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小巴營辦商負責謝先生向《香港01》示,旗下兩間主要營運葵青區公共小巴的公司,已向運輸署申請輸入外勞,料涉及20個名額。 他表示,運輸署第一輪的配額審批預計需要一個半月時間,營辦商在取得配額後,纔可到內地找合適申請者。 的士司機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司機相比,自由度較大,基本上是「多勞多得」。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主任杜燊棠表示,的士司機每月收入約1.3萬元,「營業額每日約1100元,扣除約500元車租及100元石油氣費,每月開工26日,約有萬多元收入」。

通常兼職都係揸特別更,例如話有演唱會加開路線咁,若然做開Freelance,想搵兼職,都係不錯選擇。 另外,如果車長負責駕駛早更車,便需到車廠取車,於站頭下班(夜更司機會於站頭接車)。 小巴司機人工2025 「人工吸引唔到人,即係唔合理,點解唔係加人工俾返合理人工同福利,而係搵外勞? 搵外勞笨?咁樣質素只會愈來愈差」。

小巴司機人工: 政府物流服務署特級司機網上申請手續

所有郵資不足的郵件將不會派遞至本署,並會由香港郵政按情況退還寄件人或銷毀。 申請人須自行承擔因未有支付足夠郵資而引致的任何後果。 港九新界都有巴士線,所以公司都好顧及員工需要,盡量安排返居住地點返工。 假設係住馬鞍山,屬於沙田區,就會調派去返沙田廠。

  • 她又指,死者居住在康寧大廈,離案發地點僅一街之隔,「他每天都走那條路,很無辜,已經在樓下,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嚴重事情?」而姑姑知悉事件後心情難以平復,夜不能寐,食不下嚥。
  •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最常見係乘客等車,但掛住玩手機唔知架車到站,或者無揚手示意,所以架車無停,就會拍門話你飛站;又或者關車門之後,之有人衝出來話做咩關門咁快,落唔切車,明明關門個陣已經有嘟嘟聲提醒。
  • 受聘員工及家人可免費乘搭港鐵,另外亦有醫療保險、12日年假等福利。
  • 簡單來說,做巴士車長(即司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人工及晉升機會不多,工資亦不會突然加幾千,且有頂點薪酬。

簡單來講,呢份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人工或晉升機會唔係好多,唔會突然加幾千蚊人工,而且有頂點薪酬。 做車長一段時間後,若然無乜意外或好多人讚,可以升做高級車長,但工作性質無分別,不過可以申請做教車或者主任。 但係,鍾意揸車就會幾OK呢份工,同埋都會有份使命感嘅,試過有似見到工人帶小朋友搭車,落車時媽媽喺出口等,即刻就攬住小朋友,都幾令人感動,覺得自己要好有責任感關顧全車安危。 當然,有事自己都會受傷,所以緊記,小心駛得萬年船。 之後應徵者要去警署做個駕駛記錄證明,交比巴士公司。 事發在昨晚7時許,一名男子在觀塘康寧道過馬路期間,先被一輛紅色小巴撞倒,再被對面線的專線小巴撞倒,頭部嚴重受傷,救護員證實他當場死亡。

小巴司機人工: 小巴司機年齡中位數升逾70 意外頻生

車長再上一級就是高級車長,工作性質都是開車,不過可申請做教車或主任。 小巴司機人工 巴士司機 相信是每位男士兒時,曾經在坐巴士時,扮演的角色。 小巴司機人工2025 Cpjobs即為大家分享入職需知,工作挑戰及各種福利。

  • 同時,為提高大眾對《基本法》的認知和在社區推廣學習《基本法》的風氣,政府會測試應徵公務員職位人士的《基本法》知識。
  • 家屬現希望警方能檢視監控視頻,向家屬交代事件原因經過,釐定過錯在那一方。
  • 工聯會立法會郭偉強表示,輸入外來勞工必定會打擊運輸業,認為政府輸入外勞,需從科學根據方面交代細化數字,例如給予本地司機資助補貼事宜的金額等。
  • 司機收入可謂「多勞多得」,如果熟悉上客熱點,減少無客「白兜」的時間,自然能賺得更多。

依家就一定係師傅加三個要學嘢嘅車長,去操一條線,每個人都要落手揸。 成功受聘後,巴士公司會安排新員工接受訓練,考取車輛類別10 ( 公共巴士 ) 或者車輛類別17 ( 專利公共巴士 ) 牌照。 之前首先做十幾日訓練,包埋路面訓練、課室上堂同埋車型訓練,之後就會考牌。

