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市價,即是有成交支持,要知道個別屋苑和大廈的市價,我們可以參考成交紀錄。 若果近期同棟大廈沒有成交,我們也可看看同一屋苑類近戶型的成交價,或比較同區屋苑的交投。 列入觀察名單的50個指標屋苑當中,上月樓價報跌的屋苑有25個,佔整體比率剛好一半,另25個則有所上升。 對沖基金GROW思睿首席經濟學家洪灝發表報告指,人民幣走軟顯示全球經濟基本面弱化,市場風險若隱若現。
另外,即使同一屋苑、同一面積的戶型,座向景觀、不同層數已經有很大分別。 一般而言,每個屋苑對景觀的要求都不同,較多屋苑的海景會較山景或內園景貴、內園景又會比街景可取。 不過,海景也分很多類,例如是否永久開揚海景、還是罅海景,這些都會影響物業的價值。 高盛投資者更關注本港地產股回報,又指出該行較偏好在派息上具靈活性的地產股,因此將長實(1113)維持在「確信買入」名單。 從年初至今本港樓價累計下跌4%,大行高盛看淡樓價前景,預期會在低位維持一段長時間之餘,更預期從今年至2025年,樓價將每年跌5%。 到了2003年,「沙士」病毒在本港爆發,由當年3月開始,直至6月下旬結束,期間樓價指數累跌4.6%。
樓價跌: 香港樓價:單月跌幅有機會擴大至1%或
李宇嘉又分析稱,如果降價幅度太大,開發商利潤變薄,項目可能會出現「減配」、以次充好、貨不對辦等現象。 他說,在預售制度下,這些問題在買樓時看不出來,在交付後就會暴露,進而導致業主維權,住建部門壓力到時候會很大。 今年以來,部分三四線城市發布「限跌令」以阻止房企以低價賣樓。 官媒《中國新聞週刊》3日(週日)的報道引述專家指出,「限跌令」可以緩減下跌的節奏,但無法阻止下跌的進程。 樓價跌 WavingCat提供即時全面的樓市、移民、置業、財經、加密貨幣、獨家優惠資訊。
- 換言之,物業樓齡愈高,下手買家可借貸的能力可能愈低,變相減弱物業價值。
- 及至10月下旬,施政報告未有減辣措施,加上11月初美國再次大幅加息0.75釐,本港亦隨之再加息0.25釐,進一步影響樓市,故料下次公佈的11月份樓價指數有機會再錄得相若2.5%的跌幅,跌勢未會停止。
- 香港置業吳志輝表示,物業為美孚新邨五期恆柏道7號低層D室,實用面積672方呎,屬套3房間隔,望內街樓景,剛以738萬元成交,實用呎價10,982元。
- 他指出,香港背靠內地,銀根不緊絀,加息次數較美國少,加息幅度亦較美國低。
- 報道又指,對於普通省份而言,人口大量向省會城市聚集的現象越來越明顯。
- 所以,準買家都不應該只放眼於,今日銀行有無跟從美國減息與否,反而更實際是看銀行估價是否估得足。
- 央行表示,要因城施策精準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繼續引導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指導商業銀行依法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
其實自從第5波疫情爆發令整體樓市急煞停,加上俄烏戰事、美國加息潮啟動,以及股市回調等利淡因素夾擊,拖累樓價持續整固。 差估署日前公佈2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按月跌約2.1%;至於本行統計的「美聯樓價指數」最新報166.45點,連跌5週,本年迄今累跌約3%,單計三月份已跌約1.5%,與去年紀錄高位相比則跌約6.1%。 (香港文匯報記者 樓價跌2025 黎梓田)受到疫情及加息雙重夾擊,物業市場成交低迷,減價盤湧現下,差估樓價指數繼續尋底。 地產界人士認為樓價下調壓力不散,期望特區政府新一份施政報告有振興經濟及提振樓市措施,如推出「0+0」入境檢疫措施。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昨指出,8月樓價指數已跌至2019年3月以來的42個月(即3年半)新低。 值得留意的是,政府數據有所滯後,8月指數主要反映7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實際市況,當時美國再次大幅加息0.75釐,加上本港疫情升溫,令市況進一步轉淡,二手業主加大減幅,導致樓價跌幅顯著加劇。
樓價跌: 香港樓市2022|下半年平均每月達2,000宗一手成交
本季住宅物業成交放緩,料全季數字按季下調22%至約11,600宗。 疫情雖然有好轉,但自上年香港實行的國安法與本年度的各種政策都無法給予外資充足信心,所以現在的前景依然不明朗。 樓價跌 早前香港遭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公佈剔出經濟自由度指數的榜單,評分納入中國內地。 樓價跌 香港的「江湖地位」大受影響,亦反映可能會失去引以為傲的自由市場地位,影響外商來港投資的意欲。
