時離開麥徑,沿機槍堡旁山路上377米孖指徑山頂,孖指徑又名走私嶺,山頂景觀開揚,山徑走兩旁景色很美,左邊可望城門上、下水塘,右邊可俯瞰荃灣一帶。

  • 初時小巴總站設於銅鑼灣山路北面近百樂徑迴旋處,2008年12月3日位於救世軍白普理慈愛長者之家外的新停車灣啟用,481B線總站亦遷往該處。
  • 起點及終點交通:小巴3號(西貢-菠蘿輋),​於「北港坳」下車。
  • 事關全程約2小時,但出發初段的路都是長斜路,走過約45分鐘才會看到香港仔水塘,而直至去到後段纔是平坦的石屎路。
  • 紅香爐峯是位於北角寶馬山,高220米嘅小山峯。
  • 「法門古道」傳意柱標示古道始於「東山法門」牌樓,沿林蔭古道下山,可經過寶林寺、羅漢寺等名剎古寺,抵東湧新市鎮。

2.由石屎路轉上山路,頗崎嶇不平及路窄,旁邊是峭壁,需扶欄杆前進。 ~需時:約2小時(不連拍照)​~新手難度評級:4/10~靚景:8/10~補給:西貢市餐廳~注意:1.防曬裝備。 2.由北港坳上山,上山路段全是大石級,頗要體力。 ~需時:約3小時(不連拍照)​~新手難度評級:3/10~靚景:9/10~補給:假日士多最出名是韭菜餃,其他士多有公仔麵、豆腐花、紅豆沙等。 2.來往東龍島街渡班次疏落,出發前留意班次時間。 3.欣賞懸崖時,勿走近崖邊,免生意外。

銅鑼灣行山: 路線數目

在山頂可看到鯉魚門、維港海景及九龍半島景色,風景美麗。 此外,魔鬼山曾是政府的軍事據點,山頂有山頂碉堡、歌賦炮臺、戰壕,邊行邊認識歷史,非常充實。 嫌魔鬼山唔夠喉,亦可升級向五桂山進發,可惜自問是行山初哥,還是不要越級挑戰了。

銅鑼灣行山: 市區行山路線9大推薦 新手10分鐘到山頂 九龍灣/ 將軍澳/ 港島行山 附交通詳情

紅香爐峯位於港島寶馬山,海拔230米,由銅鑼灣天后廟昔日名稱紅香爐而來,行山路線只需半小時就能行完,而且不難行,初級新手都能輕易行完,值得一行。 ~需時:約2.5小時(不連拍照)​~新手難度評級:2/10~靚景:7/10~補給:良景邨街市、下白泥士多~注意:1. 峽谷山勢不淺,崖邊小徑頗狹窄,泥石鬆散。

銅鑼灣行山: 路線詳情:紅香爐峯|半小時新手行山路線 寶馬山上遠眺維港景色

進入香港仔郊野公園,穿過車閘及灣仔峽後,便可落斜行去香港仔上水塘,前後大約1小時。 看過上水塘主壩,當然要睇埋香港仔下水塘及拱型石橋。 此路線可謂由市區行入郊區,極具特色。 銅鑼灣行山2025 如果純粹上紅香爐峯打卡的話,大家可以經寶馬山道聖貞德中學旁嘅山路上山,上落山路程不長,不過近紅香爐峯頂就一段路較為崎嶇,大家行路時要小心一點。 上到紅香爐峯,可以俯瞰整個維港美景,亦可以看到香港島至九龍半島的維多利亞港兩岸景緻與高樓大廈。

銅鑼灣行山: ③ 銅鑼灣廣場

另外,記得要保護大自然環境,不要留下垃圾。 行山前大家亦一定要做足準備,量力而為,注意難度級別,安全至上。 初時小巴總站設於銅鑼灣山路北面近百樂徑迴旋處,2008年12月3日位於救世軍白普理慈愛長者之家外的新停車灣啟用,481B線總站亦遷往該處。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銅鑼灣行山2025 銅鑼灣行山2025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馬灣有一個隱世的小沙灘,位於馬灣大排咀附近,面積不大但人流不算多,路程大約半小時可以完成。