小巴司機人工: 小巴司機擬引入外勞 工會斥低薪致請人難 營運商冀增名額至1500

福利方面,的士司機和其他受薪司機相比則比較遜色了。 車主一般會負責保險,但其他司機享有的福利如有薪假、醫療福利等則不會提供。 當局稱,有信心每年輸入至少3萬5千名預計留港至少12個月的外來人才。

工聯會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提及,現時小巴司機的薪酬每個月只有1.3萬至1.4萬元,政府應將改善薪金方案作優先考慮的條件,呼籲政府讓勞顧會成員參與外勞輸入的管理機制,從而避免打爛工友「飯碗」。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表示,輸入外來勞工必定會打擊運輸業,認為政府輸入外勞,需從科學根據方面交代細化數字,例如給予本地司機資助補貼事宜的金額等。 他指由於政府沒有公佈輸入外勞的期限,擔心會無了期引入,導致惡性循環,加上外勞所賺取的薪金多數不會用於香港,無助刺激香港經濟,故應改善行業待遇,解決人手問題。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公共小巴分會主任陳逢源早上在港臺節目《千禧年代》表示,政府在引入外勞前,應先保障本地工人權益,包括提高薪酬待遇和福利,以吸引年輕人入行。 日前香港專線小巴持牌人協會表示,因為本港駕駛小巴的人手嚴重不足,整體欠缺3成司機。

小巴司機人工: 司機 (復康中心)

九巴回覆《香港01》查詢時稱,當中新入職司機薪金包括「迎新獎金」;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九龍巴士分會主任溫餘慶則稱,新入職司機底薪約1.1萬元,價值5000元的迎新獎金只會在入職後半年發放一次。 他又指,司機原定工時為8小時,但一般都要超時工作,有「補水」,再加上其他獎金,每名司機的收入約有1.5萬元,和「官方數字」有一定出入。 現時小巴司機中有逾四成年屆60歲以上,於2018年更有1,338名司機屬80歲或以上,在五年間上升近七成,司機平均年齡達65歲。 銀髮司機的出現,反映行內老化問題嚴重,按本報瞭解,出現缺少新血入行的現象,主因歸咎於對司機苛刻的待遇。 綠色公共小巴(又稱為專線小巴),因受運輸署規管,有指定工時,但每月薪金只維持8,000至12,000元左右水平。 而且小巴司機假期較少,初初入職時更要做滿三個月,方可有一天有薪假期,每年最多隻有7日。

小巴司機人工: 時間長

她又指,死者居住在康寧大廈,離案發地點僅一街之隔,「他每天都走那條路,很無辜,已經在樓下,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嚴重事情?」而姑姑知悉事件後心情難以平復,夜不能寐,食不下嚥。 申請人如獲選參加技能測試/面試,通常會在截止申請後約十二至十四個星期內收到通知。 小巴司機人工 小巴司機人工 如遇到申請人數眾多或其他特殊情況,可能需時稍長。 據悉,死者59歲姓莊,籍貫福建晉江,膝下兩名成年兒女在內地生活及工作。 而莊男與其妻子則現居香港,兩人持香港身分證,莊妻沒有工作,全職照顧住在同區的長輩。

小巴司機人工: 輸入外勞|林世雄:配額可因應需求變動而彈性更改

一名男途人在康寧道91至103號對開,遭紅VAN撞到,飛彈到對面線,再被另一輛駛至的綠VAN猛撞,頭部重創當場不治。 運輸及物流局回覆最新數字,指運輸業輸入勞工計劃下,截至週三,機管局及運輸署分別接獲2份航空業及7份小巴或客車行業申請。 例如車長居於馬鞍山,屬於沙田區,巴士公司會盡量調派車長到沙田廠上班。 鑑於現時香港整個社會都面對人口老化問題,老年人口未來會再倍增,銀髮司機只會有增無減,而政府和業界就此亦提出不同意見。 小巴分「綠Van」及「紅Van」兩種,司機收入待遇各有不同。 紅色小巴不受路線限制,收到的車費司機可直接「落袋」,綠色小巴司機則受僱於車主,按日支薪,收入相對穩定。