2021年,當大部分三四線城市上一輪「棚改貨幣化」利好釋放殆盡,預期中的橫盤或下跌也逐漸來襲。 最新公佈的指數,是根據2020年12月14日至12月20日簽訂正式買賣合約的中原集團成交計算。 當中有逾七成的交易是在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6日簽臨時買賣合約,是第四波疫情計第3周的市況。 本週三大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整體指數齊跌,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75.88點,按周跌0.38%。 中原城市大型屋苑領先指數CCL Mass報178.99點,按周跌0.45%。 CCL(中小型單位)報176.49點,按周跌0.49%。
樓價跌: 香港樓市2022|樓價指數連跌3個月
、嘉裏建設 (00683) 和信置 (00083) ,多於恆地、長實和新世界發展。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昨指出,差估署指數反映8月市況,由於9月時香港3年多來首度加息,物業市場成交量更見低迷,相信9月指數將繼續下調。 特區政府於上週開放「0+3」入境檢疫限制同時亦降低按揭壓測門檻,他認為此兩措施僅對置業人士心理上稍有正面作用,但不足以扭轉樓價下跌趨勢,始終物業市場與整體經濟環環相扣,如失業率、港股、匯率等表現皆直接左右樓市走向。 港股昨日下跌低見17,184點,今年高位累跌30%,相信對樓市亦造成一定壓力。 而今年首8月樓價指數已累跌6.52%,換言之至下月隨時累跌逾10%,以近年政府放寬1,000萬元物業可借九成按揭來推算,料有不少新晉業主陷入負資產惡夢。 (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倫樂)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打擊全球經濟,加上美國瘋狂加息禍延全球,環球市場近月大幅波動,香港更是股市、樓市齊挫。
樓價跌: 壓力測試所須月入 (假設加息兩釐)
報告指,與上年樓價高峯期相比,部分樓盤的價格已累5%至10%。 專家料疫情高峯約在9月出現,戴德梁行預期,樓價於今年9至10月將會觸底,並在第四季轉趨平穩,全年樓價整體下調幅度約5%至8%。 截至今年6月底,廣州存量新房去化週期約16.2個月,二手房放盤量超過13萬套。 樓價跌 廣州中原發展研究部指出,若剛需買家不買房,則改善買家無資金換房。 廣州中原發展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廣州累計成交新房40843套,同比增長3%,是近5年表現次優的上半年,但與2021年上半年的61063套成交量相差甚遠。 7月30日,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向媒體表示,將結合廣州實際儘快推出有關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廣州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樓價跌: 香港樓市2022|未來走向仍待觀望
他續指,現時發展商推新盤步伐受疫情影響而放慢,如疫情在短期內受控,相信下半年發展商會加快推新盤步伐,平均每月可達至2,000至2,500宗一手成交,但相信新盤開價不會太進取。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樓價跌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樓價跌: 香港樓市2022|美聯樓價指數累跌3.01%
8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召開2023年下半年工作會議。 樓價跌2025 央行表示,要因城施策精準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繼續引導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指導商業銀行依法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 總括而言,現時樓市最壞時刻已過,如果下半年利好因素持續浮現,加上「波叔plan」的刺激效應,整體樓市重拾升軌是指日可待。