銅鑼灣行山: 旺角

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內的北潭凹,是麥理浩徑第三段起步點;全長約3公里,輕鬆易行。 家樂徑兩旁布滿楓香樹,又可遠看海水,及從高角度回望土瓜坪村與燈塔,是看美景的好地方。 行走路線期間,會途經一個具有小平原的小山坳,除了是放風箏的好地方,更是玩飛行傘的熱點,要是有時間,不妨也放放風箏,當作中途休息。 大家坐南港島綫去海洋公園去得多, 但其背後的南朗山 ,很多人也未踏足過。 南朗山只有 284 米高,又稱海洋公園山,雖然山上沒有郊野公園,但勝在路程短,短短 45 分鐘步程已見盡港島南岸風景,是當年黃竹坑村童的後花園。

銅鑼灣行山: 香港仔水塘輕鬆行山路線 全程2小時!睇古蹟水壩/童話小木屋/歐陸風小石橋

九龍灣平山是位於東九龍的一個小山丘,又名「大灣山」,由於以前可以眺望啟德機場,故此又俗稱為機場山。 過去數十年間,平山西面原是平山石礦場,後來石礦場因建造地鐵隧道(來往九龍灣站至彩虹站)而關閉,直到2001年才重新發展。 銅鑼灣行山 平山位於彩德邨後方,山高188米,以樓梯為主,輕鬆易行,所以成為附近居民晨運或飯後散步嘅地方。

銅鑼灣行山: 市區行山路線9大推薦 新手行到 九龍灣/ 將軍澳/ 港島行山 附交通詳情

在大草原上跑跑跳跳,席地而坐,欣賞滑翔傘遨翔天際,全港有8個認可的地點可進行滑翔傘活動,昂平高原是其中之一。 由北港坳上山,山路頗崎嶇需要體力應付,也可由恆安邨 / 馬鞍山村底 / 馬鞍山燒烤場出發,起步上馬鞍山郊遊徑到達;或梅子林到茅坪(休息處),順道欣賞藤皇後,再上昂平高原。 高原上飽覽大金鐘山峯景色,大草地上深秋見芒草茫茫,黃昏時捕捉斜陽輝映,逆光下的照片唯美,也可遠眺西貢市和西貢內海景緻。 如果體力許可及有豐富行山經驗,可攀上大金鐘山峯,從頂峯俯瞰西貢,下山上麥理浩徑第四段往水浪窩。 難度最低的由馬鞍山村底或馬鞍山燒烤場出發,起步上馬鞍山郊遊徑,以大水坑富安花園作終點。 ~需時:約2.5小時(不連拍照)​~新手難度評級:3/10~靚景:7/10~補給:筲箕灣一帶餐廳,多走兩步到東大街美食琳琅滿目。

銅鑼灣行山: 注意事項

附近的屋苑賽西湖大廈,原來早在1884年,由太古洋行斥資建成私家水塘「賽西湖」以供應附近廠房用水;時至1970年代被填平,發展成住宅和公園。 鶴咀為不少市民假日行山之選,可由鶴咀道出發,經過鶴咀燈塔、鶴咀海岸保護區,再走到蟹洞 。 而當中的鶴咀燈塔遠看就似港版巴黎鐡塔,像是置身外地,是必需指照的打卡點! 不過,建議於較遠的地方影相,才會容易影到燈塔全貌。 早上天陰陰,由大埔搭車到荃灣時下起大雨,到荃灣又停雨了,真開心!

前往格仔山平臺並不是完整的修繕的道路,宜結伴同行前往。 配水庫一帶並沒有洗手間,宜在登山前後於九龍仔公園或聯合道公園內解決。 行山徑附近沒有洗手間,宜在登山前後於彩禧路公園內解決。 4.山徑是樓梯,但梯級間密而高,體能較弱者建議慢慢走上去。

回程時如果是日落時分,更可以欣賞到青馬大橋加海景日落的美景,是一條十分易行又新鮮的路線。 金夫人徑原名金夫人馳馬徑,是第17任前港督金文泰夫人騎馬郊遊的路徑。 路段有不少軍事遺跡、石橋及石澗,沿途林蔭處處,是一條頗好走的山徑,約中午12時前已到達山坳涼亭大休。 預好上山和下山時間,帶備手機、行山杖、糧水、毛巾、太陽眼鏡、手電筒、指南針及地圖,穿合適的行山裝束與防滑鞋,做防蚊及防曬措施。 請勿破壞自然生態,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