小巴司機人工: 香港私人司機招募

司機收入可謂「多勞多得」,如果熟悉上客熱點,減少無客「白兜」的時間,自然能賺得更多。 另外,的士司機工時、開工日數安排亦比較自由,可按自己需要決定。 專線小巴營運商車務營運總監陳志輝則表示,現時小巴司機的時薪已提升至80至90元,但仍無法增聘人手,甚至有司機要求減少上班日數,以免入息水平超出領出長者津貼等的門檻,認為單是改善薪酬根本無法吸引人入行。 當局表示,正籌備成立「香港人才服務窗口」的實體辦公室,專責招攬及支援人才的前線工作。 人力方面,局方已於2023年6月19日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相關政策局亦將於7月內推出建造業和運輸業的行業輸入勞工計劃,預計將於2024年第三季有新一輪人力資源推算主要分析結果。

小巴司機人工: 政府物流服務署特級司機入職條件

若小巴司機拒絕繳交費用,便不能隨意駛進該路線,相反小巴司機若支付了「埋站費」,才能獲得上落站的機會。 由此可見,「時間長、風險大、人工低」的待遇大大降低年輕人入行的意欲,「有車冇人揸」的情況成為行內常態。 小巴司機人工 小巴司機人工2025 兩名小巴司機涉嫌「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被捕,現正被扣留調查,東九龍總區交通部特別調查隊正跟進調查案件。

小巴司機人工: 與政府巡查小隊打擊濫用乘車優惠 小巴業:可起警惕作用

然而,高齡司機身體機能衰退,導致開車時因過勞或病發造成嚴重的交通意外,有報導指出,由2012年至2017年間,共有19宗車禍,造成38人傷亡,而肇事司機均為年長人士。 單在2017年就佔了三分一,即6宗個案,而其中兩宗的司機同是82歲,另外兩宗則分別為73和74歲。 例如早前發生的嚴重交通意外,一輛403號專線小巴於城門隧道公路往沙田方向行駛期間,靠慢線撞石壆翻側,67歲小巴司機死亡,造成16人受傷。 而紅色公共小巴更長期被戲稱為「奪命紅van」,過快的車速更成為公眾形象,司機老化問題背後的風險,實在不容忽視。 另外,公共小巴分會主任陳逢源認為政府只著重發展鐵路交通事業,忽視了陸路運輸業的發展,加上勞工處及運輸署監管不足,不少小巴司機人工偏低,用膳及休息時間更被剝奪,導致無人入行,政府應審視薪酬待遇的根源問題。 另外,紅色公共小巴(即紅Van),是以每天支付租車的指定金額,從而以多勞多得的方式賺取收入。

小巴司機人工: 專線小巴司機

他認為,即使政府輸入外勞亦未必能填補空缺,因為本港生活指數高、來回內地和本港的路程遙遠,加上兩地駕駛習慣、規例和環境不同,亦難以吸引外勞投身小巴司機行業。 工聯會理事長黃國提及現時小巴司機的薪酬每個月只有1.3萬至1.4萬元,政府應將改善薪金方案作優先考慮的條件,呼籲政府讓勞顧會成員參與外勞輸入的管理機制,從而避免打爛工友「飯碗」。 工聯會議員陸頌雄同樣對政府繞過勞顧會的決定表示不滿,認為政府沒有尊重機制。

小巴司機人工: 司機

有時坐上車,要等幾個鐘先開工,但計足全日人工,都幾和味。 一名59歲姓莊男子先後被兩輛小巴猛撞,頭部重創當場不治。 死者家屬透露,莊男當時正在回家途中,出事地點是他每日必經之路,與寓所只是一街之隔,希望警方能檢視監控視頻,向家屬交代事件原因經過,釐定過錯在那一方。 謝先生稱,目前業界人手不足嚴重,早前已率先聯同10名行家,往內地進行首批申請面試,望一取得配額已可有合適人選即申請來港。 小巴司機人工2025 他說,可透過內地勞務公司介紹的中介公司尋找申請人,亦可自行尋找合適人選,但最終必須透過指定的內地勞務公司申請來港工作,包括入境處審批在內等,預料內地申請來港程序也需時兩個月,故首批司機最快或要11月纔到港。

梁永德強調,只要小巴不慎「刮花撞崩被人告」,按金隨即沒收,司機想再租車的話,需再次繳付按金,變相隨時「賺到唔夠蝕」,尤其在馬路長時間駕駛,易出意外,風險非常大。 他又指,即使當局要輸入外勞亦應經過勞僱會監管,以確保對本地工人的保障,並應設立機制安排外勞到離島、邊境地區工作。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主持座談會,與本地主要商會及人力資源管理業界回顧本屆政府上任一年以來就人才和人力相關工作取得的進展。 此外,特級司機可能需要不定時及逾時工作,及穿著制服。

相關文章