樓價跌: 視頻, 中國的爛尾樓危機持續 業主稱「只有很無力的感覺」, 節目全長 3,37
此外,負資產亦等於一個樓市轉差的信號,會窒礙買家入市,買賣膠着下,樓市雪球式下跌的速度就加快。 而負資產亦會對市場帶來負財富效應,令市場消費信心減弱,從而令經濟進一步下跌。 2003年本港就曾經進入經濟蕭條的的境地,幸而當年7月中央開放自由行,才令一蹶不振的經濟得以重生。 該行指出即時未來3至4年本港家庭收入可錄得10至15%增長,樓價仍機會出現15至20%跌幅。 因此該行將本港地產股從2022至2024年間的每股盈利預測,下調3至7%,並且將地產股每股資產淨值降低平均約3%。 該行又預期,由於本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上升並影響借貸成本,認為按揭利率將由目前約1.5釐,至2024年時升至4釐時才見頂。
樓價跌: TDK Ventures 投資 Infinite Uptime 的工業 5.0 數位智慧平臺
短期潛在一手供應逾萬夥,當中不乏大型樓盤,重點區份包括啟德、屯門、天水圍等。 供應充足,加上市場上仍然存在相當龐大的用家需求,未來數月若經濟市況好轉,預計住宅市場交投量逐步回升;惟由於去年基數較大,預料全年成交數量或較去年下跌35%。 近期身邊屢屢有朋友有以下疑問:現在樓價回調,理應是入市好時機,不過假如現在入市,又怕買完後跌勢持續;但假如不入市,又怕樓市突然掉頭急升,「追唔切貨」。
樓價跌: 香港樓市2022預測|樓價要跌幾多?年尾觸底全年最多跌8% VS 跌足三年累瀉40%
珠江新城東的嘉裕丹頓陽光,一套建築面積約84平方米在售單位,業主在7月30日將報價上調40萬元至950萬元,單價約11.30萬元/平方米。 時代週報記者查詢發現,該單位初始報價是1000萬元,在掛牌銷售的4個月裏經歷了5次降價,最高下降50萬元。 房源時間軸顯示,漾晴居這套二手房於2022年12月30日掛牌出售,報價1180萬元。 過去半年裏,業主曾10次下調報價,降幅在5萬元至50萬元之間,最低報價918萬元,相比初始報價折價22%。 漾晴居一套建築面積約94平方米單位,業主在7月31日將報價上調22萬元至960萬元,單價約10.22萬元/平方米。
樓價跌: 樓市成交:沙田第一城交投最旺
留在香港的人才流失,同時大量高消費力一族流失,將會影響香港住宅物業的租賃或購買成交量。 此外,香港新冠疫情的第4波雖然已經援和,但是在近期伏必泰將停產,而且經濟復甦遙遙無期,失業率飆升至7.2%,失業人數超過26萬人。 在經濟不景氣、經濟水平高人士持績流失下,樓價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必定下跌。 樓價跌 近期一手強勢毋須多言,交投已連續2個月超越千夥水平,創出半年新高,相信6月份一手將「愈戰愈勇」,交投甚至有望進一步增至2,000宗。 總結而言,簡單分析睇樓量情況,以及一、二手購買力的豐盈,均是樓市後市續旺的徵兆。
李宇嘉指,當刺激樓市、大規模放水已成為過去式,人口增量難以支撐樓市需求的三四線城市,樓價會下跌。 惠譽調低美國主權評級觸發部分避險資金流入金市,金價早段曾經上升,不過美國「小非農」就業數據強勁,推動美元匯價上升,連同美國國債孳息率亦上升,拖累金價尾段轉跌,並連跌2天。 自2019年以來,已不少外資公司打算將總部遷出香港,離開香港的人員(包括外籍公民和香港本地人)數量比金融危機以來的任何一年都要多,將來或有更多公司會完全撤出香港。 以前大旺市,買賣二手樓的議價過程中,業主佔上風,準買家就在下靶位;但今天市況略有回調,買賣雙方分歧逐步拉近,但卻也未至於一面倒由準買家佔優。
樓價跌: 按揭計算機
總結2022全年,差估署樓價指數已累跌15.59%,終止13連升,與2021年9月歷史高位398.1點相比,累跌約16.5%。 近期樓市回軟,張宏業解釋說,臨近農曆年,而且第五波疫情爆發,加上移民潮出現,令二手藍籌屋苑業主減價求售後才賣出單位。 據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去年12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92.5,按月下跌0.3%,全年指數卻累積上升3.3%,連升13年。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去年全年住宅買賣合約宗數有74,297宗,按年上升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